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铁血兵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锅巴王
敌人的战壕吗,不行,被坦克挡住射击路线。
向暗堡打吗,对方在八百多米处,在三八式步枪有有效射程之外。
该死的“爆头鬼王”,为什么把距离设计得如此精准
“哒哒哒哒哒……”
刘明明对着倭寇群,淡定地极速射击。
他到底杀了多少人,不知道,不管,不数,反正杀得越多越好!
其实,这一仗之后,他成了杀鬼子最多的机枪手,至少八百!
刘明明极其聪明,他知道团长要全歼鬼子,他这一挺重机枪,封锁鬼子的后路,专打后面的步兵。
同时,他命令本暗堡的其他两挺重机枪,也专门打鬼子后路。
其他五个暗堡的十五挺机枪,五挺打前路,封锁对方进攻路线,其他十挺自由扫射。
活下来的数千鬼子,不管是不是射得准,全都向暗堡开枪。
一颗子弹射进来,刘明明身边的战友倒了下去,肩膀骨被打中,子弹卡在骨头中。
因为这是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之外,流弹虽然打得中,但动能大减,打不穿人体了,遇上骨头更弱。
刘明明高声道:“救人,换机枪手。”
医护兵迅速上前,为兄弟快速止血。
一名机枪手快速上前,开始扫射。
“咣”
刘明明头部一震,头盔巨响,他感觉头部传来巨痛!
他向后跌倒,一个屁股坐在上,心中暗叫:头部中弹,要为国捐躯了!
警卫员吓坏了,扑上前来,抱住刘明明,叫道:“营长,营长啊,你,你不能牺牲啊!医护兵,医护兵,快来啊!”
刘明明道:“告诉团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刘明明,身为大学生,能上阵杀敌,虽死无憾。”
这时,医护兵扑上来,看到钢盔上有一个弹孔,心都凉了。
子弹打穿头盔,活不了啊。
刘明明看到医护兵的神色,反而哈哈大笑:“为国捐躯,我所愿意也。哭什么哭,脱下钢盔,能治就治,就能治就拉倒。”
医护兵忍着眼泪,轻轻地脱下钢盔,一看,不由瞪大眼睛。
刘明明问:“怎么样,能治吗”
医护兵哈哈大笑,道:“营长,你的运气真好,子弹是射进头部,但只射击一厘米左右,算是‘骨外伤’。”
“什么,只是‘骨外伤’”刘明明又惊又喜,“怪不得我讲话条理清晰,滔滔不绝,原来只是‘骨外伤’。太好了,老子又可以为国杀敌,完美。”
医护兵也不用镊子了,直接抓住弹头,一拔,将弹头拔出来,扔到一边。
刘明明“唉哟”一声:“嘿嘿,我是第一个脑袋中子弹而不死的人,天下第一。”
医护兵迅速取出药物止血:“营长,不得不说,运气就是好。”
“什么运气,完全是因为距离。鬼子三八大盖有效射程四百六十米,这里离鬼子反击之处八百多米。”刘明明笑道,“何况,还被钢盔挡了一挡,子弹是有心无力了。”
警卫员趁机高声叫道:“兄弟们,营长说鬼子有心无力了
第1472章 老次懵圈了
岳锋看到黄傲的掷弹筒营发挥出色,将坦克后鬼子炸得魂飞魄散,很是满意。
“李虎,告诉武天,鬼子一定会玉碎冲锋!冲锋营出动,保护掷弹筒营。”
“遵命!”
很快,武天就接到命令,兴奋地大笑:“哈哈哈,我还以为今夜捞不到出战的机会。想不到团长没有忘记我,荣幸,太荣幸了。兄弟们,集中,进入交通壕!”
虽说白天打了一仗,很是过瘾,但兄弟想更过瘾啊!
在武天的催促下,冲锋营的兄弟纷纷进入交通壕!
且说冈村宁次,看到士兵被困住了,被重机枪与掷弹筒围剿,一万多步兵,只剩下四五千。
犬养强道:“冈村君,要么万岁冲锋,要么立刻转进!”
“十八挺重机枪,逃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前冲,冲!”冈村宁次狠狠地说,“发信号弹,万岁冲锋。快,快!”
三名参谋冲出指挥部,举起信号枪,向天空发射三颗红色信号弹。
本就决定玉碎冲锋的四千多鬼子,一看到信号弹,顿时发疯般嚎叫起来,从坦克后面冲出来,疯狂地向一百多米外的二号战壕冲锋。
暗堡的十八挺机枪,拼命扫射!
对包纱布的刘明明,仍然淡定而快速地开着重机枪,输送着子弹。他的技术极高,打得鬼子兵一片片倒下。
二百多具的掷弹筒拼命轰击!
黄傲不断地移动,发射着掷弹筒。他非常喜欢轰炸军官,已经将几名尉官送上西天。
虽然一千多鬼子被扫倒在战壕前,但二千多鬼子仍然疯狂冲到离战壕三十多米处。
再冲,就进入战壕了。
冈村宁次等人看得真真切切,不由大喜,暗忖:只要冲进去,马上派后续部队跟上,就能彻底攻击二号战壕,胜利在望。
突然,他们看到,冲到前面的步兵猛地停住了,全身剧烈颤抖,像打摆子一样,倒在地上。
什么,出现什么情况
冈村宁次、犬养强仔细一看,顿时额头冷汗飙出,只见数百把冲锋枪露了出来,猛烈扫射。
三十多米的距离,面对着冲锋枪,不是找死是什么
而且,似乎是五百多把冲锋枪啊。
“八嘎,这是岳锋的冲锋营,他们不是守小路吗”犬养强简直要气死。
冈村宁次明白了:“简直是神预判,他猜对我所有的计划,把冲锋营调了回来。”
“将军,是不是让勇士们转进”一位参谋问。
冈村宁次剧烈咳嗽,少有的觉得心情很乱,拿定主意。
“这个时候无法转进,让勇士们死得像武道士吧。”犬养强悲伤地说。
战壕前,剩下的鬼子拼命向前冲。
这时候,战壕中所有的战士都冲出来,长枪短枪,同时向鬼子开火。
顿时,鬼子被打倒大多数,剩下的三四百鬼子,再也受不了,转过身,拼命狂逃。
但哪里逃得了,纷纷中枪,倒毙在逃跑的路上。
最后,只剩下三名鬼子狂奔。
枪声停了。
三名鬼子哭泣着,继续狂奔。
武天端着冲锋枪,连续扫射,打死两名。
“小兔子崽子,留一个回去就行了。”
将士们哈哈大笑,高呼起来。
“胜利,胜利!”
“华夏必胜,必胜!”
“犯我华夏者,虽强必诛,虽弱必虐!”
“华夏有我,不亡,不亡!”
惊天动地的口号中,最后一名鬼子魂飞魄散,跌跌撞撞狂跑,显得那仓惶,那么孤儿!
这时,照明弹全灭,这名鬼子也看不见了。
岳锋十分满意,返回指挥部。
司马倩兴奋飞扑上来,与他拥抱:“团长,冈村宁次果然夜袭,你猜得真准。”
岳锋笑道:“这不是猜,而是根据敌军主将的性格,根据敌军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预判,是有根有据的。这叫大胆预测,谨慎求证。做为主将,每一次命令都要经常深思熟虑。”
林护城频频点头:“每一次天马行空的行动之中,后面都有一位三思的主将。”
“小倩,统计伤
第1473章 拒绝休战
第二天一大早,岳锋收到冈村宁次、犬养强联名发来的电报,要求牛首山战区休战三天,各自舔伤口。
岳锋:你们不是舔伤口,而是拼命止血,等待援兵。
他当即回电,拒绝休战,但允许对方用十二小时收敛尸体,体现华夏的仁慈。
当然,枪支弹药留下。
收到回电,冈村宁次与犬养强气得差点吐血,暗忖:这些尸体靠近你们那边,如果不收尸体,恶臭就会把你们熏死,很可能会有传染病。
如今,明码电报一发,不收尸也不行。
不收尸岂不是体现帝国无情。
对方拒绝休战,表现他们的勇气与自信,提升斗志。
相反,帝国主动求取休战,自然是示弱,影响士气。
冈村宁次剧烈咳嗽,郁闷地派出收尸队。
林护城则派出监督队,让鬼子把战场上的枪支弹药送到战壕前。
鬼子的收尸体队与“雄起团”找过交道,知道怎么做,虽然十分郁闷,但只能把枪支弹药收拾在一起,恭恭敬敬地送了过来。
为什么恭恭敬敬
因为他们早就明白,“雄起团”是强者。
倭国有一个特点,崇拜强者,至少要服气。
岳锋收到戴笠的情报,了解各战场的战况。
中日双方数十万人马,在南京四周打得极其惨烈,鬼子是攻,我方是守。
总体来说,鬼子飞机、坦克、火炮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还在增兵之中,誓要占领南京。
但是,防守部队有“鬼王战壕”,学了岳锋战术,每一个师都有岳锋的一位得力干将相助,每个师至少有一门平射狙击炮,炮手也是“雄起团”的人,专门对付坦克。
效果就是,我军伤亡大减,鬼子死亡大量增加,双方僵持。
我军的死亡,主要是对方飞机轰炸、火炮轰击、坦克战术,还有对方“波浪冲锋”时造成的伤害。
幸亏有了蓝星城免费止血药的支持,伤员的死亡率大降,使士气大升。
日寇呢,因为没有及时止血,伤兵死亡率就比大得多。住院后,因缺少龙胺与龙西林,死亡率还是很高的。
岳锋仔细研究各师的战况,发现有六个师被对方的坦克压制得很厉害,若不是有平射狙击炮拼命狙击,很可能就被攻破了。
他预判,松井石根也看出这六个师的破绽,一定派加倍的坦克,专门攻击这六处。
岳锋立刻通知白痕秋,让他来指挥部一趟。
白痕秋以为有大战,兴致勃勃地赶过来,满脸笑容。
“白营长,我们必须均出十二门平倭炮,支援六个师。”
“什么,什么,我们就二十八门平倭炮,怎么一下均出这么多”
“没办法,鬼子的坦克十分厉害,有六个师很是吃亏,我怕他们顶不住。一旦让鬼子有突破口,战线就可能溃败。”
“不是已经支援了吗,每个师都有一门啊。”
“不够。马上将十二门平倭炮分成六组,第组六人,立刻去支援。我想,鬼子下一轮进攻,就要开始了。”
“遵命。唉,本以为有大任务,想不到是分我的兵,心痛啊心痛!”
看到白痕秋垂头丧气,岳锋笑了起来:“放心吧,申屠安的兵工厂全力开动,制造平倭炮与半自动步枪,第二批很快就会送来。”
“真的吗这太好了!”白痕秋十分高兴,“我马上安排,请团长放心,派出去的都是老手。”
岳锋点点头:“抓紧时间培养新手,平倭炮算是我们的重武器。老手越多越好。十二个小时之后,等鬼子收完尸体,带着新兵上战场,找准机会,实弹训练。记住,不要怕浪费炮弹。”
“遵命!”
这时,司马倩走过来,打着呵欠。
&nbs
第1474章 小路牌大陷阱
岳锋向戴笠发电报,请他转告各师,提防鬼子两翼包抄,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远观哨,设下地雷阵,派部分兵力埋伏。
随即,他带着特种连、冲锋营,还有二百颗地雷,坐着军车,离开牛首山,径直奔黄维防守地带的左翼而去。
且说谷寿夫在临时指挥部反思,十分不解。
昨天,他以最强硬姿态,硬冲硬打,满以为一定能攻下黄维部。
攻一次不行,攻两次,攻三次……一直攻了七次,还是不行,只得撤退。
一清点,居然死了三千多人。
这可是第六师团以前没有过的挫折,让他非常吃惊。
参谋长告诉他,黄维本是书呆子,却是岳锋的徒弟,学到了不少精妙战法。
比如,倒三角形战术,地雷阵战术,还有一些无法理解的战术。
最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帝国的老兵的射术突然大失水准,真是莫名其妙。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黄维学到了“雄起团”的“聪明帽战术”,鬼子老兵们射到的三分之二是帽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