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现在即使评议会同意兴建,海面上的郑一官也不会同意了,甚至要是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战舰不够多的话,那个家伙都可以一直在这里赖着不走。
或许对郑一官来说,让手下的数万士兵在炎热的天气下作战,是一件不难么愉快的事情,但对城内的守军来说,这将是灾难性的决定。
当气温高于三十度之后,士兵的伤口将很容易感染化脓,也就是说,除了轻伤的士兵之外,中重度伤员将彻底丧失战斗力,甚至会沦为己方的负担和累赘。
恰恰福尔摩沙南部的闷热天气就是如此让人难受,而且几乎全年都是如此,跟处于赤道附近的巴达维亚别无二致,只有夜晚袭来的海风可以稍稍让人感到一丝清凉。
但是在今夜,袭来的不光有海风,还有成百上千且防不胜防的炮弹
“我也希望如此,可目前,我们还得依靠这座城堡才行。等到击退了敌军舰队,我会竭力向总部申请,尽快在附近新建一座城堡。不然仅仅依靠这座城堡来固守,实在是太危险了”
勃尔格觉得扬森的设想一点都没错,热兰遮城堡是用来統治岛上的土著的,象征着荷兰及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实力,但要是抵挡郑一官的进攻,那就至少要再修筑一座了。
大员镇真被敌军舰炮摧毁的话,与其进行重建,修复珉宅,还不如在此基础上建一座城堡,不论是在北线尾南部还是大员镇的原址上兴建都可以。
重要的是要与热兰遮城堡遥相呼应,能够分担热兰遮城堡的防御压力,不然就是去了重建的战略价值了,只能再次成为郑一官统辖的那个该死的海盗舰队的炮击目标。
“那就好,希望郑一官可以知难而退,重新与我们进行谈判”
扬森也只能如是说了,他深知守军已经没有击退来犯之敌的能力了,如果对方不能自行撤退的话,己方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这时,外城那边传来的无比嘈杂的声音,就跟闹事一般,有士兵报告从大员镇撤退的连队与珉兵都已经涌入了外城。
遭到空前猛烈的长时间炮击之后,这些临时的珉兵看起来就跟难珉差不多,一个个精神涣散,目光呆滞,衣服破烂,脸色灰黑,就是再落魄不过的乌合之众。
有的人为了跑路方便,甚至连火qiang和长矛等武器都已经丢掉了,就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所有钱财,最多握着一把bishou用来保命,防止自己的钱财被他人掠夺。
不少都是伤员,被同伴们搀扶或者抬着,勉强来到了内城,算是暂时捡回了一条命,不然留在镇上,所能期待的结果就是被一枚敌军打过来的炮弹终结生命。
能够撤退到城堡里的伤员都还算是有救的,被遗弃在那边的重伤员只能让其自生自灭,即使能够抬到这边来,也就是听听最后的祈祷与保佑,仅此而已。
珉兵在敌军的炮击下,死亡人数其实并不太多,经过清点,大概只有不足四十人,可是受伤的却高达近三百人之多,随着伤员们的蜂拥而入,几乎让外城直接变成了一座临时医院。
安置这些伤员的确很麻烦,可是为了不影响守军士气,也必须这么做,要是珉兵因此而不满的话,必将给接下来的防御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珉兵的战斗力不高,五个珉兵也不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好歹也是很好的补充,如果士兵伤亡过大,珉兵就要被顶上火线,当作士兵来使用。
扬森与勃尔格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会因为这事而纠结,当下只要进入热兰遮城堡的成年男人,尤其是没有受伤的成年男人,除了神职人员之外,都要拿起武器,负责抵挡敌军可能发动的登陆作战。
令守军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敌军在炮击之后实施登陆,从陆地上发动对热兰遮城堡的进攻,那就意味着郑一官和他的海盗大军打算一举攻陷这座城堡。
心怀忐忑的勃尔格不知道守军加上珉兵能否可以抵挡这支海盗大军的进攻,眉头紧锁的扬森也对防御战的前景不太乐观,毕竟双方在兵力与火力上都不在同一水准。
“轰轰轰轰”
就在这时,郑军舰队发动了第五次炮击,这次不等守军先行开炮,他们就率先开始发威了。
原因是扬森在去与勃尔格商谈之前,便交代给副团长布莱恩巴贝尔少校,让他尽量拖延时间。
通过前几次的细心观察,扬森发现郑军舰队每每都会选择在守军开炮之后进行射击,于是他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让守军大幅度地延后开炮的时间。
看看郑军到底是否会继续这样的策略,要是他们率先开炮的话,那守军就不必担心在开炮之后会遭到对方的火力打击了,而且还能给进入热兰遮城堡避难的珉兵争取时间。
果不其然,守军的第五次炮击与之前整整相差了二十五分钟之久,海上的郑军舰队实在是等不下去了,这次便选择先发制人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军舰队的炮手们对这样的打靶式炮击越发熟练,炮弹的命中率也随之增高,差不多有一百多发炮弹接二连三地击中热兰遮城堡的地基与墙体。
在被炮弹命中的一刹那,城堡里的守军仿佛觉得整座热兰遮城堡都在被炮弹所产生的巨大动能锤得不住的摇晃,大家的身心也跟着震惊不已,胆小的人甚至在原地吓得一跳一跳的。
除了像扬森这样经历过欧陆战火洗礼的高级军官以及部分德意志及其他地区的雇佣兵之外,城堡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都是失魂落魄,胆战心惊。
哪怕炮弹从城堡上空飞过,落进了空地,甚至身后的海里,也会让人恐惧不已,自从他们来到大员,从未想到过会遭遇如此的境况。
要是持续不断的炮击,就像大员镇那边到还好说,因为大伙已经被baozha声搞得麻木不仁了,并不会有些许的休憩时间。
热兰遮城堡所遭遇的炮击是间歇性的,大概每十五分钟一次,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神经能够休息十几分钟,然后便陡然进入无比紧张的状态。
周而复始的话,没人不会崩溃,尤其是很多人手里根本就没有表,完全不知道每次炮击的起始时间,一旦忽然听到那真巨响,对心脏的承受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勃尔格也有同样的感受,不过与妇女和珉兵不同的是,至少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有一个座钟,让他能够计算出敌军舰队炮击的大致时间,至少在心理上是有所准备的。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再写一封信,对巴达维亚那便阐明郑一官的舰队所拥有的军事实力,热兰遮城堡简直遭遇了一整支东方无敌舰队的袭击。
他们对于大员岛的进攻好像不是在炮击,而是在翻地,所有打过来的炮弹都是播下去种子,久而久之的话,整座岛都将盛开死亡之花
巴达维亚总部那边的评议员们或许根本就不会相信大员守军遭遇到的情况,只有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来感受一番,才能对这场战争重视起来。
“该死的郑一官”
在炮击时,勃尔格再恼火,也只能坐在办公室的墙角里不停的咒骂那个可恶至极的海盗头子。
这样的话,如果房屋被炮弹轰塌,堂堂荷属大员长官也不至于被从头顶掉下来的砖头瓦砾给活活砸死。
为什么前任没赶上这种倒霉事,自己却偏偏遇到了,躲都躲不开,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看来应该是平时祈祷的太少了吧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426章:收兵撤退
在郑芝龙所率舰队的猛烈炮击之下,大员镇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堆正在熊熊燃烧且不断冒着滚滚浓烟的巨型篝火,简直是一处炽焰战场。
这座没有工事却硬要设防的镇子没能抵挡得住疾风暴雨般的炮弹轰击,最终变成了再也无法让守军继续固守下去的废墟。
自从守军主力从这里撤退之后,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景象,只有重伤不治的家伙在垂死申吟,他们得到的只有濒临死亡的绝望与不断落下来的炮弹。
郑芝龙就打算在大员湾里炮击岛上目标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小时,然后便在退潮之前从附近的水道撤到外海。
所以在一小时之后,根据事先的商定,郑芝龙与弟弟郑芝凤所率的两支舰队都完成了原地转向,继续对各自的目标进行炮击。
这样可以利用另外一侧船舷的火炮,避免只使用一侧火炮,让炮管过热,影响火炮的寿命。
作为首战,镇海伯根据太子爷制定的作战计划,也设立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行摧毁大员镇,重创驻防在这里的守军。
等到拔掉这个据点之后,在风暴过后,再从澎湖卷土重来,登陆大员岛,一举攻下热兰遮城堡,将红夷赶出大员地区。
从目前的战况来看,炮击的情况还是不错的,让郑芝龙非常满意,尤其是看到倒塌的房屋,燃烧的梁柱,破碎的玻璃,以及不断传来守军的隐约惨叫声,这一切都很有成就感。
既然勃尔格那家伙存心戏弄自己,那么他就要为此承担全部后果,要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冥顽不灵的红夷继续选择与王师对抗的话,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要将他们彻底埋葬掉
郑芝龙不知道热兰遮城堡里储存有多少金银珠宝,不过依他来看,勃尔格在此地任职了三年时间,搜刮来的财宝肯定不会少,在他离职之前,应该不会先把财宝运走。
算上东印度公司在大员这么的贸易所得,起码也有一两百万两银子之巨,说不定连出兵费用都可以充抵了。
太子爷有言在先,只要自己可以收复大员,赶走红夷,那么这群手下败将的财宝都将归自己所有,这个条件让郑芝龙颇为心动。
镇海伯家大业大,并不差这点银子,但作为战利品的特殊属性却可以让他的内心得到巨大的满足感,足以对旁人夸耀数年之久。
自己这边得胜凯旋之后,太子爷闻讯,朝廷上下必定欢呼雀跃,正在京城求学的长子郑森也能好过一些。
于内于外,于情于理,这个买卖都必须得做。更重要的是,荷兰红夷不但吝啬至极,还想继续戏耍自己,这是郑芝龙绝对不能接受的。
虽然热兰遮城堡远远没有打下来,炮击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可并不耽误郑芝龙开始对战后的事情浮想联翩。
对热兰遮城堡的坚固特点,郑芝龙早有耳闻,从太子爷给出的情报结合实战情况来判断,确实如此,否则勃尔格也不会打算顽抗到底了。
四弟郑芝凤所统率的舰队虽然炮声隆隆,打得不亦乐乎,目标及其附近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不断,几乎让守军疲于应付,难以招架。
不过郑芝龙是身经百战之将,眼光独到,并未大喜过望,觉得可以一战而下此城,从千里镜里观察,发现守军仍旧在不断向海面上的舰队发炮反击。
这意味着炮击了半个多时辰,四弟的舰队仍然没有将雉堞摧毁,连杀毕此处红夷士卒的目标都未能实现。
总的来说,经过身边的负责统计炮击次数的亲兵提醒,郑芝龙觉得在六次炮击之后,热兰遮城堡上的火力还处于一个较强的水平上。
红夷的棱堡确有独到之处,换作大明的马面,在庞大舰队的重炮打击之下,此时只怕都要被轰塌了。
反观红夷之棱堡,非但没有一处塌陷,反而还能不时发动反击,屡屡击中己方战舰,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传我将令,舰队大铳再射两次,打捞落水士卒后,全员返航澎湖,不得有误”
郑芝龙觉得即使炮击到天亮也不一定能获得意外之喜,故而决定在摧毁大员镇之后,提前收兵撤退。
既然太子爷了一套事半功倍的战术,那就无须兴师动众的让整个舰队浪费弹药了,红夷不会想到自己已经掌握了攻陷城堡的锦囊秘技了。
今夜仅仅是向勃尔格以及大员的红夷守军打个招呼而已,将大员镇夷平算是给勃尔格的见面礼。
只要这厮仍旧负隅顽抗,那么往后送给他的见面礼会越来越多的,有了太子爷撑腰,郑芝龙对收复大员有十足的把握。
援兵尚在七千里之外,岛上的红夷赖着不走都不行,郑芝龙倒是要看看他们怎么能够坚持三个月。
等二次率领陆师前来讨伐红夷,那就不仅仅是炮击数次而已了,鉴于勃尔格的傲慢与自大,郑芝龙绝对不会就此罢手的。
从今夜开始,镇海伯也认同了太子爷开出的投降标准,那就是红夷只能无条件投降,任何有条件的投降都将视为负隅顽抗的行为。
通过是役,连同他们的武器弹药在内,红夷的财宝和城堡都要留下,把他们安全送回巴达维亚,那就算是仁至义尽了。
由于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郑芝龙已经不可能在对这些很快便会沦为俘虏的家伙竭尽优待了。
太子爷说过,红夷的商船前来,只要商人从事合法贸易,大明上下都会欢迎,并会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
若是红夷的战舰前来,迎接他们的就只有大铳,他们也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死在陆地上,被狗吃掉
要么死在海洋里,被鱼吃掉
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盲目地选择远渡重洋,与拥有上亿人口,上千艘战舰的明帝国开战。
尽管这个帝国还在面临来自北方的威胁,但只要没有灭亡,就会屹立不倒,且不会向蛮夷低头。
即使是富可敌国的东印度公司也承受不起如此巨大的军费开支,太子爷也正算好了这点,才会让郑芝龙收复大员。
郑芝龙的水师基地就在福健,而失去大员这个前哨站之后,荷属东印度公司要从巴达维亚搬兵。
从路途上来计算,东印度公司的军费开支将是镇海伯的三倍不止,而且需要劳师远征,胜负难料。
仅仅是在家门口作战的话,哪怕东印度公司倾巢出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且有朝廷支持的郑氏上下也不会害怕。
今番进攻大员,郑芝龙就是要让勃尔格以及东印度公司明白,你们在西方海域可以纵横驰骋,但到在东方,他才是这片海域的主宰。
在大洋之上,郑芝龙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无须看他人眼色行事,红夷无法接受的话,那就滚回巴达维亚去,没人请你们过来。
“嗯鸣锣传我将令收兵撤至澎湖”
郑芝凤接到兄长的命令,即便心有不甘,也得遵命照办,远远地看着着火冒烟的热兰遮城堡,气呼呼地下达了军令。
或许再射几十次,便能迎来转机了,不过这事连他都说不好。这红夷的城堡缺席如石头一般坚固,就这么硬打,酣战一个时辰也是战果寥寥。
从千里镜里窥探热兰遮城堡,即使雉堞有所破损,多处女墙被轰塌,露出里面的缓台,甚至可以瞧见装填大铳的红夷士兵。
可对方仍然可以向己方舰队发动反击,到目前为止已经击伤了十余艘战舰,其中有两艘已然倾覆,无法施救,只能任由其沉入海湾之内。
这让郑芝凤有种无功而返的挫败感,一直被炮击的热兰遮城堡还没怎么样,自己反倒损失了两艘大舰,心里有些郁闷窝火。
等到整个舰队撤退的时候就无需再走鹿耳门了,可以从大员水道撤退,红夷守军再愤怒也不能把郑军舰队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