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文开闻语,脸色不禁一阵肃然,遂即拱手道:“敢不应命!”
王彦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便带着众人回到长沙城。
随着战事临近,长沙城外的大军已经分批开拔,前往预定之地集结,热闹的长沙城外,已经冷清下来。
几万兵马北上,长沙城内因为数万大军,带起来经济,也一下冷却下来。
要说以前的长沙人,最怕当兵的丘八,来了绝对是个祸害,但王彦之军却不一样,他们军纪严明,从不扰民,最主要的是王彦的兵饷从不拖欠,士卒们手中有钱,却把长沙的经济盘活过来,就连妓院也比以前多了几家。
这时王彦一行回到城中,随着军队的北上,城内的酒楼、市场都变得萧条不少。
王彦一路回到府中,路上却遇见寻他有事的余太初。
天地会要建立遍及天下的情报网络,余太初便负责在湖广之地建立分舵。
“国公爷,北京的消息到了。”余太初看见王彦回来,立马迎上来,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多尔衮同意了多铎的建议,派往汉中镇压贺珍、孙守法的阿济格与吴三桂,已经被调到南阳,不日就会南下。”
自从上次王续返回南方,向朝廷通报清廷欲招降郑芝龙的消息之后,詹霸、王续便与天地会取得了联系,打造了一条北京到江南的情报通道。
现在北京的消息传到江南,便立马被转送到了湖广。
王彦听了禀报,不禁加大步子,往府邸走去,他边走边问道:“清廷命吴三桂、阿济格入楚,那陕地的局势,清廷怎么处理”
余太初急步跟上王彦的脚步,连忙回道:“多尔衮已经命令肃亲王豪格入陕,准备平定汉中,然后入蜀剿灭张献忠。”
“哦~”王彦不禁停下脚步,“多尔衮的胃口还真是极大
第264章 王士衡舌战何腾蛟
六月底,烈阳高照,一队骑兵护着王彦,踩着绿色的野草,在旷野上疾驰而过,最后冲到新强河边的明军大营之前。
此时王彦手下的兵马,除了襄阳城的高一功,衡阳、辰州一带的后勇营之外,其他兵马全部都在着新塘河沿岸。
六万兵马,加上十多万民夫,大营足足绵延二三十里,显得蔚为壮观。
营门处,堵胤锡、李过、戴之藩等人纷纷前来迎接,王彦他们冲到营门前,立马便有一队士卒冲上来,为他们拉着战马的缰绳,使得马儿安定下来。
这时王彦遂即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护卫,便向众人走来。
“国公一路辛苦~”众将齐齐抱拳一礼。
王彦微微拱手,算是回了一礼,而后便大步向营帐走去。
李过等人知道王彦要来,几日前便为他搭好了帅帐,王彦一行来到帐中,他便直接对诸将道:“吴三桂同阿济格已经南下,不日就会猛攻襄阳,本督这两日,就回带着汝等去打武昌,汝等便先各自回营准备吧~”
诸将闻语,随纷纷抱拳退出大帐,王彦遂即向堵胤锡问道:“抚台,谈的怎么样呢”
“谈的差不多了,何督师同意出兵,但他还有一些条件,我都写在上面了,国公且先看看。”堵胤锡边说,边从袖子里抽出一张信纸,递给王彦。
王彦接过展开信纸,看着何腾蛟所提的条件,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这时王彦将信纸合起来,放在桌上,便开口道:“谈判之事,彦以知晓,剩下的便由彦与何腾蛟来相谈吧~”
堵胤锡闻言,脸上有些不好意思道:“耗费些许时日,却没有什么进展,实在有愧国公之托也!”
“抚台不必在意,能说动何腾蛟出兵,就已经是大功一件。具体的条件,便由彦来商谈吧~”王彦安慰道:“此次大战,不知要历经多少时间,战争最重要的还是比经济,比后勤。汉之高祖,之所以能与项王相抗,皆因有萧何不断为汉军输血。彦去前线之后,湖广之地的民生,便全部依靠抚台矣~”
“国公放心在前面征战,本抚坐镇长沙,必使后方不乱,亦保证不会少将士们一份口粮。”堵胤锡保证道。
当日,堵胤锡便离开大营了,带着人几十名属下,骑马赶回长沙,为王彦坐镇后方。
待王彦送别堵胤锡后,遂即下令全军开拔,先前往岳州,在顺江东下,直扑武昌。
六万大军,十多万民夫,想要拔营,并不是简单之事,王彦并没有待在营中与大军一同行动,而是领着三百名精悍甲士,先一步前往岳州。
新墙河与岳州相距不到百里,王彦午时出发,天黑之际便来到了岳州城下。
此时城门早以关闭,城上守将见三百精锐骑兵护卫着王彦,知道不是普通之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好言问道:“城下是哪位将军,可通报姓名~”
督标副将王士琇闻语遂即打马前出,对城上将领杨声说道:“此楚国公也!尔等可速去通报!”
将领闻言,脸色不禁一变,两个月前,王彦可是亲手射伤何督师手下大将张先壁,守将不敢怠慢,连忙说道:“请国公稍等片刻,末将这就前去通传。”
那守将一说完,便立马转身跑下城楼,去向何腾蛟禀报去了。
王彦见此,心中不禁安定几分,想来之前何腾蛟与他争功,结果不仅被他吞了一万人马,整个湖广的政务也被王彦与堵胤锡抓在手中,何腾蛟可谓彻底失败。
这两个月来,何腾蛟近十万人马,挤在岳州之内,受的苦头可不少,而这一切都是王彦所赐,他们面对王彦时,气势上立马就疲软了。
王彦同众多骑士等候不到一刻钟,岳州城门便缓缓大开,何腾蛟与傅上瑞都没有前来迎接,而只是派了一员小校。
第265章 何腾蛟犹豫不决
岳州府衙外,王士琇与三百骑士,垫着脚向里面张望,脸上俱是一片焦急之色,才过去一炷香的时间,但他们却仿佛经历了一个秋天。
五忠军与何腾蛟的关系急剧恶化,几乎就差兵戎相见,这让王士琇心里十分担心王彦的安全,他一会儿垫脚眺望,一会儿按着刀柄,在府衙前来回走动,显得十分不安,似乎没一分钟,都是一份煎熬。
就在王士琇与骑士们担心捉急之时,王彦的身影却从府衙内走出来,王士琇见此顿时大喜,可他转头看了地上的香烛,却发现一株都未燃尽,心里又一阵忧郁起来,“国公这么快就出来,难道是交谈失败了吗”
这时王士琇与一众骑士立马迎上,见王彦气色平常,心中一阵疑惑,要说谈判之事,双方敲定细节,至少也得一两个时辰,现在国公爷这么快便出来,但脸上却又没有不快,着实让人奇怪。
王彦看着众人脸色,知道属下们的疑惑,而是大步走到战马之旁,翻身上马,而后对诸人说道:“去驿店,边走边说~”
众人闻语,遂即纷纷上马,王士琇跟在王彦身后,落后半个马头问道:“国公爷,何腾蛟同意出兵了吗”
武昌城内的清兵至少还有五万多人,而且城池高大,仅靠王彦六万人马,基本不可能攻下,所以大军上下,都十分关心岳州明军能否出战。
王彦骑在马上,打马慢行,微微笑道:“何腾蛟是否出兵,明日便见分晓,不过本督有十成把握,他会发兵~”
王士琇见王彦信心十足,脸色淡然,心里不禁一阵佩服,“国公爷,只带卑职等三百骑,入何腾蛟十万重兵之城,却如此淡定自若,卑职实在佩服。”
“本督乃大明国公,腾蛟亦是朝廷楚督,他岂能伤我耶”王彦却挥了挥手,而后一夹马腹,往驿店而去。
岳州府衙之内,王彦离开之后,何腾蛟与傅上瑞却没有离开,两人在堂上各自坐着,俱是一阵沉默。
何腾蛟并不是白痴,他自然知道湖广有现在的局势,全是王彦力挽狂澜的结果,只是他身为楚地总督,身上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功劳,被王彦完全比下去,在面子上却十分不好过,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便将王彦视为了最强的政敌。
当初王彦转战湖北之时,何腾蛟与傅上瑞商量的结果,也只是让王彦在前面作战,他们在后面分一些功劳,只是后来何腾蛟看王彦接连大胜,心中便起妒忌之心,才起大兵,趁着王彦与勒克德浑大战之际,占下了岳州。
起初何腾蛟并没有想过与王彦翻脸,毕竟王彦手下有雄兵近十万,他只是想着能够压服王彦,让其听从他的领导,可惜结果做的太过,使得王彦无法接受,反而被王彦摆了一道。
对于此事,何腾蛟对傅上瑞这个鼓动者,心中还是颇有微词,但他逼走章旷,自断一臂,他身边的心腹便只剩下傅上瑞,所以他不得不继续依靠傅上瑞。
“禧徵,王彦的话,你怎么看”何腾蛟静心思考片刻后,不禁沉声说道。
这时傅上瑞心里还燃烧着对王彦的熊熊怒火,他听了何腾蛟的话语,顿时便回道:“督师,不能听信王彦之言,您是湖广总督,自然要统摄整个楚地,王彦这次出兵武昌,正好是我们夺回长沙的绝好时机啊
第266章 决意出兵
何腾蛟部被王彦堵在岳州两个月,只靠一城之地,却要养十万兵,虽说之前王彦在岳州屯放了一些粮草,但到此时却也捉襟见肘起来。
何腾蛟不相信流寇,重用南人,所以在岳州十万明军之中,各部的待遇,难免就有了亲疏之分。
起初郝摇旗、王进才、马进忠三部人的待遇,还算可以,比之当初被何腾蛟排挤北上的顺军,要好上数倍不止,使他们心里都十分庆幸,能够跟随何腾蛟,而不是跟随堵胤锡在湘北吃苦。
只是郝摇旗等人没有庆幸多久,局势便随着王彦入楚,领着李过、高一攻等部与清兵接连大战,而发生变化。
短短几月之间,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等人都封了侯爵,其他将领也多位列伯爵,而他们的地位,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
何腾蛟全军被堵在岳州之后,郝摇旗等人的处境,便更加不好了,城中粮草日益消耗,何部兵马内部的亲疏便体现出来。
黄朝宣、张先壁等部吃干的,郝摇旗等部便只能喝稀的,他们这时再看跟着王彦加官进爵,衣食无忧的李过等部,心中难免羡慕,难免对何腾蛟生出怨言。
岳州府衙里,何腾蛟得知王彦联络郝摇旗等人之后,不禁大发雷霆,但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何腾蛟本就不信任流贼出身的将领,他知道眼下岳州的处境,自然也知道他厚此薄彼之举,难免使郝摇旗等人不快,他已经无法确定,郝摇旗等人再与王彦相谈之后,是否还会对他效忠。
何腾蛟的愤怒,来源于他的无能为力,他一阵发泄之后,不禁颓然坐下,“本督就知道,王彦必有后手,这一招,真是釜底抽薪也~”
傅上瑞见何腾蛟如此,已经是服输之态,这时也冷静下来,他唆使何腾蛟与王彦争斗,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权利。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万事追其本源,多离不开一个利字。
傅上瑞是何腾蛟的心腹,对他而言,只有何腾蛟的权利越大,他所有的权利也会跟着得到提升。
这时他已经冷静下来,他也没有想到王彦如此难以对付,使他们根本没有占据上风的机会,傅上瑞已经是湖北巡抚,他绝不愿意只窝在一个小小的岳州城中。
“督师,趁着王彦刚与郝摇旗接触,大军军心未变,立马答应王彦出兵的要求,督师今后还能掌握岳州、武昌之地。”傅上瑞态度大变道。
何腾蛟闻语,不禁微微皱眉,“禧徵不是反对出兵,要重新夺回湖南吗”
“督师,如今王彦正与郝摇旗商量,一旦他们达成协议,督师手下兵马立马少去一多半,到时还怎么拿回湖南”傅上瑞投机倒把的本性,使他看到无利可图之后,立马退而求次道:“王彦既然答应打下武昌,便让给督师治理,那督师便暂且答应下来,既可以多武昌一地养兵,又能从王彦手中要来一批粮草,暂时稳定郝摇旗等人,这是眼下唯一的破局之法了。”
傅上瑞的态度说变就变,完全没有什么底线,只看利益,但何腾蛟闻语,脸上却一阵变化,绕了这么一大圈,最后还是要发兵,而且条件远不如当初,使他心中说不出的郁闷。
“督师怎么办”一旁的黄朝宣,见何腾蛟沉默,不禁开口问道。
何腾蛟见此,才叹了口气道:“璠舆,你走一趟,告知楚国公,本督愿意出兵,请他明日再来商谈。”
黄朝宣闻语,遂即抱拳应道:“诺~末将这就过去~”说完,他便退出了大堂,去寻王彦。
岳州因为之前的守卫战,城内不少房屋都在战斗中被拆除,所以城中留下了大片的空地。
郝摇旗部,便驻扎在城南军营和大片空地之上,王彦对岳州城内的布局十分了解,所以很容易便找了
第267章 鳌拜
且说何腾蛟答应出兵,王彦随与他商议同攻武昌,并答应打下之后,将武昌城作为楚督行辕,许他安设官吏,经营周边府县,而何腾蛟则不再过问湖南之事。
双方达成条件,关系随之得到一丝缓解。
次日王彦大军至岳州,何腾蛟留嫡系黄朝宣、张先壁、曹志建等部两万多人留守岳州,命郝摇旗、王进才、马进忠、刘承胤等部七万余众,会同王彦六万大军,加上十多万民夫,浩浩荡荡的杀向武昌。
何腾蛟担心王彦通过武昌之战,吞并他手下兵马,又担心王彦打下武昌之后,不实行之前诺言,所以他留傅上瑞坐镇岳州,自己与大军一同东下。
长江之上,舟船数百艘,岸上大军蔓延,两杆大纛旗,一书粤省总镇楚国公王,一书湖广总督定兴候何。
沿途士绅百姓,不知王彦与何腾蛟之间复杂的关系,他们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只以为两督东征,无不喜极而泣。
自剃发令以来,不少不愿剃发遁入山中的士子,也从荒山中奔出,大哭曰:“南望一载,王师终至矣~”
一时间,明军合计十三万,号称三十万众,蔽江东下,声势震天,所过州县闻风而降,直驱武昌城下。
在王彦与何腾蛟东下之时,在樊城北面绵延的大山之间,数十名秃头小辫,重环垂耳的虏骑,出现在山口之处,运目向南跳望。
他们一人两马,备有长枪,战刀,弓箭,身上戾气四射,一看就绝非善类。
这时其中一骑,对着似是头领的恶汉,叽叽歪歪的说了一通鸟语,那恶汉一挥手,数十名虏骑便从山口一拥而下,飞快的奔向山口外的小村落。
待虏骑冲下,一身穿马褂满帽子的中年胖子却打马上前,来到恶汉身边,献媚的笑着行礼道:“护军大人,出来这个山口,往南五十里,便是樊城了。”
恶汉闻语,眯着眼点了点头,“牛金星,你很不错,这条路比去年英亲王走的那一条要好走许多,也近上一些。这次你立功不小,以后就不用跟着你儿子,到我军中做个文书参谋吧~”
那中年胖子正是大顺朝曾经的丞相牛金星,他擅自脱离大顺军,向清廷投降之后,因为名声太臭,所以清廷没有给他安排官职,而是给他儿子牛佺,一个黄州知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