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妇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衣布衣出

    汪桥本以转身,打算和赵氏一起出去,却被小翠上前喊住。

    刚才那两个妇人问话,赵氏就留意这两人,难道她们要去吃素斋这两人虽然衣着也不错,但赵氏看着,是不如她的。而且,两人只带着一个婆子,显然不是大富贵的人家。

    她不由得多看了两人,却听到两人说话说到工匠手艺和差事。赵氏心思电闪,好工匠、好手艺,这不是她家阿桥最擅长的吗妇人那口子没有好手艺,她家阿桥有啊。

    赵氏连忙让小翠过去喊住汪桥,她自己顾不上和汪桥说什么,疾走几步,赶上那两个妇人。

    两个妇人被赵氏喊住,很是奇怪,刚才不是说了不知道吗这又赶过来是什么意思

    赵氏对上两个妇人的眼光,略有些尴尬,屈膝施了一礼,赔笑问道:“我刚才听两位太太说找好手艺的工匠,所以冒昧问您几句。”

    那个年长些的妇人说道:“是啊,是有这么回事。不知您是什么意思”

    赵氏脑子转的飞快,看这个妇人的穿戴和刚才说的话,家境似乎不错,她丈夫应该也是个作头类的人物。可是,汪桥在齐家是大管事,若是能在京城揽下自己的工程工程倒还说得过去,若是再去别的作头手下做工匠,似乎就很不好看了。最好是阿桥自己揽下这个差事才好。

    赵氏笑着问道:“敢问太太,不知哪里需要这样的工匠又是个什么差事”

    两个妇人对视一眼,“您问这个做什么”

    赵氏陪笑道:“我们是从郃州过来的,我家儿子做过营造行,也精通器械,做的还不错,手艺更是精湛。所以来京城这繁华之地,看看是不是能更多些机会。”

    那个妇人又打量她一番,再看看她身后跟的秀芹和小翠,以及不远处的汪桥,摇了摇头,说道:“太太您一定听错了,没有的事。”

    说着,一拉同伴,转身就要离开。

    赵氏连忙再赶上两步,连连屈膝,“太太您看,若是您家老爷接下的营生,我自然不会多此一问。既然您家老爷不打算做,不如给我家阿桥做个介绍。不管事情成不成,我们一定不会忘了您的好处。”

    汪桥原本站在不远处等着赵氏,以为她找那两个妇人说吃午饭的事情。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好像不是他想的那样,那妇人似乎不愿意和母亲说话,而母亲却在极力纠缠。

    汪桥走上前来,想看看是什么事。等他走近,正好听见赵氏的话,心里又是吃惊又是恼怒,连忙上前,对着两位妇人拱手道:“抱歉,给两位太太添麻烦了,我们这里没什么事,实在抱歉,在下替母亲给二位道歉,您两位请便。”

    秀芹自是不敢上前拦阻赵氏,而且,她也听出大姑的意思,若是表哥在




第六百八十章 心情舒畅
    赵氏这时的欣喜简直让她感觉下一刻就能飞起来。她家阿桥这么好的手艺,福王一定能看好他。这下好了,阿桥这才真的有身份了,有足以在齐友年和叶欣颜面前扬眉吐气的身份。

    可是那妇人却说道:“这个事不好办呢,”这么说着,妇人脸上略显尴尬,“我刚才说我那口子揽下差事,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他倒是问过,只不过是通过别人问的王府管事,人家一听,直接就推了。实在不是我不肯帮忙,是人家根本就看不上寻常工匠和作头。”

    赵氏从怀里拿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在妇人手里,“您看,能不能让您家老爷再去问问那人,我们阿桥手艺好着呢,绝不会让您家老爷为难,没准你家老爷也听说过我家阿桥呢。”

    另一个妇人一直没说话,这时听赵氏这么说,不由得嗤道:“你也说了,你们是从郃州来的,你儿子能有多大本事,名声竟能传遍京城简直是笑话!”

    赵氏有些恼火,可这时是惹不起人家的,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真不是我胡乱夸口,前年年底,工部有个活计需要有人指点,就是我家阿桥远途赶来,帮忙工部指点使用一个精密器械的。我儿子叫汪桥,若是您家老爷经常在工部做事,没准儿真听说过他。”

    那年长的妇人将信将疑,虽然收下了荷包,可看着赵氏的眼神依然狐疑。

    她用狐疑的眼神又打量汪桥好几遍,说道:“老嫂子,不是唬我的吧,你给我说个实话,这么年轻的郎君,真的能有精湛技艺还能去工部讲解器械你可想好了,这个可骗不了人的,是真是假,我那口子一问同行就知道了。”

    赵氏连连点头,就差赌咒发誓了,“绝对没错,您家老爷若是在工部做过差事,就应该知道汪桥这个人,您只管回去问。你也说了,福王殿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没准儿您家老爷做了好介绍,这就是立功呢。若是福王一高兴,说不定又是重赏,又能得脸面呢,您说是不是”

    那妇人狐疑地点点头,“那……好吧,我这就回去问问,你家儿子叫什么来着对对,叫汪桥。还有,您家住哪里若是能行,我也好给您回话。”

    赵氏一听,立即眉开眼笑,“行呢行呢,我家住在安国公府后巷柳树胡同,您打听新近搬来的齐家就能找到。”赵氏小心的也问一句,“不知您家住哪里,是哪家的太太”

    汪桥在不远处听的满心悲愤,母亲这是陷他于不仁不义之地,这是他母亲,他怎么办

    那妇人一听赵氏说,他们住在安国公府后巷的柳树胡同,立即惊异问道:“您是租的房子还是借住亲戚家”

    赵氏见那妇人说话间和刚才有了些不同,像是拿着小心,心里立即就有了底气。她很是轻松的笑道:“我们住在友人家里,那家家主和我过世的丈夫有过命的交情。”

    那妇女连忙追问:“敢问老嫂子,您家友人可是安国公府有头脸的人物”

    不怪这妇人这么问话,安国公府后巷的住户,或多或少总是和安国公府有些关系的。若是寻常家仆,即使住在安国公府后巷,住处也一定局促。可若是那家人能接待赵氏母子两人,还有两个看似丫鬟的人,想来那是个不小的院子,否则的话怎能住下

    赵氏脸上有了些矜持之色,“我家友人姓齐,是国公府大小姐的干亲,所以才能在国公府后巷买到院子,那是好几家院子打通了,连在一起的。”

    “哦,哦,原来是这样



第六百八十一章 还不完
    赵氏下车之后想了想,这件事没有定论,还是先不对人说了,省的万一不成,脸上更不好看。

    赵氏神色轻松,嘴角隐隐有着掩饰不住的笑意,也不多话,直接领着秀芹和小翠往后院自己房里走去。

    汪桥心情烦闷,把赵氏送回屋里,转身就出了院子。他自是没脸和齐友年说什么,牵着马出来,寻着江一凡的宅子,过去找江一凡说话,讨个主意。

    汪桥在江家呆了很长时间,直到吃过晚饭才出来。江一凡把汪桥送出门外,似乎还在不停的叮嘱着什么。

    可是汪桥的情绪依然很差,他拉着马的缰绳,慢慢的步行走回家。

    赵氏在大觉寺决定了那么大的事情,还没和汪桥好好商议一番,结果就找不着人了。问遍了整个齐家的人,都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让她生气的是,汪桥出去这么长时间,都不懂和她打个招呼,就这么不把她这个当年的放在眼里了。

    她越想越是火大,本来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解决了压在她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她应该心情舒畅。可是,因为汪桥连个话都没留就走的没影子,让她连晚饭也吃的不痛快。

    汪桥回来,把马栓到马厩里,没第一时间去给赵氏问安,而是直接回了自己房里。把外面穿的皮袍子甩在一旁,也不洗手更衣,就在黑暗的屋里、和衣躺在炕上。

    听赵氏吩咐,盯着院子的小翠进来禀报,三爷已经回来了,直接进了三爷自己的卧房。

    赵氏闻听,更是气愤,他这儿子果然在和她斗气,这是分不清里外、不知好歹了吧。

    赵氏气愤之下,带着秀芹去找汪桥兴师问罪。

    秀芹在汪桥房门外站定,敲敲门,说道:“表哥,姑母过来看你。”

    敲了两遍,屋里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赵氏气恼,汪桥他明明就在屋里,却不应声,这就是做给她看的,让她知道,她管错事了,他的事不用她管!

    赵氏上前一步,一把推开门,直接走进内室。

    屋里没点灯,看起来黑漆漆的,借着窗户上朦胧的星光,赵氏看见汪桥慢吞吞的从炕上坐起来。

    秀芹连忙把灯点起来,在昏暗的灯光下,汪桥动作缓慢的穿鞋,站在地上,却依然倔强的不说话,脸色淡淡的看不出表情,也不看赵氏,只平静的站着。

    赵氏沉着脸,也不指使秀芹了,自己亲自拿起油灯,走到外间放到桌上,她自己则坐到桌旁上首的位置上,一言不发。

    秀芹连忙跟上去。

    汪桥自己在里间站着,迟疑了好一会儿,拖着步子走到外面,垂首侍立在一旁,沉默不语。

    两人僵持了好半天,最后还是赵氏没绷住。她心中气苦,这就是她的儿子,她辛辛苦苦把他养大,如今他长大了,翅膀硬了,用不着她了,所以就这样对她。

    “我辛苦把你养大,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让你这么对我的吗”

    汪桥自然不敢和赵氏吵闹,所以才打定主意不说话,也让赵氏知道,她这么做事,他是不愿意的。

    可是赵氏开口就是这么一句问话,让汪桥没有表情的脸色纠结起来。这问话让他怎么回答母亲养育他的确辛苦,他不想把母子两人的关系弄成这样,可母亲这样做事,他真的接受不了啊。

    赵氏瞪着汪桥,怒问道:“我处处替你打算,难道还错了不成就说今日之事,我舍了脸面



第六百八十三章 初八
    第二天是江一凡之前早就盼望的正月初八,虽然他年前就有计划,这一天约叶欣颜出去游玩,可是再心急,也不能太早去安国公府骚扰。

    他给叶家捎话是初八巳时过来接叶欣颜。

    因为要在人来人往的街市上闲逛,所以叶欣颜没穿戴很华贵的衣服,首饰佩戴也很简单,这简单的首饰里就有江一凡送她的玉镯。

    尹氏提前两天就提醒叶欣颜,这天出行时,要带上江一凡送的那只飘绯碧玉镯。等到初八这天早上,尹氏更是过来监督,亲眼看着她把镯子带上手腕才算作罢。

    用尹氏的话来说,这个玉镯在什么场合佩戴、别的什么人看不看得见都无所谓,但必须要让江一凡看到。

    叶欣颜也是无奈了,得知江一凡已经等在二门外,被尹氏赶着,在齐嘉儿等人的笑闹中往外走的时候,她特意把袖子往下放放,掩住手腕上的玉镯。

    二门外,齐嘉儿看到齐三顺那匹已经长大的小马也等在那里,心里就不平衡了,他上前几步,急急地给江一凡行了礼,就牵着江一凡的衣袖说道:“江大人,我也骑马吧,我长大了,骑一匹小马就行。”

    江一凡把目光转向齐嘉儿身后,见叶欣颜很守规矩的样子,目不斜视的顺着金嬷嬷的示意,踩着脚凳登上马车。

    他摸了摸齐嘉儿的发髻,笑道:“从这里去城隍庙不过短短的一段路上,就是骑马也跑不开。你还是和姐姐坐车吧,不然你姐姐自己坐车会很闷的。我这些天就寻摸着,若是有好的马驹子,就给你买来,咱们有机会外出的时候再骑。”

    齐嘉儿回头看一眼马车,也是哦,若是只有姐姐一人坐车,一定会气闷的。还有,小马驹啊,他自己的。

    他立即点头,“行行行,我攒了压岁钱呢,好多银子,江大人只要帮我看看就行,我自己买。”

    他们这一队人挺多,叶欣颜带着金嬷嬷、玖钰,还有齐三顺、齐嘉儿和玖华一起坐上马车,汇合了安国公府外面的街角处等着关禾、紫凝和两个齐家的护卫。

    正月初八的天气,虽然还有些冷,可是在阳光照耀下,已经没有那种刺骨的寒意。街道两旁虽然大多店铺都没开张,可是街上的行人却多。路上隔不多远,就会有小摊贩在路边设摊,卖什么的都有。

    一行人在暖暖阳光的照耀下,到达城隍庙外的街道,在之前说好的地方存了车马,步行走进城隍庙前这处已经熙熙攘攘的空地上。

    城隍庙日常就很热闹,这个时候的人就更多了。宽阔的空地上,各种杂耍和卖小吃的都多,另外还有搭台唱戏的。

    再往前,走出城隍庙的范围就是西市了。

    往常,西市就是摆地摊、做小买卖的地方,来外的人都没什么身份,多是平民百姓和出来采买的大户人家的下人,有点身份的人不怎么来这里。可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店铺都不开门,街上各处都是城隍庙摆不下的杂耍和卖各种小物件、小吃的摊位。

    齐嘉儿和齐三顺前年就逛过一次,这次依然兴致不减。城隍庙前面的大片空地上,遍布这各种摊位,还有不断叫好的人群,里面大概是杂耍或者变戏法的。

    过年喜庆还没结束的人们,不管有钱没钱的,都在这里凑趣。人们不断地走进一处摊位和人群,又不断地有人离开,往下一处走去。

    原本齐嘉儿拉着江一凡的手,不过走了两个摊位,就眼花缭乱了。不经



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怎么对他说的?
    江一凡指着不远处的两个摊位,说道:“既然来了,要不,就试试你看,那个甜面圈儿和炸面筋都不错,还有酱料呢。”他忽然看见前方的一个摊位,“要不试试那家,我吃过那个老板的干菜饼子,味道很好。这个摊位一直都摆在西市,你没去过西市,一定没吃过,买一个尝尝怎么样”

    西市相当于现代的农贸市场,她叶大小姐身份尊贵,自然不会来西市闲逛。

    叶欣颜看了江一凡一眼,把视线转向那个卖干菜饼子的摊位。看着锅里滋滋作响,煎的焦黄的干菜饼子,叶欣颜感觉她的馋虫被勾起来了,那东西看起来很有食欲啊。

    说实话,不管是安国公府的厨房,还是过去在清河村,所有那些吃的东西都不够平民化和地摊化。

    之前,叶欣颜就悲哀她没有享福的命,人家置身于豪华大饭店吃大餐觉得无比享受,而她却觉得寡淡无味,远不如地摊上的馄饨和浓厚的粉汤、以及胡辣汤有味道。

    叶欣颜目光瞟向江一凡:“那,要不,就吃一个”

    反正她和江一凡已经定亲了,她以后是江一凡的媳妇儿。这大街上人来人往的虽然有可能遇到认识人,不过,就算被人看见她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吃,丢人也是丢江一凡的人。

    至于她自己,如果想要在古代保持不丢人,做贤淑有德的女子,那就只能乖乖呆在后宅相夫教子。做那样的贤惠女人难度太高,她自问做不到。

    江一凡没想这么多,他一听叶欣颜答应尝尝,立即笑道:“听我的没错。那个摊位我吃过很多次,味道真的很好。阿颜你等等,我给你买去。”

    “好烫啊。”叶欣颜把包着干菜饼子的油纸包拿在手里,连着倒了两次手。

    江一凡连忙又把饼子接过去,“我去找老板再要两张油纸垫着。”

    没等叶欣颜阻止,江一凡就转回去,丢下两个铜钱,直接从人家摊位上拿了两张油纸,包在饼子外面。

    叶欣颜拿着这个隔着三层油纸,依然觉得热乎乎的干菜饼,难得的心里有了暖暖的感觉。虽然很多事情她自己也能做,可是有人替她做,好像也不错呢。
1...152153154155156...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