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丁世平劝解道,要不先回家等?可能她已经回家了。

    李和一路加油门,在车上的道路,速度提到最大。

    他是个老司机,用5档入弯,速度没掉多少,出弯没拖档,比来的时候更快了不少。

    慢点,慢点。开车的不怕,坐车的怕,丁世平一个劲的让李和降速。他不担心自己,主要是担心李和的安全。

    回到家的时候,李和还没下车就看到了坐在院中躺椅上吃西瓜的老五。

    他啪嗒踹开车门,捡起几个孩子扔下的竹竿就要往老五身上抽。

    老五本来看到李和的时候是笑脸,待看到那竹竿要甩过来,吓得赶紧扔了下来,边跑边对着老娘喊,你儿子疯了!

    你给我站住!李和气急!

    我哪里招你惹你了!老五躲在王玉兰的身后,毫不示弱。

    李和用竹竿指着道,你告诉我你今天干嘛去了!

    我上课去了,你说这话有意思!

    放你李和看到老娘,这句话没骂出来,陡然收住,狗屁,我在学校等你放学,怎么没等到你!

    稀奇,我还想骂你呢,我找了一圈还没找到司机呢,我自己打车回来的,我还要找你报销车钱!老五也是振振有词。

    好,你撒谎,继续撒谎!李和不顾王玉兰劝阻,要绕过她,继续过去抽。

    老四好像发现了什么,赶忙的拉住李和,小心翼翼的问,哥,你去哪里接的?

    还能去哪里,当然是他们初中门口!

    老五一下子从王玉兰身后窜出,大喊,我都上高中了!

    她不能莫名其妙的受这样天大的委屈!




504、老铁
    高中了?李和认真算了算,好像真的是高中了!这丫头现在个子窜的比老四都高!他尽力的去掩饰脸上的尴尬,大声的斥责道,都知道自己高中,还不好好去看书,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没看见你学习有这么用功!

    奋力的把手里的竹竿摔的远远的,然后不看老五的脸色,回屋喝茶去。

    阿娘!你管管你们家李老二!有道理没道理!老五气的直跺脚。

    王玉兰道,你哥让读书是为你好,好好看书,他不就不管你了嘛,你看你姐多听话,学习多好,你哥就不管。

    哎。老五垂头丧气,这是鸡同鸭讲。

    她必定是知道的,也早有预料的,李老二来了,好日子结束了。

    李和对着老五发威的时候,李柯的眼睛都是放光的,大伯在她心里的形象拔高了几万尺。不管什么时节,她在小姑姑的手里都是必定要吃亏,是无可奈何的,姑姑回来这么一小会,她的脸蛋子差点被搓圆了。

    她觉得找到了依仗,因此看到小姑姑现在要往她跟前凑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往大伯跟前跑去了。

    小姑姑果然没有追来。

    吃完晚饭以后,一家人都到海滩散步。

    王玉兰说不出海漂亮在哪里,可是也一样喜欢海,她无暇去享受,要看着几个孩子别往水里跑。一有孩子往水里窜的苗头,她就立马毫不客气地的搂屁股打。

    老五也跟着疯跑,嫌裙子碍事就塞进内裤里,迈着细长细长的腿,可劲的撒欢。

    有点姑娘样子啊!王玉兰对着小闺女这德性十分的不满意,小闺女充耳不闻,她只能再回头看看老老实实地陪着自己的四闺女,终于有一个让自己中意的了。

    李和看着老五高挑的个子,水嫩嫩的皮肤,然后再摸摸脸上的痘疤,只能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李兆坤从海边捞了一大堆的贝壳,一个个砸开,全部送进了大黄的肚子,一人一狗,玩的挺开心。

    在这里烤烧烤是不错的。在京城那一阵,他就经常一个人出去撸串,已经形成了习惯。

    突然没了,反而不习惯。

    要烧烤首先要有柴禾。

    他回到家拿把斧头砍树枝去了,只是把树上多余的叉枝干给剁下来,然后拖到空地上晒干。

    家里的司机终于忍不住,低声对李和道,李先生,这个环境署说是不能砍的。

    这一片不能是我自家的吗?李和并不懂香港的什么环境法,按说他自己的地盘还不是由着他自己折腾。

    司机吴师傅摇摇头,要罚款的。

    那就罚款吧。李和也懒得去做李兆坤的工作,再说只是砍去多余的树丫,并不是滥砍滥伐。

    李兆坤的烧烤大业又多一个帮衬,他的老伙伴,那个捡破烂的老头也屁颠屁颠的跟在他后面。

    那个老头不吝惜体力,拿着大斧子,比李兆坤还卖力,一片海滩上全是树枝,而原本茂密的大树,只剩下顶部可怜的树冠,连小鸟都不愿意上去蹲着。

    李兆坤对待朋友从来不小气,把自己不穿的旧衣服全给了老头,甚至儿子的衣服都给翻出来不少。

    老头不是傻子,里面的衣服可没有一件是差的,许多都是大牌子,铜锣湾中环的店里卖的都是死贵死贵,少说都要几千港币。

    李兆坤和王玉兰不一样,他是讲究吃喝穿的排场的,穿差了唯恐别人看不起,所以偶尔打扮的比儿子还骚包。儿子媳妇闺女给买的新衣服,绝对不会说不好意思,一样高高兴兴地穿了。

    里面的新衣服,老头一件都舍不得穿,像对待那些李兆坤给的好烟好酒一样,统统给转手卖了,小发一笔,对着李兆坤的态度更加的殷勤,妥妥的第一狗腿子。

    至于捡破烂?

    那还有什么出息!

    他应当抓住时机,活动着点,多进些钱。

    为了有点体面,还是买了一件便宜的干净的衣服穿在身上。

    一早就等在李家的大门口等李兆坤出来,望着那大宅是止不住的羡慕。

    那几个女安保要不是知道是家里老头子的朋友,早就上前撵人了。

    李兆坤从里面出来,一边刷牙一边冲老头招手,进来,进来,门口呆着干啥。

    老头想进而又不敢进。

    李兆坤一把给拉进去,客气啥,这是我家,以后也是你家。

    老头到了客厅门口就瞧着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李和,坚决不肯再进去,蹲在门廊上道,这就好,这就好。

    李和招呼道,进来喝个茶。

    不,在这挺好。老头以为自己听错,半天才敢回话。他平常没少听李兆坤吹嘘自己儿子的威风。可即使不听李兆坤吹嘘,他也能晓得这李家的权势。

    这么大的宅子,全港也没几个!

    而且李家已经包揽这一片的山头土地,好几个大富豪迫不得已也把地卖给了李家。

    李和吩咐阿姨道,倒杯茶吧。

    他晓得李兆坤的寂寞,只要亲爹安生他就能轻松不少,何况交的这个新朋友看起来不算太差,起码比王老鼠等人强多。

    阿姨给老头倒了一杯茶,老头客客气气的接着,看到精美的瓷杯,生怕磕着,只能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

    李兆坤让王玉兰给老头盛碗媳妇,王玉兰没搭理。

    妹子,你给盛碗。李兆坤吩咐阿姨,他晓得这是儿子花钱请的佣人,不用白不用。

    哎呀,咋么跌倒了。阿姨看看王玉兰的脸色,只能装作听而不闻,此时见李柯拿着竹竿打蝴蝶不小心摔跤,刚好趁机过去给她扶起来。

    她也不傻,晓得这家里说话算的是李和,而李和最听王玉兰的话。至于李兆坤,她就没见过李和对他有什么倚重。

    李兆坤无奈,只能带着老头去厨房,让他自己拿碗,自力更生,不用指望他去伺候。

    老头见左右无人,不但给自己盛一碗,还给李兆坤盛了一碗。



505、脸面
    李兆坤喝完稀饭,带着大黄和自己的老铁老头就出去转悠,家里这么不到他看孩子。两个人之间的话语可能是幼稚得可笑,没有高明的思想洗涤脑府,但是颇有点真挚和惺惺相惜的味道。

    寿山由于证件的拖延办理,比李和来晚两天。这一次李老头很给面子,亲自去机场接机,要知道李和来,他都没去。

    寿山感到莫大的荣耀,给李老头带的一箱子茅台不算亏本。

    这宅子够好。他对李和的家首先发表了意见,继而道,等我孙子孙女来上学,我也得给他买一套。

    李老头笑着道,咱俩做邻居吧,我孙子也在香港念书,到时候小孩子还能在一起耍。

    那成,那成。寿山再次的受宠若惊,李老头可从来没对他这么好脸过。

    李和笑着道,进屋坐吧。

    老四上前客气的喊人,帮着阿姨给一人面前放一杯茶。

    老五耳朵里塞着耳塞,摇头晃脑。

    哑巴啊,不知道喊人。李和虽然对这两个老头不怎么恭敬,可是不希望自己妹妹这么没礼貌。

    寿叔,李叔,你们坐。老五学着老四干巴巴的喊完,然后上楼去了,走的很轻快,绝不像听歌那样乱晃了。

    她不是没礼貌,只是单纯不知道怎么喊而已,她不像老四一样熟悉这两个老头。

    李老头有点尴尬,小丫头,放松点,不用那么严实。

    对的,闺女要多惯着。寿山也是认同,他自己闺女大概有补偿的意思,对着她基本没啥违逆。

    中午的时候,王玉兰亲自下厨,阿姨帮衬,同时又生气自家男人不在家陪酒。

    不管是穷还是富,她是不愿意落一点待客的规矩。

    不一会儿,汤老头也拎着一点糕点来了。

    李老头跟他不对付,但是为给李和一点面子,只能压抑着怒气。

    酒菜上齐,李和把丁世平三个人也喊到桌子上陪酒。

    六个人不费事解决一箱茅台,万良友一个人喝的接近三斤。

    老五下楼扒一碗饭,看到哥哥冷飕飕的眼神,倒是识相的给每个人泡了一杯茶。

    上去写作业。李和很粗暴的摘掉她的耳机,随便蓐蓐塞到茶几抽屉。

    老五想吵又不敢吵,要是平常闹闹,哥哥大概会容她一点,可是要是人多的地方,给哥哥丢脸面,她哥敢真的揍她,因此只能憋着委屈,悻悻得再次上楼去了。

    李老头谈到自己的生意,这地方是宝地啊,在这里坐一年,抵得上家声在泰国做三年,我想再看三间铺面。

    寿山大气的道,老哥,要用钱,你吭声,多的拿不出,少的肯定有。

    我这也成,只管言语。汤老头有和李老头要和解的意思。

    不用,真差的话,肯定说。李老头没有直接拒绝,他似乎在敷衍这个瘦土匪,对他表示一点亲善。

    老子想当年也是读过书的!汤老头解释自己不是土匪。

    哦。李老头的这个音调大概表示不屑。

    汤老头见李老头这样不冷不热,他傲气上来,干脆不理。几个孩子一口乡音,让他感觉无比的亲切,特别是杨淮跟着杨老太太学的那口信阳话,让他舒服,因此干脆跟在几个孩子屁股后面转悠。

    他特意从竹林里摘一大把竹叶,给每个孩子叠了蜻蜓蚂蚱,活灵活现,精巧可爱。

    三个孩子跟在他后面也开心。

    没开学之前,黄炳新过来陪着李和一起送三个孩子去学校。

    黄炳新地位虽然比不得于德华和于德华,可是在香港也是大人物,从校长和校董都出来迎接,并且亲自做了接待,比于德华当初的场面要大多了。

    李和由着黄炳新安排,自己站在回廊里抽烟。老五和老四两个丫头都在里面陪着,她们也成人,对香港的教育制度比李和还熟,肯定安排的比李和恰当。

    李和还真不需要操心。

    至于王玉兰,她也没有进去,跟着儿子站在走廊中,惴惴不安。

    最终还是安排好了,三个孩子跟老五不一样,不需要再寄宿。每天一放学都会由司机和安保来接。

    老五羡慕,我不住校,也天天放学回家。

    她大着胆子对着李和说出要求,哪怕老娘在跟前,她知道对着老娘说也没用,决定权在李老二手里。

    成。李和看了看老娘,还是同意了,因为他老娘是肯定希望天天看到闺女的,给你这个学期的机会,成绩不上进,继续在学校住。

    我想学美术。老五还是提了自己的一点要求。

    没学走就想学爬,文化课学好再说。李和想都不想就已拒绝。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甚至不能理解的偏见,认为那些画画的搞音乐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没有好态度。

    所以更不会容许老五去搞这些。

    我喜欢画画!无论如何老五都要趁着机会争辩一下。

    李先生,她画的很好的,报的兴趣班都是关于绘画的。黄炳新忍不住插话,还想继续说,可是被李和瞪过来的眼睛吓死,立即就闭嘴了。

    画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你以前还想过搞摄影呢。李和威胁道,如果真的不想再读书,我送你回老家。

    老五不再吭声,如果是以前,她肯定不会吃李和这一套,但是在这里一切熟悉之后,她不愿意再回家的。

    王玉兰看小闺女要哭,赶紧安慰道,你哥是为你好,听你哥的。

    她只能着急在学习上对孩子没有一点帮衬。

    三个孩子领着新书,背着新书包,自然都是高高兴兴地。

    李和让黄炳新重新招一个司机过来,以后专门接送三个孩子,同时女安保也配了二个。
1...345346347348349...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