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为唐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猪拱拱

    接下来一段时间,自然是无聊的朝会时间,由于如今的朝政李隆基大都交给李林甫处置,所以朝堂之上官员虽然有好几百,但大多都是李林甫在回话。

    期间李清并没有急于表现自己的存在感,而是选择闭目养神,此次返京,自己已经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如今的长安城势力云集,低调内敛才是王道,虽然明面上有着李林甫的鼎力支持,但是时至今日李清依然拿不准此刻站在百官之首精神矍铄的华发老者为何偏偏会选中自己。

    若说合适,恐怕此刻自己身旁的棣王和延王二人之中的任何一人都比自己合适,毕竟一个常年镇守边地的放逐皇子要想与一个常年立于朝堂之上参与朝中大小政事的皇子争夺储君之位,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此次来京,查清李林甫的真正态度同样是此行的最终目的之一。

    闭目养神的李清听到高力士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话语之后,李清当即睁开眼睛,走出皇子序列,对着高座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躬身行礼道:”禀父皇,儿臣有事起奏“

    原本已经露出疲态的威严男子正想起身,看到站出身来的竟然是寿王,压住心头的不耐,当即开口说道:“何事瑁儿但讲无妨”

    听到帝位之上威严男子的允准,李清开口不慌不忙的说道:”儿臣此番前来京师,目的有三,一来奉父皇之命参加四日之后的祭祀大礼;二来,奉命回京述职;三来,三日之后,就是母后十年一度的忌日,儿臣此次携王妃前来就是希望能够到母后的陵前去祭拜母后!“

    一句话,让朝堂之上的两个人神情未变,一个自然是坐在帝位置上的威严男子,另一个出乎预料的竟然是位于百官之首的一头华发的李林甫,只不过除了当事人,任何人也无法发现李林甫藏在宽袖之中的手随着李清的话语而青筋毕露。

    重新平复了心绪之后的李林甫一脸复杂的看着不远处的玄衣青年,眼中夹杂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赞叹意味。

    “儿臣奉命驻守剑南,身为一方统帅,本就以保境安民捍卫边将为己任,若无意外,儿臣此生返回长安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日后能够到母后陵前祭拜的次数少之又少,因此,还请父皇恩准儿臣的请求!“说着,李清向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双膝跪下,以头点地!

    原本还因为李清的贸然请求和此刻在后宫之内心情不好的贵妃对面前的十八郎怀有怨气,听到面前瑁儿的诚信恳请,饶是李隆基铁石心肠内心也不由得为之一软。

    毕竟说到底,自己终究亏欠了面前的这个像极了自己的儿子,想想也是,这些年自己虽然长居深宫,但是对于寿王的处境还是有着几分了解的,而且半年之前,自己更是狠心的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只晓的孔孟之道的寿王扔到剑南边地,期间面前的十八郎到底遭受多少苦,可想而知。

    &n




第415章 庙堂论断
    当年的寿王一党却是随着寿王争储失败而烟消云散,但是永王却发现一个很多人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自始至终寿王最大的支持者李林甫都未倒台,相比于几年之前根基还未牢固的李林甫,现如今的李林甫无疑更加的难以对付,只要李林甫还未倒台,那寿王一党就永远谈不上覆灭。

    “此刻的永王一脸的嫉妒,身旁的十八弟,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当朝宰相永不背弃的追随”

    只不过相比于永王和太子的脸色难看,同样站在李清旁边不远处的棣王和延王两人脸色却是一脸的轻松,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寿王愈加强势,也就愈加能够分担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他们的日子也就相应的好过许多。

    原本对于李林甫的突然摊牌感到不解,毕竟以往丞相府对于自己的援助大都是在暗处进行,但是当李清回头察觉到身旁几位兄弟神情不一的脸色之后,李清终于发现,原来这次请功,是这位丞相大人在为自己造势,李林甫在向所有人宣告,昔日巅峰一时的寿王一党并未覆灭,寿王的身后依然有着他李林甫的强力支持。

    想着昨晚发生的事情,李清不用想也知道,昨夜自己遇刺的事情。李岫定然已经告知李林甫了,李林甫此举很明显的是在警告一些企图对李清下手的人。

    若是换做其他人警告,恐怕无论是永王还是太子一党都不能置若枉然,不为别的,因为面前的李林甫无论是在朝堂之上的权势还是作为京师五大门阀门阀之一李家家主所具有的武力,都足以对两方形成致命的威胁。

    坐于帝位之上的李隆基看着面前呼呼啦啦跪成一片为寿王请功的百官,脸上也出现一丝惊讶之一,片刻之后,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重新将目光投向百官之首的李林甫:”昨日该有的封赏,朕都一一封赏过了,难道丞相对朕的封赏抱有意见!“说着,李隆基的脸上浮现一抹威严之色。

    面前的李林甫虽然办事颇得己心,但是权力与极其浓厚的李隆基决不允许任何人敢于质疑自己,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李隆基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已经在面前的威严男子手下谋事几十年的李林甫自然对于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的心中所想猜的一清二楚,当即更加恭敬的说道:“回避下,微臣绝不敢对陛下的旨意抱有半分质疑。”

    ”只是微臣料想土拨此番含恨松州,两万将士在松州城下埋骨,以吐蕃人睚眦必报的性格绝对会加以反击,而且此次松州之战,在寿王的运筹帷幄之下,我方虽然取得大胜,但是依然有着不小的伤亡,若是吐蕃再次派兵攻击剑南道,恐怕以剑南道的疲弱的兵力很难抵抗。“说到此处,李林甫微微停顿,等察觉到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对自己的话语点头认可之后,继续说道。

    “我大唐的军事中心向来侧重于西北和东北,剑南道作为我大唐西南的天然屏障,以一道之力独自面临吐蕃、南诏两国,却是捉襟见肘,微臣建议,为了有效阻止吐蕃的再次进攻,陛下应该在剑南道增设五座铸钱炉、五座兵器坊以增加剑南道的军事力量,担当起大唐帝国西南屏障的作用。 ”

    听到此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微微皱眉,毕竟自己可不是一无所知的小白,能有今天的帝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军队的支持,对于军中之事,李隆基自然有着几分的了解,要想武装一个军队,最重要的是军资和装备,而此刻面前的李林甫竟然一开口就要为剑南道增设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

    当今天下共有九十九座铸钱炉和一百四十几座兵器坊,兵器坊还好,大部分分布在边地,但是九十九座铸钱炉却是有着九成都分布在关中,要知道就算是如今的安禄山也仅仅拥有六座铸钱炉和十座兵器坊。

    想及于此,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不仅将目光投向站在诸皇子序列一脸平静并没有因为此话表现出一丝野心的十八郎,不得不说,寿王如此表现,李隆基还是十分满意的。

    压下心头的担忧,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将目光投向站在李清身旁的几位皇



第416章 心思转变
    安排完所有事情的李隆基,方才将目光投注于至始至终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十八郎,开口说道:“寿王,此番父皇破例在剑南道建造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你可莫要让父皇失望啊!”

    并没有称呼“瑁儿”,而是直呼李清的封号,很明显是刻意摆明两人的身份,想要李清给他一个承诺。

    虽然第一次参与朝政,但是对于帝位之上威严男子的话语,李清自然听得请出,收起脸上的随意,当即对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单膝跪下,一脸郑重的诚诺道:“父皇但请放心,儿臣奉命镇守剑南,定然誓死守卫大唐西南边境的安危,虽然松州之战剑南兵力损失不小,但是有着五座铸钱炉和兵器坊的建造,儿臣有信心御敌于国门之外,扬威异域,不让父皇失望!”

    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面前十八郎清澈的双眼,帝位之上的李隆基心中大定,如今的寿王不仅从当初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而且并没有丝毫争储的打算,打定主意做一个守卫边疆的宗室统帅,不得不说,这样的十八郎确实让人放心。

    由于铸钱炉的事情前前后后又耽误了一个时辰,虽然此刻的李隆基外表看上去没有表现出一丝老态,但是实际年龄毕竟已经将近六十岁,所以此刻的李隆基已经掩饰不住脸上的疲态,当即对着身旁始终侍奉在身旁的高力士挥了挥手。

    得到李隆基的示意,站在龙案旁边手拿拂尘的高力士,俯视着含元殿内的文武百官尖声喊道:“退朝!”

    一声令下,殿下群臣除了少数的几位大员剩下的百官纷纷双膝跪地恭声喊道:“恭送陛下!”

    前前后后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早朝如今终于宣告结束,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群臣纷纷松了一口气,而后大多数官员纷纷走上前来,对着李清拱手道贺,毕竟虽然早朝之上商量的事情不少,但是前前后后,在朝的百官却是知道要论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要属面前的玄衣寿王。

    而且,刚刚殿上自从寿王殿下失宠之后,从不参与储君争夺的首府宰相李林甫竟然选在站出身来力挺寿王,这件事情,很多人可是看在眼里的。管中窥豹,很明显,即使此刻寿王被放逐边地,这位首辅宰相也并未如同传言一般放弃对寿王的支持。

    这点,才是真正令朝中百官的忌惮的,要知道有了当朝宰相的支持,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员在面对着寿王之时,再也不能抱有轻视之心,不为别的,因为此刻的寿王在也不是孤家寡人,寿王的身后同样有着为数不少的百官支持。

    对于众臣的恭贺,李清一一点头回应,并没有因为就表现的不知天高地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姿态,而看到寿王如此举止有礼的一些朝中大臣,纷纷点头,看着不远处得玄衣青年眼中也开始有了欣赏之色。

    看到此刻被重臣簇拥的寿王,一向善于藏怒的太子也险些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此刻的太子心中却是无比的后悔,后悔当初在寿王放逐剑南的途中,小觑寿王的实力,屡次截杀不成,导致今日,终于养虎为患,此刻的寿王大有死灰复燃重拾恩宠的意思,若不是亲眼所见,李亨绝对不会相信一个放逐边地相当于变相打入地狱的皇子竟然还有东山再起的迹象。

     



猪拱拱7第416章 心思转变
    安排完所有事情的李隆基,方才将目光投注于至始至终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十八郎,开口说道:“寿王,此番父皇破例在剑南道建造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你可莫要让父皇失望啊!”

    并没有称呼“瑁儿”,而是直呼李清的封号,很明显是刻意摆明两人的身份,想要李清给他一个承诺。

    虽然第一次参与朝政,但是对于帝位之上威严男子的话语,李清自然听得请出,收起脸上的随意,当即对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单膝跪下,一脸郑重的诚诺道:“父皇但请放心,儿臣奉命镇守剑南,定然誓死守卫大唐西南边境的安危,虽然松州之战剑南兵力损失不小,但是有着五座铸钱炉和兵器坊的建造,儿臣有信心御敌于国门之外,扬威异域,不让父皇失望!”

    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面前十八郎清澈的双眼,帝位之上的李隆基心中大定,如今的寿王不仅从当初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而且并没有丝毫争储的打算,打定主意做一个守卫边疆的宗室统帅,不得不说,这样的十八郎确实让人放心。

    由于铸钱炉的事情前前后后又耽误了一个时辰,虽然此刻的李隆基外表看上去没有表现出一丝老态,但是实际年龄毕竟已经将近六十岁,所以此刻的李隆基已经掩饰不住脸上的疲态,当即对着身旁始终侍奉在身旁的高力士挥了挥手。

    得到李隆基的示意,站在龙案旁边手拿拂尘的高力士,俯视着含元殿内的文武百官尖声喊道:“退朝!”

    一声令下,殿下群臣除了少数的几位大员剩下的百官纷纷双膝跪地恭声喊道:“恭送陛下!”

    前前后后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早朝如今终于宣告结束,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群臣纷纷松了一口气,而后大多数官员纷纷走上前来,对着李清拱手道贺,毕竟虽然早朝之上商量的事情不少,但是前前后后,在朝的百官却是知道要论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要属面前的玄衣寿王。

    而且,刚刚殿上自从寿王殿下失宠之后,从不参与储君争夺的首府宰相李林甫竟然选在站出身来力挺寿王,这件事情,很多人可是看在眼里的。管中窥豹,很明显,即使此刻寿王被放逐边地,这位首辅宰相也并未如同传言一般放弃对寿王的支持。

    这点,才是真正令朝中百官的忌惮的,要知道有了当朝宰相的支持,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员在面对着寿王之时,再也不能抱有轻视之心,不为别的,因为此刻的寿王在也不是孤家寡人,寿王的身后同样有着为数不少的百官支持。

    对于众臣的恭贺,李清一一点头回应,并没有因为就表现的不知天高地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姿态,而看到寿王如此举止有礼的一些朝中大臣,纷纷点头,看着不远处得玄衣青年眼中也开始有了欣赏之色。

    看到此刻被重臣簇拥的寿王,一向善于藏怒的太子也险些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此刻的太子心中却是无比的后悔,后悔当初在寿王放逐剑南的途中,小觑寿王的实力,屡次截杀不成,导致今日,终于养虎为患,此刻的寿王大有死灰复燃重拾恩宠的意思,若不是亲眼所见,李亨绝对不会相信一个放逐边地相当于变相打入地狱的皇子竟然还有东山再起的迹象。

     



第416章 心思转变
    安排完所有事情的李隆基,方才将目光投注于至始至终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十八郎,开口说道:“寿王,此番父皇破例在剑南道建造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你可莫要让父皇失望啊!”

    并没有称呼“瑁儿”,而是直呼李清的封号,很明显是刻意摆明两人的身份,想要李清给他一个承诺。

    虽然第一次参与朝政,但是对于帝位之上威严男子的话语,李清自然听得请出,收起脸上的随意,当即对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单膝跪下,一脸郑重的诚诺道:“父皇但请放心,儿臣奉命镇守剑南,定然誓死守卫大唐西南边境的安危,虽然松州之战剑南兵力损失不小,但是有着五座铸钱炉和兵器坊的建造,儿臣有信心御敌于国门之外,扬威异域,不让父皇失望!”

    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面前十八郎清澈的双眼,帝位之上的李隆基心中大定,如今的寿王不仅从当初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而且并没有丝毫争储的打算,打定主意做一个守卫边疆的宗室统帅,不得不说,这样的十八郎确实让人放心。

    由于铸钱炉的事情前前后后又耽误了一个时辰,虽然此刻的李隆基外表看上去没有表现出一丝老态,但是实际年龄毕竟已经将近六十岁,所以此刻的李隆基已经掩饰不住脸上的疲态,当即对着身旁始终侍奉在身旁的高力士挥了挥手。

    得到李隆基的示意,站在龙案旁边手拿拂尘的高力士,俯视着含元殿内的文武百官尖声喊道:“退朝!”

    一声令下,殿下群臣除了少数的几位大员剩下的百官纷纷双膝跪地恭声喊道:“恭送陛下!”

    前前后后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早朝如今终于宣告结束,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群臣纷纷松了一口气,而后大多数官员纷纷走上前来,对着李清拱手道贺,毕竟虽然早朝之上商量的事情不少,但是前前后后,在朝的百官却是知道要论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要属面前的玄衣寿王。

    而且,刚刚殿上自从寿王殿下失宠之后,从不参与储君争夺的首府宰相李林甫竟然选在站出身来力挺寿王,这件事情,很多人可是看在眼里的。管中窥豹,很明显,即使此刻寿王被放逐边地,这位首辅宰相也并未如同传言一般放弃对寿王的支持。

    这点,才是真正令朝中百官的忌惮的,要知道有了当朝宰相的支持,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员在面对着寿王之时,再也不能抱有轻视之心,不为别的,因为此刻的寿王在也不是孤家寡人,寿王的身后同样有着为数不少的百官支持。

    对于众臣的恭贺,李清一一点头回应,并没有因为就表现的不知天高地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姿态,而看到寿王如此举止有礼的一些朝中大臣,纷纷点头,看着不远处得玄衣青年眼中也开始有了欣赏之色。

    看到此刻被重臣簇拥的寿王,一向善于藏怒的太子也险些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此刻的太子心中却是无比的后悔,后悔当初在寿王放逐剑南的途中,小觑寿王的实力,屡次截杀不成,导致今日,终于养虎为患,此刻的寿王大有死灰复燃重拾恩宠的意思,若不是亲眼所见,李亨绝对不会相信一个放逐边地相当于变相打入地狱的皇子竟然还有东山再起的迹象。

     



猪拱拱7第417章 承诺两王
    而此刻的寿王就是李隆基再好不过的选择,“知子莫若父”,虽然相比于自己记忆中的十八郎如今的寿王成长许多,但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寿王,李隆基还是有着九分了解的。
1...8788899091...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