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再往北,出关的话,那就凶多吉少了,尤其是在辽北山区,几乎就是骑兵和重步兵的噩梦,没有专业的山地步兵,根本就无法攻破那里的敌军防线。

    即便突破此处,再往北都是一马平川,还有松花江阻隔,没有足够的船只,根本就到不了哈尔滨。

    金国的上京就建在松花江的“几”字湾内,想要攻入此地,就必须过江,无路可绕,所以理论上“直捣黄龙”是不大可能成功的,除非是在冬天,江面结冰,骑兵方可从容通过。

    檬军可以灭掉金国,是从北向南,加之金国到了末期,自己作死,这才成功。在金国前期,岳家军得手的难度极大。

    秦桧是胆小害怕,加之不懂军事,这才坑了岳飞,自己又背负了骂名。否则等收复燕云等地,他也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一代名相”了,名声不会比陈平、房玄龄、张居正小多少。

    之所以这么盘算,因为某太子想到以后辫子向北撤退,明军该当如何,想来就很是范畴,往后二十年,能收复并守住辽北以南的地区就算大获成功了。

    没有极强的财力支撑,收复沈阳也就算是到头了,即便这样,维持在关外的二十万大军,光是饷银便须六百万两银子。

    加上军械与粮草部分,每年“辽饷”便须一千万两银子以上,朝廷岁入三千万两,也要占到惊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对大明帝国来说,这绝对是一项无比沉重的负担。

    五万部队负责固守各处城池,五万负责防御辽北山区,十万机动部队进剿辫子,看着倒是兵力不少,但放在偌大的东北平原和长白山脉,根本就不够看的。

    若是缩减兵力,那么辫子还会取而复返,卷土重来,从山区再跑出来肆虐辽东各地,就跟挥之不去的苍蝇一样讨厌。

    要收复整个奴尔干司,除了对付辫子,还要防备沙俄。估计大致要耗费五亿两银子,甚至更多,看样子,不动用那座“海外金山”是不行了。

    然而格拉斯伯格金矿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几内亚岛上,绝对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期货”,距离开挖起码有七八年时间,之前还得在海上击败荷兰人才行。

    “父皇,大明有如此局面,就是因为一个‘穷’字在作祟,若朝廷每年能有五六千万了银子的收入,不论是东虏或是流寇,都不是甚子问题了!”

    南宋能有这个收成,那么国土面积比南宋大得多的大怼朝也可以,如果达不到这个数额,那就是经营不善,失去大半财政收入,那就距离崩溃为期不远了。

    “……若你来经营江南八地,每岁可入太仓银两几何?”

    崇祯抬起头,看着这个逆子,脑子里萌生出一个假设,那就是这个问题,他要看看这逆子经营江南会做来如何成绩。

    “最近五年大概可获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五年之后每岁可获两千万两银子以上!”

    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标准,既不太对百姓横征暴敛,又能顾及朝廷的诸多利益,而且是在不征收“三饷”的情况下做到的。

    “……那朝廷在北方八地,每岁又能收入几何?”

    崇祯觉得这个数额倒是不高,尤其是要对盐、粮、茶、铁、糖、酒、布(丝)、瓷等八大类商品征收税费,还有开矿的生意之后,自己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话,应该也做到。

    “不征‘三饷’,加上江南的五百万两银子的话,大概每岁能有两千万两银子!”

    某太子估计也就这样了,再高的话,那就必须要刮地皮了,问题是根本就没啥油水了,不论是百姓还是藩王都特么变成穷鬼了。

    “……哦?如何而来?”

    崇祯对此很是好奇,他要知道这逆子管辖范围之内多为穷困之地,也就湖广与泗川还算富足,但当下湖广已然变成战场,估计近期也指望不上太多了。

    “父皇,儿臣经营北方,以‘挖’与‘造’为主。‘挖’便是注重地里的出产,譬如海盐、石油、金矿、煤炭。‘造’便是要大规模制造军用与珉用产品,用于出口,譬如药品、车辆、灯具、文具、玩具以及洗漱用品等等。”

    凡是能赚钱的东西,某太子全都允许制造,男女老少可以一起上,只要能够保证质量,自然是多多益善。

    挖矿的事情就更不用发愁了,大明现在别的没有,灾珉有的是,光是中原地区便有不下几百万人,别说薪水,不管啥差事能吃个半饱,那都会被抢破头。

    “……嗯!但照你所言,经营如此诸多项目,前期耗费必定巨大,投入其中的银两又从何而来?”

    南北两个朝廷的收入相加,每岁总计可达三千五百万两银子,当真创下了开朝以来的记录,朝廷大致无需再为支应发愁了。

    “一来是用抄没蛀虫的家产,二来是用紫金债券募集到的资金,三来是藩王的贡献。就是将‘死钱’变成‘活钱’,通过诸多盈利项目,做到让钱来生钱,进而从中牟利。上可以缴纳税费,增加岁入,下能够养活百姓,安抚珉心。”

    不管怎样,先撑过头三年再说,这是最为难熬的时间段,只要熬过去,后面就能苦尽甘来了。

    “……从紫金债券募集资金几何?又如何偿还?”

    崇祯从王承恩那里听过一嘴,大伴为了保命,也倾家荡产买了不少,故而崇祯知道这是借款的玩意,但具体总额他就不知道了。

    “父皇,儿臣大致募集了一千万两左右的银子,用山栋金矿作为抵押。父皇若是有意,儿臣可将十年期利率提高到总额的四成,即父皇借给儿臣一百万两银子,十年之后,连本带利可得一百四十万两!”

    谁的买卖不是做?

    只要甩锅爹答应,说不定某太子还能见到“回头钱”呢!

    “……朕还要去江南开矿,还要养活后邸和勇卫营,岂有余额?”

    崇祯知道,要是没有进项,手里这一千万两银子也花不了多长时间,故而才想像这逆子一样置办些产业,等同于京城周边的皇庄生意。

    “父皇,要不您在南都做紫金债券的代理生意如何?就是儿臣给您四成利息,您给江南富商两成半利息,这样您啥也不用做,只要把借来的银子送到儿臣这里,便能净赚一成半的利息。只要能借到两千万两银子,父皇您便可以落袋三百万两银子,这买卖对您来说,可是半点成本都没有啊!”

    十年之后的事情谁能说准?

    大怼朝在不在都不知道!

    甭管咋样,先利用高额利息的诱惑,把江南那边傻子们手里的银子骗到手再说!

    教甩锅爹一手托两家,中间吃差价,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何其快哉,爷俩各得其所,这样你好≈ap;我也好,岂不两全其美?

    “……三百万两银子?”

    崇祯真是心动了,自己没有付出什么,便能有一笔巨款入账,入的还是内帑,心里怎能不激动。

    “没错!只要父皇能够募集到两千万两银子,父皇可以一次得到三百万两银子!”

    某太子本来想说前三年,每年一百万两银子,不过想来为了刺激到甩锅爹,索性把利息都给他算了,父子俩互不相牵这样更好,自己起码还能有一千七百万两银子可拿。

    “……当真?”

    没想到这逆子居然如此大方,崇祯都想现在便一口答应下来,免得这逆子觉得自己亏了,事后再反悔。

    “千真万确,儿臣在生意这方面从来都是说话算数的。父皇若是募集到四千万两银子,儿臣便支付给父皇六百万两银子的好处。”

    谁知道被自己开了光的二货皇帝到了南都之后,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出来,要是把内帑的银子拿出来借给自己,自己也照吃不误,还本金的事情等十年后再说。

    “……朕会考虑!”

    崇祯在心里腹诽不已,照逆子这么说,在其他方面,这逆子是见谁骗谁,连他这父皇都不放过。

    (iishu)是,,,,!




第521章:海外金山
    【】(iishu),

    特别感谢“华夏联邦皇帝小号”同学的打赏!

    非常感谢“龙哥2628”、“斗气风暴”、“亚洲卡拉”、“走走看看885”、“书友1603311021211875804621219749”、“书友20170518133012453”、“书友20180401183958221”、“13711004523”等同学们的月票支持!

    还要感谢“狂人xl”、“新鲜出炉的qb”、“兴汉业丷净胡尘”、“迷糊的书袋”、“落叶endg”、“书友100409011241062”、“星辰枫天”、“荆楚蛮子”、“彻夜战貂蝉”、“我一直喜欢小说”、“书友161024200901468”、“书友20190602201831349”、“书友150916200652515”、“fyftfd”、“书友20170517194341858”、“萧號”、“伟仔少爷”、“一年369”、“龙哥2628”、“书友20191006041220073”、“星河浩瀚czx”、“书友20180626190218711”、“风雨书友大人”、“书友20190602201831349”、“华夏联邦皇帝小号”、“q流金岁月”、“书友160501090033379”、“dwh880401”、“还是自我”等同学们的推荐票!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祝大家生蛋节快乐,顺便鞭炮节、粽子节、月饼节也快乐……

    “四千万两银子!借款如此之多,利息又如此之高,怎能轻易连本带利偿还与他人?”

    本息总额高达四千八百万两银子,即便这逆子信誓旦旦地表示有山栋金矿做抵押,崇祯也觉得实际偿还起来的压力极大,故而还是要变相地提醒一下这逆子,凡事都要量力而行。

    “父皇勿忧,儿臣已命郑芝龙率部攻打东番岛上的红夷,只要击败红夷,得以重新商定贸易细则,届时大明特产可以大规模贩售出去,财源自然滚滚而来。”

    某太子计划在击败荷兰二货之后,就要与他们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只要他们愿意,双方每年的贸易总额都可以达到五千万两之巨。

    只要大明愿意出口的商品,他们都可以装船运往欧洲去贩售,数量不会加以限制,不过必须用金银或者大明需要的特殊商品充抵才行。

    “那郑芝龙原为海盗,为非作歹,投靠朝廷之后虽立下战功,却仍旧桀骜不驯,又如何听命于你?”

    崇祯是比较了解郑芝龙的,此人实力雄厚,几近独霸福健,大有藩镇割据之势,这逆子口口声声说命其攻打红夷,说不定里面另有文章。

    “儿臣将出口倭国的雪花糖生意分给他一些,又将代理新奇商品出口倭国的生意悉数交予郑氏,还许下了琼州的一座金矿,这样郑芝龙便愿意自掏荷包,为朝廷攻下东番了!”

    郑老屁是何等的精明,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要让他干活,可是得先喂饱他才行,不过某太子这里狗粮很多,随便撒点就够他吃的了。

    “原来如此……那琼州亦有金矿乎?”

    崇祯闻言点点头,转而想起了挖矿的事情,这逆子怎么记得如此详尽,知道各处的金矿,难道江南地区没有金矿么?还是这逆子在刻意隐瞒?

    “只有一座,儿臣便许给了郑芝龙,郑氏海运力量强大,开采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不然让朝廷开采,光是运输人员与矿石,便要耗费巨大。而且红夷战力强悍,战舰叱诧海上,只有郑氏能够将其击败,收复东番实属不易,朝廷不出一兵一卒,儿臣以为加以补偿也在情理之中。”

    这事就是郑家出钱出兵,朝廷等着吃现成的,啥都不出的话,郑老屁才懒得搭理你呢!

    朝廷要开采琼州那座金山,运输船势必要经过海峡北上,到时候被人家收路费得多尴尬。

    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先让郑老屁尝到甜头,以后才能继续合作下去,吃独食是注定成不了大事的。

    “……嗯!不过江南各地莫非无存金矿?”

    崇祯认为既然有巨型铁矿,那么也应该有金矿才合理,不用太多,座便可,起码能够让内帑有个稳定的进项。

    “儿臣若要说没有,父皇您是决计不会相信的。但最近的也在云南,江南这边真是罕有。其实父皇将江南富商看作金矿,每年合理‘开采’他们,便会有不错的收获了。父皇若是有意,待郑芝龙击败红夷,郑军进入南洋水域之后,儿臣便可以派遣人员开采海外金山了!”

    您就先把您那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整明白再说吧,不然就算给你一座金矿,你也会把开采权拱手相让出去的。

    “……海外金山?”

    崇祯从来没听过这事,莫非这奸诈无比的逆子又在刻意诓骗与他?

    “父皇,儿臣在仙界得知在南洋的一处岛屿上,有世间最大的一座金矿,储量有八千万两黄金,白银四亿五千万两,铜折银十亿两!儿臣打算收复辽东乃至整个奴尔干都司,耗资五亿两银子,便是因为有这座海外金山作为支撑!”

    先用格拉斯伯格金矿吊一吊甩锅爹的胃口再说,至于这位二货皇帝能不能活到开采这座金矿的时候,那就要看他本人的造化了。

    “……此言当真?”

    听了一连串的巨额数字,崇祯呆滞了片刻,心里才陡然感到无比的激动,光是粗略一算,这座金山便价值高达二十亿两白银之多,真是堪称名副其实的“海外金山”啊!

    “儿臣不敢妄言,只是这座海外金山远在万里之遥的岛上,不打败横亘在南洋地区的红夷的话,是决计无法开采这座金山的,故而儿臣才命郑芝龙先行进攻东番岛上的红夷!”

    往快了说,至少要等到五年之后才能如期开采,不然就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了,这绝对是一单无比诱人的“天价期货”。

    “哦~!”

    崇祯明显感到很是失望,在他看来,万里之外的事情,完全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说是捕风捉影,水中望月也不过分。

    “父皇,您要是决定现在入股,那么待到开采之时,您便可以坐收红利了!那可是一座金山啊!”

    某太子可是非常宅心仁厚的,这么肥的买卖,自然是父子一起吃饼喽。

    “……入股?”

    崇祯怎么感觉这逆子要把金矿当成生意来经营,貌似要将朝廷排除在外了。

    “是呀!父皇,儿臣以为个人实力有限,打算汇聚众人之力,一道开采这座金矿,其中两成上税,算是给朝廷的交代。余下八成,儿臣占四成,余下四成则由父皇、郑氏、群臣、商贾四方获得,只要父皇每年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持续十年,待金山开采时,这一千万两银子便可变成一亿两银子了,岂不是一本万利?”

    某太子的套路有很多,即便甩锅爹不被这个套住,也会被那个套住,总有一款套路适合这位二货皇帝的。

    “两百万两银子?持续五年?你真是……”

    崇祯真是要被这逆子给气得上火了,这分明是在借机敲诈自己,自从被迫封这逆子为摄政王之后,崇祯也清醒了不少,轻易不会就范了。
1...314315316317318...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