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喝口水,刚烧好的。”
张瑄接过杯子,小口抿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
“提桶在茅厕里吗,我去担水。”
“瑄哥儿。”妇人叫住了他。
“嫂嫂还有旁的事,一并说吧。”
“他犯了法,罪有应得,你看到了,我们现在过得很好,所以,你不必做什么,我们也不需要。”
张瑄停下脚步:“他是我的大哥,他死了,而我活了。”
妇人按住他的肩膀,语气低沉地说道:“从他出门的那一天,我和孩子们就料到了结果,如今怨不得谁,更与你不相干,事情本就是他领得头,你们能活着回来,我和孩子才能在村子里不被埋怨,如今,孩子们有书读,我也有工做,吃喝不愁,就连这么好的屋子都住上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瑄哥儿,过你自己的日子去吧,听你娘的话,娶个婆娘,开枝散叶,嫂嫂也会为你高兴。”
张瑄突然按住她的手,定定地看着她:“既如此,让弟来照顾嫂嫂,可好”
妇人一愣,缓缓地将手抽出来:“不成的,你娘不会应,你如今已经升了都统,前程似锦,可以找到那等年轻貌美的小娘子,而不是一个孀居妇人,还带着两个孩子。”
“只是这样嫂嫂不是为了守节”
妇人一下子红了脸:“也是这个因由,既然叫我嫂嫂,咱们就不能......”
她的话还没说完,身子就落入了一双有力的手臂中,嘴唇被堵上,无论妇人怎么用力,都挣脱不得,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分开。
“琼州鼓励再嫁,嫂嫂需要一个男人,弟需要一个婆娘,岂非正合适”
妇人还没有从方才的一幕中回过神来,喃喃地说道:“可你娘......”
张瑄再一次打断他:“日后,她也会是你娘,让我们来想个法子,使她不得不同意吧。”
就在妇人的惊诧当中,被他一把抱起,顾不得她的挣扎,便走进了内室,然后伸脚将门踢上。
......
半个时辰之后,京东水军都统张瑄回到了自己的居处,两个街口之外的另一幢楼子,由于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他们选择了一层,位于首间的楼使是个少了一只眼睛的老卒,看到他时,很自然地行了一个军礼,同楼的其他人,也是低头避让,当然了,并不是怕他而是。
敬意。
来到琼州的时间不算短了,张瑄从一开始的不习惯,慢慢地习以为常,在他还没有升上高位时,人们的做法就是如此,实际上,这种敬意,是对于每一个军士的,特别是那些从敌占区回来,又经过了血战的英雄。
而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曾经做过元人的战俘。
张瑄无法想像,自己被俘的经历,居然成为了一种荣耀,身上的每一道鞭痕,都成了不屈的象征,虽然他确实没有低头,可那是因为,就算屈服了,元人也不会放过自己,甚至会受到更大的屈辱。
他的事迹,经过镜报那位美丽的女主编妙笔生花,已经成为了琼州百姓口口相传的一部分,而那份登载着荣誉的报纸,此时就贴在楼下宣传栏里,每个人进出都能看到。
事迹的主人张瑄却心生愧意,因为那场战事中的大多数人,都沉尸海底,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他匆匆回了一礼,走向老娘的屋子,不妨被叫住了。
“张都统,在下奉命向你传达州中指示,请你明日一早,前往州中大礼堂,出席全军授勋仪式。”
张瑄一愣,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不过显然对方也只是传话者,他微微一颌首表示自己知道了,便推门走入自己的屋子。
“我还以为,你会在她吃过饭,才回来。”
屋子里只有一个老妇人,看到他进来,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
“娘,当初是你说的,咱们要照顾她。”
“可没人要你照顾到床上去。”
老妇人的话让他微微有些囧意,不知道是猜测还是真看出了什么,在老娘的逼视下,张瑄定定神,飞快地说了一句。
“我要娶她。”
“什么,你再说一遍”
老妇人咄咄逼人的目光,让他心生怯意,这是元人的鞭子都不曾做到的。
“我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张瑄鼓起勇气,直视她的眼睛,大声说道。
“我要与安娘成亲。”然后放低了音量:“求母亲成全。”
老妇人怔了一会儿,长这么大,儿子还是头一次用这种语气同他说话,虽然只有一句。
“若是我说不成呢。”
&
第五十一章 授勋
某个历史名人曾经说过,为了一个小小的铁片,士兵们会不惜生命,因为它代表了,军人的荣誉。
无论是何时何地何种信仰,军中的文化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比如菜鸟受欺压,上下级的绝对领导等等,穿越以来,刘禹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的牺牲,得到应有的价值。
除了收入和家属待遇,还有对军队的改造,普及全民识字,就是从军中开始的,无论是杨行潜还是张青云,最初的工作,都是教书先生。
这个过程借鉴的就是后世新华夏的做法,一个受尊敬的军人,首先得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后世靠文凭,在这个时空,要求很低,识字就行了。
得益于这种做法,那些伤残老兵,才能在失去健康之后,继续成为社会的基石,为每一幢楼子里的百姓,传播文化,讲解政策,将统治阶级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家庭,这是后世到二十一世纪,都没有真正做到的。
而他们的形象,就是军人的形象,他们的待遇和安排,就是百姓对于军人地位最直观的认识。
于是,当一批早已伤残退役成为各个学堂安保教习、各个楼子护使的老卒,穿着簇新的青色礼服,队形整齐地步入大会堂时,受到了包括刘禹等主官在内所有人,起立致敬。
这间礼堂位于琼州市中心广场的一侧,是还没有落成的国家大剧院的主会场,足足可以容纳数千人,今天到来的,以现役的两个厢的虎贲军将校,加上京东路到来的近百名忠武军将校,他们全都是在过往战事中,表现英勇,卓有功绩的青年军人,既是为了新装备、新战术的培训,也是为了今天,代表了刘禹的另一支力量。
随着老卒的就座,主持会议的兵马司都总管段重勋向负责点卯的值日军官问询之后,对方点点头,意谓已经到齐,他朝着刘禹一抱拳。
“抚帅,人齐了。”
“开始吧。”
段重勋返身拍拍麦克风,装在大礼堂四下里的十多个隐藏式音箱,顿时发出了一阵“嗡嗡”的声响,盖过了下面军士们的交头接耳。
“静一静,都静一静,开会呢,不准笑。”
老段显然有些紧张,比金明也没好到哪儿去,好在会场上,有一群来回巡视的虞侯,好歹压着没有哄笑起来,段重勋借此机会赶紧提出了下一个议题,把这锅给甩出去。
“请抚帅训示。”
他的话音刚落,全场数千人“唰”得一下就站起来,整齐得如同排练过,人人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地看着台子上,那个缓缓走上前来的身影。
“好,是我的兵!”
刘禹满意地大声说道:“听我号令,都坐下。”
所有人又齐齐地坐了回去,依然是挺直了胸膛,眼都不眨地盯着他,数千人的大堂里,鸦雀无声。
“今日,借这个地方,与大伙儿见一见,为什么要见一见呢,因为有些日子没见了,本帅怕认不得你们,也怕你们,认不得本帅啊。”
这种场合,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中低级军官和普通军士,越是这种基层军人,就越要显出和蔼,才能让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已经驾轻就熟,连讲稿都不用,就信手拈来了。
“见面、述旧、识新,都可以放到后头来,咱们先说正事,就是这个授勋。”
刘禹指了指头顶上的横幅。
“何谓勋,功绩也,斩首、夺旗、擒将、先登......等等,莫不如是,记于军册、载于典籍,凭此升赏罚没、晋职封级,在我琼州,还能换来更多的分子,更好的待遇,推及家人、惠及妻儿,但本帅以为,还不够。”
“看看你们身上的新服,它不是用来作战,就是用于今日的,那么用来做什么呢记载你们的功勋。”
刘禹从一个托着盘子的侍女手上拿起一块闪亮的金属块,将它高高举起,它既不是金也不是银,而是一种合金,压铸打磨抛光之后,形成了一种幻彩般的镜面。
“衿于尔等的新服之上。”
在他的身后,一面巨大的投影幕,将他的身影一下子放大了数倍,画面定格在他的手上。
“好,突出勋章,把它放大,再大一点。”
主席台的下面,赵月娥带着几个人,操作着一台数字高清摄录机,镜头里捕捉到的画面,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步到了投影幕上,为的是录下这一刻,并让坐在后排的人看得更清楚些。
刘禹的讲话很简短,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授勋仪式,经过了方才的锻炼,段重勋这个主持者也口齿流利了许多,他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再度站到了麦克风前。
“下面,被某点到名之人,上台来。”
“前厢第三军第一指挥指挥使云帆。”
“属下在。”云帆朗声答道。
段重勋朝他招招手:“上来。”
“属下遵命。”
云帆整了整身上的红色礼服
第五十二章 权限
不知不觉,刘禹在直升机上的累积飞行时间已经超过了一百小时,从模拟舱训练,到双人教练,再加上长时间的监督飞行,直到他的各项实际操作通过考核,其中也包括了紧急状态下的处置,中高空跳伞训练等等。
“海面风力二级,浪高一级,可见度良好,船速十节,现在开始减速,从左舷接近,好,到达预定空域,开始降低高度,注意保持同步,高度一百,五十,三十,二十,十米,五米,三米,一米,接触倒计时开始,五、四、三、二,停机,落地。”
刘禹盯着高度表,压下操纵杆,机身发出一阵颤抖,就像是行驶中的汽车,突然被刹住一样停在了划着一个黄色十字的甲板上,他将头顶上的两个按扭扣下,直升机顶部的巨大旋翼和尾翼慢慢停下来。
两人一前一后打开舱门跳下来,低头弯腰跑出旋翼的范围,刘禹回头看着身后这架双座教练直升机,不禁志得意满。
“海上机降都成功了,这算不算出师了啊。”
“做为一个初学者,算是不错了。”钟茗先是肯定了一句,语气一变:“这是因为有人在提醒你该怎么做,还有机上那些先进的仪器,他们帮你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不要忘了,在你的世界里,没有gps,没有惯性导航,没有地形匹配系统,飞机上大部分的智能仪器都会失灵,你完全要靠感觉来操作的,还笑得出来吗”
“怎么老是打击我,就不能鼓励鼓励”
“我是你的教官,不是你的妻子,没有那个义务。”
钟茗顺口回道,两人都是一怔,刘禹走到船舷边上,向远处眺望,在他的目光所及,远处的陆地就像一条黑线,那是南岛的海岸线,他们脚下的这条货轮,正行驶在文昌县以东几里外的海面上。
今天是个大晴天,海面上只有很小的风,被风吹起的海水,形成一道道波纹,一群海鸟从远处掠过,在海天之间自由地翱翔。
“真美。”钟茗感叹了一句:“七百年前,是不是更干净”
“没有工业污染,还有其他的污染,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总会留下痕迹,没有人类,也会有动物,比如这些鸟,他们的粪便,长年累月地积攒起来,会将一个海岛完全覆盖,你还会觉得美吗”
钟茗脑补了一下他所说的画面,一脸恶心地瞪了一眼:“会不会聊天”
“我是你的学生,不是你的丈夫,没有那个义务。”
刘禹马上原样奉还,钟茗“扑嗤”笑了。
“没想到,你的报复心挺重的。”
“被你打击得体无完肤了,还不兴过过嘴瘾”
刘禹说完,不等她回嘴,指着远处说道:“哇,快看。”
钟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远处的海岸线突然升起了一长长的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直直的冲向上空。
“长征九号今天有发射任务,上面运载的是北斗系统的第二十和二十一号卫星,有了他们的补充,整个亚洲地区包括太平洋上空就没有盲点了。”
听她一解释,刘禹就明白了,火箭是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场升空的,那是新华夏国土最南端的太空研究基地,担负着一多半卫星发射任务,在他的世界里,那一片还没有列入规划,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看着升腾的火箭,他想到的是自己最大的短板,在没有卫星导航的世界里,只能用比较原始的手段来辩别方向,就比如直升机,当一切智能仪器失去作用时,他必须靠着眼睛找到某个特征物,高山、河流、城镇、建筑等,而在七百年前的异时空,人口的密度太小,也就意味着,想要找到一个特征明显的城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他必须重拾自动导航出现之前,雷达出现之前,纯粹靠图表和太阳、星座来辩别方向的那些原始方法。
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其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已经超过了某学渣的脑容量。
刘禹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北斗系统,国家卖不卖”
钟茗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你买得起么”
“按揭成不成”
刘禹明智地没有去问卫星多少钱一颗,他知道那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是硬件还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包括那些国宝级的科学家,尖端科技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何况还是这种涉及到国防安全的大杀器。
“别着急,你现在最重要的是统一战争,在你我这一代,能够搭起一个工业化的架子,培养一
批具有现代意识的科技人员,就算完成使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