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实际上,打破刘家平静的是意外到来的访客,起得最早的刘母打开门一看,愣了好一会儿。

    门外站着一男一女,也是一老一少。

    “新年好,阿姨。”

    钟茗双手提着礼物,向她鞠了个躬,刘母扶住她的双肩,两个女人四目相对,眼眶慢慢地红了。

    “好孩子。”刘母将她搂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

    “妈。”

    钟茗用极轻的声音,哽咽不已叫了一句,刘母听得真切,泪水一下子涌出了眼眶,紧紧地将她搂住,两人都在无声地缀泣着,甚至忽略了另一个客人。

    还是听到动静后匆匆走出来的刘父,越过两个女人,与钟正魁握握手,歉意地说道:“第一次上门,让你见笑了。”

    “是我惭愧啊,早该登门拜访的,就是没那个脸。”

    “哪里哪里,钟总是我们请都请不到贵客呢。”

    “我听出来了,这是要赶我走。”

    “休想,老钟头,上次的棋还没分出胜负呢,你敢。”

    “那就杀几盘”

    “好啊。”

    两个男人用自己的方式,将那些说不清的过往揭过去,没有理睬门口的女人,径直走进客厅,钟正魁一眼就看到坐在摇篮里的孩子,正瞪着圆圆的眼珠子,好奇地打量着他们,他的眼睛顿时就移不开了。

    刘父暗暗叹了口气,转向进去准备茶具,顺便上楼将刘禹两口子叫醒,因为没有人会在这个点上门拜年,钟家父女此行只怕还有别的事,而他们想要找的自然不会是自己和老伴。

    等到刘禹牵着苏微的手下楼时,所有人都已经坐在了客厅里,刘父和钟正魁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刘母抱着钟茗低头说着话,他们的儿子在沙发上爬着,看到夫妻俩,嘴里发出“伊伊呀呀”的叫声。

    苏微赶紧松开手,上前与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抱起儿子,坐到刘母的边上,笑着打趣了一句。

    “我说妈怎么不管我了呢,原来有新人儿了啊,可怜喔,刘清明,你也成了没人疼的孩子。”

    刘母将她搂过来,笑得合不拢嘴。

    “一个是我媳妇,一个是我干女儿,妈都疼。”

    钟茗红着脸抬起头,刚好迎上刘禹的目光,两人微不可查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马上明白了她的目地。

    他要离开了。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尴尬,了解内情的人不好开口,余下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有人的焦点都放到了刘禹的身上。

    他走到母亲的面前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说道。

    “妈,我要借用一下你最疼的两个人,可以吗”

    儿子郑重其事的表情让刘母有些不知所措,不得不求助似地看了一眼老伴,刘父微微地一点头,她顿时也明白过来。

    “去吧,妈等你。”

    刘禹带着两个女人离家而去,三人坐上钟茗的那辆大越野,关上车门的时候,他才问了一句。

    “几点的飞机”

    “八点五十。”

    “我们现在去哪”

    “介绍一些人给你认识。”

    刘禹不再多问,他和苏微坐在后座上,两人十指紧扣,妻子靠在他的肩膀上,两人看着帝都的清晨在车窗外闪过,谁都没有说话。

    很快,车子驶进了一个有着卫兵把守的老式大楼内,一看就是建国初期的产物,讲究粗犷厚重,充满了庄严感。

    钟茗领着他们经过了好几道岗,最后来到一间会议室般的屋子里,里面坐满了人,大部分都戴着眼镜,年龄至少也在五十上下,其中更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听到动静,全都停止了讨论,一齐看着他们。

    “他们就是专家组的成员,全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其中不乏中科院的院士。”

    钟茗的话让他们夫妻紧张起来,因为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么高规格的见面会,而更让刘禹担心的是,这些院士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体上下打量着,该不是想要切片研究吧。

    “啪啪啪”

    而紧接着响起的掌声,更是让他浑身一颤,只见屋子里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向他们致以热烈的掌声,两人牵着手走过去,在这些老专家的带着敬意注视中,步步上前。

    “看来大家都知道了,对,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能够在两个时空之间来回穿梭的。”

    钟茗稍稍顿了一下,伸手向他们俩一指:“刘禹同志和他的爱人。”

    “各位专家教授好。”

    刘禹拉着苏微向他们敬了个礼,站在最前头的一个老头急急地开口问道。

    “你穿越的过程符合黑洞理论吗”

    “不黑,是白的。”

    “速度怎么样,几倍光速”

    “好像连音速都没到,我是跑步进入十三世纪的。”

    刘禹不得不努力去记忆高中时的基础物理知识,以便应付这些业界大拿们的刁钻问题。

    “穿越的过程没有产生身体上的变异吗”

    “医院检查的结果,除了细胞分裂稍微活跃了一些,没有别的反应。”

     




第五十九章 教官
    冬日里,位于泰缅边境处的热带丛林依然显得郁郁葱葱,那些巨大的冠木长着茂盛的枝叶,将射进来的光线隔成一束束地影子,随着灰尘飞舞。

    韩晓芸弯着腰用手上的刺刀在草丛里扒拉了一下,露出一截细细的电线,她挑着电线慢慢向前探去,直到一棵笔直的酸枝木主干前,电线的顶端是一个嵌入树杈间的多功能感应器,红外探头发出一闪一闪地光点。

    她用刀尖挑开电线,将它从感应器上拆下来,探头上的红光慢慢地熄灭了,她靠在树身上,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盘,按照记忆中的反应速度,她还有八分钟的准备时间。

    被莽莽丛林围在当中的是一处占地颇大的庄园,很早的时候就属于一个法占时期的华人富商,因为地理位置很隐蔽,离华夏边境线不远,大概在八十年代末,被海峡对岸的情报机关买下来,做为培训基地和行动机关,也是军情局在东南亚最重要的一处据点。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扩充,这里已经成了一处设施完备的基地,她之所以要求军事卫星而不是使用无人_机,就是因为天上的飞行器瞒不过雷达的探测,除了探空雷达,山庄周围的丛林里,到处都布满了机关,她知道脚下不到两米的地下,埋着一颗定向反步兵雷,前面隔着三米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还有两颗,在整个丛林里,类似的地雷足有上千颗之多,那些不熟悉的人走进来,根本就看到不到山庄的样子,便成了树下的一缕亡魂。

    当然了,她的记忆来自于整容之后的那个名字,做为山庄精心培养出来的王牌,她几乎记得每一颗地雷和探测器的位置,熟悉得就好像刻在了脑子里,这份天赋,似乎也是因为那次手术,敌人用一种很复杂的方法抹去了她原来的记忆,却在无意中激发了某种潜能,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韩晓芸自嘲地笑了笑,从不该有的记忆中回过神来,奇怪的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分钟,外面依然没有任何动静,难道没了自己的存在,连规矩也改了

    好在又过了大概五分钟,三个身穿制服的男子从山庄的方向走过来,每个人的脚步都有些摇晃,她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自己居然忘了,今天是正月初一,山庄里的人,昨天刚刚经过了狂欢,能在十五分钟做出反应,已经是训练有素的表现了。

    “搞什么啦,大清早地不让人睡觉,还要来查线,一个传感器故障而已,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关系嘛。”

    “算了,头儿也是没办法,听说上头的人马上就到,我们还是早点完工,省得一会又被人骂。”

    ......

    几个人的声音慢慢接近,为首的一个声音显得有些不耐烦,催促着说道。

    “好了好了,看看是不是这一只,找出来换掉。”

    韩晓芸听到一个脚步声来到了身后的树边,另外的两个脚步声相隔大概在三米左右,一个人停了下来,另一个人应该在地下找线,这是处理类似故障时的标准程序,也是她这么做的目地所在。

    她的一只手上提着一把柯尔特m1911,是从那几个被干掉的特务缴获的,二战后老美急于处理存货,将生产了近三百万支的这种手枪,大量散发给在亚洲的盟友,特别是华夏周边的国家,呆岛也不例外,尽管是一支七十多年前的武器,却一点也不过时,至今依然是许多军人和警察的最爱,当然了,这种大威力手机对于小巧身材的女人来说并不好用,不过她很喜欢。

    走到树身前的是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年青男子,他根据同伴的提示,很快就找到了安装在树杈上的传感器,看到上面的指示灯没有亮,想要攀上去检查一下,就在这时,一截刀尖顶在了他的下颌处,飞快地没了进去,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涂着热带丛林迷彩的脸也在面前闪过,全身的力气便迅速地消失殆尽。

    “砰”

    11.43毫米手枪弹以270米每秒的初速飞出膛口,将弯着腰在地上查线的另一个男子打得仆倒在地,陡然响起的枪声,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儿,当然也让最后那个男子反应过来。

    那个男子五短身材,身手却极为灵活,原本他蹲在地上,膝盖上放着一台手持式笔记本电脑,听到枪声后连头都没有抬,便舍身向着边上一滚,使得韩晓芸的第二枪落了空,站起身的同时,一把同样的m1911已经握在了手上。

    “砰砰”

    男子反手甩出两枪,准确地打在韩晓芸身前的尸体上,那种“噗噗”的入肉声并没有让他上当,韩晓芸从尸体上探出头,枪声射出来的那个方向上,已经没有了人影。

    对方是个高手。

    殊不知男子心中的想法也是一样的,这一片是山庄外围的核心防御带,就连他们这些庄园里的人,没有一个可靠的指引也是不敢随便走进来的,因为有些雷埋了超过二十年,在地下的情况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可对方不只是毫发无损地站在这里,还避过了所有的监控和感应器,甚至利用后者做为诱饵,将他们引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冷的天,丛林里阴嗖嗖地,男子的冷汗迭出,他想到的第一个应对方法,就是呼叫援助。

    “组座,组座,外面有敌人潜入,我的两个弟兄,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不要急,倒底出了什么事,敌人有多少”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让他精神一振。

    “数目不详,至少有两,喔不三人以上。”

    男子连头都不敢露,转头看了一眼,突然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扔到了不到两米远的草丛中,吓得他赶紧伏到了地上。

    “轰”地一声,带



第六十章 验证
    离着七千英哩外的南华夏海,一直就是领海争端的热点地区,而华夏政府所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外交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与周边各国的紧张形势,随着华夏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由对抗转向了对话,这条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反_华锁链,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某大国的决心,很多时候,对于这片海域的监测和试探,几乎就是他们驻亚洲舰队的最重要任务。

    钟茗站在一个不大的船仓里,眼前的屏幕上,显示出了飞经这一带上空的各种卫星轨迹,军用、商用、民用的什么都有,最被她看重的,则是那些精度极高的军事卫星。

    脚下这条舷号为“南渔108”的渔政船,是华夏政府的一大创举,表面看上去与军事毫无关系,实际上起得却是海上边防军的作用,同时也包括了监测和防范,以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合理武备的机会,她脚下的这条船,明里连个机炮都没有装,可暗地里,两舷各有一座四联装海红旗,用于打击对空和对海目标。

    当然,她现在是用不到的,因为船行驶在南岛以东不到二十里的海面上,某国再是大胆也不可能深入到这里来,她要提防的,只有来自于天空方向上的威胁,号称“锁眼”的高精度间谍卫星。

    南岛这片区域,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军事目标,附近的陆地,除了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就只有一片茫茫大海,连热点航线都算不上,但是她依然在耐心地等待着,并不时地转过头,看向远处停泊的一艘巨轮,眼里自然而然地带着笑意。

    刘禹站在巨轮的船头,手握旗杆,小心翼翼地朝下望,因为没有停锚,巨大的船身实际上是在水上飘着,并轻微地移动着,好在风速不大,否则站在这么高的地方,差不多有十层楼,看着就眼晕,他想到了一部很有名的电影,男女主角站在高速行驶的船头,不依靠任何支撑,还能摆出一个风騒的造型,现在可以肯定,不是电脑做出来的,就是静态摆拍。

    他现在很担心,自己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并保证不会跌进海里,难度不比抱着一个美女装风骚要小,更糗的是,万一这一切都被老美的卫星拍下来了,岂不是丢脸丢到了国际上,就在胡思乱想的当儿,远处传来了一阵汽笛声。

    “呜......呜......呜”

    三声长响过后,刘禹马上明白,自己的大限到了,他深吸了一口气,蹲下身体,将双手伸直,露出左手上的链子,尽量让它越过船头,搞了这么久的穿越,就属这一次难度最高,他好不容易将光圈弄出来,看着它飘飘浮浮地在船头荡漾,赶紧转身就跑。

    这一切,全都被钟茗的望远镜尽收眼底,镜头里的偏光片,能将那个几乎透明的光晕看得清清楚楚,它的大小,就像在一个巨大的的尖角上套了一个小小的圆环,让人忍不住会担心,只要轻轻一戳,就会坏掉。

    “动了,动了。”

    “南渔108”上的船员全都是九局特别处的人,也就是她原来的手下,再加上紧急事务处理小组的成员,王冰、楚青、老邓、方若怡等人全都站在船舷边,眼都不眨地盯着大概三百米远的那个庞然大物。

    而附近海域在海军的帮助下,已经做到了大面积清场,保证没有任何肉眼或是仪器,能够看到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听到手下的叫喊声,钟茗调整了一下焦距,让前面的广角镜头,能将整个船身全数罩进去,船身果然在缓缓启动,她关注的焦点,一直都放在船头那个小小的光环上。

    镜头里,那个小小的光环就像水波一样荡漾开去,一层层地搅动周围的空气,随着船头的深入,变得越来越大,更让他们吃惊的是,驶入光环的船头,并没有从另一边钻出来,就像是被凭空吞噬了一般,不见了。

    这种情形,她不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可这么大的体形,还是让人感到了一种震撼,就在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巨轮前部流线型的船首已经消失了大半,那个光环变成了一片光圈区,就连肉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她拿起对讲机问了一句:“水下探测器工作情况如何”
1...425426427428429...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