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漫步归
互相试探,互相虚与委蛇,陈善揉了揉眉心的疲倦,早就受够了。
“这一次的事情却是一个转机,”陈善摸着手指上的扳指,笑了,“当真没有想到此事反而助我一臂之力,如此想来还是要感谢那几个人,尤其是那个孩子。如此厉害,总算将她逼急了。”
“好了,”陈善于此事上没有多说,而是看向阿善,“说说吧,要怎么联系到那一支军队。”
从墓中盗得的财宝价值连城,如此的军队必然不同凡响,不容小觑,而且难得的是几乎无人知晓。若非皇家秘典有记录这一支军队曾突然出现帮助某一任君王铲平乱党,他都要怀疑这支军队的真实性了。但种种迹象表明,那支军队应当是存在的,这些年那群厉害的摸金校尉盗得古墓出土的财宝不计其数,却从未记录国库有这样的增账,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阿善瑟瑟发抖的跪在那里,终于开口了:“太后娘娘让婢子想办法去找人联系三个人。”
“哪三个”
“长安酒墨居的酿酒师老三、金陵秦淮河上的船老大老李头还有……还有……”
“还有谁”
“实际……实际寺的国师大人。上头两个应当很容易听命,但是实际寺的话,天光大师推脱的话,就去找……找江南裴氏的大公子,若是裴氏大公子不理会的话,就找人捉了他的家人威胁于他……”
“噗嗤!”陈善没忍住,笑了出来,哈哈大笑,虽是武将,如此大笑却没有半点粗鲁,“娘娘果然还是娘娘啊!”这个女人果然还是那个样子,居然想用这样的方法逼迫人听话简单、直白但有时候却又极其的好用,这是不得不承认的。
不过这种办法也要看人愿意不愿意了,裴氏如今可不是好惹的!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当裴行庭这个现任左相吃素的不成
“婢子……婢子就只知道这些了,”阿善有些害怕的看向阿莫,“其余的太后娘娘什么都未交待。”
“这些就够了。”陈善抬手将她拉了起来,阿善受宠若惊的看着他将手放到自己的肩头。 一流小站首发
第四百五十四章 归来
十三想事情总是这么简单。崔琮失笑,看着少年一脸愁眉苦脸的模样,突然觉得很有趣。
有时候简简单单的想事情也挺好的。
“今天她回来,卫家的人定然也会出来,”崔琮想了想,笑看着他,“你可看仔细了,我们来的早,占了那么好的位置,一会儿人见到了,可以把人叫上来。”
崔琰闻言,双目一亮,旋即拍了拍胸脯,保证道:“放心吧!没有问题的,我的眼力好得很呢!”说罢他双眼瞪大了向外望去,看样子还当真是准备一会儿拦人了。
现在其实还不到辰时,还早的很。茶楼里的点心也供应了不少,供茶客们饱腹。
越来越多的人挤在一旁向里望去,似乎是在好奇来的到底是谁,楼下大堂里说书先生的醒木一拍,已经开说了。
果不其然,开始就没有卖关子,直接点出了主题。
“知道来的会是谁么”
大堂里猛然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这茶楼的老板也太会做生意了,崔琮让一旁的小厮拉开雅间的帘子,看向大堂里的说书先生在唾沫横飞的说着。
先说昔年。一国太后、太子和公主沦为阶下囚,这曾经是一件屈辱的事情,没有多少人敢提及,即使知道,也无人敢提。但现在不同了,太后、太子与公主回来了,昔年的屈辱变了意味变成了忍辱负重,如此再提,就没有那么大的关系了。
而后说今。孤身独闯南疆,闯出龙潭虎穴,过西南,路遇阴兵追堵,这些曾经活跃于民间话本中的故事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了眼前。尤其做到这件事的人还只是个不曾及笄的少女,足以引起天下人的惊叹。这一点听大堂中此起彼伏的惊叹感慨声就足可以预见了。
再诉将来。此番归来,必立大功,可见这个尚未及笄的女孩子在阴阳司的前途不可限量。
闲暇时有趣的故事总能引起众人的讨论,眼下的茶楼,看热闹的茶客,光怪陆离的故事、惊人的主角,足以引起众人的热议。
这说书先生口才极好,醒木一敲,将故事说的一波三折,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茶客们听得如痴如醉。
崔琮一边听着说书先生所说,一边笑看着茶客们的反应,越看越觉得有趣。
茶楼中喧哗热闹,一旁瞪大眼睛看向窗外的崔琰也突然出声,神色激动了起来:“快看!是卫君宁这小子!”
崔琮转身,听个说书的功夫,已经到辰时了,长安城的大街上越发热闹了起来,尤其还是黄天主道上更是热闹。
虽说已经提前清道了,但逼仄的道路两旁人流看上去更多,再过一会儿的话,显然就不容易走动了。
卫家一家子人就站在不远处,家里的男眷都来齐了,女眷也来了不少,连一把年纪的周老夫人都饶有兴趣的看着四周,倒是把周围的卫家后辈捏了好大一把汗。
“八哥,我们去把他们请上来吧……”崔琰看了会儿,开口道。
身后无人回应,他回头,却见八哥的人已经不见了,再转个头的功夫,就已经看到八哥出现在了对面周老夫人的身边,似乎在说着什么,令得周老夫人不断的连连点头。
这速度……崔琰看的目瞪口呆。尤其周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的样子,看的崔琰一愣一愣的。他还是头一回知道他的八哥这么会哄老人家。
不多时,八哥就已经将人带了过来,大堂里的说书先生还在说着道听途说的故事,卫家一家子上下却好像十分高兴,饶有兴趣的听着。
崔琰站在一旁,看自己的八哥同卫家上下说话,上至卫
第四百五十六章 何用
王老太爷的脸顿时便沉了下来:“为何不早叫醒老夫”
无人胆敢说话,就连方才硬着头皮上的管事都不敢上前回话了。
王老太爷沉默了片刻,再次发出了一声感慨:“七郎怎么还不回来死丫头都回来了,他怎么还在路上晃”
当然这句抱怨没有指望谁来回答。
“摆饭吧!”王老太爷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一会儿细说与老夫听,她在街上是何等装模作样唬人的!”
本来想打扮妥当出去看一看的,谁料到她入城早了,他起床晚了,这群小辈也没个机灵的过来叫他。
真是叫人心烦!王老太爷拉长着一张脸,有些不是滋味。
……
……
宫门口早已大门大开了,陛下亲迎,百姓纷纷下跪,得以见得天颜。
“母后,儿臣不孝!”天子跪地,百姓为之动容。
当然这份动容到底是真是假不用去理会。
而后是公主与仍然昏迷不醒的太子。
“皇儿!”国母失态,即便不是国母,作为一个正常的母亲都承受不住。卫瑶卿静静地站在一旁,归来的喜气因着太子的病弱被冲淡了不少。
……
……
宫门前的混乱影响不到长安城中普通的升斗小民。
街边的小铺里几个纳鞋底的妇人正在闲聊,指着对面的宅门指指点点。
“这卫家六丫头今天可威风了,官兵清道啊!听说啊,她变出一只凤凰来把鸦群冲散呢!”
“这女儿养的比男儿还厉害!”一旁的妇人接过话头,似乎有些不解,“怎么不把男儿养厉害点”
“就是啊!女儿养的这般厉害,一般的人家那家敢提亲这万一一个不顺心,变出一只什么大虫来,那不就糟糕了”
“你瞎担心什么人家的女儿不愁嫁!今日这么游街一过,有的是人想要求娶呢!而且还未及笈,倒是大的那几个丫头,没有一个定亲的,那才叫倒霉……”
家长里短的小事是这群妇人喜欢聊的话题,很多人或许推拒,但俗事总是不可避免的。
聊着卫家的几个女儿,不多时便看到卫家的婢子又跑出门头来,踮着脚往路的尽头望去,似乎是在等着什么人一般。
“枣糕!”有人认出了这个跑出来的婢子,扬声喊了她一声,“你家六小姐呢怎么还不见回来”
她们也在这门口坐了半天了,等的就是这个卫家六丫头。虽然可以说是从小看着卫家六丫头长大的,但那是在未听说这个故事之前,眼下听了这个故事,总会让人生出更多的探究来,看看卫家六丫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何德何能可以这般厉害。
“就是不知呢!”枣糕叹了口气,眉头紧蹙,“都等小姐半天了,小姐还没回来。”
“或许有什么事留在宫里了吧!”有妇人挤了挤眼,“枣糕,你知晓你家小姐这个……”
“我只是一个婢子,怎么会知道”小婢子声音脆生生的打断了妇人的话,“不可胡说!”
虽然只是一个婢子,这般严肃的说话还是唬的人一愣一愣的,而且说罢便重新回去关上了房门。
“咦,这小婢子,还跟真的一样!”妇人叹了口气,“一个小婢子,偏偏作出宫里女官的姿态,这叫什么呀”
“还拿乔,这小妮子!”妇人感慨道。
闲聊的妇人继续闲聊,枣糕也再次出来望了两回,可直到月上柳梢都没有见到卫家六丫头的人。
看样子,今天是不回来了啊!
……
……
“帮我一个忙!”
一个才下了值的小太监被人拦住了去路。
面前的少女穿着一身钦天监的官袍,头发高高束起,不施粉黛,却很好看,诚
第四百五十七章 谏言
油尽灯枯,久病成疾……这些消息明宗帝根本无法接受。他忍了那么久为了什么亲生母亲被掳,他忍;儿女被掳,他忍;被一个毒妇拿捏在手,他忍;忠臣被杀,他还忍。能忍下去是因为他坚信自己此举是忍辱负重,所以他的母亲、儿女归来了。
结果甫一归来,就要面对生离死别。他暴怒,为儿女、母亲的遭遇所痛惜,但更多的却是怒自己的忍并没有带来应得的结果。
他怒的不止是太子的身体,还有自己过往的隐忍,这代表自己过往的隐忍变成了一个可笑的笑话,他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于是忍了多年,终于爆发了。
所以天子一怒,则伏尸百万。
虽说这句话十分夸张,但跪了一殿的太医连同两个阴阳司的小天师都心如死灰。
上头站着的是君,虽然以仁德著称,但不仁德时想要取走他们的性命,也不过皆是君王口中一句话而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已是五月了,蚊虫也开始出现了,虽然不多,但总有那么几只早早的就有了。黄小将军以及一帮侍卫在殿外喂蚊子,只敢借着衣袍轻轻的挠一挠。
黄小将军虽是个武将,而且自小摸爬滚打的练武,皮糙肉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惹蚊虫喜爱。站了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多了好几个包了。
他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转头看向一旁,而后看到那奔波了几个月,依旧白白净净的少女从袖口扒拉出一张空白的符纸,尾指沾了点不知道哪里摸出来的朱砂。目光平视前方,手指却十分灵活的在符纸上划拉了一会儿,而后贴在了腰上。
他正看的认真,目视前方的少女却突然回头,朝他望来:“要一张么免得喂了蚊子。”
黄小将军连忙点头,要了一张,贴在身上,继续站着。
站在殿外虽然喂蚊子,但总比殿内随时掉脑袋来的好。
两人继续站着,少女低头打了个哈欠,听着殿内传来的陛下的怒吼声。
老实说太医署的太医还当真倒霉,主子一个不顺心,被牵连到的太医们脑袋就要搬家。所以说还是孙公精明,直接不见踪影,他今日若在场的话,一定是首当其冲倒霉的那个。
仁德与残暴不过一念之间,满殿的太医们被押了出来,最末尾的是阴阳司的扁问和秦越人,看来这些人今晚要送命了。
消息传的很快,天子盛怒之下做出如此举动,早有重臣闻讯禀报请求入宫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左右二相,虽然朝堂上,左右二相政见不合,但此时却出乎意料的站在了一起,前往谏言。今日,若是没有劝住陛下,当真作出残杀太医、小天师的举动来,陛下先前多年的仁厚声名将毁于一旦。
不管是谁,就算贵为高堂天子,相比于善行,更容易记住的是恶行。所以,今晚,天子一旦当真砍下了这些人的脑袋,这名声就做实了。以往所做的也就没有了意义。
……
……
王家祖宅的院子里灯火通明,夜灯如长龙一般环绕着整座园子,热闹非凡。
戏台上的戏子在咿咿呀呀的唱着,王老太爷兴趣满满,时不时的拍手叫好。
管事从一旁穿过人群来到了王老太爷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王老太爷挑眉:“哦都去了”
管事应道:“是。不少大人在殿外跪着帮忙求情。”
“这样啊!”王老太爷若有所思的想了片刻,其实相较于这些人,崔王谢三家的消息要早上不少时候,所以,太子病重归来,陛下发怒这些事情,他早已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时间掐的那么准,一回来便遇到了此事。
“她有没有做什么”
&nb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成
想谏言也要看时候,否则那就当真是提着脑袋在谏言了,就譬如眼下。
众人在一旁围观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引去陛下的注意了。
站在一旁的黄小将军已是一脸震惊了,她出口的速度太快,快到根本来不及阻止,已经喊出了声。所以,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一眼少女,复又低下了头。
有人想要富贵险中求,他根本拦不住。
“陛下!”少女抄手行了一礼,在满场如临大敌的紧张中有种莫名的优雅淡然和智珠在握。虽然这个年纪,并不适合这两个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