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667、待客之道
    他的主要目的是钓鱼,不是钓妹子,为了躲避吵闹,他还是驾驶游艇出海四十公里。

    此刻,他光着膀子,穿着裤衩子,光着脚站在游艇,刚把鱼竿抛过去,没想到这么快有收获,说是宝地也不为过,鲷鱼黑海鲈鳕鱼,甚至还有鲔鱼剑鱼这种大型鱼类。

    李先生,你的钓鱼水平非常的高。一直端着酒杯坐在李和身后的个子矮小,头发花白的巴克莱银行主席迪赛尔适时的夸赞了一句。

    哈哈,非常感谢。李和把一条鳕鱼捞进桶里,把鱼竿丢给了旁边的服务员,坐在了迪赛尔旁边的空位,端起一杯啤酒,仰头灌进肚子。

    又接过侍者递过来的毛巾,把脸的汗珠子都给擦干净,仰躺在椅子。

    二人刚刚达成银行业合作协议,关系表面看起来倒是很融洽。李和代表达美银行通商银行与巴克莱银行战略协进行了简单的沟通。

    最重要的一点是双方达成了一项共识,联合推出针对个人客户的外汇汇款产品,达美银行通商银行与巴克莱银行之间直接汇款。

    从通商银行试点分行个人账户汇来美国的款项,单笔金额只要不超过2000美元,将免收汇款人的所有费用。

    对于巴克莱试点分行汇往国的款项,只要金额不超过1500美金,将同样免收汇款费用。

    这项协议对李和来说,眼前是没有多大的用处,通商银行达美银行在全球的点也没超过14个,相对来说,巴克莱银行在全球有1000多家分行,它的利益更大。

    迪赛尔既然提出来,李和也同意,他们看的不是通商银行的能力或者实力,而只是想作为进入国的跳板,同时更看的是他手里庞大的现金流和华尔街硅谷股票。

    而李和看了巴克莱的信用卡业务,毕竟其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信用卡客户,当即提出信用卡项目协作,巴克莱银行将与通商银行达美银行进行人力资源零售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协作,将有超过500名员工赴美国和英国跟岗培训,接受巴克莱银行专家的指导。

    迪赛尔又继而提出双方可以在回购市场合作,这是个万亿级市场,信誓旦旦的保证很赚钱,馅饼很大。奈何他口干舌燥干说半天,李和都是毫无反应,只因李和对这一块狗屁不通,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

    双方的最终协议的签订还是需要等黄炳新和潘友林过来。

    恭喜二位。高盛副总裁鲁宾向旁边的两个人举杯,他来这里纯粹是打酱油的,高盛与李和的合作多的已经不可胜数,李和在美国所持有的股票有一大半是托管在他们这里。

    李和的现金流多,他是清楚的,但是绝对没有想到拥有这么庞大规模的证券股票,也是让他们咋舌,合作这么多年,他们根本不晓得李和买了这么多科技企业的股票。

    依靠这些规模庞大的证券,高盛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话语权更盛,光靠出借证券获得的差价,也是赚的盆满钵溢,

    双方早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机制。

    谢谢。李和同迪赛尔和鲁宾举杯,同时又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鲁宾,估计谁也想不到这个戴着眼镜的家伙过两年是美国财政的掌门人。

    高盛政府也不是白叫的,其高管一直都是美国政府的标配,在政府机构任重要职位,像后来为人所熟知的保尔森鲍威尔是出自高盛。

    所以有时候,李和也感觉到地位和权势的妙,他不知不觉走了14年,慢慢的走进了曾经触摸不到的圈子,

    而所谓地位也在不停的提升,渐渐能感觉到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

    像此时正在竞选联邦参议员的奥观海同学一样,估计他自己都想不到坐的美国第一把手。

    地位的高与低是依靠什么区别开来的?

    他偶尔也在琢磨这个问题。

    他们三个人在这里闲聊,而伊万诺夫这么猖狂的人只能在一旁侍立,烟瘾来了,想抽根雪茄都不敢,一向嘻嘻哈哈没章法的巴芙拉也穿的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温柔了好几个等级,李和都起一身鸡皮疙瘩。

    向来目无人的斯坦森也只能百无聊赖的站在迪赛尔的身后东张西望,连他的座位都没有。

    简单的来看,起码从外表,李和是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

    而迪赛尔是个糟老头子,李和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央公园遛狗,一只手牵着狗绳,一只手捏着餐巾纸,里面是黑黑的一团,后面只跟着一个女佣。

    而他见到鲁宾的时候,这家伙正拿着纸巾不停的擦身的饮料汁,还一边和人对骂。

    好吧,由此李和也确信,在互联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所有的大土豪都和他是一个熊样,完全没有那么多的喧嚣。

    当然,他也确信,像他这么懒散的肯定不多。

    纽约明显变热了,穿过高楼的阳光混合着玻璃的反射满地都是,路的人不是裙子是短袖。李和还是不停的感叹,还是国内好,一言不合能蹲在家门口做膀爷。

    他喜欢狗,伊万诺夫特意给他找来了两只极品阿根廷杜高。

    两只三四个月的狗仔被李和拎在手里左看右看,浅灰色的眼带带着与生俱来的锐利,他非常的喜欢。

    安排人给我托运回去。

    在美国他没那么多闲心思去养。

    好的。见李和能接受,伊万诺夫非常的高兴,投其所好果然是对的,我朋友那里还有阿拉斯加犬。

    李和笑着道,我又不开狗场,要那么多干嘛。你努力学习英语,我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巴芙拉帮你翻译。

    伊万诺夫只能苦着脸点点头。

    吴波已经帮着买了不少去陈硕家的礼物,打开购物袋问李和,你看看,还有什么要买的没有?

    李和掀开一个袋子道,他又不抽烟,你买这么多烟干嘛?

    是个意思劲,他酒量也不好,难道酒不送了?吴波不同意李和的看法。

    随便吧。李和也是无所谓。

    几个人纯属是私人聚会,李和谁都不想带,伊万诺夫开车把他们送到目的地以后,只能远远的守在周围。

    陈硕的宅子在郊区,周围只有这一栋孤零零的房子,离他最近的邻居也有一公里以。

    这是一所木质的房子,看起来像是自建的,李和笑着道,难怪我总听说美国有那种什么驱虫公司,专门治理白蚁,木质的能不招虫子嘛。

    冬暖夏凉,而且工期也快,不过主要是美国木材便宜,造价低是很诱惑人的,而且美国人的迁移率很高,要是造价太高,也不划算。吴波一边按门铃一边向李和解释。

    咣当一声,门被拉开,一个面容姣好,甚至打扮的很精致的女人从里面露出了头,询问道,你们是?

    李和笑着道,我们是陈硕的同学,他在家吗?

    哦,请进,麻烦换鞋哈,阿拉的地毯是新铺的。女人把门完全打开,然后头也不回的进了屋里。

    吴波和李和面面相觑,看见拐角有拖鞋,换了鞋进了屋。

    进了屋,两个人把礼品放下,坐在沙发,见厨房冷锅冷灶,女人拿着水洒在花园里浇花。

    李和低声问,你以前来过?

    吴波摇摇头,我早说过,我没来过。

    没来过怎么对咱们好像有意见似得?

    李和无奈的摇摇头,起码他们家要是来客人了,何芳是绝对不会这个态度的,肯定还是高高兴兴地忙里忙外,要是娶到陈硕老婆这种人还没进门开始骂骂咧咧的,他肯定是大耳刮子抽了!

    我怎么晓得。吴波也是不解。



668、请客
    两个人就那样大眼瞪小眼坐在沙发上被晾着,没人肯招呼他们。

    这算怎么回事?李和只能在那小声嘀咕,毕竟是陈硕的媳妇,他倒是不好去强行撕破脸面,不好看的还是陈硕。

    等着吧,不知道那家伙干嘛去了。吴波左右在屋里扫了一遍,也没有看到陈硕的影子,他只能无奈的靠在沙发上,两只手叠在后面。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滑着小三轮车从里间屋出来,李和打趣道,这小子跟他老子一个模子出来的。

    小孩子果然从小都对车情有独钟,像李览每天都是骑着他的小挖掘机,这里捣捣,那里挖挖,李和都在想,不送去蓝翔都可惜了,毕竟有天分在。

    还真像?吴波也对着小孩子打量了一遍。

    你们是谁?家里来了生人,小男孩不免好奇。

    李和笑着道,你爸爸的朋友。

    小男孩一脸迷茫。

    完了,又是一个香蕉人,连中文都不懂了。这种从小长在美国的,不会中文也正常,像李柯是中途去香港的,可是这几年下来,粤语和英语都很溜,普通话和老家话都不怎么会说了,有心情才会和李兆坤老俩口说几句。

    环境改变人。

    门从外面推开,吴波一回头,陈硕进来了。

    陈硕愣了愣,然后把手里的东西扔地上,张开双臂大喊大叫道,真是你们两个家伙!还以为你们哄我呢!

    哄你干嘛!李和朝着他心窝子砸一拳,不错,壮实了。

    坐,坐。陈硕一只胳膊搂着一个,我去给你们泡茶。

    哎,阿拉给你说多少遍了,东西买回来放厨房,不要乱扔。女人从院子里进来,对着陈硕发出了指责。

    忘了,忘了,我现在就捡起来。陈硕又忙不迭的从门口把刚才买回来的东西拿到厨房。

    然后又尴尬的看着吴波和李和二人。

    他们两个人想笑又不能笑,只能装着没看见。

    喝点茶。陈硕手忙脚乱的给两个人端了上来。

    不用这么麻烦。李和站起来把杯子接在手里,又隐隐的听见女人唠叨说这杯子刚洗过。

    他再看看陈硕的脸色,并不好看。

    陈硕低声苦笑道,就这性子,你们不要见怪,其实也不怪他,关键这几年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太多,她也是怕了。

    理解。李和笑笑,陈硕没有拿他当外人才和他说这种话的。但是又对这话有点嗤之以鼻,远隔万里的,又能来几个亲戚?

    你们坐会,去烧几个菜,这么多年没见了,咱们中午好好的喝一顿。

    陈硕刚要站起来,李和就把他拉着,别,你那做饭水平我还能不清楚?我俩可吃不下,这样,附近有什么餐馆没有,我请你们。

    看着他媳妇的脸色,李和觉得待这里没有意思,反正主要是看老同学的,吃什么无所谓,哪怕是西餐他都准备对付着。

    小瞧人,我这么多年在外面可不是白折腾,这手厨艺可是练出来了。来我这,哪里有让你请客的道理。陈硕不服气李和这话。

    吴波指着墙面上的大钟,都快11点钟了,正是饭点,你也别做饭了,等你做好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再说,你做的菜太甜,咱们可受不住。咱们开车现在就走。既然李二和同志说他请客,就让他请,不宰白不宰。

    那恭敬不如从命。陈硕甩甩膀子,等我收拾下,我们现在就走。

    刚到门口,又被他媳妇给堵住。

    你请客?

    我同学大老远过来,我能不招待?哎,你干嘛。陈硕好言好语。

    怎么就这么点了,我早上给你三百呢。女人强行从他口袋掏出钱,仔细的数了一遍。

    买菜加油,哪样不是钱。陈硕一边说,一边不停的往客厅的方向望过去,压着嗓子道,你这是做什么,咱俩收入又不低,有必要这么计较吗?我同学十几年未见,给点面子行不行?

    女人瞪眼道,老陈,可跟你说,这家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也有我的一份,你别没事打肿脸充胖子。你弟弟结婚,你偷偷往家里汇一万美金,都没跟你计较了,别再给脸不要脸。

    行,行,我知道怎么做。陈硕趁着她卖呆的空子,又把钱夺回来,急忙揣进自己口袋。

    拿了个领带,重新扎好,牵着孩子,招呼李和两个人出门。

    你小子不错,**enz真让你给混上了。李和把陈硕的平治车帮子敲的梆梆响。

    轻点,我才新买的。陈硕得意道,不错吧,记得我来美国的时候,你怎么说的吧?说要开平治来接我,现在我接你差不多。

    李和笑着道,你回国,一准**enz。要几辆车接就是几辆。

    几个人都到门口等了大概二十来分钟女人才出来,脸上化了淡妆,描了眉,毫不客气的拉开前车门,坐了上去。

    陈硕尴尬的下车,给李和拉开车门,坐后面,帮我看着孩子。

    成。李和替陈硕默哀,好当当的,一个有前途的小伙子怎么娶了这么个媳妇。

    我还没介绍,这是我太太赵美心,她们全家60年代就来美国了,在唐人街开了一家中餐馆。

    你好,李和,以前我们是一个寝室的。陈硕既然介绍了,李和还是得客气一下,也没虚伪的去问餐馆在唐人街什么位置。

    餐饮业是华人华裔在美国的支柱性产业,他老婆是搞餐馆的,李和也不觉得稀奇。

    你好。赵美心头也没回。

    我叫吴波,都是一个班的。吴波也是硬着头皮自我介绍。

    赵美心同样是应了声好点点头。

    车子一路拐了五六道弯,大路小路错综复杂,李和看的都有点迷糊。

    突然赵美心惊声道,老陈,你看看后面的车子。

    怎么了?陈硕好奇的看向后视镜,除了车子就是车子,没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后面的六辆车从出门就跟着我们了。赵美心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感觉到了不同,他们的车子拐到哪,后面的车子就跟着到哪!

    这未免太巧合了!

    陈硕没言语,车子往前面开了五六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加油站,他故意从加油站里面走,结果后面的六辆车也同他一样进了加油站,还是一溜排的跟着。
1...428429430431432...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