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咱们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中国的第一批博士也才刚毕业,再说,现在能拿诺奖的,哪个不是持续的不计成本的砸钱砸出来的?李和无奈的道,咱们国内,现在还在说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呢,说句不好听的,估计要过个几年,在某个领域才敢说‘领先’。
这倒是实话,基础科学研究往往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坐上十年八年的冷板凳,根本不用想,看看诺奖得主的年龄就知道了。陈硕见李怡不动筷子,大侄女,吃一点,不用客气。以前呢,平均起步年龄是59岁,但是现在看来,随着科学迅猛发展研究领域日益细分的背景下,科学类诺奖得主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就拿去年的诺奖得主来说,贝尔实验室的博伊尔拿奖的时候已经是85岁了,还有同样是华裔的高琨,拿诺奖的时候已经是76岁。
咱们呢,真正建立科研体系,也才没多少年。
你不说,我还真没发现。李和有做嘴炮的天分,一谈到这个话题,居然不愿意按下,还有一点,改革开放的前几十年的成果也有很多,但是几乎不发文章文章到国外,咱们的科学家,国外也基本很难了解。
我是前年回国参加了那个长江学者计划,这些年国内的变化真的很大,科研所我参观了很多,陈硕感叹道,量子信息学暗物质超导人工智能等方面成果突出,所以,我现在每当回想你以前讲的话,才真正的佩服你,你说的,我们没有理由发展不起来啊!
有回国的打算没有?李和突然问。
回不去了。陈硕苦涩的摇摇头,二十多年前不回去,是因为我觉得这里是天堂,在寻求美国梦,现在我不回去是因为回不去了,我家以前是在浦江的老弄堂里,像斯文里尚贤坊步高里四明别墅
以前闭着眼睛都能走,熟的不能再熟悉,骑个单车,最喜欢窜大街小巷,现在拆的拆,改造的改造,邻居跑光了,亲戚们常年不联系,也生疏的很,回去干嘛?
再说,孩子们都是在美国长大的,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圈子朋友,也是拖家带口,肯定也没法跟我们一起回去,何况,他们是一句中文都不会,也就我家那丫头,因为工作原因,在香港待了几年,会一点粤语。
理解。李和举杯。
这顿饭一直吃到下午二点钟左右,何芳借着上卫生间的机会把单给买了。
这是干嘛。陈硕很生气。
老同学,咱们现在谁还在乎这千把块钱啊。何芳笑着道,顺手的事情。
两家人从饭店出来告别。
有时间来美国,一定要来找我。陈硕握着李和的手,舍不得放开。
一定。李和挥手告别。
一家人没有上车,而是沿着街继续购物。
李怡突然道,爸,你以前那么厉害啊。
她老子以前是物理学教授,但是她从来不和她老子探讨物理学的话题,所以,她老子是什么水平,她真不清楚。
何芳道,现在大学的物理学教材都是你爸爸那会编的。
真的?李怡惊诧,她没有在国内读大学她当然不晓得。
哈哈,我又不是主编,只是参与了一部分工作。李和嘴上是这么说,但是脸上的得意并没有办法掩饰。
李怡笑嘻嘻的道,那老李同志,你很不错嘛。
废话,你老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她老子又喘上了,她替他接上。她也不晓得,她家老子什么时候能改改吹牛的毛病
45、年少多金
胆子很大了嘛,连你老子都敢调侃李和笑着揉揉她脑瓜子,信不信我真削你。
头发都被你揉乱了。李怡赶忙整理了下头发,追上老娘,并排走在一起。
哎,李和看着娘俩,叹口气道,我本来以为你会跟你娘差不多高呢,这天天吃也不中啊。
论遗传的重要性她朝李和吐吐舌头。
咱闺女可不矮了。何芳拉着闺女,让她站在自己跟前,比划了一下,这都跟我差不多了,到眉毛了。
我都一米七了!还能再长长的!李怡对着他老子道,哼!我这是平底鞋,穿高跟鞋,咱俩比比?
你咋不踩高跷?李和在一家奢侈品店停下,你娘俩进去转转?
给你进去选几身好看的衣服?何芳望向闺女。
李怡道,本姑娘天生丽质,不需要这种绿叶衬托,浪费时间。
看到对面有一家数码店,招呼没打一声,就一个人跑了过去。
李和要跟过去,却一把被何芳给拉住。
你看看那个是谁?
何芳指着一个提着外卖袋子从披萨店走出来的年轻人。
那个是付尧?尽管对方戴着红色的帽子,穿着披萨店的工作装,但李和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不是他是谁。何芳看着他把袋子放到了自行车后座上的箱子里道,前年他同他妈回来一次,我见过,小伙子没什么变化,我记得他是在美国读大学的,看来这是勤工俭学,孩子挺能干的。
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要不然人家就要走了。
付尧的脚已经踩在脚蹬上。
那我去看看。李和忍不住不去和自己的儿子说话。
那我去陪闺女了。何芳转身往李怡的方向过去。
付尧。
李和一边跑,一边大声喊。
付尧已经骑了十来米,这边是繁华街区,人多,车多,他骑不快,猛然听见有人喊他,他以为出现了错觉,待那声音越来越清晰的时候,他才回过头。
李uncle,他想不到会在这里遇到李和,你也来纽约了啊。
我差点以为认错人了呢,你小子,这是做什么?跑的急了,李和有点喘不过来气。
他又想起来了当年,跑一万米,那跟玩似得。
uncle付尧摘下帽子,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送外卖呢。
你妈妈给你的生活费不够?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李和很心疼。
uncle,我们到旁边说话,占道了,他把自行车挪到一边,站在李和的跟前道,我妈妈给我不少生活费呢,只是
谈女朋友了?
付霞和招娣对待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付霞对孩子很宠溺,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什么,所以付尧不可能缺钱花的,要是不够花,有可能因为不是一个人花。
不是,不是。付尧急忙摆手,我想尽早独立,不能再花妈妈的钱,妈妈很辛苦。
那就是和你老娘吵架了。李和一下子就勘破了,大了,懂点事,不要和妈妈置气。
付尧解释道,大了,所以我才觉得更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给你重新介绍一份工作?
李和很庆幸当初坚持让付霞把他送进了华校,中文虽然不是很好,有点磕磕碰碰,但是表达上没有问题。
不用了,谢谢uncle。付尧看看腕表,拍拍后座上的箱子,我得先走了,急着送呢,不然客户要投诉的。
李和道,那就去吧,晚上我去你学校请你吃饭。
好的,uncle。
付尧急忙跨上了车子,等骑过一个红绿灯口,他才想起来没有告诉李和自己所在学校和住宿位置,起码要给个联系方式啊!
回头一看,李和已经不在了。
他想回头去说,也找不到人了。
李怡提着一个大袋子从数码店出来。
李和问,买了什么?
耳机。李怡把手里的袋子在李和眼前晃了晃。
何芳笑着道,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一个耳机居然能卖六万多,真是隔行如隔山。
李怡问,心疼了?
她本来是不想买的,奈何老娘看见她在手里把玩了十来分钟还舍不得放下,就径直去付了款,她想打岔都没机会。
你老子从来就不差钱。李和说的掷地有声,闺女,你放开了花,大胆的花,你老娘说你那辆车太破了,准备给你买辆新车,要什么样,现在就去选。
感觉她老子没治了,不用了,我这辆车挺好的,还能开呢。
她现在开的车是一辆尼桑,是她哥哥来美国的时候送给她的,原本要买benz的,最终还是被她拦了下来,油耗高,她养不起。
这辆车她开的爱惜,现在还跟新的一样,她才舍不得换呢。
伊万诺夫亲自开车过来,一家三口上了车。
李和问,明天还想去哪里玩?带你再转转。
不行了,没时间,李怡摇摇头,都耽误了一周的课程,明天是周一,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学校了,怕跟不上进度呢,本来这周要交个paper,我都没交,回去就要补上。
那就以学习为重。闺女上进,何芳没理由反对。
伊万诺夫叔叔,你现在送我回学校吧。李怡现在就想回宿舍,然后休息一晚上,明天正式上课。伊万诺夫的庄园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呢,她可不想来回跑折腾。
回什么学校,我说过的,我在这里陪你一阶段。当初为了孩子上学,何芳在李怡学校附近特意买了一套房子,就为了给李怡住,但是李怡很有自己的见解,她觉得宿舍环境是自己最快融入美国社会的方式,还能快速锻炼口语。
因此那套房子至今都是空着的,何芳想收拾收拾,然后再住进去。
妈,真的不用,我天天学习任务很重,你要在这里,我很分心的。李怡宁愿让自己老子在这里留着陪读。
她老娘这暴脾气!
眼前也就这么一阶段新鲜劲,等再过阶段,老娘肯定是看他哪里都不顺眼了,有的是刺挑!
毕竟距离才能产生美!
怎么,这还没怎么着呢,就烦我了?何芳挑着眉头,有的不高兴。
没有啊李怡揽着老娘的肩头道,我呢,是为你考虑,咱们老李同志虽然年龄大了,长的也磕碜,可也不保准呢我可不想多个后妈
何芳大笑。
有你这么埋汰老子的嘛!李和气的给了她一个暴栗,给我好好说话。
好吧,咱们小李同志,年少多金
李怡还没说完,又被何芳给掐了一下。
越说越不像话了。何芳叹口气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要是嫌我们啰嗦,唠叨,我们就走。
妈,我才没有呢,喜欢你都来不及呢。李怡躺在老娘的怀里撒娇,挑着她的下巴,来,笑一个呗。
一边去。何芳扭过头,噗呲笑了,跟小流氓似得。
把闺女送到学校门口,然后依依不舍的告了别,上了车后,忍不住抹了眼泪。
你要是想来闺女,一周来一次也没问题啊。李和在一旁安慰道,行了,别哭了。
晚上。
李和往付尧的学校去,学校距离伊万诺夫的庄园不算远,可是,开车依然要一个多小时。
到了学校门口,把司机和保镖撵到远处,他一个人慢慢的往宿舍走过去。
uncle?付尧开门,陡然看到李和,吓了一跳,你怎么找过来的?我忘记说地址了,真是不好意思。
找个人这点本事你叔叔还是有的。李和摆摆手,没有进宿舍,你收拾下,我请你吃饭。
他的孩子当中,李怡是最不让他放心的,所以暗里明里,都有人盯着,只是孩子自己不知道罢了。
对于付尧,他虽然关心少了些,可是具体的情况,他经常性的会过问一下。
比如付尧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他担心孩子通不过,正准备做点私底下的工作,令他意外的是,付尧却依靠自己的本事,顺利的被美国大学录取。
只是,学校并不是令李和满意,居然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叶史瓦大学,最关键的是,他连听都没听过!说不准是什么野鸡大学呢!
他当即跟付霞说,要给儿子换学校,既然要读商科,要么就是哈佛,要么就是沃顿,最差也得哥伦比亚大学吧!
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付尧点名就要上这个学校,那他就没辙了!
我换个鞋子就可以。看到李和点头,付尧赶忙进屋,然后很快的就出来了。
鞋带系好,不着急。李和指指他的鞋子,然后一起下了地下停车库,跟着上了付尧那辆破旧的二手车。
出了学校,付尧一边开车一边问,uncle,你喜欢吃什么?
他打定注意要请客。
我不挑剔,安静就行,不要太吵闹。这个时候,李和只想多和儿子多说点话。
这边有一家馆子的客家菜做的不错。
那就去吃。
:刚刚看了后台,收藏过37万了!可是再看看票来来俺们好好聊一聊手别抖投一个,就一个,
46、各自的苦恼
车子停在餐馆门口,两个人下车。
餐馆里面人并不少,但是不算吵闹,没有包厢,坐在大厅他也就接受了。
邱亮带着伊万诺夫的两个保镖进了餐厅,坐在不远处,看到李和皱起眉头,立马吓得魂不附体,在服务员好奇的眼神中出了餐厅。
看看想吃些什么,你点菜。李和把菜单递给付尧。
你是客人,你点菜吧。付尧没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