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肉丛林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疙瘩
情了!你可以放心!我们东家不会动他们的!”刘海堂听罢之后,长长的松了口气,松开了扳着朱三胳膊的两只手,彻底放弃了挣扎,闭上眼说道:“代我转告范老爷一声,就说我知道对不起他,我错了!我这是咎由自
取罪有应得!多谢他对我家人高抬贵手!
朱三兄弟,念在你我兄弟一场,我以前对你不错的份上,给我个痛快吧!别让我活受罪了!”
朱三眼神之中微微闪过一丝不忍,但是还是点了点头道:“可惜你知错的太晚了!你的话我会给东家捎到的,你放心去吧!”说完之后,他用胳膊一下勒紧了刘海堂的脖子,胳膊上的肌肉高高隆起,一只手推着刘海堂的后脑勺,刘海堂的脸顿时憋得通红,但是他没有再挣扎,随着他的脸色逐渐
变成青紫色的时候,刘海堂的两只眼开始翻白,又过了一会儿他的身体彻底软了下去。朱三将他的身体放下,探了探他的脉搏,对那个船夫点了点头,抬手丢给了那个船夫一个小布包,那个船夫笑了一下,接过小布包,掂量了一下收入怀中,满脸堆笑的帮
着朱三把刘海堂的尸体还有另外那个叫刘贵的亲信的尸体都绑上了一块大石头,将他们的尸体丢入到了嘉陵江之中。
两个人的尸体落水之后,被沉重的石头拖着立即沉了下去,迅速的消失在了黑洞洞的江水之中,从此这两个人就彻底消失在了这个人世之间。范正山听着站在他面前朱三的汇报,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忍之色,微微的叹了口气之后摆了摆手,对朱三说道:“你干得不错!这些年让你受委屈了!汉口那边,咱们要开一
个分号,你明天收拾一下就去汉口吧!那边的分号就交给你打理了!”朱三躬身说道:“老爷对我全家有活命之恩,哪儿能说得上什么辛苦不辛苦!能为老爷办事,是小的的福气!多谢老爷信任!分号的事情,小的怕做不好,辜负了老爷的期
望,我去当个帮闲的就行!”
范正山摆手笑道:“让你去你就去,不知道怎么干,有人教你!好好干吧!我不会让忠于我的人没有好下场的!”刘海堂的失踪,虽然在重庆袍哥之间引起了一些关注,但是却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重庆这个地面上,帮派林立,天天都在为了利益进行明争暗斗,总是有胜利者崛起
,而失败者黯然退场从重庆地面上消失。
而且刘海堂这次的失败,也是他咎由自取,江湖上对其评价是不忠不义,居然为了私利出卖恩主,现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是不值得同情。
而刘海堂具体去了什么地方,现如今是死是活,却压根没几个人关心,就像是他从来就没有来过这个世上一般,迅速的便被人给遗忘了。
至于刘海堂身后留下的宅子,立即便被他的债主们给抢了去,就连他留下的三个懵逼的小妾,也被人给接收了过去,成了抵债的物品。刘海堂之前的地盘,也迅速的被周围的两个码头给瓜分一空,两家还为了抢刘海堂的地盘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和械斗,最终由江湖上一些有头面的人出面调停,最终才将这件事平息。
第三百三十九章 线索
刘海堂以前的那些手下们,大当家都跑了,他们自然也撑不起这个门面,当即树倒猢狲散,各奔他们自己的前程去了,大多数转投到了其它码头继续当他们的袍哥去了。
不过通过此事,也让重庆江湖上的不少人见识到了范正山的手段,不敢再轻易跟范正山为敌了,因为他们虽然是重庆的地头蛇,但是在范正山面前,着实不算是什么,当惹毛了范正山之后,范正山仅仅是翻手之间,便将刘海堂的码头给搅和了个树倒猢狲散,刘海堂多年打下来的基业,在他的凛冽报复之下,如同沙滩上堆砌的城堡一样,转瞬之间便冰消瓦解。
范正山这样的雷霆手段,也着实震慑了一下这段时间帮着军统想要对付他的一些小的码头,让他们知道了厉害,于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配合军统盯着各处范家的商号了。
而军统方面,这些天来,都忙着在城南一带搜捕方汉民,精力也没放在城内,他们高层更不知道刘海堂这个人的存在,即便是听说了这件事,也觉得不过只是江湖上的一些小事情,根本就没放在心里。
姚维明这些天也都在重庆南面的城外坐镇,指挥调度兵力,对城南方向展开地毯式的搜索,试图揪出消失在这一带的方汉民,这一次由于是军统局全面支持,所以调动起来了大量的人马,甚至把卫戍重庆的一些部队也调了过来,对城南一带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捕。
而这几天姚维明被军统的高层压着,连一趟城里都没敢回,就住在了城南千马山一带一座废弃的兵营之中,所以根本不知道城里面刘海堂发生的事情。
几天之后,由于搜索无果,军统也不能一直调动这么多人力呆在城外搜捕方汉民,警察和卫戍部队也不可能啥都不干,天天派这么多人干这件事,所以四天之后,军统只能悻悻的判定方汉民等人已经逃离了城南。
不过也不能说他们一无所获,他们最终还是在石板镇之中,找到了之前范星辰和方汉民他们藏身的那个院子,在院子之中,找到了一些范星辰他们留下的痕迹,其中包括了一些换掉的带血的纱布止血棉等东西。
可是等他们找到这个院子的时候,这个院子早已是人去屋空了,于是军统便立即找来当地的甲长和保长,询问他们这座院子是谁的院子,保长和甲长一脸懵逼,连忙报出了院子主家的名字,并且去找来了他们留存的凭证。
从凭据上看,这个院子的主人姓王,可是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最终却发现这个院子的主人根本不存在,审问保长,保长说这个院子几年前曾经是个大户人家的宅子,但是后来家道中落,便把这座院子盘了出去,被一个姓王的商贾给盘了下来。
但是那个姓王的商贾在盘下这个院子之后,却并未迁来这里居住,只是盘下院子以后,留下了几个仆役在这里守着这个院子,平时除了两个仆役经常出入这个院子之外,并无什么陌生人来这里。
保长和这里的甲长平时也就是认识这里的两个看院子的仆人,对于院子的主人却从未有什么印象。
当被问及这些天都有什么陌生人住入到这个院子的时候,这里的保长和甲长更是一脸懵逼,说只是见过两三个生面孔出入过这个院子,并未见过太多人出入这个院子。
而这里的甲长见过三两个出现在这个院子里的生面孔,曾经也问过在这里看院子的两个仆人,那两个仆人说这是他们东家派来的新仆人,说是来这里清理打扫院子,还说过段时间他们东家会搬来这里居住,还说以后要这个甲长多多照顾,顺便还给这个甲长送了一份礼物。
这个甲长拿人手短,觉得这也正常,毕竟这个院子空置时间不短了,主家派来人打扫打扫,准备搬来入住也不是啥不正常的事情,所以也就没再留意。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天居然会有一大群被军统通缉的人躲在这个院子里,要是他知道的话,打死他他也不敢隐瞒不报。
军统仔细的搜查了这个院子,最终判定这个院子曾经起码住进来过一二十个人,厨房里面还剩下了一些没有吃完的米面之物,甚至还留下了一些蔬菜没来得及带走。
另外他们还根据搜出来的一些带血的绷带等物品,判断出这些人之中,还有几个伤员,这些人就在前两天还住在这里,但是此时已经都溜之大吉了,连在这里看院子的两个仆役,这个时候也不知所踪,线索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姚维明闻讯之后,也亲自过来了一趟,在看罢了院子里的情况之后,立即就想到了一些什么东西,气的他脸色铁青,狠狠的怒斥了这里的甲长和保长了一顿。
姚维明在看罢了院子之后,立即就意识到,前天他们追击的方汉民等四个人为什么会暴露行踪了,方汉民那是在故意暴露行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趁着把他们的所有注意力和兵力都吸引到千马山一带之后,掩护着躲在这里的那些同伙们趁机溜之大吉转移到的其它地方。
他们肯定是提前发现了军统开始盯上了石板镇,于是方汉民这才来了个调虎离山,吸引走了他们的注意力,这才让这里躲藏的其余的特务营老兵们得以顺利逃离了石板镇,可以说这次他们军统是又上当了,把姚维明给气的是火冒三丈,但是却又无处发泄,只能逮住此地的保长和甲长怒骂了一顿。
另外连石板镇的警察所的警察也被拎了过来,被姚维明怒斥了一通,骂他们都是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当即还通知了上面,把这里的警察所的小头头给撤职罢免,调回市区去当了个巡街的警察。
顺着这条线索,姚维明又追查了好一阵子,希望能追查到逃离这里的那伙特务营老兵,因为毕竟他们之中有伤员,据分析伤的还不算轻,这些人抬着几个伤员,想要跑很远还不留痕迹,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第三百四十章 大为光火
可是追查了两天下来,他们却还是没有能找到任何特务营老兵的蛛丝马迹,仿佛他们就这样人间蒸发了一般,气的姚维明是一佛升天二佛出窍,无奈之下,他认定这些人应该逃不远,于是派出了不少人,在方圆十里之内,对所有乡镇和村庄展开一次仔仔细细的搜查,希望能找到这些人的踪迹,以至于连继续搜捕方汉民的事情,都被耽搁了下来。
姚维明之所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那些特务营老兵身上,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认为他现在已经很了解方汉民了,方汉民是个很讲义气的人,否则的话也不至于会获得他手下老兵们如此的拥戴。
方汉民在山林中活动的能力非常之强,虽然他们调集了不少人力,对这周边的山林进行搜捕,但是想要在这么大的区域之中,找到故意隐藏起来的方汉民,他认为根本就希望不大,别说是他了,就连白有强也是这样认为的,别说是眼下调动的这些人力了,就算是再增加两倍,白有强说只要方汉民不想现身,都不见得能照的到他。
既然找到方汉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与其继续浪费这么多人力,漫山遍野的去搜捕方汉民,倒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搜索他那些手下上面,以方汉民的性格,只要能抓住他的那些手下,然后宣扬出去,让方汉民得知,以方汉民的性格,就绝不会坐视不理,他一定会现身,前来营救他的那些手下弟兄,到时候他就又可以张网捕鱼,等着方汉民自投罗网了。
所以他转而将兵力和精力转到了以石板镇为中心,向外辐射二十里范围内,对特务营老兵们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可惜的是姚维明怎么能想得到,此时的范星辰等人,哪儿还在石板镇周围一带晃荡呀!他们早在方汉民现身的当晚,就已经逃到江边,乘上船只,逆流而上,沿着长江逃往了合江县,此时早已在合江县境内,找了个僻静的江岸上岸进入到了合江县境内的群山之中了。
所以姚维明这通忙活,又是等于做了无用功,除了把他手下们累的臭死之外,再无一点收获,最终只能奉命灰溜溜的撤回了重庆。
军统上下这个窝囊呀!说起来他们军统这些年来,威风八面,可是这次在对付方汉民这件事上,却是屡屡受挫,张家店事件军统损兵折将数十人之多,这次好不容易逼的方汉民现身,千马山围捕行动却又一次让他们折戟沉沙,被仅仅只有四个人的方汉民等人搞了个灰头土脸。
千马山追捕行动一天下来,参与追捕行动的军统和几支部队,屡次接触了方汉民等人,并且与之发生了交火,但是结果连人家一根毛都没逮到,而他们却又一次损兵折将。
这一天算下来,除了被方汉民等四人毙伤的二十余人之外,各部在夜间搜山的时候,还多次发生坠山事件,虽然没有死人,但是却摔伤了不少人,还有就是让军统咬牙切齿的是,他们调去的两条军犬,在搜捕行动之中,居然也被方汉民等人给阴了,造成了两条军犬一死一重伤的结果。
连军犬都对付不了方汉民等人,这样的结果更是让军统大为吃惊的同时,又感到非常的气愤和无奈,面对这样的结果,最终背黑锅的自然而然还只能是让姚维明这个罪魁祸首来顶。
同时让军统高层这几天来,为了一件事正在大为光火,这几天重庆本地的一份不太知名的报纸上,突然间出现了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文章之中以此次张家店事件为引子,揭露了军统的险恶用心,几乎可以说是把此事的前因后果给揭了个底朝天。
文章中直接指明了这次张家店事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军统内部某人,因为个人恩怨,无端诬陷方汉民,想方设法的构陷方汉民,给方汉民罗织了大量的所谓的罪名,其实根本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方汉民在驻印军时期,曾经得罪过军统内部的某个当权者,此人怀恨在心,处心积虑的趁着方汉民功成身退,退出现役来重庆办事的机会,罗织罪名想要将其置于死地。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便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虽然这份小报并不算权威,发行量也并不大,影响范围也很是有限,但是当这篇文章发表之后,还是第一时间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消息也迅速的开始扩散。
军统方面有部门专门负责审查报纸,在这篇文章见报当日,便发现了这份报纸刊发的这篇文章,于是不敢耽误立即便汇报了上去。
军统高层闻之消息看罢了这篇文章之后,立即下令查封这家小报社,同时全力以赴的回收当日这家报社发行的报纸,进行销毁。
另外军统也立即派人将这家小报的主编和编辑给抓了去,审问他们这篇文章出自谁之手,但是这家小报的主编和编辑却一问三不知。
因为他们这家小报,因为主编没啥名气,社会影响力比较差,办报也是为了挣钱,发行量和社会影响都不大,像他们这样的小报,重庆当地还有不少家,这些小报在这个时代生存不易,平时主要是喜欢弄一些边角新闻吸引眼球,以此才能维持报纸的发行和生存,平时只能想方设法的去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小道消息进行刊发,说白了有点像是后世娱乐性的报刊杂志,称不上权威。
而此次他们刊发的这篇文章,也不是他们自己挖出来的新闻,而是有人匿名邮寄给他们的,他们看罢了这片文章之后,觉得这次捞到了大新闻,于是便立即稍作修改,第二天就刊发了出来。
他们在刚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起初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当他们看完之后,发现这篇文章把张家店事件前因后果说的十分详尽,所以直觉告诉他们,这篇文章写得内容,搞不好是真的。
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根溯源
于是他们为了抓人眼球,便立即刊发了这篇文章,不过他们也不是傻子,知道这篇文章怼的是军统,所以在刊发的时候,他们隐去了军统局的字样,也隐去了方汉民和姚维明的名字,对于张家店事件,也是用近期某交火事件替代,以为这样做就能避免军统的追究了。
不过有心人只要看一遍这篇文章,立即便会想到前些日子的张家店交火事件,并且迅速的能将整件事理清楚,想到这篇文章说的是谁在幕后搞鬼。
这可是等于赤果果的打军统的脸了,本来军统就在张家店事件之中被搞得是灰头土脸,脸上无光了,这两天在千马山又一次被方汉民狠狠的打了脸,已经是气急败坏了,现在又被这篇文章打脸,军统岂能不当场暴走
这对于军统的声誉打击将是非常大的,所以军统这边一发现这篇文章,第一时间便派人冲到了这家小报的报社,将这个报社给查封了,同时派出大量人手包括动用了警察局的警察,在街头回收这份小报,试图不让这篇文章造成更大的影响。
但是不管他们反应有多迅速,却还是下手晚了点,这张报纸最终还是有几百份最终被人买走,或者是被报社赠送给了一些关系户,军统根本不可能把所有报纸全部都回收回来,这也就没法封锁住这个消息了。
军统对此十分震怒,想要抓住投稿之人,但是由于这篇文章是用匿名方式投寄到这家报社的,所以他们想要查出来是谁写的并不容易。
不过大致上他们也能猜得出是谁写的,因为从这片文章的原稿文风上来看,这篇文章就是出自那个前段时间连载《血肉丛林》的笔名叫汉亭的作者,也就是那个苏景明。
于是他们便去找苏景明,可是前段时间苏景明因为受到军统的威胁,避入到了范家,于是他们只能去范正山家里找苏景明。
可是范府却说现在苏景明已经走了,具体去哪儿了,他们也不知道,苏景明前几天就已经离开了范家,也没告诉他们要去什么地方。
至于军统方面询问这篇文章是不是苏景明写的,把原稿拿给了范家曾经负责照顾苏景明的佣人,可是那个佣人一口咬定,这不是苏景明写的,因为苏景明的笔迹跟这篇文章原稿上的笔迹不一样,还从屋中取出了几张苏景明写的草稿,军统核对之后,还真不是苏景明写的,于是只能暂时作罢。
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苏景明写的呢
这个问题不用问,这篇文章正是出自苏景明之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