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凑合吧。李和笑着点点头。
他端着茶杯和溥和尚碰,两个人都是以茶代酒。
吃完饭以后,他亲自开车把溥和尚送回了庙里。
在后院的石凳子上坐了一会,溥和尚一时兴起要给李和写一幅字。
那是最好,求之不得。李和帮着压着宣纸,溥和尚这些宣纸其实也是他的,他这些年为了练书法都不晓得买了多少,溥和尚和朱老头这些人每次去他家里总要顺一点。
溥和尚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写字完全是出于一辈子的本能,下笔依然非常有力道,可谓是一蹴而就。
送你。写完了,他看到没看,直接又慢慢的坐回了石凳上。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李和对着溥和尚的书法暗暗叫好,结字开张有气势,笔力凝重沉厚有力,特别是飞白痛快淋漓不是一般书法家所能及。
所谓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墨虽然枯了,但很明显的能看到,其用笔仍然有提按绞转,仍然是毛笔,不像他自己运用飞白的时候很是刻意,通常他为了达到这种所谓的飞白遒劲,都会不自觉的用按到底的方法,说白了就是把毛笔当做硬笔用,根本上就是一文不值。
这成就是一辈子比不得于老头了。溥和尚叹口气道,我虽然年轻时候贪玩,可是这手字是打三岁时候开始就实打实的练出来的,临摹《兰亭集序就有十年时间,寒冬酷暑从来不停笔。
凡大家庭出来的,身子养的娇气,有的志在文房四宝古玩珍奇,有的喜好抓蛐蛐和架鹰遛狗养鸽子,反正都是玩。
大部分人都是精研此道的,是斗蛐蛐养鸽子的玩儿家,行家里手,光说一个蛐蛐罐子都能逮着你说上三天三夜,不带喘气。
但是这些都不是务实的营生,大清没了,这些黄带子不能赡其身家,倒成了笑话。
就是我自己,也得考虑三餐,今个吃了,要不要考虑下顿。
这书法的功夫就渐渐下成,不如于老头,他是一辈子没有停过笔,即使是深陷囫囵,也是用着树干子写写画画,是个有大毅力的人。
即使是这样,你写的也好,我这辈子是比不了。李和说的是真心话,除非他从小开始拜访名师,持之以恒的苦练,要不然他这种已经定型的野路子是基本没有大器晚成的希望了。
他绝对是属于输在起跑线上的一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趁着溥和尚在,多跟着学习才是正经。
写着玩就好。溥和尚傲然一笑,算是认可了李和的话,你这辈子是比不了了。
写着玩就好?
天知道这句话对李和的打击有多大,哪怕是客气的夸一句‘你也不错’他的心里也会好受点啊!
他只能无奈的对着石桌上的那副字认真的钻研了一遍,然后问,这话谁说的?好像听着耳熟,肯定是听过的。
溥和尚笑着道,左骡子。
左骡子又是谁?李和照样不清楚。
就是那个左宗棠那个湘蛮子啊。溥和尚感觉和李和这样没文化的人说话挺累。
你直接说左宗棠不就得了。对于这些喜欢卖弄掌故的老油子,李和也是无奈。
等题字的墨干了以后,他小心翼翼的给折叠好,起身告辞。
刚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到溥和尚好像在喊他。
谢谢了。
这三个字李和听到清楚,好像是对方下了大力气说的。
他回头道,怎么突然说这些。
年轻那会顺着我的人多。溥和尚笑的很勉强,但是没成想临老了,还有人惯着我们这些老头子,谢谢。
要说谢谢的是我,跟着你们我长了见识。李和心下凄然,他好像感觉到了什么。
慢走。溥和尚朝李和摆摆手,在小沙弥的搀扶下回到了佛堂,似乎刚才那几句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李和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酸楚,眼泪朦胧。
他明白这是最后的道别。
溥和尚住进疗养院了,一边疗养一边做口述历史。
但是没几天何芳告诉李和,溥和尚去了。
尽管早有预料,李和眼泪水止不住的唰唰的流了下来。
在这一刻,他是多么的希望人要是没有感情那该多好,就不必这么痛了。
他对董浩道,给李师傅打个电话,就说溥和尚走了。
至于李舒白回来不回来,那是他管不着,他是要通知到的。
822、最怕
李老头确实是回来了,李和亲自去机场接机,溥和尚的身后事已经有人主持,他想插手都没机会。
李老头背着手从机场走出来,一件换洗衣服都未曾带,可见来的匆忙。
累不累?带着李老头上了车,李和发现李老头的背佝偻的更加厉害了。
我活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的。李老头答非所问。
那是最好不过,多注意点身体。对于这个老头子的固执,李和也是颇多了解,因此调侃道,年龄大了,也悠着点,别真做了风流鬼,那到时候乐子就大了。
放你娘的李老头正要习惯性的大骂,但是又觉得不妥,只是气呼呼的道,少说这话狗屁话,我就是有那心,也没那力气了。
悲哀啊悲哀。李和接连叹气。
少扯犊子。看到李和在这样子,李老头气不打一处来。
当晚,李老头没有住在李和家里,而是选择住在了寿山那里。
总之,他不愿意把他的这股子暮气带进李家,特别是在李家还有两个小孩子的情况下。
他不迷信,向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什么都不信只信自己,但是这不代表他不讲究,还特别讲究一些五迷三道的东西。
所以,就因为他这趟回来的目的是奔丧,他就不肯借助在李和家里,就算是去祸害人他也要去祸害寿山,按他的话说,反正寿山这老头也没多长时间可活了。
寿山满面荣光,不以为意,热情的招待了李老头,并且在酒桌上表达了对溥和尚的悲伤之情,然后说着说着就是嚎啕大哭,这突然爆发出来的宣泄方式令李和等人猝不及防。
哭出来好,多哭。难得是李老头没有责怪于他,还妥帖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以前都没有的举动。
甚至李老头都有点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哪怕是于老头离去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的难受,终归是因为他曾经是和溥和尚一起杀过人做过大保健的。
而于老头毕竟是一个过于迂腐的人物,性情也比较古怪,大家对他的感情虽然深,但是还是不及对溥和尚的。
李和把李老头好,在寿山那里吃完一顿饭就回了家,发现何龙正往屋里搬甘蔗,笑着道,搞这么多干嘛,孩子又不会吃饭。
何芳把嘴巴里的甘蔗往手心一吐,笑着道,用处大了,儿子成绩要是好,给他内服,要是不好,我就给他外用。
李和同情的看了一眼李览,这傻孩子这会正没心没肺的啃甘蔗呢,杜高犬围着他高兴的接甘蔗渣。
李怡没有能耐咬,急的嗷嗷叫,只能老太太用小刀子削皮,然后片成一小截一小截,有奶糖大小,让她整只含进嘴里,细细咀嚼。
即使是这样,她也不满足,还是羡慕的看着老娘和哥哥在那咔嚓咔嚓。
实在咀嚼的累了,气恼之下还没甩到地上就被杜高犬一个飞起接住,屁颠屁颠的衔到自己窝里去了。
谁惯着的你这脾气。何芳作势就要开揍。
小孩子哪里能没点脾气。李和一下子把闺女给护到自己怀里。
何芳愤愤不平的道,你啊,别我还没怎么样,你就护着,这对她没好处。使劲就惯着吧,看看到时候能成什么样子。
李和傲然的道,我就一个闺女,当然要惯着。
说的理所当然。
何芳叹口气道,可是你要看她做的对不对啊?这丫头脾气古怪,再不管着她,就真的无法无天了。
一看两口子吵架,老太太立马按照老规矩,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拉着李览就走。
何龙也是不傻,麻溜的走人,本来打着蹭饭的注意,现在也熄了。
李和不屑的道,一个丫头,能有什么出格事,别搞的那么夸张。
你别忘记你当初是怎么揍老五的,那丫头现在都记着呢。何芳直接反问,一点都不留情面,到时候老五肯定说你偏心搞双重标准了。对着自己姑娘可劲宠着惯着,结果拿妹妹不当人。
这是哪里跟哪里。李和语塞,不高兴的道,你一天到晚就会胡说八道。|
你心里有点数就行,下次我管姑娘,你再插手,我跟你没完。何芳冷哼一声,直接走人。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直到何芳走远,李和才敢这么嚣张一下。
哥。小威看到两口子吵架,半晌才敢从门外露出脑袋。
作死啊!李和气急败坏。
哥,哥。我什么都没见到。
小威越解释越着急。
这分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过去的卑微,歇斯底里,小混混等等历史都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见到李和的时候,依然摆脱不了这种胆怯。
有屁快放。李和不耐烦的点着烟,当然他不觉得让小威见了怕老婆就是丢人,只是觉得心烦罢了。
他宠闺女有错吗?
他喜欢闺女有毛病吗?
他这辈子最怕的都是在回忆里,就是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奔向食堂吃香喷喷的米饭,买热腾腾的馒头,喝新鲜美味的海带汤,而他只能蹲在一角倒着白开水,泡着硬邦邦的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吃。
甚至是有时候连一份白开水都没有,什么都要往肚子里咽。
哥,我们想上市。小威瞧着李和的态度,才小小心翼翼的说了出来。
京美集团?
小威摇摇头,是京美电器。
黄国玉哥俩的意思?
小威道,是我自己的意思,我想到香港上市。
瞧不出来,还出息了。李和立马高看了他一眼。
哥。我是真想好,你说的对,我得争气。小威说的很诚恳。
说实话,到底是谁的注意。如果刚才还另眼相看小威,此刻就懒得再信,这话糊弄鬼呢,李和压根就觉得他说不出这话。眯着眼睛道,说实话,别想蒙我。
小威被惊得膛目结舌,好久才低着脑袋道,我媳妇。
我就说你没这脑子。提到杨富贵李和才信了,没好气的道,你自己几斤几两你不清楚?
823、天知地知
这就解释的清楚小威为什么会有上市的想法。
论心思,杨富贵还是比小威强的,李和有一点比较服气方向,愣是把一个初中都没上过的小丫头片子给调教的能文能武,二十来岁的年纪还在抱着初一的英语书从abcd从头念起,而从来不顾忌别人的笑话。
当然,小威不是那种缺脑子的,而是没这个心,他还是非常的机灵的,还带着一股顽主的狠劲。
最关键的是,小威还是本地土著,对于本地土著的优势,李和是早有心得,如果当初没有苏明瘦猴这些本地土著,他李老二能不能混到今天都是未可知。
即使是他真的能放下脸面忍住耐性,沿街摆摊服装鞋帽,上门推销计算器和电子产品,也不一定有苏明这些人的效果,人家光听他这一口荷兰口音,就得花上几分钟上下打量,多上五六分的怀疑。
哪怕有名牌大学的加分项,不说还好,一说人家说不定还会取笑一番,你是大学生?老子还是博士生呢!
这样,他就得费更多的口舌,还得用更多的力气来着证明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大学生!
说多了没有泪水,只有笑话!
但是,要是他们这些本地人士就不一样,凡是这些外地来的,觉得千难万难的,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他们只要插科打诨,亲亲热热几句话的事情。
而且京城和深圳土著是不同于浦江这样过早开埠的城市,人家的土著大部分都是真土著,要么有七大姑八大姨绕不开的关系,要么拆迁后有三五套房,甚至成栋的自建房,一般是豪富,或者是因为败家而导致的状态,很少有中间的状态。
而浦江属于特殊的状态,大部分人都是早期来自苏南一带或者其它的外来人口,真正的土著应该是那些郊区的农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土地和自建房,他们说话的口音和所谓的浦江话还是有不少的差别的。
当然,不管是真土著还是假土著,最重要的还是户口,只要户口在,潇洒的程度还是和外来人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李和采用的一种变相的所谓本土化的策略,甚至他在香港和海外,要么是海外华人,要么是当地人,就像外国公司进军中国雇佣中国人一样,总得有个带路党。
小威前些年,李和虽然有很多毛病,他本来也没多大的指望,但是这些年成长的很快。
黄国玉哥俩虽然聪明有余,只是论耍横和社会套路,还是差小威许多,小威还是能够压得住的。
所以李和还是比较放心用小威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没有李和,小威凭着家里的那套老宅,一变二,二变四,将来也是个土豪,只是大小问题。
我跟黄炳新已经商量了,他可以给我们找保荐人到香港上市,一上市,这钱就哗哗来了。小威激动的手舞足蹈。
是啊,钱来得快。李和实际要保证的是对京美集团的控制权,至于旗下的京美电器,无所谓可,也无所谓不可,只是对小威道,你想清楚就行,安排好送过来给我签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