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农家商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月久

    至于韩晴一介作坊小东家,更是九牛一毛。

    不过,既然是爹爹吩咐,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此时,韩晴缓着步子敲响房门,缓缓推门而入,抬眸就瞧见里头坐着一位青年才俊。

    男子约莫二十出头,相貌绝佳气质出尘,眉眼间傲气天成,骨子里是久居高位才能散发出来的傲然。

    其貌乃是除开林有天林宇文兄弟俩,她见过最好看之人。

    男子瞧见她来,站起身朝她微微颔首,瞧不出喜怒。

    “吾乃皇甫少华,初见夫人,尚未呈递帖子拜访,还望夫人海涵。”

    男子声音略带磁性,语气甚是官方。

    此子穿着虽不是雍容华贵,可一身灰绒皮袄,暗纹绣线极其精致,其用料更是难得。古代衣裳皆是绣娘一针一线绣成,光是这一身行头,其价值远非寻常富商能比。

    韩晴浅声客套:“无妨,皇甫公子能光临小店,实乃小店福缘。”

    皇甫少华略是抬眸一扫眼前的妇人,女子看着年岁不大,不过十六七,面容俊俏。挺着肚子做买卖,倒是比那些矫情的富家小姐强上不少,神色如常并无献媚之举,落落大方。

    皇甫少华并未多看,收回目光,小小作坊还是早些将事情商议完毕。

    韩晴心下泰然,也不先开口。

    一介皇商时间可宝贵的很,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来了定会说出来意。立时吩咐小二换上一壶好茶,又询问皇甫少华吃些什么。

    后者约莫也不愿与她一介妇人有太多纠葛。

    当即道:“在下此次前来,乃是为了跟妇人做生意。皇上对晴天酱油念念不忘,特让我等采买回宫,不知




第369章 组建商队
    送走皇甫少华,已是近黄昏。

    此子虽然神色淡淡,好在不是金堂主那种狗眼看人低的臭脸。

    皇甫少华全程一副标准商业人士姿态,全程谈下来,险些让她以为在现代与合作方交流,着实让人恍惚。

    她亦是想不到,酱油会这般神速进入皇宫。

    对于她来说,这可有非凡的意义!

    在皇宫内流传而开,酱油的逼格一来会高很多,二来倘若在帝京官僚中传开,她不愁酱油在帝京的市场,再则宋掌柜近日也曾来信,让她送货上京。

    青阳县距帝京哪怕日夜兼程,快马加鞭也要五天。

    更何况运送货物,着急不得,夜里休息白日赶路,起码也得小半月。

    倘若加入商会,自然有商会商队帮忙运送货物,大商队一般有相熟的镖局押镖,防止一路的山贼土匪。

    韩晴没有商队,她如今怀孕也走不开,不能亲自送货。

    组建一支商队需要耗费不少人力财力,平日不仅要养马、还要供养下人。

    但若能组建一支商队,短期没有收入,但知名度打响,日后帮忙运送货物入物流一般,走商帮忙运送货物一趟下来,也能挣不少银子。

    然若是不与镖局合作,她还需要请几个有拳脚功夫的护卫。

    再则还得请不少下人清点货物,繁杂事宜甚多,而且古代地形多为山路,老马识途若能雇上一个常年行商的老者,也是不错之举。

    正想着这遭,肚腹里的宝宝已开始“抗议”,骨碌骨碌在肚皮动来动去。

    韩晴无奈一笑,抛开杂念静下心来。

    躺在软塌,感受宝宝在腹中的动静,哼着小曲安抚胎儿,偶尔看看有趣的话本。

    林有天还未归来,她睡的也早。

    闲散时日过的也快,转眼已是腊八。

    腊八节,有郭大娘夫妇在,少不了捯饬精致美味的吃食。

    酒楼打烊后,朗星楼一众伙计汇聚在厨房内



第370章 女人的直觉
    因桐城离奉州不远,只需半日,遂信中还提及,林有天会去奉州济世堂复诊。

    韩晴也并未多想,可几日下来,疑虑愈渐加深。

    不知是不是怀孕的人更加敏感,还是女人的第六感,总之她直觉告诉自己,林有天此次前往奉州,绝不简单。

    因为以往总能看见衙门的人巡街,拆信那几日,却不曾瞧见姜捕头的身影!

    阿大与阿细也算常来酒楼打牙祭,韩晴不由随口问了几句姜捕头的踪迹。

    阿大原本欲要说出来,可一旁的阿细连连摇头,只是笑道:“林三夫人,大人派姜捕头去奉州办事,一时半会回不来。”

    姜捕头可是小叔的得力助手,派去奉州的差事又岂会简单

    此前郭升贿赂一案,牵扯的官员就在奉州。

    奉州一个州城能让七品官员孝敬的,无非就那么几个,不是五品就是六品,几人官职皆比小叔子官大,府上守卫森严,要如何查案

    而且林有天正巧这几日前往奉州,心下难免会想在一茬。

    韩晴心下担忧,但顾忌腹中宝宝,缓了缓心绪打算去县衙走上一趟,与其乱猜不如亲自询问林宇文。

    岂料去了县衙,几句问下来,林宇文非但反驳更是沉默不语。

    眼前的景象,分明就是默认!

    瞧见三嫂面色愈渐凝重,林宇文不禁道:“三嫂,宇文向您保证,三哥会安全回来。”

    他身为县令不便走开,倘若直接前往奉州,被发现也容易打草惊蛇。三哥刚好借着看腿的机会,替他查上一二,只是轻微试探又有姜捕头从旁辅佐,不会有生命危险。

    韩晴没有多说,只是轻轻点头。

    ……

    时日一转,已是腊月十八,林有天终于归来。

    此时她已怀胎六月,比起五个月的时候,肚子足足大了一圈,就像吹皮球似的大了起来。



第371章 略是吃味
    前几日,她还愁着没人组建商队。

    眼下瞧着五人都是练家子,**兄弟俩又曾走南闯北押镖,押运货物也有经验。

    现下只要她再买上几个奴隶,商队不就有了吗

    不过按林有天的意思,五人似乎是请来保护林家上下的看家护卫

    要是用来送货,会不会有些……大材小用

    林有天略是吃味牵过她暖暖小手,半是牵半是搂将人带回房。

    也不知媳妇儿的小脑袋在想些什么,再不走,怕是要杵在原地不知多久。

    ……

    两人回了房,林有天第一件事便是细细打量韩晴的面庞。

    韩晴噗嗤一笑,被他炯炯目光盯的浑身燥热。

    小娘子面色红润气色不错,一笑更是俏丽可人,眼眸晶亮甚是有神采。

    他情不自禁薄唇覆盖了上去,微凉的薄唇轻快落在她的额间,转瞬又落在她红唇之上。

    韩晴面红耳赤,柔软的小舌与之交缠,一阵温存耳鬓厮磨。

    林有天生怕撞着她的肚子,几番克制,终是强忍则**只亲了亲媳妇的小脸蛋,霎而半蹲下身子用耳朵贴着她的肚皮,听着里头的动静。

    他一脸慈爱,缓声道:“孩儿,可有想爹爹”

    话落,肚皮一阵鼓动,闹腾的欢。

    林有天爽朗大笑,继续对着肚子讲话,韩晴忍俊不禁,也不知是不是真的父子心有灵犀,这会儿肚子里宝宝可给面子,时不时给林有天皮一下。

    林有天欢喜坐在她的身旁,按照韩晴给的时日,算着日子。

    “还有三个来月,就要生了。”

    韩晴甜蜜一笑,点了点头。

    正说着,林有天已将一叠银票交了过来,一眼望去也有近千两,想必存了不少时日。

    韩晴也不客气,将些许银两留给他做备用,其余统统收了起来。

    韩晴不忘询问一番他



第372章 一掷千金
    次日,腊月十九。

    林有天亲自前往卧泷阁买回五人,五人皆是战败士卒,身手与胆量更不必说。

    他又寻人伢子卖回五位卖身为奴的壮丁,顾忌到行商会遇上不少番邦人,特地寻一人乃精通外邦语,就连马夫也有两位,虽然价钱贵上不少,但只要花的值得。

    运输所需要的大木箱、板车、马匹、大车厢,皆一一准备妥当。

    十人组成一支小商队,绰绰有余。

    遂,交给韩晴之时,林家第一支商队已初具规模。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今第一步已完成,更无需担忧。

    商队虽然简陋,但人员乃是林有天精挑细选,手中又有十人卖身契,不怕后者会倒戈。

    现下已是腊月二十,大过年走商的不多,加上年下匪徒打劫甚多,韩晴干脆让是十人休整一番,开年后再将货物送往帝京。

    趁着年前林宇文还未休沐,林有天特地找来前者在文书上盖章,得官府同意,商队方可携带武器。

    商队形成,十人往后便由着他们供养。

    韩晴决定让十人一道回林家,以后在作坊落脚,方便运送物资。

    两人又在青阳县稍作停留几日,安排酒楼年前年后盘点事宜。

    古代酒楼也需歇业,每逢佳节倍思亲,好让大家伙回家与亲人团圆。

    两人一早便与黑子清点账本,一切在韩晴预料之中,朗星楼一月收入约莫上百金,加上作坊收入上百金,除去开支总收入一月也有三百金。

    三百金还未算上酱油收入,来年酱油若能在京中大卖,收入过千金完全不在话下。

    她韩晴终于也能一掷千金!

    随后又安排休沐事宜,又给伙计们结算月前,外加小封利是算作打赏。

    事情处理完毕,已是腊月二十五。

    &nb



第373章 入住宅
    临近村口,此景此行霎时吸引不少村民。

    待发现马车纷纷停在林家门前,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若说以前对林家纯粹是艳羡,现在林家已让他们敬畏!

    林家子弟光宗耀祖,入仕的入仕,经商的经商,自韩晴入门,林家就步步高升,财源滚滚高不可攀!

    村口几个大娘围拢一块,甚是懊悔,当初怎就没把老韩家的大闺女娶进门

    这会儿,说不定大富大贵的就是他们!

    不过老韩家的小闺女还年幼,林宇文亦是未娶,也不知能不能攀上这两门亲事。

    ……

    林有天下车回屋,才发现林家老宅已空无一人。

    人还未站定,林大志已匆匆赶来。

    一问之下,才知一家老小已搬入新房。

    林家新宅依山傍水,青砖瓦房占地约两亩地。

    庄子分四个院落,不分主次,书房、正堂、内堂、花厅、偏房一一俱全。虽没有富贵人家的亭台小榭,后院也有一处园子相邻小河,园子里种的不是花,而是留作两老栽培蔬果杂粮。

    林父林母年岁渐高,以往落在不少病痛,庄稼活计也会慢慢力不从心,留下几分地种种蔬果也是好事。

    此前建房子时,韩晴原本打算让爹娘入住林家新宅。

    可转念一想,两家虽然是亲家,可各家事杂,人多住在一起难免会有些小矛盾。

    遂,之前已让爹娘选了块地,另盖新房。

    韩父韩母也欣然同意,手中攒了不少银子,能够给子丰子月一个安定的家,也是夫妻俩长久的念想。

    不过韩父韩母惦记着作坊,他们这个年纪还能帮上忙,便想方设法减轻闺女的负担。

    夫妻俩干脆在作坊附近找个块地,起了新房。

    此时韩家新房,还剩少许不曾收尾,估计明年开春便能入住。



第374章 谨慎对待
    想罢,韩晴已是正襟危坐:“往后咱儿子,只许一夫一妻,不得将后宅搞得乌烟瘴气。”

    林有天忍俊不禁,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媳妇儿的小脑袋瓜子怎么就想的这么远

    他不由宠溺一笑:“夫人说的在理。”

    说罢,又瞥见她眼底的困倦,连忙让韩晴安生歇息,旁的事皆交给他即可。

    韩晴坐了一上午马车,身子也有些乏了,乖乖上床歇息。

    等她一觉醒来,已是午后近黄昏。

    马上就要过年,新宅大部分东西已焕然一新,今日带回来灯笼剪纸,也被丫头手脚麻利通通挂了上去。

    一眼望去张灯结彩,倒也添了几分年味。

    此番回来,她扯了不少布匹,就是成衣也买了好几件,年货吃食更是少不了。

    可惜两老省吃俭用大半辈子,如今的日子得来不易,许多东西舍不得扔,就连衣裳皆大多都是以往的粗布麻衣,只要没破就不能糟蹋。
1...6162636465...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