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你们继续,当我们不存在。何娟捂着何虎的眼睛。

    我什么都没看见。何虎跟着姐姐一样的摇头。

    两口子哑然失笑,不再争吵。

    李和很是好奇何芳对何龙一家子的态度转变,以为她只是说着玩玩的,想不到这次这么认真。

    趁着老太太不在,悄声问,没必要这么做吧?

    何芳道,既然我对他们好,对他们坏都是一个结果,我为什么还要那么费心费力,吃力不讨好,我咋就那么贱呢?

    咱们又不差那点钱。李和无言以对。

    他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越发肆无忌惮。




1126、商业圈子(求票)
    李和摊摊手,反正那是你自己亲弟弟。

    你自己都是这架势,他这个做姐夫的又能怎么样?

    就是因为他是我亲弟弟,我才得教教他做人的道理,何芳叹口气道,我这个做姐姐的不指望他怎么样回报,虽然偶尔挺伤人,可是我真的挺无所谓,但是,他得处朋友,不能这么对别人,要不然真是遭人恨。

    落下面子,咱俩都得跟着丢人。

    李和道,听你的。

    何龙给他丢人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过,他倒是无所谓,他李老二就不是虚荣心太盛的人,他在乎脸面是不错,可是不会把何龙的脸面与他的脸面挂钩。

    王元请李和吃饭,李和没拒绝,该到他还人情的时候了。

    李老板,很久不见。王元在饭店的门口迎接,身后还站着不少人,其中就有李爱军和张先文等人。

    你这成土肥圆了啊?李和调侃道,这怎么吃的?

    说明这生活好过了,不像以前吃都吃不饱。王元开始听到前半句没理解,听到后半句才意会到什么意思,对于李和的取笑,他不但没有生气,还甚为得意,这说明李老二拿他当朋友了!

    要是外人,李老二说话都是一板一眼,毫无趣味。

    张先文笑着道,我算是发现了,你们这些有钱人,成功人士就是喜欢动不动就忆苦思甜,像咱们这种普通人就没资格了。

    李和接话道,老张,这话说的没错,你买两本名人传记看看,你同样会发现这些名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若干年前都潦倒窘迫得不像话,到后来因为某种因缘际会,他们成功了,成名了。

    同样,将来别人给你出传记,你窘迫潦倒的往昔照样会被人津津乐道地一提再提。没有人会嘲笑,有的只是更加赞叹,甚至过去越窘迫,越来反衬出他如今的伟大。

    张先文摆摆手道,我可没有让人写传记的资格,充其量我就是个二道贩子。

    如果你服装大王都没这个资格,还有谁有这个资格?徐国华笑着道,你啊,别太谦虚了。

    是啊,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章舒林是跟李和一起过来的,目的自然是扩大交往圈子,有了插话的机会,就笑着道,有本事的周围自然都是有本事的,所以各位都是行业翘楚,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众人哈哈大笑,有笑章舒林拽文书呆子气的,也有高兴他这话说的巧妙的。

    平松笑着问,章总,照你这么说,没钱的就没朋友了?

    章舒林笑着道,贫贱夫妻尚且百事哀,何况大男人对着大男人,时间一长,没有谁会想着联系谁,是开销,聚会吃饭也要花钱,何况,在一起谈什么呢?老是在一起吹牛,三五次都能翻。

    难道长吁短叹,唉声叹气,悔不当初,互相揭开年轻时候的伤疤吗?

    众人再次哈哈大笑。

    章总,你这话虽然俗,可是精辟啊!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在一帮土暴发户里面,是为数不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之一。

    这话出来,没人再笑,总感觉面皮有点烫。

    方向的话和章舒林的话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章舒林阐述的是物以类聚,大家都牛逼不解释。

    而方向阐述的是,这人啊,都贱,是攀高踩低的小人。

    还是当着李老二的面!

    王元道,方总,在李老板面前,这里可没人敢称富,赶紧的,别在门口继续站着了。请!

    走吧,太阳挺毒的。李和拍了拍方向的肩膀,对这个书呆子,他只能苦笑。

    进到包厢,李和当仁不让的坐在主位。

    先说好,我只和一瓶子,多了就不行了。

    只要你肯摸杯子就行,我就怕你说不喝酒。王元给李和斟满一杯子啤酒。

    这里众人都晓得李和在戒酒,所以都不多劝酒。

    苏总,你现在的电影可是大卖啊。喝到一半,徐国华突然提起来了苏明的电影公司。

    苏明笑着道,怎么,觉得这行好做?要不来投资两部?赚不赚,到时候你就清楚了。

    别,徐国华同旁边的王元碰完杯子,然后笑着道,我可不是搞这个的能耐,这种机会应该留给平总这样的煤老板,这些煤老板金老板,可是最喜欢投资拍电影的。

    平松道,我就是小打小闹,才刚摸进门,哪里算煤老板。

    苏明道,说起煤老板,我可是喜欢死他们了,投钱爽气,除了在选角色有点要求,剩下的什么都不管。

    王元道,这种煤老板我喜欢,给我介绍一打。不过,你这话我倒是真不觉得在开玩笑,他们真不管事,煤老板我认识不少,天天吃喝玩乐,躺着就把钱挣了,我曾经就问一个朋友了,我说,你们这么大一个矿,你天天都不带盯着的吗?

    他说,做煤矿的最重要的是要安全生产,要有安全意识,他们既然不懂这些,就交给懂这些的人去做,跟其它行业不一样,错了还能补救,这一行要是乱指挥,可是要出人命的。

    这些人啊,看着土里土气,其实一个个鬼精的要死,要是真傻子,根本没他们赚钱的机会。

    平松接话道,这话我信,入了这一行我才明白,这行产人精,产狠人,没点能耐,可真做不了这行。

    王元站起身,举着酒杯道,兄弟初来,以后有什么不懂的,请大家多指教,有做错的,大家多包容。

    共同进步。李和站起身,跟着举杯。

    其他人纷纷站起身,同样跟着举杯。

    谢谢,大家。王元把杯子里的啤酒喝完,又接连倒上连杯,全部一饮而尽。

    他是高兴,这代表着他正式加入了以李和为首的京城商业圈子。



1127、少白头
    他李老二既不是天,也不是地,如果抛开他李老二,王元照样能在这里吃得开,但是想做的大,做出规模,做的长远,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必然就绕不开他李老二,避开不了以他李老二为首的商业圈子。

    甚至在国内,从地产到物流纺织家电零售餐饮,李和无疑都是霸主,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跨国集团想开拓国内市场,消息灵通的,首先拜访的就是中再集团。

    李和淡淡的道,你想在这里发展地产?

    王元跟着潘松他们在苏联溜达了一遍之后,就擅自脱离了队伍,自己去单干,这后来,他越做越大,从倒爷变成外贸公司的大老板,积累资金之后,又顺势进入了矿业和地产业,眼前越来越突出的就是地产业,已经在四五线城市站稳脚跟,眼前雄心勃勃的要进入京城地产业。

    丁世平兰世芳李爱军等人一度对他很气愤,不管他做的再大,再好,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认为这是不讲义气。

    李爱军今天肯来这里,都是看在李和的面子上。

    但是,李和一直没放在心里,人各有志,有能耐的谁愿意给人打一辈子工?

    何况,对方在董进步的事情上出了力,李和自然要还人情,拉他一把未尝不可。

    王元笑着道,李老板,不怕你笑话,这十来年,沾你的光,小有成绩,资金上还算富裕,只是刚来这里,犹如盲人摸象,还没头没脑,还希望你提点。

    有资金?李和挑挑眉毛,笑着道,放开膀子干就是了。

    谢谢李老板。王元再次起身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这是李和为他让路。

    徐国华接着道,是啊,王总,有钱就行,土地不用操心。政府最近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经济结构,计划把四环以内130多家工业企业迁出,至少可以置换出600万米的土地,所以地块是不用担心的。

    王元笑着道,徐总,这次的土地拍卖会我派人去过现场了,据说首批拍卖的9块土地仅有3块成交,统共才5万平方米的土地。

    平松道,王总,大家以后是朋友,说话呢,就不用藏着掖着,别用‘据说’这种词,实际上这个是事实,总共只有八家地产公司参加竞拍,成交了三块地,每块地的均价只有一个多亿。

    我想你大概没听后续吧?

    洗耳恭听。王元并没有着恼。

    徐国华笑着道,实际上,之前出售的三个地块中,平总的公司已经拿到了一块,剩下流拍的六块,也让我,平总章总,我们几个给包圆了。

    啊,王元惊讶的很,咬了咬牙,还是忍不住问道,抛开安置房和经济适用房,这几年京城的年竣工住宅面积都在1000万平以上,今年更是不得了,新开的楼盘就有80多处,接近2000万平,这市场怎么消化啊?

    我的意思是,可以拿点好地块的地,这样不愁卖,可不能捡到篮子就是菜。

    平松大笑,王总,这样可不行,做地产的一定要会想象,要会展望,知道这些地块都是在什么位置吗?

    原来要么是木材厂,要么是起重机厂,可都是已经完成七通一平的熟地,咱们能省下多大的心,省下多少钱,你算过没有?

    而且,全市的人口都处于净流入增长的状态,在全市目前登记在册的外地人口有三百多万,18个区县中,朝阳海淀和丰台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最多,这就有小一百万人了。

    按照现在的趋势,外地人将来都有七八百万,外地人也是人,将来要不要买房?

    受教,王元拱手后,又同平松喝了一杯,接着道,各位以后请多关照。

    苏明笑着道,都是跟李哥混饭吃的,别说什么关照不关照的,用我哥的话说,以后大家要共同进步才是。

    以前有一阶段,他们称呼李和为李先生或者李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只有称呼李老二为哥,才能体现出他们在这个圈子中的与众不同,所以又开始热情的称呼李和为哥了。

    这种称呼的转变,也慢慢的反映出他们心态的转变。

    那大家就为共同进步一起干一杯。

    众人一同举杯。

    回到家,已经是三点多钟。

    第一件事就是先跑厕所,等利索后,就往沙发上一趟,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等醒来后,发现头皮有点不对劲,用手摸摸头发,然后手指在鼻子上嗅了嗅,鞋油?

    怎么会跑到头上去的?

    一看旁边笑呵呵的闺女和她黑乎乎的小手,他就知道是谁干的好事了。

    你闲的没事做了是吧?

    想打,下不了手。

    爸爸,你有白头发。李怡指着李和的头发,然后骄傲的道,我给你染黑了。

    李和苦笑不得。

    不晓得是该说闺女苯,还是该夸闺女孝顺。

    他的白头发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

    后来,他就彻底留不住一点头发了,即使冬季留一点点头发,也需要去染发,每去染一次头发,人家都要唠叨一句,年纪轻轻的就有少白头。

    谢谢了,我忒感谢你了。李和摸摸闺女的脑袋,就把衬衫脱了,到浴室直接洗了个澡,等他出来,发现闺女却是眼泪水不停,站在门口,不断的绞着手指。

    知道错没有?何芳在一旁训斥,手里还拿着一根树条。

    干嘛这是。李和上去夺了媳妇手里的树条,哄着闺女道,别哭了,哭了就不美了。

    李怡哭的更大声了。

    别什么都由着他,这都跟谁学的。何芳又接着问,鞋油伤头皮,你洗干净没有?别到时候又掉头发。

    搓了好几遍。李和无所谓的道,掉成光头更好,省了剪头发的钱。

    叫你胡说,何芳捶着他的胸口,最后忍不住哭了,我再给你洗一遍。

    你这女人这么多事呢。李和把她推开,笑着道,我说没事就没事。8)



1128、公鸡不下蛋{求票}
    他是喜欢留短发,剪板寸,剃光头,所以对他来说,有头发没头发,其实很是无所谓,只要不是变成李斯坦森就行,他能接受光头,不能接受谢顶。

    但是对何芳来说不行,这些年为了治疗李和的头发,她用了各种食疗方法好洗发的偏方,从黑芝麻到何首乌,就没有一样是没有用过的,效果很明显,发质逐渐改善,白发比开始少了很多,但是依然还是有。

    那再给你粘个白胡子,刚才扮老头算了,一天天的,就一点都不注意形象。

    我要真打扮的油头粉面的,你能稀罕?李和反问。

    那也总比你这吊儿郎当的强。何芳强行把李和身上的汗衫给扯掉了,跟你说多少遍了啊,这破衣服别穿了,昨天不是才买了六件,明知道今天出门有事,有新衣服你也不知道穿。

    扣子掉了。李和弯腰把掉在地上的扣子捡起来,随手放到了桌子上,我可没那么挑剔,有穿衣服就行,我又没光屁股上街。

    反正,他总能说出自己的道理。

    我说了不准再穿。何芳一咬牙,就把衣服丢进了垃圾桶,你这人啊,老是没个改变。

1...660661662663664...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