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你放心吧!
看在十万块钱的份上,大家自然是纷纷点头同意,然后犹豫一下,还是签了齐华发过来的保密协议。
李和没有在酒店里待着,带着董浩和兰世芳去了吴淑屏的家。
吴淑屏的家是一栋二层的小楼,当一开门的瞬间,她看到李和,更多的是惊讶。
862、水落石出
李先生,你怎么突然来了?也没招呼一声,我好派人去接你。
她更好奇的是李和怎么可能来她家里,而且她也没有报过地址,这栋房子是她新搬过来没有多长时间的,除了她的秘书和司机,知晓的人不多。
谢谢。李和接过她倒过来的茶,坐在沙发上,点着烟翘着腿,往屋里左右扫了一眼,布置的很温馨的一所宅子,我是临时过来的。
吴淑屏看着李和身后站着的董浩和兰世芳,又看看面无表情的的李和,很是不解的问,李先生,你有什么急事吗?
大晚上的带着两个人跑她家里?
这是几个意思啊?
李和冲着董浩使了个眼色,董浩把从拍卖册上剪下了的照片放到了桌子上。
李和道,你看看这个吧,我只是想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香港拍卖场上,我需要一个解释,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吴淑屏拿起桌上的照片一张张的看了,身子筛糠似的发抖,颤声道,李先生,我真的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这些东西她同样熟悉!
李和有多重视,她就有多在乎,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亲自往地下保险库视察一下安保和维护情况,时间一长,里面的东西,自然也就不陌生!
被李和盯得发毛,忍着恐惧,继续道,而且,我昨天才看过,这些东西还在保险库好好的,怎么可能会突然出现在香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李和从她的表情和语气里努力的想分辨出真假,可惜还是辨不出,叹口气道,保险库里的东西,可能已经被人掉了包,也就是说里面的是赝品,懂了没有!
李先生,你是怀疑我?吴淑屏平复下心情,道,你的藏品是由李师傅护送过来的,自从入库后,没有任何人动过,这一点我可以保证,而且我们有24小时的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实时监控,绝对不可能从库里被倒出来的可能,就是我从里面出来,也要安检搜身!更何况其它人!除非除非
除非什么?对于吴淑屏的话,李和也是半信半疑,哪怕是有监控,可是由于摄像存储空间的限制,也只能调取最近几天的录像,没有多大意义。
吴淑屏闭着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轻咬贝齿,如果在你家里没有问题,在我这里也没有问题,只能是路上出现问题了。
抱歉。李和摇摇头,我现在谁都不能信,只能委屈你先跟我走,我在旁边定了酒店,你先在酒店住一晚,过几天自然会水落石出,如果我冤枉你,我自会向你道歉。
我理解,应该这样的。那李先生,你稍等,我收拾下东西。吴淑屏说着上楼,董浩自然寸步不离的跟着。
拿着一个背包,从楼上下来,正要顺手拿桌子上的手提电话,却被董浩一把拦住。
她瞬间了然,这是要断绝她和外界的联系,只能叹口气跟着李和等人走。
等她到了宾馆的时候,发现里面的电话线同样被剪掉,而房门已经被从外面反锁,只能听见兰世芳在外面喊,好好睡一觉,明早喊你。要是想吃夜宵,敲西墙,我就住在隔壁。
谢谢了。吴淑屏想生气都生气不来。
这样焦急的一晚上,彻夜难眠,迷迷糊糊的刚睡着,房门已经被敲响,天才刚蒙蒙亮。
等她到达自助餐大厅的时候,众人已经吃完早餐。
李和道,随便吃点吧,等你。
不用。吴淑屏随意从餐盘里拿了两块面包,又倒了一杯咖啡,一口喝完,示意可以直接走人。
天未大亮,除了几个晨跑的和少量的出租车,一切都很安静。
底下保险库的入口,不是熟悉的人很难找到,大家顺着车库七拐八绕,才达到地方。
两个保安熬了一夜,此刻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打哈欠,看到突然出现的一群人,本能的站起身,用电棍护在身侧,当看到吴淑屏的时候,才算放心。
吴淑屏拿出钥匙,依照一定的规则,连续转了几道,然后输入密码,在保安的帮助下,才费力的拖开厚重结实的大门。
进入大门后,兰世芳对着两个保安道,你们也跟着进来吧。
两个保安看看吴淑屏,吴淑屏也点点头,把监控室的人也喊过来。
董浩随着一个保安去了监控室,监控室的保安也跟着进了保险库,不过只准许进入第一道门,然后在大厅里待着,由他看守。
在秦老头请来的专家的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吴淑屏连续看了好几道门,这里的安保措施是他们前所未见的,央行的地下金库也未必有这般措施!
只是,令他们惊叹的更在后面,他们尽管早已想到这里是一个私人馆藏库,可是绝对没有会有这么大的收藏量!
第一个入眼的居然是挂在墙面上的唐伯虎春宫画!然后旁边的架子上是定窑白瓷,再注意下身后的架子,赫然是乾隆官窑花瓶!
俨然是另一个故宫!
李和进入保险库的第一件事就是往那些可能丢失的藏品位置上去,过去之后发现,架子上没有一个是空着的,上面还放着和拍卖品图册上一模一样的东西,他琢磨不透这些东西的真假,但是总感觉不对。
各位。李和待大家叽叽喳喳的声音停下后,才把剪切下来的图册往大家手里的分发,大家先按照我下去的照片找东西,找到之后,我希望大家直接告诉真假。
一听到李和谈起正经事,大家都收敛了一下神色,从李和手里接过照片以后,才认真的看了看,然后众人之间开始交流。
老马,字画你在行,给你。我去看玉枕。
老宋,给你,北魏陶俑,好家伙,你是专业的。
哟,成化瓷,这个我能说。
七嘴八舌之下,众人开始分头行动。
只是,没有一会儿,期待有奇迹的李和注定要失望了。
哟,造假的人真舍得下血本,高水旺的东西都请来了。
又是一个南阳造?
嗯,景德镇的火候还是不错的。
说着都是无心,可是李和这个听者有意,心扎的痛。
863、真真假假{求票!!求订阅}
李和也不管这里能不能抽烟了,点起一根,大口的吐着烟圈,胸口一起一伏。
他对李舒白气的更狠了!
不过还是侧耳听着众人的谈话。
这件商代青铜銮铃铛也不对,第一纹饰线条不流畅;第二从侧面看没有发现铸造错位痕迹;第三锈色不是从青铜器里面走出来的,而像外面涂上去的假锈
《砥柱铭也不对,黄庭坚真迹用笔顿挫奇崛,中锋内敛,而此手卷点画稚嫩,线条偏锋为主,扁薄峭利,锋芒毕露,缺乏含蓄凝重之致,且点画单一,缺乏变化,不耐品味;结体一味纵任,虚张声势,气势吓人,实则内蕴不足,缺乏黄书应有之书卷味。
一个穿着黑色马甲的老头看完之后,就直接把这八米多的书卷扔到了地上。在真正的行家眼里,这属于不容置疑无须鉴定的废品!
李和的心又是猛地一抽。
老马,那件不用看了,肉红色的胎质我不用手电筒都瞧得清楚,要是棒槌们看见了肯定喜欢,乳浊釉,嘿嘿,拿到琉璃厂说不定能卖个好价说话的是一个秃顶老头子。
每听一句话,李和的心都跟着跳一下!
已经坚定完毕的20件藏品,无一个是真的!
在最后一件珐琅彩上,众人终于争论不下。
老宋,你要其它件有问题我认,可这珐琅彩没问题吧?
无论人物,山水,都非常有质感,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精微处,丝毫不爽,而且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我就不信了?
你倒是说个一二三四出来啊!
说话的是一个戴着眼睛,弓着腰的矮个子老头。
被称为老宋的,相反却是一个个子高大,一顶黑色帽子,显得精神抖擞的老头,只见他指着面前的瓷器,道,中国早的珐琅彩器早为明代景泰年间烧成的铜胎珐琅器,就是大家常说的景泰蓝。
珐琅彩瓷早出现在清康熙时期,盛行于清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即用珐琅质彩料描绘装饰的瓷器。
其制作工序有别于其他瓷器,先由景德镇御窑厂制作优质素胎,送至皇宫,再由宫廷画师绘画,后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
这种一器需经两地制造的瓷器,是陶瓷史上的空前创举
老头子说的温吞,不紧不慢,不过旁边的有心人看看李和的神色,突然插话,善意的提醒老宋道,老宋,少卖弄这些,大家都知道,捡要紧的说。
抱歉,抱歉。老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自己这些人是拿人钱财办事的,可不能耽误时间,急忙道,现代仿制的雍正珐琅彩盘碗在市场上比较多见,其特点是胎体过于轻薄,地釉近乎粉白光亮,也有亮青者,有的纹饰绘画精细,比如眼前这件,器底青花书写‘慎德堂制’款,乍一看,没毛病,但仔细观察则笔划无力松散,尤其是青花色调不沉着。
最关键的是,这件明显是做旧的,大家都是行家里手,不用我多说,仔细看看彩面。
这话一落,几个懂瓷器的,就擦擦老花镜,然后重新戴上,对着瓷器仔细看看,其中一个人道,还是你老宋眼睛毒,这彩面是经过打磨的,打磨后还在纹饰线的周围淡淡地涂些黑灰色的东西,模仿出经年使用的痕迹。
是啊。另外一个中年人凑过来道,既然落了‘慎德堂制’的款,必然是精品,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住处,有此款的器物应为皇帝御用品,满清宫廷造办处的瓷作档对于这些东西必定是千挑万选,非常认真,所以肯定不会有粗制滥造。
秦老头瞅了瞅李和的神色,最后还是道,你给的照片上的东西,统共21件,看着都不怎么对。
他平常虽然喜欢和李和打闹取笑,但是看到李和这样子却是有点不落忍,连‘赝品’这个词都不好意思用,深怕刺激到李和。
谢谢。辛苦!李和感觉胸口要炸了!
他从来没有被人这么给欺侮过!
哪怕是受过穷,挨过饿,也没有这么被人给窝囊过!
这李舒白是早就下了心思要捋他一笔啊!
要不然怎么可能处心积虑的弄这么多的赝品回来!
这些赝品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出来的啊!
这是一早存了坏心要下套啊!
这个套够深!够长!
下套的人也非常有耐心!
肯耗费十几年的时间来做套布局!
十几年的感情都是假的啊!
假的!
如果是别人骗了他,他不至于这么愤怒,顶多怪自己有眼无珠,他狠狠报复一番,气也就消掉了,可是骗他的人是李舒白!这个让他一直信任的人!
不但骗了他的东西,还辜负了他的感情!
他突然想起了朱老头的一句话,当你能被一个人生平中的波折坎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所震撼时,你很可能会选择信任这个人。
是啊,他正是被李老头的传奇一生所吸引的,被这种淡泊名利的外表所欺骗的!
你没事吧?秦老头看到李和紧握着的拳头,抽搐的脸,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不明白是什么事情能让这个向来风轻云淡的年轻人愤怒成这个样子!
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赝品?
可是在收藏界,打眼也再正常不过,眼力不济,何必抱怨?
青春,我可爱的青春。李和似笑非笑,莫名其妙的说出来这么一句。
李先生,那现在其它藏品要不要鉴定了?吴淑屏此时看着李和反而带着一种怜惜和同情。
各位,麻烦了,大家近阶段就吃住在这里,务必帮我把这保险库的藏品都坚定完毕。李和的声音有点颤抖。
这里可是上千件啊!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完的。说话的是那个秃顶老头。
对啊,大家各自都有工作的,请假一天两天是可以,要是十天半个月,这影响可不好。又有人不同意。
是啊,秦老头之前可没说有几千件,这工程量可大的很。
各位,每个人一百万,我要一周内知道结果!李和大声的说完后,目不转睛的看着全场。
啊?一周,看什么玩笑!虽然有人震惊于一百万,可是他们得有这个能耐拿才行啊!
是啊,这个工作量肯定完不成!
这里藏品的数量可是不少,刚才的那21件藏品,就费了这十五六个人一番手脚,而且掌眼力这种事情,极其耗费精力,不是说这一个小时看十件东西,下一个小时也能看十件。
吴淑屏突然朗声道,不知道大家在浦江有没有相熟的同仁,大家给我联系方式,我可以去请,添加人手。
说完又瞄了一眼李和,见他没有说话,可能就是默认了。
这个可以,拿纸笔来。终于有人同意了。
小丫头,电话我没有,给你个地址,自己去请。
饶选棠,跟王世襄齐名的。有人见吴淑屏说大话,但是起了开玩笑的心思。
赵朴初也在浦江,能请来算你本事。还有更狠的,反正看热闹不怕事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