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汉唐风月1
不得不说,仅从这个日军单兵突进十几米的娴熟战术动作来看,说第四师团的兵都是窝囊废绝对是扯淡。要知道,那可只是一个挂着二等兵军衔军龄不超过二年的新兵而已。窥豹一斑,这支军队其他的老兵的军事素养也就可见一斑了。
躲在掩体后的军曹以及两名步兵两名机枪手脸上皆是一喜,只要那个二等兵能将掷弹筒丢过来,就是对面支那人的死期了。也许没有专业掷弹筒兵打得那般精准,但同样接受过掷弹筒训练的这帮老兵们同样有信心用这个压制住那名支那神枪手。再等那几个正在两翼进攻的同僚进入属于他们的射程,就是山上中国人的死期了。
可惜,那名二等兵的战术动作再娴熟,突进速度再快,在以800米每秒飞翔的子弹面前也不过慢如蜗牛。尤其是,操纵子弹着点的,是如今在独立团排名前三的超级射手。
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手刚碰着掷弹筒的日军手猛然握紧,却再无丝毫力气将手中的掷弹筒拿起。6.5毫米友阪弹从他耳根处贯入,将他的后脑打了个大窟窿,一枪毙命。
看着这一切发生的5名日军脸上刚泛起的喜色完全僵硬,甚至比哭都还要难看几分。从第一声枪响到现在,时间也不过刚刚过去了不到三分钟,他们就战死了5人,十五个人,被干掉了三分之一。
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对方除了
第861章 艰难的选择
新兵牛二,不,确切的说现在的牛二已经不是新兵了,早在前年就积功升至少尉的他现在已经是六名特种兵的指挥官。
看着瞄准镜中呈直线队形正在向曾经水他们枪响方向快速前进的日军小分队,曾经稚嫩的脸上已经挂上一丝成熟的牛二眼里涌出彻骨的冷意,低声对距离自己不过五米外的蔡大刀说道:“白菜,我开枪把他们逼到那个位置,剩下就看你的手艺了。”
“嘿嘿,大牛你就等着瞧好吧!看我怎么让这帮龟儿子们坐土飞机。”蔡大刀自信的声音传来。
很自信,但也是压低了嗓音。因为,他们埋伏的位置,距离那个小分队日军,实在是太近了,近到就算不用瞄准镜,两人也能看清对方日军军曹愤怒的脸。如果不算小山的高度,光论平行直线距离,他们之间绝不会超过80米。
显然,这两个老资格特种兵要远比曾经水和二货男要大胆的多,自然,也危险的多。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枪法优势,抵近到如此近距离,无疑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
但,那是因为他们的战法和曾经水他们选择的是不同的。当然,这二位也没有说有打光子弹就和日寇来场白刃战的意思。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战斗,才是他们现在需要做的。
等到日军小分队进入那片他们视野最佳的开阔地后,牛二同样是对准日军小分队中的掷弹筒兵开枪。
日军同样也很有战术素养的四散开来,纷纷寻找掩体同时向牛二这边射击。近距离响起的枪声让他们很简单的就判断出来敌的方向。
只是,他们并没想到,他们寻找的掩体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安全。
“轰”的一声巨响。足足四名日军被忽然而至的剧烈爆炸给炸的飞了起来,还有两名捂着脸痛苦的哀嚎着在地上滚来滚去。
并不是什么迫击炮,也不是掷弹筒,爆炸不是来自外部,就在他们身边。
很简单,这处伏击的战场是牛二和蔡大刀特意为从一里地外狂奔过来的日寇小分队尖兵们准备的。
他们想支援那边被曾经水伏击的同伴,就必须走这条山路。早在十五分钟前,蔡大刀就在他们遭遇袭击可能会躲避的位置设置好了几处诡雷。触发的线是独立团从秦岭山脉中寻找的金丝蚕吐出的蚕丝绞合而成的蚕丝线,轻便而结实,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被染成土黄色的线甚至可以承受四十多斤的拉力。
这种颜色和土石很接近的蚕丝线别说在慌忙躲避中无法发现,就是你侦查前进也不一定就能轻易看见。独立团特有的两颗防御型圆瓜手雷被蔡大刀浅浅的埋在大石或沟壑之中。为了增加威力和伪装,蔡大刀还在上面铺了一层小石子。
那两名捂着脸乱滚的日军就是被手雷爆炸激起的小石子击中了面部直接丧失了战斗力。在这样的战场上,失去手或者腿还可以挣扎一下,但被击中了柔软的面部,那,基本可以判定他们死刑了。
比曾经水他们的效率可要高的多,仅只是一个照面,诡雷炸死4个重伤两个,子弹击杀一个,直接将这个小分队的日军消灭了一半。
而让日军觉得眼泪流的是,那炸飞的四个正是他们的机枪小组,他们的歪把子机枪刚刚支起来,都还没来得及扣动扳机,倒霉的供弹手就一脚踢断了牵绊诡雷的蚕丝。悲催的日军机枪小组四个人因为太亲密都躲在那块最显眼的大石头后面,所以集体被来了个天女散花。
至于那挺机枪,也被手雷狂暴的能量掀飞了十几米远,坏没坏不知道,但从那个“歪把子”都变正了的模样来看,娇贵的大正十一年式机枪还能正常射击的可能性绝对低于百分之十。
这下好了,机枪没了,掷弹筒也没了,所有日军引以为豪可以吊打中**队的远程武器都没了。他们,现在也只剩下了和中国人一样的步枪。
“卑鄙的支那人,死了死了的。”侥幸未死的日军们纷纷愤怒的大骂偷袭他们的中国人的同时,小心翼翼的观察自己的周边,同时每个人都不再乱动弹。
天知道中国人还会在那儿埋了“地雷”
但,他们不动,诡雷就不会被触发爆炸吗
是的,按常理来说是这样,只要不触碰到牵绊手雷的蚕丝线,就算趴在手雷上,手雷也不会爆炸,日寇尖兵们用快速的反应显示了他们不是窝囊废,他们是大日本帝国最精锐的常设师团的士兵。
但是,他们遇到的,是未来时空中红色共和国利刃亲自训练出的兵,他们那种所谓的精锐,对于刘团座来说,还真是不够瞧的。
&nb
第862章 无限制战争
这帮生死边缘的日军,很快的就做出了反应。
对于一名成熟的军人来说,他们可以很快的判定,从山壁上飞滚下来的那些巨石,别说那磨盘大小的,就是拳头大的,砸脑袋上那也是能要命的。相对于这种百分百的要命,那无论是地雷还是对面的敌人手中的枪,从几率上来说,能活下来的几率要大的多。
不得不说,他们想的没错。
但是,就跟他们新婚之夜一样,想象中的老婆从来都是丰满的,可自己面前的女人永远都是骨感的,盈盈一握就是他们最好的自我安慰。
不过80米的距离,对于一名超级射手和一名特种兵来说,简直比打静止靶还要简单的多。
率先跳出可藏身沟壑并做出熟练闪避动作企图奔向他早已看好另一处掩体的日军军曹直接被牛二一枪撂倒在地。
另外一名紧跟着自己小分队长跃出的日军也被蔡大刀一枪给干掉。
剩余的六名日军一看这架势顿时傻了眼,敌人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枪法竟然如此精准,一枪一个,完全不带落空的
惊惧的同时,头顶滚路的乱石还在轰隆而下,不敢跳出去,就只能弓着腰向两边逃,虽然有可能依旧被乱石砸着,但总比跳出去给别人神枪手当活靶子强吧!
很不幸,蔡大刀在那条日军一定会跳进去当掩体的沟里,最少布了5枚诡雷。
“轰轰”两声巨响炸响,三名日寇再也不用自己费劲儿跳,就直接就被炸飞出了沟外。
对于此时躺在地上身体抽搐着连哀嚎声都听不到的已经不知生死的他们来说,恐怕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再做艰难的抉择了。
三选一,还都是生死抉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太难了。
对于已经死去的小鬼子来说不用辛苦的做抉择了,但对于落在后方五六米没被诡雷波及到但同样被冲击波弄得灰头土脸头昏脑涨的三个小鬼子来说,就有些悲剧了。
因为,他们还要做选择题,而且还要在更短的时间之内。要不然,马上就要成臭寿司了。
相互对视了一眼,三名小鬼子牙一咬,跳出不过半米深的土沟,在石头轰然砸下的同时,一边疯狂的向前跑着并开枪,一边拼命叫嚷着“天皇陛下万岁”给自己打气。
像是无比武勇,更多的,却是战斗意志崩溃。
很显然,尚在数千里之外的裕仁天皇不可能万岁更不可能来保护他的士兵,因为那个坐在高位上脸色苍白的中年人甚至就是个普通人都能把他胖揍一顿。用中医的说法,他明显肾虚。
接连三声枪响过后,三名在生命最后时刻显示了把武士道精神的日军步兵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在战场上,决定生死的,除了敢于迎接死亡的勇气,还有实力和智慧。
一支精锐的日军侦查小分队十五人,全灭。整个战斗,根本没有超过五分钟。
仔细数了数地面上可见的尸体和还在血泊中蠕动重伤未死的日寇数目,牛二握着枪继续趴在原地警戒。
蔡大刀则拔出腰间的手枪谨慎的以战斗姿态潜行过去,拔出背上的大刀,一刀一个,将地上几个还再呻吟的日军格杀当场,然后又把还未发挥作用的几枚手雷收回,在几名日军尸体周围又忙乎了一会儿,这才冲远方的牛二打了个手势,两个人一前一后离开了这个伏击地点。
他们,还要为那边还在战斗的同伴警戒,以防其他小分队日军来袭。
特种兵不是神,靠着比日寇更优良的装备和训练以及对地形的熟悉,他们或许可以干掉一个小分队的精锐日军,但绝不代表他们真的就是百人敌千人斩。
更科学的分工协作才是特种兵们比目前他们所遇到日军最大的优势。
因为,日寇太自信了,他们认为一个小分队至少能抵抗中**队一个排,6个小分队合计两个小队大半个中队的日军就能抵挡中国一个营。
只能说,他们真的是想得太多了。他们都忘了,在两年以前,有支中**队用7000余人干垮了他们一个拥有两万多兵力的常备师团,阵亡中将一人,少将三人。那时的兵力,是一比三,中**人为一,日本人为三。
激烈的枪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等到得到消息的日军两个加速前进的步兵中队赶过来时,看到的是大猫小猫两三只垂头丧气满脸哀色失魂落魄的几个属下。
“纳尼”领头的日军大尉山下竹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做为第20联队第3步兵大队下最精锐的第8步兵中队,派出的六个小分队侦查尖兵中有三个都是从他的步兵中队抽出的。
那几
第863章 热河黄昏(1)
在一场由独立团特种兵主导与日军第四师团第20步兵联队的侦查尖兵生死搏杀战之后,中日双方各投入上千人的更大规模攻防战开始了。
第20步兵联队在全军3800多人到达之后,仅仅只修整了半个多小时,就由一个步兵大队在其联队炮兵中队的四门山炮和四门步兵炮的掩护下,朝孙永勤部所处的莲花山位置发动了进攻。
日军尖兵虽然死伤惨重,但他们也不是说完全没起到作用,他们终究还是侦查到活跃在承德黄花川一代农民军防御阵地的位置。
当然了,这也是刘浪刻意放水的结果。不让他们知道孙永勤部的防御阵地,他们又怎么会放马来攻不攻的话,又怎么能让第四师团这帮小贩们磕掉大门牙
纵观整个中国的抗战史,这日军各师团的特点在刘浪看来其实和各类狗脾气也差不太多。
比如满脑子军国思想的板垣征四郎领导下的第五师团,他们就像一条野狗,你把他们打得越狠,他们就越疯狂,就算临死也要咬上一口让你痛彻心扉,是个很难缠的对手。又比如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寇第十六师团,那则像是一条疯狗,面对危局根本不管自身安危也要在比自己强大的多对手上撕下一块肉来。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包围的第十六师团穷途末路竟然靠自己战死的士兵的尸骨为食和美军作战,整个师团战后仅余600余人尽显他们不为正常人的疯狂,是个令人憎恶的同时也是个很可怕的对手。
但第四师团,在刘浪看来,更像是只哈士奇。别看外表长得和狼一样有着冷峻的目光和锋利的牙齿,但只要将其胖揍一顿,这货就得露出保命第一的本性。
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把这装腔作势的“二哈”胖揍一顿再说其他。
刘浪眼中的“哈士奇”在还未正式开战就损失了半个步兵中队恼羞成怒的南云造二大佐的命令下,于下午四点钟已经接近中国北方冬天的黄昏时间向早已挖掘好战壕和工事的热河义勇军发起了进攻。
孙永勤之所以在莲花山建自己的第一道防线,那是因为莲花山的地势。不是因为其险要易守难攻,而是因为莲花山的地形。
莲花山,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山,而是好几座山组成的。
顾名思意,莲花山从高空俯瞰,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中间是一座高达130米的小山像是莲花的花蕊,周围则是由4个大型的小山丘给围着像是花瓣,再外围则是层层叠叠的小型山峦。
再向远方,则是越来越高的山脉,想进山,此处是必须通过的位置。而想通过莲花山地区,唯一能走大车的山路距离莲花山最中的主峰不过300米,只要再上面驻军,想从那条路上走,就在他们的火力范围之内。
但想攻击莲花山主峰上的防御阵地,就躲不开来自另外四座山的攻击,可若是想先攻下其中任意一个山头,因为地形的原因,旁边距离并不远的丘陵上防御阵地亦可以对其进行支援。
再说白一点,根据地形特点,莲花山防御阵地是可以互为犄角的山地防御阵地,主峰上的阵地还可以保护所有外围阵地的侧翼安全。
哪怕是外面的两座山被攻下,只要主峰还在后位于后侧的两个阵地还在,所有部队都还可以在火力的掩护下顺利后撤,最终遁入大山。
这里,就是个最好的可守可撤的第一道防御地形。驻守热河的第一混成旅团亦在此地和孙永勤部鏖战数次,虽然有一次派遣重兵高达三个步兵大队,孙永勤不欲伤亡过大主动撤入山区放弃了这一防御地点,但孙永勤部可以长期盘踞在这里,不代表日寇也可以,等第一混成旅团一撤兵,他们就又出来占据了这块地盘,这让驻守热河的第一混成旅团大为苦恼。
打得赢就以地形优势和他们硬扛,一看你小鬼子人多,咱就撤。等你一走,就又卷土重来占据此地对这一片地区的日军
第864章 热河黄昏(2)
山炮是曲射炮,步兵炮是直射炮,一个可以对战壕中的战斗人员进行杀伤,一个可以对敌人固定工事进行毁灭性打击。
日军的炮火分配很科学。
足足二十分钟的狂轰乱炸,将一号阵地上炸得是满目疮痍,本来是白皑皑的一片看着很整洁的小山被炸得黑一块,黄一块,完全是面目全非。
在主峰阵地上拿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切的孙永勤脸上肌肉崩得紧紧的,他哪能不担心那块阵地上可是有着他近三百士兵啊!要不是在收到刘浪军事计划并得知他要亲来指挥之后蔡大刀等人就指挥着士兵们在各处阵地都挖掘了足够大量的防炮洞,可能还没看到日寇如此凶猛炮火,光是看到日寇这数千大军,孙永勤就会下令抛弃这里,像以往一样撤入大山了。
他身边刘浪的表情却很淡然,日军凶猛的炮火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日寇凭借炮火就想攻下山头阵地不付出代价那就真是想多了。如果他们全部换成150口径重型榴弹炮或许还差不多。
可惜,那玩意儿,他们运得进来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