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李和出了一大口气,他很烦这娘们,自以为是,目空一切。
228、舞会
令李和意想不到的的是秦有米隔三差五的过来,让他烦不胜烦,不要说他自己是有媳妇的人,哪怕是没有媳妇,他都懒得搭理她。虽然秦有米在一般人眼里看起来跟七星娘娘织女似得,可织女也不是好的,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一年鹊桥相见,织女夜夜做新娘,牛郎夜夜对空床。
李和为了避开她,偶尔也就在学校宿舍凑合住了,惹不起躲得起。
常静说,她虽然性子是不好的,可心眼不坏,小孩子脾气罢了,你让着她点,你俩可以凑成一家。
她的那张光滑细腻的脸,把李和瞅的一阵恍惚。
我自己是有对象的,跟她凑合不来。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说完,他看着常静的脸色,感觉心痛。
他陷进了温柔乡,很难自拔。
傻愣愣的看啥呢,说她不明白这样年轻小伙子的心思也是假的,可是在她看来,左右是不现实的,她都三十多了呢。
没事。
他也要躲着常静了。
水缸里的两条红金龙无精打采的,李和直接放进了水塘里,经过几次的清淤,池塘宽阔了不少,也变深了,里面的荷叶也就一个劲的长枝干,不然荷叶漏不出头。
鱼进了水里很是活跃,不过院子里的鸭子看到鱼高兴坏了,钻了好几个猛子要找金鱼,金鱼吓坏了,立马钻进了石头缝里。
李和拿竹竿把鸭子赶了上去,关进了笼子,这点水不够鸭子祸害。
老四对几只鸭子早就有想法了,那大的有七斤重了,要不咱给它炖了吧。
我怕血,算了吧。他可能是心里作用,一辈子没杀过牲口,下不了手。也不敢看别人杀生,都躲着不敢看,他害怕,也不知道害怕什么,可是吃他照样吃,比谁吃的都欢。
老四说,你帮着我抓住翅膀和爪子就行,我来动刀,一下子就好了。马上夏天了大粪熏死人,还浪费粮食,养着干嘛。
你要干自己干,菜场卖的少啊。
李和没管。
老四瘪瘪嘴,最终不了了之。
小威自作自受待了一个星期的局子出来了,剃了板寸,眼皮都塌了。
哥,台球室做不下去了。
台球室几伙人打架,好死不死的亮了刀片,他还参和了进去。
歇着吧。多长点教训。
李和打算这次不会再纵容小威。
这次真的不是我的错。他们打我朋友,我不能在一边看着啊。
朋友?你歇一阶段,看谁能拿你当朋友,李和又对卢波道,看着他,再闹事,尽管揍。
卢波点点头,知道了。
小威再一次跌入了谷底,每天都在黄国玉电器店的门口混日子。
有一天没一天的带着大奎溜达。
各种各样的舞会开始流行,已经有了许多的舞厅,一到晚上就被躁动的男女给挤爆了,入场券一票难求。
各个厂子喜欢开舞会,各个文化宫喜欢开舞会。
就是学校里都是不平静,只要是女生多的文艺社团,必定是火爆的。
刚从食堂吃完晚饭,孟建国就问李和,马上七点了,咱们也去吧,女同志有很多的。
没兴趣,李和刷完吃饭的搪瓷缸就要走人。
这次是这种舞,孟建国见周围没人,还做了两个舞蹈动作。
哈哈,你臊不臊,不去。
应该叫探戈吧,胯是要贴在一起的。走步子基本就是从对方腿中间迈过去,贴那么近能感觉到女生的体温
肯定不是那种枯燥的随时要保持君子风度的圆舞曲。
别啊,你晚上又不回家,你哪怕不喜欢你陪我去吧,你闲着也是闲着啊。以前孟建国跟穆岩刘乙博是形影不离的,现在他们都结婚了,他只能跟李和混在一起了。
咱是老师,在学生堆里好吗?
孟建国道,不懂了吧,学生们都在食堂大厅,老师们另外有根据地,在职工中心,晚上我带你去。
李和实在推脱不过,就答应了。
两个人回到宿舍把东西放好,就开始换衣服。
孟建国衬衫领带皮鞋打扮一新,对李和的鞋子不满意,赶紧换皮鞋,时间来得及,七点钟开始。
我不跳,我陪着你去,然后就去跑步了。
李和上课的时候穿了皮鞋,平时就不怎么穿皮鞋了。
就你没劲的很。
走路过去,还是走了二十分钟才到地方,毕竟学校很大,没有孟建国带着,李和都不一定找得到。
舞会已经开始了,里面人很多,音响声很大,男的穿西装衬衫,女的都是裙子黑皮鞋,表情严肃,手搭手遥遥相望。
孟建国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的舞伴,跟李和打了声招呼,就自顾自了。
李和有点不习惯。在旁边的椅子上百无聊赖的坐着,一个女老师落落大方的要请他跳舞,他赶紧说了声抱歉,他是真的不会跳舞。
他清晰的听着女老师咕哝了一句,不会跳舞来干嘛。
他越发感觉呆着没意思。
就出了噪杂的舞厅,在门口的花坛边站着抽烟。
你天天真是烟不离手哦。
章老师,你们也在这。
章舒声笑着道,我听说这边挺热闹的,就过来看看,你不进去跳舞?
我是陪着孟老师来的,我不会跳舞。
他也没有学的打算。
跳舞很简单的,只要跟着节拍跳就行了,没复杂的,要不我教你?
不了,谢谢,我不是那块料,对音乐一窍不通。
你谦虚过头了吧,你的那两首《追梦赤子心和《中国人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都敢说一窍不通,你让其他人怎么活。
这种歌,一辈子也写不出来了,没那种灵感很难再写了,李和尴尬的笑笑,倒是有版权公司来找他谈过,不过人家那副看得起他的态度,让他很不舒服,统统给拒绝了。
当然,也更有人说,他不去艺术系可惜了。
那你不进去跳了?
李和笑着道,你进去玩会吧,我等会去跑步了。
章舒声看看李和脚上那双白球鞋,笑着道,看来你真没打算去跳舞的,那我先进去了。
看着章舒声的背影,李和怅然若失。
229、借钱
扎海生贱兮兮的过来道,李哥,借点小钱使使,你放心,绝对好借好还。不要多,再借给个100块钱吧
李和道,记得总共借我几次钱了吗?
作为典型的北漂月光族,扎海生存不住钱,总要隔三差五的找李和要救济粮,李和都被弄的有点烦了。
那怎么会记不住,借了四次,三百七十五块!我们工资要上调了,我就能慢慢还你。
李和道,存钱的习惯要有,整天大手大脚的,你不买房了?你不结婚了?万一将来你有用钱处,你现在没存住,将来就没得地方哭。
按照扎海生的工资水平,完全可以过得很潇洒的,哪里会这么不堪。
咱能不能不要双重标准,你花的还不是更多,你那面包车的油费比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了。
李和道,那是因为我收入比你高,我承担的起这种消费,你一个月才多少工资,你心里能没数?
不会存钱的人肯定不会花钱,就是钱不能用在正确的地方。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存钱储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家里有什么变故,这笔钱就可以用来应急,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偶尔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通胀,这时候存一万放到十年后就不到一万了。
扎海生试探性的问道,那这次借我五十?
我回家跟我老婆商量商量。
扎海生道,你个单身汉从哪里来的老婆。
李和一字一顿的道,所以没得商量。
扎海生围着李和不肯走,哥,没这钱,我晚饭都没地吃了。
你们单位不是有食堂吗?你的饭票都是一个月存够的,哪里需要用钱
那不是还有早饭吗?
李和掏出十块钱,就这些了,爱要不要,多了没有。人啊,都是逼出来的,先学节俭的第一课
真的是好朋友的话,他不会用金钱来亵渎。
真正需要帮忙的情况肯定会借的,就算是送他也不会有什么舍不得。
像穆岩刘乙博这些人借钱他都是毫不犹豫。
但是扎海生这花钱没计划的性子还是要熬一熬,只有缺钱缺疯掉了才会想着省钱,才会有计划的花钱。
行吧,没办法,扎海生最后还是叹口气接了。
你叹什么气啊!我这么有钱的人,我要是在食堂吃饭,我一个月都花不了十块钱!你天天都嘛了?连吃饭钱都没有?
李和嫌弃食堂的肉烧的不好,通常也就打点青菜凑合吃了,一天开销不到三毛钱,一个月十块钱是勉强凑合了!
要是点食堂的豪华套餐,一个月三十块钱都是不够的。
扎海生无奈的走了,他知道李和是为他好,能借到十块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再为之挨上几天就发工资了。如果不是通过借钱,他还以为他有很多朋友,现在他才明白,原来他是这么孤独。
李和的call急响了,居然是村里的电话,他以为有急事,赶紧找了公话去复机。
家里出了什么事了?,李和急忙问道,接电话的居然是王玉兰,能让王玉兰花钱打长途的事情肯定是大事啊!
王玉兰道,没事,俺就昨晚做了个梦,不怎么踏实,就想电话问问你。你对象有着落了吗,你看看暑假放假回来不,俺们在老家相一个吧。
李和头疼,不知道王玉兰怎么又在这个事情上突然这么认真了!
不过也是事实,他这个年龄在农村还没结婚,已经算是罕见的老光棍了,一般二十七八的光棍就有可能继续光棍下去,像刘老四这种运气的毕竟是少数,王玉兰不着急才叫怪呢?
那没事我就挂了啊,电话费很贵的,李和左右而言它,而且还能戳到王玉兰的心坎上,有可能电话里多说几句话就是几斤麦子。
王玉兰道,那晚饭吃了吗?
再打几分钟电话就没钱吃饭了,我今晚就吃的馒头。李和句句不离钱字,生怕王玉兰又提到找对象的事情。
光吃馒头怎么行呢?
果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李和心里暖暖的,这果然是亲妈,没事
王玉兰继续说:不能只吃馒头,记得多喝点水,要不容易噎着。
知道了,李和挂了电话。
两代人的隔阂吧,在王玉兰看来,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日子了。而在李和看来,吃饭无肉,能叫吃饭吗
李爱军和平松两个人已经办好了通行证,李和就让他俩先坐火车到深圳等着他,他晚点坐飞机过去。
李爱军说,我也跟你一起坐飞机。试试新鲜的。
平松也跃跃欲试,他也想做空中飞人。
李和道,你俩的飞机票我可没本事弄。
李爱军道,不用你管,我能买的着。
平松也道,我也能买的着。
李爱军道,就是个介绍信呗,我随便找家就能开,你甭管了,你说个日期,我们买一天的。
一想到马上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他高兴的早就不能自已。
李和把李爱军送走,又问平松,你从哪里开介绍信?
平松道,哥,你忘记那个天桥百货了?那个吴胖子跟我称兄道弟的,我找他开个介绍信没问题的。
就是搞股份制的那个百货公司?
是啊
他们生意怎么样?
平松不屑的道,跟咱比差的远了,不管做大小事都没胆量,又做不好,想发展挺难的。他们的那个地段真是好,咱要是盘下来,绝对发了。
你觉得做百货赚钱?
现在做什么生意都是赚钱啊,就是冯老太她那米酒摊子,一天都能卖百十块,我还往少了说呢。
冯老太就是冯吸溜的奶奶,这老太太尝到卖米酒的甜头后,现在出摊都是风雨无阻。
李和道,等机会吧,早晚咱也有自己的商场。
其实李和理想中的业态还是做超市,不管是大型的超市还是小型的便利店,他都想去尝试一下。
230、态度
李和喜欢跟聪明人说话,更喜欢跟有社会阅历的聪明人说话,一说就通,一点就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