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铁血兵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锅巴王
至此,四个联队,一万一千四百名鬼子,除了两名大佐被抓,全部被歼灭,一个活的都没有。
也没办法活,全部补枪,均是脑门中枪。
四个联队,遗留大批武器弹药,足够四个师补充,令四位师乐欣喜若狂,笑得见牙不见眼,毫无疑问,这下发大财了。
首先是功劳,虽然是护国上校指挥的,但具体实施的是他们四个师,实打实的功劳,奖赏晋升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就是日寇的武器,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还有子弹、手雷、榴弹等,至少把他们的战力提高一倍。
第三,经此大战,战士们对日寇的畏惧之心消除,信心狂升,知道只要策略适当,就能歼灭鬼子。
其四,此战过后,他们就不再是“逃跑师”、暂编师,而是正式晋升粮饷更好、武器补充更好的“正规师”。虽然现在在名义上是正规的,但待遇极差,绝对是后娘养的。
岳锋站在战壕高处,放眼望去,尽是鬼子的尸体及尸体碎片,他们身上的衣服已经不见,全被扒走。
这些衣服,染黑后,缝缝补补可以穿。
韩进及三个师长,簇拥在岳锋身边,满脸兴奋与喜悦。
这一仗,胜得如此酣畅淋漓,实在是出乎意料。
四位师长都清楚,这是那十万颗手榴弹的恐怖效果。
韩进气冲冲地说:“你们三位,太自私的,仗是主要是我打的,你们缴获的武器弹药,还有钱财,比我多三倍,整整多三倍啊。”
高师长不甘示弱:“什么叫仗主要是你打的,我们两万六千人,你才多少,四千人而已。”
胖师长傲慢地说:“一万名手榴弹手,都是我们的人。这场仗,为什么能酣畅淋漓,就因为是手榴弹。”
瘦师长得意地说:“老韩啊,这十万颗手榴弹,下了重本啊!”
高师长笑道:“对,这场仗,一靠护国上校,二靠手榴弹。”
韩进找到了重点:“主要是靠护国上校吧。”
三位同声道:“不错,这个我们认。”
韩进哈哈大笑:“护国上校是我的师父,所以说,你们得向我进贡,每人拿出一半缴获,交给老子。”
岳锋不管他们斗嘴,他的手中抛耍着一颗手榴弹。
华夏军队的手榴弹,是仿德制m24式手榴弹。
整个抗战期间,华夏军队一共使用三千万枚手榴弹,都是m24或者其的改进型,大约40万左右日军士兵伤亡在手榴弹上,占了侵华日军伤亡的三分之一。
m24式手榴弹,是日军的恶梦,华夏军队的主要支柱。
岳锋觉得,在这个阶段,华夏军队对手榴弹的运用,显然还不够。
比如,对士兵使用手雷的训练,不够重视,积极性不强,投掷技术训练不强,更不用说手榴弹的战术运用。
在华夏重型武器比不上日寇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手榴弹战术,是最有效果的。
况且,华夏军队的手榴弹的威力,比日寇的要强。
二战中,各国手榴弹排名如下。
便携性:美军、日军、德军、苏军。
威力:苏军、德军、美军、日军。
战场适应性:美军、德军、日军、苏军。
综合来说:美军手雷10分,德军手雷8分,苏军手雷6分,日军手雷6分。
华夏用的是德军手榴弹,比日军的高两分,占优。
美军手雷综合分数最高,但岳锋认为在当下的华夏,还是选择德制手雷为佳。
第一,在同等条件下,德制手雷扔得最远。木柄手榴弹可扔三四十米,卵形手榴弹一般二三十米。
不比不知道,一比双方居然有十米距离差。
如果对扔手榴弹,肯定是扔得远的胜算大。
&
第1387章 继续外放(2更)
青山、白骨二位大佐被拉上来,被踢倒在岳锋面前。
这两人看起来十分凄惨,四肢均被打断,没有丝毫的反抗力量。
唐汉山道:“团长,我看这两个家伙是大佐,就把他们抓来,看你有没有什么要问的。”
韩进等三位师长哈哈大笑,打量着两位大佐。
高个师长道:“一仗打死两名大佐,活捉两位大佐,真是少见。”
瘦师长笑道:“交给我,送给蒋校长,可换不少奖金。”
胖师长叫道:“一人一位大佐,可是,我们有四位,怎么分。不如拿军刀来劈开,一人二分之一份,合适。”
岳锋摆手,道:“四位师长,你们忙去吧。”
四位师长敬礼:“是,护国上校。”
四人哈哈大笑,勾肩搭背,开心离开。
青山、白骨震惊之极地看着岳锋,同声大叫:“你,就是那个名字都不能提的人,‘爆头鬼王’”
岳锋淡淡地看了看两人,问:“怎么,不像吗”
白骨震惊地说:“还真不像,不过,四位师长都听你的,肯定是了,不会错的。”
青山突然叫道:“八嘎,你个疯子,打仗有你这么打的吗让一万人扔手雷,扔了十轮,十万颗。你,你懂不懂打仗,你是傻瓜吗”
岳锋笑问:“那你说,我应该怎么打”
白骨道:“你,你应该,应该……”
他说不下去了,他不是“爆头鬼王”,怎么知道对方的想法
岳锋冷冷道:“你们飞机比我们多,大炮比我们多,航空母舰我们更是没有,士兵训练的时间又比我们长五至十倍。你们来说,我们应该如何打仗”
青山叫道:“你们就应该投降,投降,投降!”
岳锋抽出手枪,一枪打在白骨心脏旁边,有意没打中心脏。
白骨不服啊,嘶声道:“是他叫投降……为什么打我……”
岳锋指指四周:“看吧,你们四个联队,一万多人,都倒在异国的土地上。我并不希望你们投降,我要把你们一个联队一个联队地歼灭,直到全部把侵华日军全部杀光。”
青山咆哮道:“你不但是疯子,还是个魔鬼,屠夫。”
岳锋一把打中白骨的腹部!
白骨嚎叫道:“啊,啊……是他骂你……不是我……”
岳锋问:“我想知道一个问题,你们真正发起总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白骨犹豫一下,道:“四十天后。”
青山咆哮道:“二十天。”
岳锋笑道:“这么快就招供,显然两人都说谎。我想,应该是三十天后吧。”
白骨惊叫:“你怎么知道”
青山咆哮道:“闭嘴,闭嘴,你上当了。”
岳锋淡淡道:“和尚,超度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吧。”
唐汉山双手合十:“遵命,阿弥陀佛,一定送他们回地狱!”
白骨嘶叫:“胡说,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不是,不能杀,我们不想死!”
青山咆哮:“我们是俘虏,不能杀我们。”
岳锋冷冷问:“你杀过俘虏吗”
青山气势一滞,一时说不出话来。
唐汉山开枪,将白骨打死。
青山终于恐惧了,嚎叫道:“不,不要杀我。我,我告诉你,我们总攻的时间,是三十天后。”
“呯”
青山大佐额头中枪,颓然倒下。
一边的水腾飞笑问:“团长,他们是下地狱,还是到西方去”
唐汉山道:“哪里都去不了,烧成灰,肥沃大地吧。”
岳锋笑道:“你们二位,做得好,给你们记一功。水腾飞,你的指挥才能不错,我打算外放你,像何小武、胡大明一样,可愿意”
水腾飞摇摇头:“不去,我是团长的警卫排长,就是要保护团长的安全。”
岳锋道:“水排长,警卫连所有的人,将来都会外放。你先行一步,做好榜样。”
水腾飞思考一下,道:“团长,我听你的。只是,我有一个要求,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回‘雄起团’,回到团长身边。”
岳锋点点头:
第1388章 老松狂怒(3更)
且说松井石根收到岳锋的明码电报,大吃一惊。
本来,被“劲勇师”打下十九架战机,他就懵圈了。
听百花无缺说,对方用的是枪支,更令他惊骇。
此时,岳锋又说灭了他的四个联队,太惊人了吧。
他马上与四个联队电联,可是没有丝毫回应。
八嘎!
那个家伙从来不说谎,说全歼四个联队,就是全歼。
他狂怒不已,四个联队,那么多帝国勇士,想不到被歼灭了。
居然一个活的都没有。
参谋长骇然:“将军,岳锋到底使用什么战法,能带领‘劲勇师’全歼四个联队那可是一万多人。‘劲勇师’是土匪师,又称‘逃跑师’,满打满算,只不过四千人。”
松井石根咆哮道:“查,查,派特高课去查,派原田美子去查。”
一位参谋问:“他要求确认死亡数字,一万一千四百人。”
松井石根心一阵流血,摇晃一下,扶住桌子,道:“确认吧。另外,派人去收尸。”
参谋再问:“那个家伙要求西边三号阵地停战三天,答应吗”
松井石根怒道:“能不答应吗三天之内,查不清楚事情真相之前,谁还敢攻击西三号阵地”
且说在校长办公室,蒋校长看着战报,哈哈大笑,又十分震惊。
他忍不住拍案叫绝:“娘希匹,歼灭四个联队,等于半个师团,太解恨了,哈哈哈,娘希匹!雨农啊,十万颗手雷,就消灭半个师团,太值了。这买卖,划算。”
站在一边的戴笠笑道:“那是,一本万利。”
蒋校长惊叹道:“一万人一起投手榴弹,每人投十颗,一共十万颗。你说,这岳锋魄力实在是太大了吧。”
戴笠道:“我认为,这是上校会计算,做生意。一般来说,平均五百颗子弹,才打中一名鬼子,杀死一名鬼子则需要三千多颗子弹。”
蒋校长十分满意:“这生意硬是要得。我军什么都缺少,唯独这手榴弹却是敞开供应。如果能将岳锋的手榴弹战术推广,肯定能大量杀伤鬼子。”
戴笠道:“上校没有藏私,他决定召开一个培训会,邀请每一个师,派两名手榴弹高手前去参加。同时,为了鼓舞士气,召开记者招待会,并在三号阵地的一个小山包上,竖立一个高达三米的手榴弹纪念碑。”
蒋校长笑道:“要得,要得。这样,请陈诚代表我,去参加记者执行会,以示重视。不,水,还是我亲自去吧。”
戴笠吓坏了,叫道:“校长,不可,万万不可,那是战场,战场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卫国战争大局,谁来主持啊!”
蒋校长眨眨眼睛:“是那个‘我’去。”
戴笠恍然大悟,道:“明白,明白,我安排,安排。”
蒋校长的那个我,自然是替身了。
他做为委员长,自然是有替身的,此人叫何云。
传言,就是蒋夫人,也分不出真假,不仅形像,还神似。
蒋校长沉吟一下,道:“韩进等四个师,在‘十万颗手榴弹’大战中,立下奇功,让军委会按功论赏,不可吝惜。正式命名韩进的师为‘劲勇师’,由我亲笔书写。取消另外三个师‘暂编’称号,给予正规番号。”
戴笠道:“是。”
蒋校长哈哈大笑:“娘希匹,一个‘逃跑师’由岳锋调教之后,居然变成威武之师。妙,妙啊。”
戴笠道:“听说,上校已经将‘雄起团’九名骨干外放,担任其他师的营团长,效果不俗啊。特别是外放到112的何小武,简直成了小战神,擅长冷枪冷炮战术,杀得鬼子的修路队胆战心惊。”
蒋校长沉吟道:“骨干外放,好主意。不如从各师选择可造之才,加入‘雄起团’,训练合格之后,再返回的师部。”
戴笠笑道:“上校也有这个意思。他是两手都在进行,一是培养本部良才,二是培养外
第1389章 气吐血(1更)
下午三时,西三号阵地与日寇阵地之间,收尸队在搬运鬼子的尸体。
鬼子尸体是先堆在一起的,堆积如山。
尸体碎块堆在一块,一堆一堆的,分不清楚是谁的。
看到如此悲惨的场面,鬼子收尸队的心肠再硬,也两眼泪汪汪。
国际记者连的记者,不断拍摄着相片,除了四月一日等三名倭国记者如丧考妣,其他记者兴致勃勃。
国际记者连数十名记者,均是“身经百战”,对尸体及尸体碎块完全过敏,何况,这是日寇的尸体,那是越多越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