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蛤蟆吞地
世家子并不一定都是废物、纨绔子,反而因为是大家族出身,在各方面都要优于普通寒门学子,这或许朝堂上大多都出身名门世家的原因吧。
刘灿洗漱后,穿了件长袍,急匆匆赶来为皇帝安排的房间,轻轻叩击几下房门,只听到里面一声很是不满声音传出。
“进来!”
刘灿轻手轻脚推开房门,唯恐开门声太响,得罪了正恼怒的皇帝。
进来一看,刘灿愣了一下,里面不仅仅只有皇帝、何氏,韦昭度、孔玮和张浚也在,这些人坐在里面,全都是一脸沉着看向他,看到这诡异场景,刘灿吓了一跳,忙跪伏余地。
“陛下,罪臣准备了些吃食,陛下是否现在就食用”
李晔看着跪在地上,头拱地的刘灿,见他还算恭敬,请哼一声。
“哼,这些不忙!”
“朕且问你,洛阳之事是怎么一回事”
刘灿身子不由抖动一下,犹豫着不敢开口。
“陛陛下,小臣不不知”
“砰!”
李晔猛然一拍桌子,起身站在刘灿面前,就差一脚踢在刘灿身上了,指着刘灿大怒。
“朕还未死!”
“说!是不是朕那不孝子是不是李悍虎”
刘灿愣了一下,茫然抬头看向李晔,嘴里说道“北地王与太子前往河中了,至于现在有未有前往河东小臣也不知。”
“难道北地王和太子回潼关了
第651章 县令之悲(下)【第一章,今日四章,失言了,无奈,家中发大水】
“是!陛下说的对!北地王是管着这些地方军卒,可是朝廷有将领么有北地王这么忠心大唐的将领的么”
“北地王把河中、河右、东都、陕虢、同州、华州八万地方军卒全部并入南衙,谁可为将谁有资格让八万军卒臣服是陛下还是朝臣”
“陛下不以大唐为重,不以天下为重,竟然欲以鄜、坊两州与夏州党项人,北地王自入关中,日日征战不休,好不容易夺了河中、河右,为长安拓展东面安全之地,陛下却拿北面重地与夏州,让长安日日面临北地之危”
“北地王好不容易平了神策军,陛下却逼迫北地王,引入邠州军,致使长安数十万百姓逃离,致使长安被焚烧一空,京畿一日沦为白地!”
“陛下如何让将勇甘心臣服如何让满朝文武甘心臣服”
“八万军卒交与陛下,陛下有何理由说服群臣,说服北地王,陛下会不会把洛阳再置于危险之地”
“闭嘴!闭嘴!”
“朕!朕”
刘灿不住擦拭眼泪鼻涕,却无论如何也擦不完,自幼生活的长安成了一片白地,每日看着成群结队,衣衫褴褛拖儿背母的长安百姓进入郑县,这心就跟撕成碎片一般,每日再苦再累也从无任何埋怨。
可今日见到这位九五之尊,忠孝仁义让他不得不谨慎畏惧,可当李晔怒吼狂骂北地王时,再也压抑不住心中悲愤,竟然抬头怒吼起来。
以往他同样对北地王担忧,同样不满,为何不把那些所夺之地,所控之军全被纳入朝廷之下,可当他看到皇帝和朝臣所作所为后,他就再也不认为北地王是错的。
若非当前是皇帝,换做他人,大耳刮子扇不死他!
刘灿重重抹了把鼻涕泪水,抬头看向又羞又怒的李晔。
“陛下可以打杀下官,可以咒骂满朝文武不忠不孝,可以不满北地王行为孟浪无行”
“但,北地王忠心可表天地!”
刘灿重重叩一头。
“下官忤逆陛下,罪该万死!但臣所言皆为肺腑之心,还望陛下三思而行!”
“陛下也累了,下官这就让人把饭食送来。”
刘灿未等李晔开口,起身退出房门,却见到一脸担忧的王氏。
“相公”
王氏鼻子酸楚,掏出洁白手帕,细细为他擦拭脸上鼻涕眼泪。
“让美娘笑话了。”
“才不是呢,相公乃真丈夫!”
“陛下”
韦昭度一脸羞愧,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张浚皱眉道“没想到李悍虎会拿出八万军卒来,如此一来”
孔玮摇了摇头,叹息道“老夫惭愧啊!”
李晔呆坐良久,冷哼一声,嘴硬道“天下藩镇有几人可信”
“李悍虎自入关后,威望日盛,朕欲用夏州牵制、平衡李悍虎,又有何错”
“朕难道就不知夏州觊觎鄜、坊两地吗朕知道,就因为朕知道,朕才刻意与他四品武职,刻意羞辱他!”
“呼呼”
“朕刻意羞辱他,党项人就休想这么轻松得了鄜、坊两州,就休想威胁帝都北方!”
李晔仰天怒吼,双眼血红,死死盯着眼前残碎的桌椅,好像眼前就跪着刘灿。
“那该死的北地蛮子,连一个不知礼数的胡女都不愿与朕,难道太子妃委屈了那蛮女吗”
“侮辱了他吗”
“忠心忠心就是这样的吗若是真的忠心,那就是朕要他死,他就得死”
“呼呼”
“呼呼”
“逆贼,全是逆贼!”
“呼呼”
“一走了之!留给朕什么给了朕什么”
“朕不引入邠州军,何人制那些阉奴逆贼何人制城外万余逆贼”
“何人”
“朕有错吗”
“朕为了大唐,为了天下!”
“朕有错吗”
“有错吗”
李晔冲着残破的桌椅一阵怒吼,表情狰狞可怕。
“陛陛下”
“别别吓臣妾啊!”
何氏大惊,忙上前搂住不断怒吼的李晔,声音哽咽,不住呼喊。
第652章 困境中的太原【第二章】
黄河自潼关分出两支,一支向北,一直到夏州、云州,然后与其他河流一道,再转向南。另一支据说是当年大禹开挖的,是从潼关直接向东流淌,与北上又南下的那一支河水汇合,一同流经河南、山东。
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以前可没什么挖掘机啥的机械,河流流淌,或改道都是因为山势受阻,没法子才改道,这在黄河北上那支流水尤为明显。
自潼关北上则是蒲州,从蒲州开始,磁州、隰州、石州、岚州、朔州等河东道诸州,与关内道的丹州、延州、绥州、银州、胜州等州夹界,也就是黄河两岸,皆是山岭难行之地。
至于北上河水下来后,裹带着太多泥沙,以至于河南、河北成了地上河,屡屡改道,屡屡被淹,一个原因自然是泥沙了,另外一个原因,李思钰认为是两相夹击的原因,毕竟北上后又南下,而且河水还被加速了,再与另一条东去的河水汇合,就成了一加一大于二,想堵都难。
在河水北上又南下的过程中,河水汇入多条河流,又因河东道东、西皆是山岭,河流就向太原腹地流动较多,再加上太原地势较平,以至于太原成了整个河东道最重要的产粮之地,也是整个河东道的经济中心,否则也不会有北京、北都之称。
晋王李克用近年来时运不济,屡屡遭受重创,太原府也萧条了许多,不少百姓也开始向山里逃难了。
皇帝李晔下诏围攻河东,甚至还要加上河北争斗,这些虽让晋军损失颇大,却未真正让太原府动摇了根基,但是河中争斗当中,太原府才陷入了真正危机。
北面被阿保机占了岚州、朔州,还死了个养子;南面更是损失惨重,自己一家三口差点都把命交待在了晋州,而且昭义节度使也丢了,养子康君立同样身死晋州。
连连打击,儿子李存瑁威望日盛,极大的威胁到了他的威严,恼怒之下竟然以李存信为太原令,骑步、番汉兵马指挥使。
李罕之在河中吃了李思钰大亏,不但把抢来的钱粮全丢了,兵马更是损失殆尽,自己也差点被李思钰砍了脑袋。
估计是怕了,不敢去招惹河东、河右,太原府此时正磨刀霍霍向他这个叛徒呢,那也是不敢去,于是就盯上了邢、洺、磁三州。
河北之地,只有横海节度使李存孝最强,至于成德节度使王镕和刚刚弄死相、卫刺史乐从训父子的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最易夺其地,至少在李罕之眼中,这两人最易,了不起得了地盘后老实一些也就是了。
可是,李罕之的异动全都看在他人眼里呢,自发现李罕之聚兵后,河中、河右、河东三地都在聚兵,李罕之是个疯子,与流民差不多,走哪吃哪,哪怕最终杀死了李罕之,也是损失颇大,故而谁也不敢大意,唯恐给辖地造成重大损失。
无论是裴仲德,还是夔王李滋,亦或是晋王李克用,他们都未想到李罕之竟然跑去河北之地厮杀了,而泽、潞两州几乎就是空白一片,于是三人都起了想要抢夺的心思来。
而这三人最后的局面就成了相持不下,全都像是被架在半空一般。
河右夔王李滋绕过高思继,遣将李曜领兵三千入泽州;河东遣李存信领兵三万,屯兵沁州,一者威胁河中,一者虎视潞州;河中一万兵马则一分为二,第一路由马屿领兵五千,屯兵翼氏县府城关,堵住李存信侵入河中,并随时杀入潞州。第二路则是由铁牛韩都亲领五千兵马驻扎阴地关,随时杀入汾州,截断沁州李存信归路。
李曜招降阴地关守将陈雄,夺了泽州,但是却不敢继续侵占潞州。
泽、潞两州虽为昭义节度使名下之地,但又各有不同,这与两州地理相关,泽州紧贴着河右之地,潞州则与太原府相通,泽州虽与河右屡次争锋,两地旧怨颇多,但泽州也被李罕之祸祸的也最重!
两地又相连,夔王以朝廷名义招降,泽州也很顺当的落入夔王之手。
&n
第653章 李克用家族兴衰史【第三章】
刘氏想了一会,把鬓角一缕发丝别入耳后,轻声说道“太原府还可聚起多少兵卒”
盖寓犹豫片刻,躬身说道“当可再聚兵一万,但但”
“怎么了”
刘氏回头看向盖寓,有些不解问道“可是有些难处”
盖寓依然躬着身子,轻声说道“太原府还有些兵马,但这都是我族左右两部族老和一些家臣私兵。”
“王爷王爷他”
“唉”
刘氏愣了片刻,想要开口说些“为了大局”话语,最后还是沉默了下来。
思索良久,刘氏还是无奈说道“不管如何,太原乃我军根基所在,万万丢不得。”
“仁则,你以本王妃名义,相邀三弟他们前来王府,有些误会,还是当面说开好了。”
盖寓犹豫半晌才点头说道“也好,臣这就令人前去。”
刘氏点了点头,看向南方,忧郁之色愈发浓郁。
沙陀族是西突厥别部,又名处月,音译为朱邪,太宗时,沙陀部首领曾随西突厥阿史那弥射前往长安朝见太宗,至此沙陀族就一直依附了大唐。
怛罗斯战败后,天威军尽没于怛罗斯,石堡城的丢失,吐蕃人由此下山侵入西域,再加上安禄山叛乱,吐蕃人尽得西域之地,沙陀族也归属了吐蕃人治下,随之,沙陀族被吐蕃人迁往甘州张掖一带。
后吐蕃人与回鹘人争夺西域,担忧沙陀人与回鹘人勾连,欲再次迁出沙陀人,沙陀人害怕,三万人逃亡灵州,欲归附大唐,当来到灵州时,不但族长朱邪尽忠战死,沙陀人更是仅余三千人。
与沙陀人一同逃亡的尚还有昭武九姓其他胡族,这些部族本来是安置在灵、夏州鲁、丽、含、塞、依、契之地,朱邪尽忠战死后,由其子朱邪执宜为其首领。
灵、夏之地为胡人密集之地,吐蕃人、回鹘人、羌人、昭武九姓,这些部族一开始大多都是因受到北面、西面强族欺压,被迫逃亡大唐,被大唐安置之所,开始的时候都是小部族,而沙陀人领三万部族一路东逃,最后仅剩下三千族众,尽管差点灭族,但经历如此艰难后,无论战力和凝聚程度都非夏、灵两地部族所能抗拒的。
再加上安禄山叛乱后,鲁、丽、含、塞、依、契六胡州胡人,看到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大唐强盛繁华一朝全成了虚幻泡影,虚弱的本质一下子全因安禄山叛乱暴露了出来,六胡州胡人受其诱惑,纷纷进入关内叛乱。
随着不少六胡州胡族入关参与叛乱,六胡州一下子空虚下来,沙陀族也由此强盛。吞并六胡州胡人,成了“沙坨三部族”,族众一下子扩充到了数万。
元和十五年,穆宗以前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但因钱粮之事成德军兵马使王庭凑杀田弘正叛乱,朱邪执宜领军平叛,立功,入朝拜金吾将军,太和四年,兵部尚书柳公绰上奏朝廷,授其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
自此,沙陀族成为大唐举足轻重一支强势力量。
朱邪执宜死后,朱邪赤心继承了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
会昌五年,武宗死后,宣宗继位,与武宗一般,整顿吏治,以中兴大唐为己任,继续打压各地节度使,并击败了吐蕃人,夺回河湟之地,在此期间,朱邪赤心屡立战功,迁蔚州刺史、云州守提使。
咸通十年,任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
咸通九年,徐、泗两千兵卒戍守交趾,其八百戍守桂林,大唐军制,每三年轮替一次,但戍守桂林军卒长达五年未归,士卒思乡,庞勋由此而叛,或许此时南方承平太久,军卒荒废,抑或
第654章 弄残了的老三【第四章】
太原原左营将军、昭义节度使李克修府中,正有数人皱眉静坐,而李克修则裹着毯子,长子李嗣弼不时会为他添置些炭火,整间屋子燥热难耐,李克修却毫无察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