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独尊(书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蛇吞鲸(书坊)
“梦魇秘术!”
灰衣山长猛的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确定吗!”
“基本上可以确定。”乔安君略一思忖肯定的道,“在武举试时,他利用梦魇秘术让阴家的那个丫头出了一个大丑,这是众目睽睽之下的事情,另外,东平侯府的人也能够证明他能够操纵一只黑色的乌鸦,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再加上他之前的确是因为在三生三世还香的作用之下昏迷数日,醒来之后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一般,我怀疑,他觉醒了前世的记忆。”
“觉醒前世的记忆,三生三世还魂香觉醒前世记忆的传闻只是一个谣言。”
&n
第九十章 昌平侯父子
“什么,每个人至少选修三门杂学还要都合格,那死老鬼疯了吗”面色恭谨的站在昌平侯府的一间雅致的书房之外,王通耳边时不时的传来一阵阵的喝骂与争吵之声,侍立在一旁的昌平侯府管家表情显得有些尴尬,却又不好意思说些什么,毕竟现在吵架的两个人是主人,他一个下人,根本就没有资格置评,若是此时书房里有其他人的话,恐怕他也会委婉的将人驱离,但是现在,坐在书房中的却是东成侯府的三公子,东南武者试的魁首之人,虽然年轻,但是气度已是不凡,在这昌平侯府中,亦是主人一般的存在,所以他也不好将人赶走,只能尽力的维持着这种尴尬的气氛,看着他那强行挤出来的笑容,王通都感觉到自己有些脸疼。
“死老鬼死老鬼,死老鬼也是你该叫的吗文师乃学院山长,大地游仙,天下公尊,便是天子见了也会尊称一声老师,你是什么东西!”咆哮的声音从书房内传来,显然愤怒已极。
“我当然不是东西,我是你的儿子,我这么叫不也是跟你学的,我早就说过不去武院不去武院,你非要我去武院,现在去了武院,又要学这么多的杂学,我哪有时间去学这些没用的东西。”
“你个不学无术的东西,让你学你不学,看我不打死你这个孽畜!”
随后,便是一阵乒乒乓乓和惨叫的声音,也不知道书房里究竟有多少花瓶被打破了,自家那位堂兄究竟被他老子收拾的有多惨。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书房里终于平静了下来,管家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老爷,通少爷已经在这里等很久了!”
“呃!”屋内传来一声惊呼,随后听到嘭的一声,似乎是失手打碎了某件物品,随后,便是一阵尴尬的沉默了。
过了许久,才听到屋内传来一个声音,“进来吧!”
“是!”管家应了一声,对王通笑道,“通少爷,请!”
王通点了点头,走上前去,轻轻的推开了书房的大门。
书房很大,比起东成侯王释之的书房要大上两三倍,除了几个大书架之外,便早一张巨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另外还有一些明显是摆设的架子,不过现在上头的摆设都已经消失不见了,不过地面上也没有什么碎片,显然是赶在王通进来之前已经收拾好了,当然,王通也能够理解,再看一旁站立着的那名胖胖的少年那一副鼻青脸肿的模样,王通强压下笑意,走到书房中间,对着那端坐在太师椅上的中年男子便是一拜。
“侄儿王通,拜见二叔。”
“免了免了,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礼!”
端座在太师椅上之人正是当今的昌平侯王选之,王通的二叔,亦是这百年来,东成侯府最大的传奇人物。
尽管是自家的二叔,但因为他久在京城,这二十余年来,根本就没有回过金陵,所以对于这位传奇的二叔,王通亦只是听说过一些传说流言,而在这些传说流言之中,王通从来没有注意过一个细节,那就是胖。
很多关于这位二叔的传言之中都提到过王选之身材丰满,但是王通本来也只是以为这位二叔只是一个普通的胖子而已,却没有想到,这是一位身高九尺,肚大如腩,一身横肉,连脖子都看不到的胖子。
目测至少有四五百斤的模样,坐在那里,就仿佛是一座肉山一般,第一眼望去,王通差点失态失礼。
“不要用那种眼神看着我,以前你老子就因为这样,没少挨我打,你不会也想像他一样吧!”
“呃!”王通嘴角抽了抽,一头冷汗,低头道,“侄儿不敢!”
“听说你小子得了梦魇兽,习得了梦魇秘术,是不是真的
第九十一章 武学真意
“老三啊,我跟你说,武院没你想的那么厉害……”
“你也真是,我跑都来不及,你竟然还往里头冲,魁啊,外放到一个地方做个一方之主多么的逍遥,非要到这里来……!”
“那鬼地方啊,又大又旧,茅厕臭的要死,每次我都是实在憋不住了才去的,平常谁会去啊……!”
“饭堂的饭菜难吃的要死,跟猪食一样,我要不是饶的实在不行,绝不会去的……”
“里面的小娘不少,但一个个的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看着就让人生气,一点女人样子都没有……!”
“座师和业师千万不能得罪,一旦得罪了,你最少要倒霉一年,妈的,我就是把老师都得罪了,才会这么惨的……!”
………………
…………
一路上,王通保持着僵笑的脸,强忍着将这个胖子掐死掐死再掐死的冲动,来到了昌平侯府的一处院落之前。』天籁』小说ww』w.2
“这是你住的地方,在你来之前便已经帮你准备好了,这地方够大,足够安置你的那些随从,另外,这地方进出方便,距离武院又近。”
“还是二叔想的周到。”王通笑了笑,没有多说话。
“好了,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带你的人去休息吧。”王洛笑着拍了拍王通,转身离开。
看着王洛的背影,王通长出了一口气,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家的这位堂哥竟然是这么样的一个家伙如果自己再和他呆下去的话,说不得会忍不住的直接一拳把他打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星爷对唐僧的态度为什么那么恶劣了,这整个一话唠么!
事实上,不仅仅是他松了一口气,一直跟在他身后的乔建昌等人亦松了一口气。
此次上京,王通可不是孤身一人,以他的身份,也不可能是孤身一人,随身四侍都带着呢,除此之外,管家奴婢足有三十多人,队伍不能说是庞大,但也不少,所以王选之才会把这个院子腾出来给他。
就在他拜见王选之的时候,随身的奴婢已经将这个院落收拾的井井有条了。
进了院子,叮嘱了乔建昌等人几句,王通便独自进房,拿出了王选之送给他的那把斧头,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这把斧头显然是一件古物,通体都透着一股子古老苍桑的味道,挥动了几下,感受着那锐利无比的破风之声,王通心中暗赞起来,“这应该一件法宝,而且品级不低,可惜了,我的神魂力量如今太过弱小,无法祭炼,否则的话,威力必然会倍增,不过现在也不错了,以此斧之利,配合巨灵拳法的神韵真形,我的战力至少能够增加数倍,不过,无法祭炼,就这么带着一把斧头到武院去,是不是太过张扬了!”
武院顾名思义,主要是学习和修炼武道的地方,带兵器进入无可厚非,但是带这么一把明显就是宝物的斧头进去,他心里还是有些打鼓,毕竟这里已经不是金陵城了,由不得他为所欲为。
&nbs
第九十二章 武院之始
四月初六,晨,崤山脚下,大易武院
大易武院的正门位于京城之内,为了大易武院,京城甚至特意划出了一块地方作为武院区,由武院直接进行管理。
四月初六正是武院每年开院的日子,武院中的新旧学子,都开始朝着武院的方向聚集,此时,武院那朱红色的大门早已经洞开,人潮如流水,进进出出,非常的热闹。在热闹的人潮之中,有一群人十分的显眼,这些人都非常的年轻,面上透着几分好奇之色,站在武院那古老的大门口,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些人,正是这一次武院的新晋学子,亦是此次各地武举中的佼佼者,而在这些人中,又有几人极为引人注目,一人身形高大,双手过膝,浓眉大眼,浑身上下散发出原始的野性,此人站在所有的新生之中,比所有人都至少高出一个头来,仿佛鹤立鸡群一般,十分的惹眼;又一人,身形挺拔,面容俊美,从侧面看,一张脸庞宛如美玉雕成一般,一身青袍,柳眉细目,俊美异常,目光之中,时不时的闪过一丝精芒,那种卓而不群的气质,将他与周围的新任学子都区别了开来;而在北面又有一人,年纪比其他人都轻一些,眉清目秀,面上还透着几分稚气,但更多的是高傲之色,目光朝天四十五度,完全不将周遭之人放在眼中;又有一名白衣少年,整个人就仿佛是一把利剑,隐约之间透着阵阵剑芒,周身方圆三丈之人空无一人,可以说,这四人是这一群新学子之中最为耀眼之人,淮西安世方、凉州吕望、南海梁伯鸣以及北极祝无双,当然,还有一个人同样受到别人的重视,金陵王通。
这四人均为当地武举魁首,各有常人难及的底牌与手段,只是和前四个比起来,王通要低调的多,除了背上的那柄大斧引人注目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所以在场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前四个人的身上。
相对于进进出出的老学子们,他们这些新学子都恭敬的站在武院大门外的广场之上,这也是他们在来武院之前早已经知道的事情,他们在等待自己的座师。
所谓的座师,王通的理解其实就是班主任,而业师,则是传授他们各科的老师,分的很清楚。
大易武院建立了这么多年,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全成熟的制度,容不得有半点的违背,在这里,规矩,是最重要的。
由于昌平侯府距离武院不远,王通虽然不想表现的太过积极,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来武院,也不想给人留下惫懒的印象,所以一大早就来了,直等了两个多时辰,方才看到一名中年男子从武院之中走了出来,来到了们这一群人的面前,目光从站在大门口的这一群武举学子们的身上一一的招过,在扫过王通等五人的时候,目光稍稍的停留了一下,随后,面容一肃,道,“我叫何守全,从现在开始,便是你们的座师了,今天是你们来武院的第一天,我希望你们明白一件事情,到了武院,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不管你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规矩就是规矩。”
一席话下来,大部分的新学了都听的战战兢兢,这些人,早在来京城之前便已经打听过武院的情况,心里明白武院规矩森严,但是临到了武院的大门口,听到这位座师的话,还是没来由的感到了一阵阵心慌。
“又是慑魂之音,看来这武院还是有些搞头的。”
王通是少部分没有受到影响的人之一,一方面,王洛在此之前便已经跟他说过武院的一些情况,另外一方面,他也听出了,这位座师在说话的时侯,运用了一些音功秘法,震慑了在场诸人的精神,这些人虽然都是各个地方武者之中的出类拔萃者,但毕竟修为太低,特别是在精神修为上,并没有什么造诣,所以一开始,便被震慑住了心神,感到了心慌无比。
一番训话之下,这位座师对于在场诸人的反应都十分的满意,开始招呼着诸人跟着他进入了武院的大门。
一入大门,映入眼帘
第九十三章 三门杂学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得抱团啊!”
尽管事先对武院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到武院的第一天,便有人找他来拉帮结伙。天籁小说ww『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武院是大易的最高学府,但并不意味着这里就是什么象牙塔了,不食人间烟火,这里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实力不同、底蕴不同,家世不同,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圈子,拉帮结派非常的严重,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
东平侯王释之就生了三个儿子,还有嫡庶之分呢,更何况武院之中有这么多的人,总的来讲,武院之中分了两个大的圈子,贵族与平民,而在这两个大的圈子里内,又有许多的小圈子,并不是说,你贵族圈就和贵族圈交往,平民圈就和平民圈交往,毕竟他们都是小字辈,各自的圈子一般都是随着父辈来的,就像是在金陵的时候,东平侯府和镇东将军府,都是勋贵,但是两家却是有着仇怨的,两家的子弟,自然也就混不到一起去,京城亦是一个道理,如果父辈是政敌,或者说有宿怨的话,那么,相互之间敌对甚至互相拆台的事情就会经常出现了,正因为如此,平民的圈子反而更加的团结一点,因为大家都是庶民,来自各地,在进入武院之前,谁都不认得谁,更谈不上什么恩怨,最多中是物以类聚人与群分的关系罢了,不像有些勋贵子弟一般,几乎是不死不休的世仇关系。
东成侯府号称东南第一家,但那只是在东南罢了,说白了就是一个土霸王,在京城虽然有相当的根基,但势力绝称不上是一流,直到昌平侯王选之的出现,终于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可以说,王选之成为昌平侯之后,除了继承了东成侯府在京城的一切关系之外,由于他本身是新朝新贵,所以在本朝新贵之中,亦大力的拓展关系网,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圈子。
广南侯便是本朝新贵之一,这位侯爷在数十年前,亦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守备将军之子,勉强的算的上是将门,与他一同在大易武院之中,结成了莫逆之交,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与今上结识并且辅佐他,一路成为了天下至尊,同时封侯。
如今到了下一代进入武院的时候了,自然而然,这些在朝中属于新贵的子弟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一个圈子,这一次留仙楼的聚会便是他们这一个圈子在武院的新人第一次的聚会,熟悉的不熟悉的大家相互认识,相互熟悉,除了萧升之外,还有七八名勋贵子弟,吃了一顿饭,打了一顿屁,都互相认识了,至于未来大家如何交往,便要看各种的造化与缘份了。
对于这种事情,王通当然是无所谓的,他不是那种清主的人,能够结识一些朋友,并没有坏处。
武院的生活可以说有些枯燥,但亦有惊喜,由于今年那位山长不知道抽了什么疯,要求学子必须学习杂学,王通才现,原来这个世界上,除了武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旁门体系,是的,杂学在这个世界上被称之为旁门,因为没有武学那么强大,亦没有武学普及好用,所以研究的人不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研究,相反,朝廷甚至还有专门的旁门官员,这些旁门官员在杂学方面的造诣极高,从而将大易王朝的文明
第九十四章 真形与真意
“武道的本质是什么本质上,它是一种技击搏斗之道,始于远古生灵,初始之时,只是一种纯粹的技巧运用,因为在那个时候,远古的生灵本身便拥有强横无比的力量,不需要提升自己的力量,及至天地演化,历次大劫之后,远古生灵逐步退出此界,变成了神话,人族彻底的崛起,为了生存,抵挡灾祸,他们开始探索自身的生存之道,原始的,仅仅是凭借着技巧的武道已经不再适合了,因为人族与那些远古的生灵相比,实在是太过渺小了,肉身的力量不足,就如蝼蚁一般,所以,除了技巧之外,人族还摸索找到了先天生灵们汲取天地精华的手段,这便是炼气之道,将炼气与武技合而为一,形成了武道的雏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武道又分成了两条道路,一条是真形之道,一条是真意之道,所谓的真意之道,便是从纯粹的技巧之中领悟武道的意志,以自己的意志与武道的意志相合,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武道意志,憾动天地法则,甚至将自己的武道意志与天道相融,证道虚空,这便是真意之道,真意之道起始于远古三皇,兴于中古春秋,中古春秋,百圣崛起,百家争鸣,横推天下,定天地伦常,奠定了我人族万世之基,是我人族兴盛的起源,亦奠定了真意武道的万世之基,自春秋始,我人族大兴,人族武者,便能够与先天诸灵抗衡,从而切割天地,划分三界,所以,大家要记住,真意之道,方才是我人族武道的根本之所在。”
宽敞的殿堂之中,一名年纪四十的儒服男子声如洪钟,双目如炬,声音洪亮透彻,直指人心。
在这座殿堂之中,百余名二十以下的青年学子盘坐于莆团之上,面带敬意,聆听着男子的教诲。
这是一堂武学理论课。
大易武院与武馆和其他任何一个势力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大易武院的教育是系统的,多元化的,绝不像是其他的地方一般,只是直接传授武学,偶尔才会跟他们讲讲历史,事实上,由于武道昌隆,大家都去学武了,很少有人在意什么历史文学之类的,便是到了书院这样的地方,多是捡那些与武道有关的秘藉来看,谁会在意什么武道的历史与渊源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