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汉唐风月1




第828章 除夕大庆(5)
    随着领头一名手持青天白日军旗士兵身后的一位上校猛跺两脚地面突然立身形,嘶声长吼“立定”,紧随他身后十余排士兵组成的军阵中的士兵们也集体猛踏两步集体大吼“立定”。

    “咚咚”两声闷闷却几乎能震得人心尖发颤的脚步声响起,接着就是一片寂静。

    笔直战立如林的士兵队列是寂静的,周围的观众们亦是寂静的。

    什么叫整体,这就是整体。如果说先前的原地踏步给人是一种律动的美,那现在满场的寂静,则是满场的观众对数千人同时在口令声中由动突然转静最震撼的表达。

    然后,先前排成两列小跑着前进的尉官队列迅速分散,各自融入以连队为单位组成的各军阵队列,有的站到了各自军阵队列之前,有的站到了队列之中。

    显然,能站在集团队列之前的,最少都是上尉级别的军官。像凌洪上尉就直接站到了高声嘶吼发布立定命令的迟大奎身边,因为他是一营的副营长同时还兼任一营一连的连长。

    在范大师长的嘴巴猛然张开还没来得及合上之际,“滴滴滴”冲锋号再度响起。

    只听领头的上校一声大吼:“第一营第一连齐步走。”

    他身后的十六排官兵组成的军阵跟随着军旗和上校少校一起,由极静突然转为动。

    这次,没有轰然的脚步声,或者脚步声没有先前数千人同时踏步那么大,但,士兵们同时迈腿同时摆臂,齐刷刷的动作以及齐刷刷军服摩擦的声音和并不大而整齐脚步声一点儿也不比刚才那数千人惹出的动静来得震撼更小。

    因为,只有当他们走入训练场,距离围观的人群才更近距离看到开始缓步行进的官兵队列的整齐程度。每个人,不光迈出的步伐大小几乎是一样的,就连挥动手臂的时机也完全相同。单手托着扛于肩膀上的如林的钢枪仿佛在这一刻更是展现出他们战斗的决心和勇气。

    “第一支向我们走来的部队,是我独立团第一营第一连,该连全连156人,在两年前长城一役,战死60人,轻重伤70人,但他们以一个连队的兵力于山楂峪关口顶住了日寇两个大队的轮番进攻八天,并以60可战之兵和近200日寇白刃战尽毙100余日寇,战后能重组连队的不过60人,但他们依旧浴火重生了,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领队的是一营营长迟大奎上校,跟在他身边的是他们的连长凌洪上尉亦是英雄,于长城一役,单人格杀日寇三十人以上。。。。。。”

    没有麦克风,团副张儒浩亲自拿着一个白铁皮做成的大话筒,一改往日的儒雅,涨红着脸鼓足力气几乎是以嘶吼的声音在行进队列整齐划一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中介绍第一支出场的部队。

    不过,谁也没有笑话堂堂张团副还要用这样一个简陋的工具,所有人的眼神随着张儒浩充满金戈铁马的介绍都集中在那支踏着稳定步伐逐渐前行的队伍身上。

    尤其是那位面如刀削斧凿英俊无匹,绿底领章上一道金杠镶嵌着三颗闪闪发亮金三角的上尉连长,更是夺去了不少怀春少女的眼球。

    都说美女爱英雄,这名上尉一人格毙三十名日寇的战绩,绝对称得上英雄二字不说。此时充满阳刚之气的行进姿态在身后官兵们整齐划一步伐的存托下更是帅得闪瞎人眼。

    可以说,这会儿给凌洪凌上尉来匹黑马,就完全符合黑马王子的形象了。妥妥满足一切怀春少女的幻想。

    不过,这并不算完。

    能拥有第一个出场顺序,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殊荣。刘浪没有把这个殊荣给敢死营,亦未给刺刀营,也未给磐石营,独独给了第一营第一连,也由此看出刘浪对一营的看重,虽然没有拥有另外三营拥有名号的军旗,但独立团一营的名号,就证明他们依旧是刘浪眼中的第一强军。

    随后,他们用接下来的表现,证明了独立团第一强军的风采。

    所有人只是注意到了他们整齐划一的步



第830章 用炮来点烟火
    在众人有些发懵的视野里。

    只见炮兵方阵迅速散开,拉炮的健马被拉到一边,四个炮兵班将四门山炮每隔十五米一门架好,四个炮兵测距仪也一一摆好,几名士兵迅速看着前方并大声的报着数据,架炮的炮兵则根据战友报送的数据迅速的调整着大炮,而另一些士兵则从一辆马车里卸下四个炮弹箱子放到各自的炮后,并从中各抱出一枚黄橙橙的炮弹。

    竟然是真的实弹。

    日他仙人板板的,真是实弹。在场的四川人无不在心里狠狠的吐槽。

    “刘团长,这是要搞啥子”利用炮兵还在调整炮口的空挡,范绍曾忍不住有些心疼的看着那些被塞入炮膛里的炮弹,满脸蛋疼的问道。

    他可是知道,这炮弹看着不起眼,但着实贵,一发炮弹最少也得数十银洋。因为,这玩意儿也是进口的。这四箱子炮弹看起来怎么说也得近二十发之多,如果是用来当礼炮来放,浪费钱不说,关键是这炮弹有钱也不好买啊!如果放到他的四师,平时绝对都是当宝贝一样藏着,别说打了,不是遇到生死存亡的时候,炮兵们想看一眼都难。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他的第四师可没这个宝贝玩意儿,顶破天也就两门用了快二十年的老山炮。说蛋疼,恐怕更多的也是羡慕嫉妒恨造成的。

    “是啊!刘团长,值此大庆,其他花销也就罢了,但这军械弹药还是能节约就节约一点的好。”张炎也有些心痛的劝道。

    这就是一个工业基础贫瘠国家的悲哀,统领大军的将领们或许对钱不太在乎,但对于自己不能制造的军械弹药却从来都是宝贝的很。

    刘浪却是淡淡一笑,“值此大庆之时,没有礼花怎么能行两位老兄不必心疼,这也是对我团炮兵营的弟兄们是个考验,越是紧张的时候这炮啊越是要打的准才行!否则,在比这还要紧张的战场上怎么杀敌做为我团火力支援部队,他们必须得有这样的心理素质。”

    好吧!这话说的完全没毛病,两个将军集体无言以对。不过,对刘浪的治军之道却是想不佩服都难了,能把如此重要庆典都不浪费,来考验炮兵们的心理素质,除了独立团,想来也没其他部队这么做了。

    如果没打准,别说这炮兵营会成为笑柄,就连整个独立团恐怕也要在所有广元士绅面前丢个大人,那可会将前面步兵列队给人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完全抵消殆尽。

    不过,如果对着远方山林随便放上几炮,让大家伙儿看看大炮的威力听个响儿,就当是放个礼炮的话,倒也不无不可。反正独立团看着就很财大气粗的样子。

    但是,随着张儒浩的高声介绍,独立团显然真的没有只放放礼炮做样子的打算。

    “现在准备实弹射击的是我独立团炮兵营,长城一战,前身为独立团炮兵连的130人官兵一共朝日军炮击136次,罗文峪防御战整整八天,他们平均每天参与战斗的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射出炮弹高达一万余发,打废炮管数十根,炸死炸伤日军无数,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日寇才不能肆无忌惮的朝我阵地开炮,他们,是我团最可靠的火力支援部队。

    现在,由他们用他们最信赖的大炮来点燃我独立团除夕大庆的焰火。就在前方九里地的山头,每座山头上一座烽火台,象征着我独立团自1932年成立以来的四个年头,燃起的焰火,象征着我独立团将继续在和日寇抗争的战火中砥砺前行,永不后退。

    但是,他们只有四炮的机会,没有试射,没有补射,每个弹箱里,只有一发炮弹。”张儒浩的声音在变得有些安静的训练场上高声响起。

    “看到没,两位老兄,我刘浪不是败家子儿,没那么多炮弹供弟兄们玩耍。”刘浪笑眯眯的对着身边的中将少将说道。

    不过,这次就算是最爱开玩笑的哈儿师长,脸上也浮起一片肃色。

    刘浪这个玩笑不好笑,但,却充满了自信。他有认为自己的炮兵,能一炮命中4500米之外的目标,而且是,连续四炮,每炮必中。

    这,得有多少实弹训练的机会才能拥有如此的自信那!两位率兵多年的将军从刘浪的自信中读懂的更多是里面蕴藏的潜台词。这世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也都是靠着别人要努力的多的训练才成就的。

    “开炮”赵二狗脸上前所未有的严肃,在四个拿着红旗的班长次第举起手中的红旗后,吼声震慑全场。

    随着这声命令,举着小红旗的炮兵班长猛的一挥红旗。

    “嘭。。。。。嘭。。。。。嘭”四门大炮次第发出巨大的吼声,震的二十几米外的人群纷纷捂住自己的耳朵,一帮大小姐们更是花容失色。

    仅是开炮就是这么大威力,那炮弹落地后将会是怎样的惊天动地啊!如果赵二狗告



第831章 老兵不死,砥砺前行(求下月票)
    帅,炮兵营玩的这一招儿,简直比前面步兵们刺刀如林正步走过训练场还要帅。

    不说长相帅点儿的炮兵营军官们看着帅的一逼,就连长相猥琐但这一刻却是一脸肃杀的赵二狗大营长在不少少女眼中都有说不出的男人味儿。

    男人,无论什么时候还是要靠才华吃饭的。

    虽然刘团座一向认为他是靠脸。当然,这有些破坏绝大部分人的世界观。

    紧接着是工兵连,辎重连,医护队等等独立团其他兵种方阵,就连后勤部所属的仓库兵,炊事兵,兽医都出来一一亮相。

    经历了前面令人震撼的步兵方阵和炮兵实弹表演,这帮辅助兵种可能就是医护队的一帮英姿飒爽的女护士和三十名全副武装的女兵们让人眼前一亮。

    但真正掀起整个独立团阅兵式**的是最后一个入场的方阵----退役老兵方阵。

    所有现役独立团官兵全部走完之后,最后入场的方阵就是压轴的,也是荣耀的象征,刘浪将这个荣耀,留给了从各村寨召回的退役老兵们。

    整个独立团所属也没有任何异议,将这个荣耀留给了因伤致残的退役老兵们。

    他们,永远是独立团的兵,是独立团的一份子,从未变过。

    这个由一百人组成的方阵,没有先前的士兵们走得那般齐整,虽然他们已经很努力的保持齐整。

    但,有的拄着拐,有的缺了胳膊,身体上的残缺制约了他们极难将动作完全保持一致。

    可是,当这个方阵入场的时候,观看人群集体保持安静,整个训练场里,只有这帮老兵方阵并不是特别整齐的脚步声和他们为了保持队列整齐还稍显辛苦略微粗重的呼吸声。

    “向我们走来的是老兵方阵,对于他们,无需多余介绍,他们的伤痕就是他们功勋的证明。在这里,我代表独立团三千将士将一句话送给他们,老兵不死,唯有砥砺前行。”刘浪接过张儒浩的白铁皮大喇叭吼道。“全体都有,敬礼。”

    “唰”的一声,在场所有的军人,不管是不是独立团的,包括范绍曾和张炎,全部举起了自己的右臂。

    没有等老兵们先行敬礼,在场的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到士兵,全部向老兵们行起了军礼。

    “老兵不死,唯有砥砺前行。”柳雪原默默低念了几句,眼神有些朦胧的看向不远处肃然向老兵方阵敬礼的刘浪。轻声道:“雁雪妹子,你选的未来夫婿,真是文武双全,着实是羡煞人也。”

    同样肃然举起右手将目光投注到老兵方阵上的纪雁雪没有回答,心下却是微微叹息。好一个文武双全,可是,太优秀,也是缺点啊!还得费神看牢点儿,这不,这不就被你柳大记者也给相中了吗大洋的另一边,还有个腿长肤白的洋妞儿觊觎着呢!

    老兵不死,唯有砥砺前行。刘团座的用词固然很打动人心。但真正让全场两千普通百姓将尊敬的目光投向老兵方阵的是,是他们步履并不算齐整甚至有些蹒跚的前行。

    是的,他们有了少了一条腿有的少了一条胳膊,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老式**军服。

    看似艰辛,却依旧目光迥然,虽是蹒跚,却依旧高昂着头。

    没有人会认为这是独立团特意挑出的残疾老兵玩出的噱头。因为,在观礼群众的最前排,有更多无法参与阅兵的老兵,他们,或双腿皆无,或双臂皆去,或两眼双盲。那个方阵中的老兵代表,已经是独立团竭尽所能所挑选的能自由行动的老兵了。

    “敬礼。”老兵方阵领头的一个挂着五宝鼎勋章不配军衔仅剩一条左胳膊的黑大汉眼中闪着泪光,厉声吼道。

    与此同时,黑大汉抬起了自己的左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黑大汉,绝大部分独立团官兵都认识,那是敢死连仅剩的40人中的一个,也正是这个叫大熊的曾经的山匪,在全团公祭仪式上誓死不退役。没想到,已经荣获五等宝鼎勋章积功升至少尉的他最终还是选择退役,并去了广元村寨里担任护卫队教官。

    但独立团的官兵们懂得,不退,不是因为荣耀,是因为这里葬着他的兄弟;退,同样不是因为退缩,是因为这里还有他活着的更多兄弟。

    站在敢死营最前方的周石屿向来平静的脸上更是犹如一块冰冷的石头,但军帽帽檐阴影遮挡住的眼睛里,却是泪光隐现。

    再见昔日弟兄,他怎能



第832章 民国版“非诚勿扰”
    可以说,这个除夕,给在场广元人们留下的,绝对是他们一生都难以磨灭的震撼。

    当然,极度的震撼过后,更多的是欣悦。

    因为,守护他们的独立团,竟如此的强大。

    是的,出于种种原因,独立团没有展示任何肌肉,除了四门山炮算是重武器以外,其余不过是步枪和手枪而已。但是,没人觉得他们不强,相反,所有人都敢很确定的认为,他们,就是强军。

    两年前击溃日寇第八师团,以及广元川北地区难得的三年平静没有遭受刀兵之祸,就是明证。

    因为极度的震撼,在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注意到,他们是将这一幕深深的刻进了脑海,而城防司令詹成芳那位爱好摄影的宝贝姑娘,却是用她那台老式的莱卡ii型照相机记录下了独立团步兵方阵和老兵方阵走过训练场的瞬间。

    恐怕,詹小姐也根本没预料到,她抓拍的独立团老兵方阵右手行礼并单腿行进被誉名为“老兵不死”的那张老照片,将和著名记者柳雪原所著的《我经历的抗战十四年》一起被收录进未来共和国的军事博物馆,成为记录中国人民抗战的一件重要历史文物。

    盛大的阅兵仪式完成,接下来自然就是欢聚一堂。

    四川的冬天因为秦岭的缘故,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呼呼寒风,温度并不是很低,除夕这天老天也算给面子,不仅没风,还艳阳高照。

    独立团全体官兵就在训练场上,以营连为单位,摆上早就从基地搬过来的长桌。同时,每个营将自己营归队的老兵都迎入自己的席间,由各连主官亲自作陪。

    这次,已经在各位闺秀面前亮过相的中尉上尉们要陪老战友,没时间再去她们面前晃悠了。阅兵前和阅兵时,刘团座早已给了他们足够展示自己的时间。用通俗点儿的话说:公孔雀,早已经开过屏了。

    雄性荷尔蒙的气息已经散出去了,接下来就得看各位四川女娃儿和一帮注定要做丈人丈母娘的士绅们的眼光了。

    这,就是刘团座为自己属下这帮光棍们搞的民国版“非诚勿扰”第一个环节----靠帅夺走你的眼。

    从效果上来说。。。。。。目前还不太看得出来。各位“丈人”“丈母娘”现在还很冷静的准备大快朵颐呢!做为母孔雀的川妹子们虽然泼辣,但也不至于把自己的爱慕之心拿到酒桌上来说。
1...170171172173174...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