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谢氏拍拍他的小手解释道,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睛,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时,走在后面的王熵等人恰好听到了这句话,面上都有些无奈,圣人这么说,固然有安全的因素在里面,何尝又不是为了省钱。

    原本指望能从户部截留一笔,多少也能填补一些开支上的不足,谁知道那位叶少保会来这么一出。不用说,最后的大头肯定得归他,犒赏军功是无法省去的,因为谁也承担不起那样做的后果,大宋已经有了一个叛贼,要是再来一出,平叛的钱就是难以估算的,这个帐哪个相公都能轻易得出。

    “圣人、官家,潮来了。”就在各人心思百转之时,一个禁军服色的将校前来禀报,别人倒还罢了,陈宜中光凭声音就知道他是刚刚擢升的殿前副都指挥使苏刘义。

    “你等护着官家。”

    谢氏不敢轻怠,一只手握着小皇帝的手,一只手揽着他的肩头,以防他惊异之下乱动,同时,几名殿直遵令站在了四周,像柱子一样隔开了城墙,小皇帝虽然不明所以,仍是兴奋地将头转到了入海口的方向,城楼下、江岸边的百姓这时显然也得到了消息,原本的喧闹声渐渐平息下来,都将注意力放到了江面上。

    在视线的尽头,海天相交之处,原本是一条黑边,此时已经变成了一条银白色的细线,隐隐地雷声自天际传来。随着那条细线的前行慢慢变大,只过了一会儿就形成了浪涌,这是海水与江水相撞的效果,抵近江中,波涛逐渐垒高,城楼下的百姓由俯视变成平视直至仰视,而城楼上,众人尽管大都曾经看到过,仍是被这几乎平过城墙的巨浪惊呆了。

    “轰隆隆”惊雷动地,涛声震天,大自然的威力在这一刻显露无疑,临安城位于浙水一侧,大潮在两边堤岸的束缚下猛得拔高,有如千军万马扑击而至。到处响起了一片惊呼声,空气中带着一股海水的咸湿味道,哪怕有青罗伞盖的遮挡,众人仍然不免为溅起的浪花所覆,谢氏的心都在小皇帝身上,早已将他搂入怀中,还好有两个门神般的禁军挡在身前,倒是没有沾到什么水花。

    大潮仍在向着江中猛冲,高昂的浪头挟风雷之势有如怒狮一般,谁也没有料到今天的江潮会是这般猛烈,只听百姓的呼声就知道被卷入江中的人为数不少,这在每一年都是常有的事,但仍然阻止不了大伙观潮的兴致。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诚如是也。”王熵喃喃自语,以他的城府早已是练得宠辱不惊,心中再是惊骇万分,面上终是不显。

    “平章说得是,此潮历来罕有,正应我大宋中兴之像,更何况如此汹潮,仍要向天家低头,老臣以为此乃上上大吉,不知各位相公以为如何。”叶梦鼎的冠带上还有明显的水渍,一看就知道是从下面而来,这番话众人听着十分别扭,却又说不出个什么来,不得不点头称是。

    “少保无须下去照应么,大潮已至,但不知水军何在”陈宜中忍不住问,他最关心的是海司是不是真的弄到了那么多船,可是左看右看也没看到船只的影子。

    “急什么,老夫准保陈相公不虚此行。”

    陈宜中被他噎了一下,正好下面开始了新的表演,他装做好奇探出身观望,掩饰了脸上的尴尬和不快。

    “是弄潮儿。”

    小皇帝有些兴奋地叫道,他已经被谢氏放开了身子,从城墙的垛口处望出去,恰好能看到江面上的情景。听到他的声音,城楼上的几个人都停止了说话,将目光转向了那一头。

    只见数十名披刺身的年青人手执各色彩旗跳入了波涛汹涌的江水中,在百姓的一片惊呼声中突然又现身在水面上,技艺高者就像是踩在浪花里,不时地随波上下,赢得了阵阵喝采。

    “好好!朕要赏他。”

    这种游戏最得百姓的欢心,皇帝也不例外,他从谢氏手里挣脱出来,兴奋地跳脚拍手,又指着其中一个身影叫道,城楼上看得很清楚,那个年青人手持一面红旗,无论他跳跃翻腾还是奋水逐波,旗身始终高高挺立,这么久的功夫了竟然一点都没有被沾湿,难怪引得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纷纷叫好。

    “老臣代此子谢陛下赏。”叶梦鼎突兀地接了一句,众人都有些不解地看着他。

    “此人是水军一个都头,就在老臣麾下。”听了他的解释,众人才明白过来,往年这些弄潮儿都是选自民间泅水好手,偶尔也会有水军军士参与,并不是常例,只是恰好让他出了风头而已。

    弄潮的表演很快结束,这是因为同波浪搏斗还要顾着旗子,体力的消耗是很快的,熟知流程的百姓都知道一般官府还会有一个水军演练的安排,可是明白人却很纳闷,为什么江边一只船都没有难道是取消了。




第441章 大阅(三)
    “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xo年前的今天,华夏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华夏人民抗倭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十点正,在xo响礼炮和全体与会人员一齐高唱国歌之后,接下来国家主席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宣布进一步裁减兵员的时候,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随后阅兵仪式便正式开始,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共和国武装力量依次通过**城楼,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看着那些整齐划一的方阵,苏微有如止水一般的心中重新激起了浪花,许多儿时的记忆被她刻意压制以为不会在想起,可是在这一刻,又清清楚楚地出现在脑海中。

    “看,是女兵方队,你知道吗,我从小就想当兵,可惜没有机会和她们一样。”钟茗兴奋地指着前方说道,听到她的话,苏微的泪水不可抑制地滑落下来,怔怔地看着那些英姿飒爽的身影齐步走过,一个声音在心中不断地响起。

    “爸爸,长大了我也要当兵!”

    “好好,我的晓薇一定会是最优秀的女兵。”曾几何时这是她最大的梦想,可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她的失态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这样的场合里,谁都会以为那是激动的泪水,这是祖国强大最直接的标志,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为之骄傲,不光是她们这些观众,就连负有特殊使命的小王他们也是一样。

    自从阅兵仪式正式开始,身上的麦克风就再也没有了声音,他们的目标老老实实地占据了一个不错的观察位置,用手里的相机正大光明地拍摄着,王冰无法看到他的眼神,但能想像出来,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力量展示,而是对xo年前那场战争的纪念。

    习惯我们一般会用八年抗战去称呼这场战争,然而在这一次国家主席的讲话中,提出了十四年的概念,按照这个概念一直要追溯到最早的九一八事变。在这艰苦的十四年中,整个国家不分党派民族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也包括了海峡对岸的他们。

    在六十多个阅兵方阵中,当先的就是抗战老兵方阵,他们当中不光有我党我军的英雄人物,还包括了原的老兵和英烈后代,这一刻,炎黄子孙是站在一起的,就如同xo年前一样。

    既然目标没有异常行为,楚青也就不去打扰前方的小王,她这里隔着观众席,看不到方阵行进的画面,但是光是听到声音,就能让人激情上涌,每当熟悉的歌声响起,她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唱合,这份荣耀也属于这些默默奉献的人,因为他们也是战士。

    镜头里的王冰仍然在他的位置上,楚青知道他的眼神一直都没有放松过,这是成为同事以来她现其身上的优点之一,学员时期的刻苦程度更是让她望尘莫及,像这样的和平年代,能做到的已经不多了。

    稍微调整一下角度,观众席上的那两个女人看上去同普通观众没有什么区别,有时候会拿个手机拍照,有时候会摇着小旗子喝采。而在另一个方向,楚青没有现老冯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消失了。

    老兵方队、三军仪仗队、抗战期间的英模部队方队、外军方队、以国产最新型坦克为先导的装备方队,空中梯队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既是纪念历史又是警示未来,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红色华夏有着与之相称的保卫力量,十四年前的那一幕将永远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今天他们存在的意义。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当最后一个空中梯队从**广场上空掠过,整个仪式也到了尾声,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在军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满脸泪痕的苏微唱得泣不成声,她终于有机会在共和国最神圣的地方,唱出自己最想的那歌了。

    “很高兴认识你,这是我的名片,以后有机会找你玩。”

    这一切都被钟茗看在眼里,原本打算约出去逛逛街什么的,也只好暂时打消,或许她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消化这得之不易的激动吧。

    虽然是头一次见面,苏微对这个爽朗的女孩子也有着不错的印象,都是被选中的代表,至少政治上是靠得住的。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擦了擦眼睛,同对方交换了名片,上面的名头很唬人,惹得钟茗夸张地叫了一声。

    对于老冯他们来说,仪式虽然结束了,整个过程中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情况生,但工作才是刚刚开始,包括王冰他们的目标



第442章 大阅(四)
    老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楚青的调查让他心中产生了警觉,这个厂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产品也都是普通的民用机械,不过它背后的那个集团老冯将二人打出去之后想了想,拿起手机拨出了一个号码。

    “老魏吗,跟家呢,有日子没一块喝酒了,怎么样,老地方见”

    大宋京师临安府沿江一带有着不逊于帝都的热闹景象,大潮的潮头已经过去,海水仍然在凶猛地倒灌入江中,江海交接处白浪滚滚,一波接一波地当头而来至。

    从更高一些的候潮门城楼上望去,远处就是白茫茫地一片,在没有千里镜的情况下,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更别说这里除了小皇帝,最少也是年近五旬的人,眼神自然都强不到哪里去。

    不过既然少保这么有把握地说了,他们也不会提出什么质疑,一切总会揭晓地,身为宰执,除了肚量,更加应该有非比寻常的耐心,陈宜中做为其中最年轻者,这点素质还是有的,他一言不地面朝大海的方向,紧紧地盯着即将出现的一刻。

    又过了半晌,就连潮水都似乎降低了许多,海面上依旧没有什么动静,城外江岸两旁的围观百姓慢慢开始散去,老平章王熵同留梦炎对视了一眼,同时看了看挺直站在前面的叶梦鼎。后者似乎浑然不觉,仍在低声同小皇帝说着什么,他们真得是疑惑不解了,这么吊着胃口真的好么,哪怕是最后来了,在众人的眼里也是个大不敬,虽然不至于追罪,可是以叶梦鼎的资历,他没必要这么干啊

    “来了。”就在耐心快要耗尽的时候,站在城墙边上的陈宜中脱口说出了两个字,让包括谢氏在内的一干人等都是精神一振,都站起身围了过去。

    王熵顾不得宰相之尊,双手扶着垛堞,努力睁着眼睛,遥远的海平面上渐渐升起一条黑线,如果不是叶梦鼎有言在先,没有哪个会注意到,而现在城楼上的人都明白,那是海司的船队来了。

    “船,海船,快看。”

    “老天,居然从海上来。”

    渐渐地,没有散去的百姓也现了海面上的动静,他们之所以仍然等在这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楼上的天家还在那里,虽然不知道实情,个个都怀着一份好奇,不过谁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一番情景。

    很快,当先的一条大舶在港湾处露出了它的身躯,没有人比叶梦鼎更为熟悉,因为那就是他这个海司主帅的座船。在其后面是一排同样巨大的海舟,虽然上面也挂了“沿海制置司”的旗帜,可是叶梦鼎很清楚,那不是海司原本的,肯定来自于泉州一战的缴获。

    海船不比江船,特别是那种三桅大福船,上高翘,船如刀,这么多大船排成一行、风帆齐张,黑压压地直冲过来,视觉冲击是非常明显的,感觉就像是方才过去不久的大潮一般,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心跳不已。

    横排过后,紧接着一个纵列,没有多久就开始分岔,形成了一个倒置的鹤翼阵,每一只船都是一般大小,就连度也是一般无二,两船之间的间隔看着就让人心惊,船身上除了少数操作的船工,无数的人影站在两舷之后,手执刀枪、顶盔贯甲,一言不地并排而立,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如何只有这些”陈宜中关注的仍然是数量,他只默数了一遍,就知道总共也不过二百来只,这是海司之前的总数,那么其余的呢,难道大家等了半天就看到这么个结果王熵等人也是一样的想法,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检阅吧,谁也没说一定要全军毕至,可是你方才那么调人口味,这未免也太过儿戏了吧,官家、圣人可都在场。

    不光是如此,到来的船队已经接近了城下,那个古怪的阵形一看就知道于兵书不符,既非一字、也不是雁形,除了排得整齐些,无人看得出有何作用,这份疑惑就写在脸上,不过却没有人问出来。

    “好像一个‘大’字喔。”

    一个椎嫩的声音突然响起来,小皇帝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着下面叫了一句,几位相公这么一望,还别说,从这个角度看,真像是一个横放的“大”字,不过白炼般的大江上突然出现一个黑色的字体,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陛下聪颖,实乃大宋之福。”

    叶梦鼎的声音不合实宜地出现了,让本来准备顺着官家口风调笑两句的几个人都住了口,王熵与他相识最长,心知这个老狐狸的心思很难猜透,但是他绝不会做无用之举,想想这句拍马屁的话,王熵心里隐隐有个感觉,这事不简单。

    “快快后面,瞧见没有,好多船。”

    “真的,都是咱大宋的水军么”

    没等叶梦鼎开口解释,百姓们纷纷喧闹起来,嘈杂的声音一直传到了城楼上。还有陈宜中等人再度回,果然,海面上又有了动静,无数的黑影从天而降,这一回的数量明显更多一些,而阵形也更显得散乱不堪,完全不合章法。

    陈宜中管着枢府,对兵事多少有一些了解,这些船队既不合五阵之法,也不合本朝太祖所制的“平戎万全之阵”,数量上虽有了增加,离着奏书上所说的还有不小的距离,不过既



第456章 交待(一)
    居然会是这样!听到丁应文的说辞,怒极的刘禹甚至有种想笑的感觉,为了这么一个荒谬的理由,就付出了四条人命的代价。对来自后世的他来说,无法理解这些人对生命的漠视,人若是如蝼蚁,可以随意践踏那和畜牲有什么区别

    “此事不过是个引子,他们瞧上的是丁家的产业,至于抓人杀人,都是宫中的指使。此事过后,丁家散尽家财,也只能保得苟活一时,公子若还想找人出气,都应在某身上吧,与他人不相干。”

    丁应文语气萧索,眼神涣散,说完之后似乎连力气也失去了,摇摇晃晃地随时都可能倒下,不待刘禹吩咐,两个手下就扶住了他,雉奴红着眼睛踏前一步,刘禹伸手拦住了她,此人最多是个帮凶,他还有话要问。

    “都有哪些人,某要他们的名字。”刘禹沉声追问,同时朝着李十一打了个招呼,后者会意地上前来,站在他们的边上。

    “那个百户名为乃木贴儿,就是他带人做下的这一切,其后的主使还有几人,其中一人公子应该记得,就是采买了许多镜子的那个色目商人,叫作迭刺忽失,宫中出面的是一内侍总管,叫什么某不清楚,不过家中叔伯应该知道。”

    刘禹没有见过那个色目人的正面,只记得是个体形有些臃肿的胖子,令他印象最深的自然是那个百户了,那个峥狞的表情早就印在了脑海中,如今终于知道了名字,他当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李十一,记下了么”

    “都记下了。”眼见着那个对着自己时眼角恨不得翘上天的大掌柜,此刻温驯得像只小猫,丁应文再次见识了他的能量,不过这里是什么地方元人都城所在,城里城外驻军数十万,他们想干什么。

    “给你三天,老子要知道他们的一切,可做得到”刘禹的心里也是存着疑问的,人手再多也无法同鞑子相比,他就算能不顾一切,也要考虑弟兄们的承受能力。

    “侍制也太小看咱们弟兄了,明日入夜之前,若不能查个水落石出,不劳他人动手,李某自己抹了这脖子,将级放上去。”

    李十一看了半天,哪里不明白生了什么,怪不得东家特意吩咐买下来不得轻动,这可是主母的灵位,可能比不得临安城里的那位,但肯定是之前就相识的,在东家的心里位置不轻,更何况那是指挥的妹子,雉奴的亲姐,他们能不尽心么。
1...355356357358359...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