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商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月久
张氏与刘氏一下马,便去了地里。
韩晴则是去了林木匠家,近日她才知林有天的生辰在大年初一。
前世,她曾听说大年初一生之人,命硬!
命硬不硬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大年初一大伙儿都忙着过年,冰天雪地里谁还干活
她本想送一张轮椅给林有天当做生辰礼物,之前因为银子不够,硬是耽搁了许久。
这会儿可拖不得,腊月里基本都没人干活,木匠也不例外。
到时候她找谁做轮椅去
韩晴敲开林木匠的大门,林富海正拿着刨子给人做木柜,身旁蹲着个二十出头的汉子,正拿着刻刀雕刻纹路。
汉子是林富海的儿子,名为林东阳,可谓是林富海的心病。
&n
第149章 杀不死她的,必使她强大
林富海老脸一皱,接过木板,半蹲身子仔细打量轮椅构造。
“这四轮小车叫轮椅”
林富海忽然想起林家老三是个腿瘫的,登时明白韩晴的心思。
怪不得这小车中看不中用,一张椅子搞这么多花样,除了舒服些,还真没别的用处。
不过,对于患有腿疾之人,却有妙用!
“这轮椅,可是为你家相公打造”
“正是。”
韩晴颔首答应,旋即又一脸期盼:“富海叔能做吗”
林富海眼眸微眯,盯着韩晴所画的背靠,仔细一瞧似乎能够调节使其放高放低。
老汉不由拧眉:“能倒是能,但要做到与画上相同有些难度。光是衔接之处,木料怕是不够灵活、耐磨。”
林富海又道:“有天媳妇,这是你想出来的”
韩晴摸了摸鼻子,有些不自在道:“之前见过类似的轮椅,才能画出来。”
“怪不得。”林富海咂了咂嘴:“造椅子的还真是个妙人。”
韩晴指了指转轴之间:“富海叔,若是背椅转轴处配上铁器呢能否使其更加灵活”
闻言,林富海眼眸一亮。
一老一小霎时蹲在地上讨论了起来,讨论其间构造、所需木料。
取材虽不能像富贵人家尽选上乘木料,但必定也要坚韧结实,完工后抛光打磨、刷漆防水防腐更是一样都不能少。
至于铁器,则需韩晴专门找铁匠打造,再交给林木匠结合起来,构造相对复杂一些,却是更加巧妙方便。
为了确保久坐之下尽量舒适一些,期间还需几番调试。
遂,想要打磨好一辆轮椅,按照林木匠的意思,少则半月、多则一月。
能在年前将轮椅赶制出来,韩晴已是心满意足。
商讨一番,轮椅的造价刚好五十两整。
只不过……
韩晴朝林富海腼腆一笑:“富海叔……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吗”
“交不上定金”林富海干了十几年的木匠,瞧见韩晴此时扭捏的模样,不由一问。
 
第150章 寒冬已至
日子如常,悄声无息流逝。
值得一提的是,天气变冷,豆腐脑、豆浆热乎乎的玩意卖的特别好。
妯娌三人常常忙的分不开身,幸亏林世良前来帮忙,才让排起长龙的队伍缓上不少。
冬日里本就饿的快,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再满足不过。
不少老百姓,算是认准了韩晴的小摊,味好、量足!
更有不少大户人家,每日专门在韩晴这儿买早点,买的量可不少。
最让韩晴欣喜的是腐乳!
腐乳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青阳县内几乎无人不晓,人手一坛。
不少二手摊贩,纷纷与韩晴提前订货,转手拿到别地去卖。
韩晴自然高兴,摊贩不仅能替她打响名气,还能赚上不少银子,虽说便宜了不少,但胜在量多,薄利多销。
这般一算,每日所挣银两,竟然翻了一倍。
光阴似箭,寒冬而至。
十一月中旬,韩晴刚收摊时,忽地几片飘零而落的雪花,落在她的脸上。
她扬起手,冰凉的雪花落入掌心,化作一滩雪水。
不想来古代已有五月,时日过的真快。
如今,一月满打满算也能挣个六十两,三十两一月的瓶颈总算被打破。
将东西收拾完毕,韩晴没打算回去,载着哥哥嫂嫂在闹市闲逛。
天气变冷,手头终于有了银两,韩晴更不会亏待家人。
几人停在成衣店门前,店小二瞧着来人驾着马车,尽管一身寒碜,但是看清妯娌三人的的面容,立时热情将人请进门。
青阳县内,还真没几个不曾吃过林家豆腐脑的,便宜实惠又好喝!
韩晴大手一挥,店小二立马屁颠屁颠,将大包小包往马车里头塞。
大房、二房跟着韩晴做买卖,赚了不少银子,也就没让韩晴买棉袄。
韩晴想了想,也没反对,索性给一家老小全都置办了一双兔皮鞋,冬日穿可是暖和。
又给两老、林凤娇,还有林有天和自己,各购置了一身棉袄。成衣虽贵,但绣娘缝制的针脚与绣样当真好看,里头棉花亦是暖和舒适。
第151章 回门
满载而归的几人,可谓是满面春风。
张氏与刘氏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坐在马车上,大肆采买。
林母林父,瞧着儿子、儿媳抱着大包小包归来,高兴的同时又不忘念叨。
“咋又这般乱花钱”
“买这么多东西作甚”
“我和你爹衣裳可多着呢!”
“棉被都还好着,咋又败家赶忙退回去,又不是富贵人家,咱家要不起。”
“赶忙退回去!!!”
韩晴握着林母皲裂粗糙的大手,满面柔和:“娘,掌柜都说了,一经售出、概不退回。”
林母半信半疑,将目光投向刘氏和张氏。
“娘,你就安心吧,该买的就得买。”张氏忍不住道,两老苦了一辈子,咋不知道享受
……
夜里头,吃过饭。
韩晴便与林母道:“娘,晴儿嫁来近五月,也不曾回门,明日我想回去一趟。”
林母点了点头,“也是该回去瞧瞧亲家,明日你多带着东西回去,也该让你娘享享清福,亲家生了个好女儿,晴儿有本事。”
“如今,我也是娘的女儿。”韩晴甜甜一笑,能让老人家开心,说些好话何乐而不为。
果然,林母笑的合不拢嘴。
韩晴又道:“娘,明日我与有天一同回门。”
“家中有马车,有天出门也方便不少。”林母一想,也就答应了。
因为手头紧,连着两月韩晴不曾上交家用,如今有了余钱,自然不忘补贴家用。
林母手中拿着韩晴递过来的二两银子,欣慰不已。
家中吃食晴儿时常会捎回来,就连衣裳也扯了布匹,如今又买了棉袄,根本用不着家用,可也不愿寒了儿媳的心。
林母连道:“娘替你们攒着!”
夜里,林有天一双深邃的眸子,迟迟不见闭上。
韩晴见状,不禁道:“你怎么不睡”
“睡不着”
林有天扭头看她,面上忽然带了丝紧张:“你说岳父岳母会不会不让我进门”
闻言,韩晴噗嗤一笑。
 
第152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小小少年立时对身旁的小家伙道:“你赶忙去告诉伯娘,还有子丰!就说晴儿姐回来啦!”
话落,身旁的小家伙如风一般跑了出去。
半大的少年嘿嘿一笑,盯着马车两眼放光,直到瞧见马车里头还坐着一个男子,男子清风俊朗,甚是好看。
只不过,下身被毯子盖的严实。
少年微微一愣:“晴儿姐,这是你家相公”
不是说晴儿姐嫁给一个残废的老男人吗
怎这般好看
“这是我家相公,长风许久不见你,你倒是长大不少。”韩晴笑眯眯又道:“姐先回屋,等会再去看看李婶。”
马车吸引不少村人,瞧见归来之人,竟是被村里人嘲笑了许久的韩家大闺女,纷纷站在小路上围观。
韩晴家可是村里最穷的,这会儿竟驾着马回娘家,皆是艳羡不已。
此时的韩晴归家心切,又有些近乡情怯。
眼见就要到家,忽地半路跑来三个身影。
三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中间的妇人,瞧见驾马的韩晴,立时顿住脚步,布满血丝的眸子一红,杵在原地久久不敢认。
韩晴鼻头一酸,瞧着头发凌乱穿着一身破棉袄的母亲,只恨回来的有些晚。
忽地,两个小小的身影朝她冲了过来。
与她一般,韩家的子女毫不例外都是瘦瘦小小、面黄肌瘦。
瞧着两个与自己相似的面孔,韩晴只觉全身不受控制,慌忙跳下马。
十岁大的妹妹猛然将她抱住,声音哽咽道:“姐,你终于回来了!你走了以后,我有好好帮娘干活!”
如今已是四岁大的弟弟,小手用力捏紧她的衣角,嗷啕大哭:“大姐,大伙儿都说你被娘卖给瘸子做媳妇,我要去把你抢回来!”
听见这话的林有天,嘴角一抽,看着抱在一起的三姐弟,心下五味陈杂。
韩晴蹲下身子,丝毫不嫌弃擦了擦幼弟的清涕,又了抹了他的眼泪。
“别哭,姐回来了。”
韩晴抱了抱弟弟妹妹,边笑边红了眼眶。
&
第153章 坍塌
韩晴拉着韩母、弟弟妹妹上了马车。
韩子丰刚踏上马车,就瞧见坐在里头的男人,登时神情警惕一脸不善盯着林有天。
韩母连揉了揉小儿子的头发,焦急道:“子丰、子月快叫姐夫。”
蓦地,林有天面上一紧。
他格外拘谨朝韩母一拜:“岳母在上,请受小婿一拜。弟弟,妹妹……”
“姐夫。”子月好奇的看了一眼林有天。
子丰却是瘪着小嘴,许久才低低唤了声:“姐…夫。”说着,还不忘悄悄打量林有天。
见林有天紧张的直接飙出官方语言,韩晴不由掩嘴一笑:“娘,咱回家啦!”
说罢,一挥马鞭,循着记忆前往韩家。
少顷,熟悉又陌生的黄土胚房,映入韩晴眼帘。
几人还未进屋,就听见里头传出一阵咳嗽。
韩晴眉头一紧,急忙下车。
“娘,爹身子现在好些了吗”她一边问,一边往里头走。
记忆中,韩父身子原本还不错,不知怎地就大病一场,萎靡不振。
只记得,当时韩父开始光是咳,晚上尤其厉害,咳了约莫两月还不见好,三天两头高热不退,整个人已是瘦了一圈。
病症越渐严重,村里的老人家都说韩父得了肺痨,可是把韩家村的人吓惨了,避鬼似的避开韩晴一家。
大伙都劝韩母买好棺材,等着埋人。
为此伤神的韩母,东拼西凑借了些银子,硬是拿着板车将韩父拉到县城里看大夫。
谁知,看了大夫才知不是肺痨,韩家上下才露出久违的微笑。
但若不诊治,必有性命之忧。
穷到揭不开锅的韩家,哪里有钱治病,光靠林母拖家带小,一天十文钱都挣不到。
恰逢听到媒婆说,林家村有家人要娶媳妇,就是男的腿脚不行,人家啥不嫌弃也不要嫁妆,只要人过去,就有三十两银子!
韩母逼不得已,便将及笄不久的韩晴嫁了过去。
韩晴挥去脑中杂念,抬脚踏进韩家门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