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哦,在口袋里装的好好的呢。张悬不以为意。

    董浩郑重的道,咱们是兄弟,我才给你说实话,这个纸条上的号码一定要联系,对你有好处。

    说的这么神秘,好像能升我官似得。张悬开起来了玩笑。




932、中间人
    这个鲁辉,就是你们本市本系统的,你不能没听过吧?董浩真的有点恨其不争的味道了,他自己哪怕再实诚,再沉默寡言,可是他自己心里有啊,只是嘴巴严实不爱说话,但是有一样,哪怕和张兵这些人关系再好,在李和面前该争的他照样争!

    哪里能像张悬这么心大!

    **oss你都不认识,你还混什么混啊!

    要不然,将来拜码头你都找不到门路!

    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鲁辉?好像真听过,哎。张悬随即一摆手,大大咧咧的道,管他是谁呢,我家里一滩事不说,工作又这么忙,谁有功夫去打听这些闲事。

    不打听?你再忙都是瞎忙。董浩叹口气道,要是信着兄弟,就赶紧去打听打听,然后联络下感情,对你没坏处。

    这是李和给张悬的机会,如果张悬都抓不住,董浩真的要替他可惜了!

    不是说,李和有多牛,他的学生一定会听他的,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有时候,一个人想认识另外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就需要一个中间人,一个引子,一个契机,而李和是再好不过的中间人,许多人想要这样的机会,除非是祖宗八代积大福才行!

    互相都不认识,给人家电话我怎么说?张悬被董浩逼的有点为难,给人家电话,好像求人似得,这不是他的性格!

    董浩道,这有什么难说的?就说基层工作中有许多的疑惑,李和先生

    等会,等会张悬赶紧打断,李和?

    嗯?董浩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因此也不做隐瞒,只能叹口气道,是,是李和先生,跟你吃饭的就是我的大老板李和,这下明白没有?

    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的老板?张悬惊讶的嘴巴能塞下一个鸡蛋,挠挠头道,报纸我看过,上面跟他本人不怎么一样啊。

    报纸油墨问题,反正我还能说假话不成?董浩解释道,他确确实实的是我的老板,如假包换。

    瞅着不像是有钱的人啊。张悬咕哝道,看着还不如我们镇上的那些老板豪气。

    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那叫暴发户。董浩无奈的道,李先生对任何人向来都很和气,他是京大的教授,全国各地都有他的同学和学生,而且位置都不低,既然他让你联系,你就赶紧联系,错过这个村到时候就没那个店,才有你的哭。

    那真要联系?张悬这次稍微认真了一点。

    当然是真的。董浩交代道,你就按照我的话说,就说在基层工作中有许多难点难题,恰好遇到李和先生来咱们这里考察,他就向我推荐了你,希望有机会当面请教一下,使我能在基层工作中能更加的有方向,有使命感

    他反反复复的说了一大堆。

    乖乖,这还是我认识的老董吗?张悬好像突然不认识董浩。

    你这是什么眼神?董浩拍掉那只挠过来的手,干嘛这是?

    我就看看你这张脸是不是假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一套一套的,以前没法发现啊。张悬感觉很稀奇。

    在部队和在社会能一样吗?你敢说你没变化?耳濡目染的,董浩跟着李和这些年,多多少少什么场合都接触过。

    不就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吗?

    好像谁不会似得!

    可是基层也没啥难题啊?调解老头老太太邻里吵架骂街,我好像挺得心应手的,没感觉多困难啊?没有难题去制造难题,张悬感觉这才是难题!

    哎,这就是个借口,借口!你明白没有?难道你真准备跟人家扯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啊?董浩感觉浑身无力,以前咋没发现他这个老兄弟这么虎呢?

    那不成了说假话嘛。张悬还是不怎么自然。

    行了,不能再和你多说,你把我号码记住了,有时间咱们电话里聊。董浩看了看手表,怕李和等着急,就嘱咐道,一定要给这个人打电话啊。

    张悬还没说话,发现董浩已经跑到车站大门口了。

    他把那张便条掏出来,郑重其事的对着号码默念了一遍,然后又放回了口袋里。

    不多陪着聊会?李和看到董浩回来,笑着问。

    董浩道,谢谢李先生。

    李和道,什么时候跟我这么客气了?

    董浩道,这是我真心话。

    咱们去李爱军那里?齐华问。

    去。李和把烟头往车窗外一扔,让他宰只老母鸡,这几天嘴巴有点淡,光顾着喝酒了,菜都没吃几口。

    他真是满心的委屈,每天都是面对山珍海味,可惜就是夹不上,那憋屈的劲简直是无法言表!

    爱军鞋厂在陈埭镇,位于晋江东北部,因围海筑埭得名,李和沿途看过来,大大小小的鞋厂鞋作坊到处都是,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胶水味。

    李爱军也是早早的就在厂门口迎接,看到李和的车子后,拖着并不灵便的假肢要上前给李和开车门。

    你歇着吧,我可受不起。李和先行开了车门,走下来,朝着厂子周边的围墙打量道,你这个面积不小啊。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的分厂。

    建设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300000多万平方米,40余条生产线,员工人数已达2万多人,这是淡季,旺季的时候,最多有4万多人。李爱军得意非常。

    挺不错。李和跟着李爱军继续往里走。

    我的目标是追赶上第3515工厂,那才叫大。李爱军连说带比划,咱们这才哪跟哪。

    李和道,比面积有什么用,要比就比产值。

    你是老板,你说的都是对的。李爱军哈哈大笑,论产值,他干一年也抵不上我半个月,我现在做的都是国外的外贸单,自己有时候做不完还得发到外面,咱们还能赚个中间差价。

    老母鸡炖烂没有?这才是李和关注的重点。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李爱军笑着道,酒菜管够。

    一行人有说有笑,继续往厂区里面走。



933、百年企业
    电路谁做的?在仓库的西侧,李和停了下来,出于理工男的本能,对于有关电子电路的东西他总会多看两眼。

    是平松给我们推荐的一家本地企业。李爱军看到李和皱着的眉头,隐约感觉到不安。

    李和指着进线箱道,我说个最小最小的问题,为什么没用锁母,直接电线管与线盒之间相接是哪家的规范?

    这些我不是太懂。李爱军实话实说。

    老李,不是我故意找茬,你这里可都是易燃物品,再说,你们这个消防栓全都堵住了,我估计就是没有一个能正常用的,要是出了火宅可不是闹着玩的。李和是真心实意的说这话,有些事情可以含糊,有些事情坚决不能含糊!

    这是拿自己的一辈子开玩笑的,要是真出了事情,可不是拿钱就能摆的平的!

    这可是上万人的工厂!

    不出事则罢,要是出事就是没有一点小事!

    是,这个我清楚。

    还有,生产线上我也看了,刚才我没说,但是我既然挑剔了,我就索性一次性说出来,没降温设备,没有通风设备,这个可是不行的。李和语重心长的道,这些一点都不能马虎的啊,还是我之前那些话,咱不怕花钱,就怕钱花不到刀刃上。

    这个我会安排人重新布线。李爱军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还有你们生产车间可以再整改一下,物料乱堆乱放,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我还发现一点,你们这里的不良品率是不是有点高?这是李和从车间出来后一直憋在肚子里没说的。

    李爱军道,这个我们有专门的质检员,不合格的鞋子都是需要返工的,我们就是靠质量得信誉求生存的,不会拿这个开玩笑。

    李和道,我就是闻着了汽油味,才知道在做返工。

    不合格的鞋子返工要用汽油来把胶水弄开。

    他继续道,那汽油味太重了,返工的鞋子堆的跟小山似得,补了拆,拆了补,费的物料不说,占用百十号工人也是成本啊。

    没人和我说这些啊。李爱军瞬间好像有点茫然,全然没有了刚才的意气风发。

    李和拍着他肩膀道,员工的沟通还是要做好,做小厂有小厂的好处,做大厂有大厂的难处。

    这里的本科生一抓一大把,何况这个厂主做的是外贸,对许多员工来说外语是必备技能,对于国际上的先进管理方式肯定有了解,他们不可能不晓得这个厂的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不说呢?

    也许大概是因为上下级的沟通不流畅。

    他理解李爱军,受限于文化水平,许多东西对李爱军来说都是抽象难懂,很难透彻地理解,虽然有他的资金支持,可是做这么大,说不定暗地里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受了多少委屈!

    全是靠着一股毅力和拼命的架势!

    厂子里万把人,而且都是年轻人,要是没点服从性,我就不好管理。李爱军终于说了实话。

    李和笑着道,你把部队那一套用在厂子里我不反对,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呢,有一点你要注意,你那个墙上的规章制度我也看了,迟到罚款,早退罚款,良品率不达标也罚款。

    什么都和钱挂上钩了。

    企业的规矩多了,有时候却是能把活人给憋死,这样就失去了灵活性和规范性。

    有一个美国佬叫泰勒在管理上很有见解,他总结出一套精细化管理的方案,在美国施行的不好,在日苯却是发扬光大,这是个好东西,你要么找书看看,要么问问你下面的人,总归是了解多少算多少,因为别想着做什么百年企业,咱都是人别想着做神,是人咱做点人事。

    拿美国来说,一个世纪以来,不同时代的顶级公司,因为经历了大量的商业模式变化或被竞争对手收购,排名前十的巨头们基本上都以关门停业并购转让收场。

    所以从全球范围看,不管怎么样吹嘘日苯企业的工匠精神,韩国的企业寿命多少年,美国的企业多么的创新,真正分析下来,发现没有几家是真正的一脉相承的企业。

    大鱼吃小鱼,优胜劣汰,是商业社会的规则。

    真正的百年老店只有一个通用。

    在这方面,李和想的很开,从来没有梦想过做什么百年企业,根本就不现实。

    他的梦想很简单,在他合眼之前没破产就阿弥陀佛了,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不是末世狂欢,也不是刚愎自用,就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

    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他这种人不被拍死在沙滩上就已经够庆幸了!

    再继续转转?李爱军明显不怎么好受。

    不了。李和笑着道,好长时间没尝过嫂子的手艺了,今天必须好好的吃一顿,吃不好我都不能走的。

    那走。李爱军一听这话,心里才稍微亮堂一点。

    他自从在这里开分厂以后,把老婆和孩子都接到了这边,可谓是其乐融融。

    李叔叔。开门的是李爱军的继女李雯,到了李家之后,也跟着姓李,你喝茶。

    李和作为李爱军家的常客,她对她并不陌生。

    怎么没有我的?董浩在一旁开起来了玩笑。

    董叔叔,我就两只手。李雯把齐华的杯子放下,赶紧又给董浩端了一杯。

    女大十八变,这话可真是没错。李和想不到这丫头陡然间都16了,高挑的很,倒是和她妈妈的模样越发相像。

    我们都快四十的人了,她再长不大就出问题了。李爱军的老婆端来了果盘,你们吃,别客气,我去厨房,马上就好了。

    李和道,嫂子,都是自己家里人,整个十个八个菜就行,可别弄上二十三十的,我们可吃不完。

    成,听你的。李爱军老婆笑着进了厨房。

    秋红呢?李和在李爱军家上上下下的逛了一遍,发现没有看到李秋红,我记得她也来这里了吧?



934、穷的形式
    她?李爱军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这一年都没见着她了,去美国了,说是什么要去寻找爱情,爱情?她哪里晓得什么叫爱情!

    中途不说分手了吗?李和有点不明白。

    谁知道那小子给她灌了什么**汤?不就图她手里那点零花钱吗,把她给忽悠过去了。李爱军显然气急,眼角不停的抽搐。

    这小子还真是本事。李和感叹道,眼前看着它可能鲜丽,可能完美,但是一旦两个人承受不住风风雨雨,在生活的油盐酱醋上计较起来,什么样的感情都没有了,到时候就挺难看挺难闻了。

    他也不好再多说,这是人家自己的家里事情。

    我已经给她停了生活费,看她能撑多久。李爱军发狠道,我爸妈我都交代好了,都不会给她,在她没明白什么叫生活的时候,她是不会知错的。

    厨房的菜上来了,齐华和董浩等人帮着端菜,摆碗筷,李爱军要打开一瓶白酒,李和给拦住了,啤的吧,再喝白的,我非胃出血不可。

    那老董和齐华,你俩喝白的,反正晚上不回去,就好好喝。李爱军劝起了坐在对面的两个人。

    齐华道,爱军大哥,我可不能喝酒,我就喝点果汁就行。

    我喝瓶啤酒。董浩也拒绝了。

    李爱军笑笑,白酒放下,每人面前启了瓶啤酒。

    齐华快速的扒完一碗饭,才压了一口果汁,然后望向董浩,发现董浩的啤酒瓶也空了,碗里的饭也没多少了,两个人对视一眼,一起下饭桌。
1...564565566567568...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