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参与城市运营项目,企业一定会在很多层面需要跟政府打交道。
这个过程中,企业如何确定和政府之间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界面,这应该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跟政府打交道,没有政策方面的引导支持,这一片想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简直是痴人说梦了。没有陆家嘴,还会有张家嘴,李家嘴。
李和目前唯一可以借鉴的是1978年中信集团在宁波大榭岛开始搞的综合开发,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可以做部分借鉴,全国至少二十几个城市都有了技术开发区。
对于李和来说,眼前的事情,只有目前的摩天大楼和道路建设是重点工作。
同时要做的事情还有招商工作。
摩天大楼不单单是一种城市风景,还都是一个个的经营实体。最主要的营收方式,是作为高档写字楼和酒店餐饮用房进行出租。
李和想了想,把招商工作委托给了富华集团的陈立华和总部位于伦敦的第一太平。在物业租赁和管理这一块,这两家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用别人的优势来为自己服务。
所有的都是事情,他的摊子太大了,光靠一个人两个人已经理不清了。
他跟于德华建议道,你把金鹿地产的担子卸下了,推荐个合适的人来。
于德华现在已经身兼数职,目前是不适合再强行管这么一个大框架了。
于德华苦着脸道,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了,这块一直都是我负责打交道的,人家也只认我,新来的很难交接的上。现在许多政府已经理顺了,万一来个愣头青,不懂事,咱们之前的心血都是白费了。
金鹿集团的业务越来越多了,横向的或者纵向的业务已经牵涉到了十几家公司,他自己也感觉到了力不从心,可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也让他苦恼。
李和笑着道,那我推荐一个吧,你看看行不行?
你说了算。于德华肯定的回道。
我要推荐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咱们不用舍近求远。
你说的是?于德华愣了愣,屋子里包括吴淑屏只有三个人,他把目光移向了吴淑屏,半晌才反应过来道,这再好不过了。
吴淑屏吓了一跳,见李和认可的点了头,才慌忙道,李先生,于先生,我不行的,不行的。
李和一锤定音,别推辞了,眼下来看,没比你合适的了。
吴淑屏一直做的是秘书的工作,金鹿集团的客户关系和政府关系,一部分都是她在着手维护的。而且这个女人干事情利索干脆,绝不拖泥带水,做事风格很让人喜欢。
而且这样让她来接担子,少费许多交接功夫,可以立马展开工作。
于德华也是肯定的道,说是你就是你了,你个名牌大学生给我当了这么多年秘书,确实有点委屈了。不要再说什么了。我马上签个函,你给人事就可以了,自己赶紧去办手续吧。
谢谢李先生,谢谢于先生。吴淑屏心情一阵激荡,这算丑媳妇熬成公婆,一步登天了。她问,那于先生,我推荐林卓担任你的新秘书。
这小子?这小子也行。于德华想了想同意了。
那我现在打电话通话他来这里。吴淑屏高高兴兴地走了,临出门终于重重的吐了心里的一口浊气,她为什么激动的想哭呢?
她现在还是有点不敢相信,马上会成为一家市值几亿美金的地产公司的掌舵人,将来这家地产公司还可能成长为十亿,百十亿的规模。
她这算不算改变命运了呢?
改变了全家人命运,她出身在贫寒的家庭,爸爸是个普通的菜场小贩,妈妈是个衣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需要养活,全家挤在不到20平的鸽笼里。
她一直是努力做工,希望有能力帮住到家里,直到进入了金鹿集团,她的收入大增,才真正给家里有了贡献。现在她升级了,这也意味着她将有更高更好的收入,摆脱鸽笼,买个屋也不是梦想了。
这次是她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
她心里同时也清楚,她只能拼力做好。她太了解于德华了,这样的人眼里只有钱,而且只认钱,没有什么感情可讲的,要是做不好,只有收拾包袱走人了。
她也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
可是她是有自信的,她才三十出头,有的是机会学习,有的是精力拼,现在有机会不抓住,更待何时。
李隆提着大包小包总老家又返来了,同行的自然少不了刘老四等人,第一次做这种生意,自然需要他们带的。
刘老四带着他们去了银行,交割完手里的国库券,拿了现金,李隆兴奋的跟李和说,哥,你猜我们赚了多少?
有一万块吧。
李隆重重的点了点头,说,有,有,这钱太好赚了,我回去也喊着了喜子老表,这还开什么拖拉机,让他跟我得了。
第一次的收获对这个行当信心大增。
那你跟他说清楚了,这活做不了长久,偏财都很难持久。李和差点把他喜子老表给忘记了。
杨学文在旁边道,不要久,有半年我们就知足了。起早摸黑的干个半年,什么都能赚着了。
那你们跟喜子说,让他到我这来拿钱。都是没风险的买卖,李和自然不介意带带亲戚,想了想又问,二叔和三叔有说出来吗?
李隆摇摇头,我也说了,他们胆子小,好像要害他似得,不乐意。
刘老四道,他们也不傻,他们的黄鳝泥鳅才是长久生意,到季节了就在桥头收。好多老客了,他们要是有一季不收,老客还不都跑到人家了,来年也不用收了。
李和又问李辉,你都来了,那陈胖子呢,你俩天天一条裤子的,不能他不信你吧?
李辉道,现在他烦躁着呢,哪有心思跟我们后面倒腾。
李和问,怎么了?
李辉笑着道,县里要搞生猪定点屠宰,他这种私人的不就倒霉了,卫生检疫税务都是事,正在到处宴客吃饭呢。
李和想了想道,那你回去问问,要不要我帮忙。
李辉指指李隆道,都托着他福呢。
李隆被李和看的不好意思了,道,我经常跟税务局和畜牧局的人在一起喝酒吃饭,都是熟悉的。来的时候已经帮着陈胖子打好招呼了,让他安排点饭局就没事了。
他可不敢在哥哥面前吹牛,因为他现在的一切都是哥哥安排的。
他现在在县里很是风光,找关系他有人,打架他有拳头,走哪里底气都是足足的。
县里各个部门总归哪里都有他几个铁哥们的,平常没少在一起喝酒吹牛。就是在市里他也是不怯的,谁不知道他跟市里吴书记都是称兄道弟的,谁敢惹着他了?
这次回去,他还准备买点礼物送人呢,他现在都学会了打点关系,这样以后岂不是更自在了?r
405、探病
众人聊了一会,刘老四站起身道,我去趟医院,你们在这聊着。
李辉道,要去肯定一起去啊,你都去了,结果我们没去,显得我们多薄情似得。
对的,对的,拎点苹果,大家一起去是了。杨学文和李隆也在后面附和。
李和听得不明不白,没好气的说,你们能不能要不要在这打哑谜,搞的我稀里糊涂的,去医院干嘛?
刘老四笑着道,忘记跟你说了,何老西生病了,他闺女孝心,带着他来看病了。这次我们是一起来的,只是从火车站分的手,我们奔你这来,她们是奔医院去。
他家老大带过来的?生的什么病?李和不由得紧张的问道,不自觉的想到了何招娣。
李辉道,是他家大姑娘带过来的。何老西天天烟不离手,从早到晚差不多要把肺给咳出来,县里医院的条件有限,只得来这里了。
那走吧,一起过去看看能不能帮得了什么忙。不管从什么角度,李和都是要去看看的。
刘老四道,他家大姑娘有能耐着呢,根本用不着咱们。你是没回家见那架势,好家伙,三条船,三张大卡车,一个窑厂,等于捡着了金饭碗,在家躺着都数钱。
李辉羡慕道,那是,那是,咱们赚这钱跟她一比,那是毛毛雨了。咱就是捞个眼前的活钱,她才是长远的财主,附近十里八乡谁不晓得她,没比她排场的了。船车先不说,就光窑厂天天几十号人开工,那砖许多人抢着要,都是赶趟子出去,听说马上还要开两个窑。别看一块砖只赚一厘两厘的,可禁不住卖的多。前晌,我要不是出来搞这个,我就去给她家开车了,管吃喝,每个月还有钱拿。
李和听了是由衷的高兴,不过却是调笑道,你会开车吗?
李辉道,不会学呗,跟个老师傅学个一天两天的,又不比拖拉机难。
走吧,我们一起过去,知道什么医院吗?李和知道李辉说的是实话,这会买大卡车搞运输,驾驶技术都是自学成才,先上路学会了才去领驾驶证的。一般在乡镇附近跑运输,拉粮食,拉砂石,很少去外地,
刘老四道,叫什么二医大附属新华医院。
那走吧,我知道路。李和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应该是后来的交大附属新华医院。
因为这阶段总有一些知青的聚会,所以酒店楼上楼下都是人,李和等人等电梯都等了好几分钟。
这一次李和亲自开着酒店接客用的商务车,带着他们去医院。
道路交通改变的比较大,跟他记忆中有点偏差,他又是绕道,又是问路,折腾好一会儿才到了医院。
在医院门口,催促着几个人在医院门口的商店赶紧买一些水果麦乳精罐头之类的东西。可是谁付钱这件小事情上,几个人争执的没完没了。
李和停好车回来,见还在争执,看不下去了,各付各的,省的你们抢来抢去。
众人一听,好计策,各付各的,省的争来争去了。李隆帮着李和买了一份,放到他手里道,我拎水果,你拎罐头。
都行。李和拎着手里掂了掂,感觉分量还行。
找到了住院部,上了楼,咨询了前台,很容易找到了何老西的病房。
刘老四先探头朝里面看了一眼,待看到了正在吃香蕉的何老西,才招呼道,老西,咋样?
何老西瞧着了门外的几个人,高兴的道,进来,进来,跟你们说了,不用麻烦来,真挣不来命了,你们瞧着也没卵用。
我这有凳子,我自己坐这。李和按住要起身的何老西,然后问,没大毛病吧。
何老西道,没大毛病,喉咙堵了,喘不开气。你说你这么忙,你过来干啥,尽耽误你们事情。
听说没有大毛病,众人都帮着松了一口气。
李和笑着道,每天都是吃饭睡觉的事,耽误也就耽误了。
何招娣晃了晃热水瓶,发现没水了,你们先吃个香蕉,我去打水。
不用,不用,喝好过来的。李和把她拦住了,剥了一个香蕉,一边吃一边道,这个吃着挺好。
何招娣笑盈盈的看了看穿着鲜亮的李和,不似作假,这才作罢。
刘老四对脸色又涩又暗的何老西道,你真挂了,咱才得来呢,站着来的,躺着回去,这体格可不一样了,你闺女一个人可背不回去,咱合把力气才能给你抬回去。
何老西认真的道,还真给你想着了,俺要真挺这里,回不去可咋办?
李辉道,那简单,给你凑个份子钱,八宝山一送,骨头渣子出来,用红布包起来,抱在怀里。捧个骨灰盒子回去,多轻松的事。
何老西气闷道,胡说八道,不能入土为安,留不得全乎,死都死的没道理。
他好像有点怕死,更准确点说是他怕死后被火化掉。
李辉道,下棺材更可怕,没几天发臭发烂了,全身都是虫子,挖你的眼睛,挖你的嘴巴,挖你的肚子,把你所有的器官都挖的一干二净,那时候才可怕啊,叫都没有人会里你的。
平常在一起开玩笑习惯了,说话都是没遮没拦的。
越说越没谱了。何老西气的香蕉皮甩到了李辉的身上,继而叹口气道,医师说这喉喽坏了,以后没得烟抽了,想想老没劲了。
何招娣在旁边安慰道,支气管病,当然要戒烟了,等你回去了,我给你称上几袋瓜子,慢慢嗑,嘴里有嚼头,能慢慢戒了。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她要留着大家吃饭,大家自然都没有推辞。在出病房的时候,每个人都留了十块钱,这是一早都商量好的,在推推搡搡中,何招娣只得无奈的接了。
在医院的门口的饭店,何招娣找了一家稍微宽敞的饭店,也没心疼钱,鸡鸭鱼肉都点齐全了,要不是大家拦着,她还会可劲的加菜呢。
吃完中饭以后,刘老四等人没让李和送,急吼吼的要去赶火车了,时间都是钱啊。
李隆和杨学文等人已经熟悉了里面的道道,所以这次大家分头行头,商量着跑更远一点。越偏的地方,越容易赚着差钱。
只剩下何招娣和李和了,何招娣给何老西打包完饭菜,出了饭店,才问李和,听你阿娘说了,大胖小子,高兴了吧。
李和点点头,高兴。
他发现她又瘦了,脸颊上的酒窝都不怎么看得见了,只有笑的时候才会明显一点。以往的麻花的辫子变成了利索的短发,穿着一件碎花褂子,一条蓝色的裤子,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那你回吧,不耽误你事了。我也回了,我爹肯定也饿了。走路时候,何招娣都故意在后面一点,默默跟着,跟他保持了一点距离。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的布鞋,再看看李和,他穿得那么光鲜,那么明亮,蹭亮的皮鞋,干净的白领衬衫,一看就是体面人。
他要距离着他远远的,别人误会上了那可不好了,他会很没面子的。r
406、二胡
李和见她没有跟上来,刹住脚,回头问,你住哪里?这里也挺乱的,注意安全。
何招娣指着一个路口的招牌道,那边的旅馆,好多人住的,安全的很。我爹马虎了,把包落在过道上一天,回头想起来我去取,人家捡着了在那候着呢,硬是什么也没少。在家里不行,我那船上钢缆放上一天就让人给顺了,气的牙痒痒,现在都要使人看着。
那就好。李和对着她笑道,注意着点,有事打我电话,我把号码留给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