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科库义正言辞地做了最后的解释,希望这家伙不会天真到认为自己改行做了骗子。
“那我要跟你一起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哪怕是被坑了,布林德也要花钱买个明白才行。
“随你好了!”
科库让心腹将成箱的银币抬上自己的船,等到交差之后便立刻,再也不想在这片即将战火纷飞的地方逗留了。
他认为勃尔格那家伙绝对不会束手就擒,乖乖让出东印度公司苦心经营了十余年之久的大员的。
真要是这样的话,一qiang不放,便将如此重要的据点送给尼古拉斯一官的勃尔格一定会被东印度公司判处绞刑的。
不光不能想让,东印度公司还要将占领的地盘从大员扩大到整个福尔摩沙,最终实现对这里的永久統治,使这里变成“荷属北印度群岛”!
只要勃尔格胆敢主动投降,使总公司那边损失每年数百万两银子的贸易额,那么愤怒的东印度评议会的议员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其置于死地……
平心而论,科库也不相信尼古拉斯一官会为了区区大员一隅,冒着两败俱伤的战争风险,与强大的东印度公司血战到底的。
或许打陆战的话,东印度公司的兵力会逊于郑一官那家伙,但是打海战,不论是战舰火力还是实战经验,东印度公司的舰队的战力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
除非与西班牙帝国海军开战,否则面对郑一官发动突击,即使输掉了首战,也能凭借实力上的优势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除了天气炎热之外,这里风景如画,还是个赚钱的好地方!”
此时此刻,大员长官范德勃尔格正与坐在旁边的上校团长文森特扬森闲聊,在公务不是很繁忙的时候,俩人便会怡然自得地躺在城堡顶端平台的躺椅上喝茶。
只要级别足够高,权力足够大,那么工作与享乐就可以和为一体了。享受着海风的吹拂,阅览几份文件,签上自己的大名,就能怡然自得地度过一个工作日了。
至少在大员属地,勃尔格很享受主宰者这个身份,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即使是这里原来的主人——大肚国王也不行。
除了这恼人的长发,经常让自己流汗之外,勃尔格认为自己无论在穿着、举止、品德、慈爱等方面,均已经超过绝大部分明人以及所有土著。
己方不远万里过来,就是来帮助福尔摩沙岛上的土著,让他们知道并接受荷兰创造出来的先进事物,并服从己方的管理。否则,自己会命令下属用大炮和火qiang“帮助他们服从”!
“确实如此,这里的人愚昧无知又野蛮粗暴,只有我们这样高尚的人才能赐予他们应有的文明,帮助他们修建学校、教堂、医院、市镇。否则,即便他们在这里再生活上一千年之久,文明程度也仅仅相当于一千年前的北欧而已!”
扬森是个非常壮硕的中年男人,有着一双能够散发出傲慢而有锐利神色的棕色眼睛,下巴上的胡须经过精心的修剪,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倒等腰梯形。
脚下的一双黑色大头皮鞋被土著奴仆擦得异常透亮,腰间系着的一把象征等级与权力的高级雕花佩剑与搭配的三色斜挎式绸带,在喝茶时也不曾解下。
幸好头顶有遮阳伞的阻挡,还有持续不断的海风吹拂,否则就算只穿一件超薄的白色衬衫,在这种天气下也会汗流浃背的。
不要将如此温文尔雅的答复当作是一种绅士品德,就在前不久,扬森还弹压了一次土著叛乱,全副武装的手下前后射杀了不下五六百人之多。
这位外表整洁a谈吐优雅的上校团长,将此举称之为“恢复秩序”。而侵略并占领本岛上的别人领地,他则视为“传播文明”,而且他相信每个死人都同意他的观点和看法!
“这才多长时间,我们便在大员岛上建立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和一座宏伟的城堡,这种建设速度在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员会变成新尼德兰,这里也会成为东方的阿姆斯特丹,一个富饶而又文明的地方!”
勃尔格现在算得上是志得意满,前几任大员长官任职的时候,大员镇与热兰遮城堡还未完全建好,等到他前来赴任时,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而且与郑一官的贸易也是较为顺畅的,一改普特曼斯时期双方水火不容,刀兵相见的状态。可以说,现在对自己以及东印度公司比较好的时代了。
如果能够得到前往倭国的贸易特权就更好了,只是德川大将军因为两年前的大规模叛乱,并不打算对东印度公司网开一面,着实有些可惜。
“刨去气温因素的话,我觉得这里甚至好过本土,周边没有强大敌人,这里还处于通往泡菜与倭国的贸易航线上,谷物至少一年两熟,只要用qiang炮就能让那些土著与明人乖乖听话,为我们卖命,能收到税费又能获得粮食,恕我直言,本人实在是不能要求更多了!”
作为武官,扬森被派到了福尔摩沙这个地方,都差点忘了战火纷飞的欧陆战场了。碧绿的海水,细软的沙滩,摇曳的椰子树,如果再有一位美女陪伴的话,这里简直就是度假天堂。
通过勃尔格对他的详细介绍,扬森就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了,能什么都不做就得到奴隶们的孝敬,那再好不过了,等到他们不想听话时,再出动成百上千骁勇善战的荷兰士兵。
经历了几次“恢复秩序”的行动,扬森发现这里的土著装备落后、战力低下、组织混乱,面对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己方部队根本就不堪一击。
可以说一名荷兰士兵能够击退至少二十名土著,他们兵力再多,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想要夺取大员的领土,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呵呵,你说的没错,除了我们的领地不够大之外,我也如此认为。既然这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我们为什么不把这里,我是指整座福尔摩沙岛,都变成荷属领地呢”
勃尔格对鲸吞这里的野心是昭然若揭的,根本无需避讳这位同事,因为几乎在这里工作的每个东印度公司文武官员都是这么想的。
“我也希望如此,只是总公司那边的兵力有限,能够派遣一千人常驻大员,已经是非常重视这里了。想要攻占整个福尔摩沙,至少得调集三千人才行。”
对于这个计划,杨森也是事先估算过,收拾大肚王国或许并不会那么费事,但别忘了,这座大岛的北部还驻扎着西班牙军队,他们也在那里建立了两座据点。
荷兰在短时间内,还不会与西班牙在这里开战。大员与巴达维亚之间还隔着西属菲律宾,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战争成本上,对荷兰及东印度公司来说都是不划算的。
“我们并非要一口吞下这块肥肉,完全可以一步步来,先将那个大肚王国逐步蚕食掉,最后解决与西班牙人的纠纷!”
勃尔格也知道总公司那边不会轻易调派大量兵力支援自己的行动,要自力更生的话,就只能根据当下的态势来审慎地筹谋一番。
之所以这样做,表面上是出于业绩考虑。
实际上,勃尔格也是有着很大的私心的。
他听说明年总公司那边便要将自己调离大员,离开这个肥差,他是极度不情愿的。
前任普特曼斯干了七年之久,而自己仅仅相当于对方任期的一半多而已。
勃尔格思前想后,最后认为只有将大员卷入一场战争,才能保住自己的这个位置。
当然,这场战争必须是能够打赢的。
不然,自己便会沦为总公司那帮利欲熏心家伙们的出气对象了……
第415章:文武争论
作为名义上的同事以及实质上的朋友,扬森对勃尔格的野心与目标十分清楚,在福尔摩沙岛的周边没有强敌环顾的情况下,这么做其实是无可厚非的,而且符合总公司的利益。
只是巴达维亚将大员看做是一只可以下金蛋的母鸡而已,仅仅想获得源源不断的金蛋,而并非打算先养肥这只“母鸡”。换句话说,总部对大员的投资是有限的。
在这个可以接受的财力支出范围之内,每任大员长官都要尽可能使东印度公司所能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不能让巴达维亚的评议会满意的话,那就要被撤换掉。
总部对大员的兵力投资仅有一千人,战舰不过十艘,最多加上十艘武装商船,不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面对郑一官或者西班牙人都不会占据绝对优势。
用手头仅有的武力或许能够征服桀骜不驯的大肚王国,但想要跟进一步,直接吞掉整个福尔摩沙,使该岛彻底变成荷属领地的话,那就极为困难了。
扬森崇尚用武力解决任何问题,这种方式虽然有些简单直接,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力途径是最为便捷高效的,尤其是在所辖兵力都是精锐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扬森对于用兵也是极为精明且谨慎的,他深知己方兵力不多,绝不可以将有限的兵力投入到一场没有任何把握与胜算的战役之中。
所以他并不喜欢郑一官那个飞扬跋扈且出尔反尔的前海盗头子,却也反对与其开战,尽管嘴上说一个荷兰士兵能够战胜十个郑军士兵,但实际行动却从来没有过。
扬森既不想与郑一官发生武装冲突,也不想主动招惹岛北的西班牙人,他和他所指挥的两个步兵营的目标,仅仅是岛上的土著以及从海峡对面过来的明人而已。
“如你所愿,我还需要两千名土著士兵,加上我们原有的一千名精锐,击败乃至消灭大肚王国才有希望实现。在此之前,我的长官,你最好设立一项军事预算,用以对大肚王国用兵的军费开支,包括招募土著士兵、采购武器danyao、拨发薪水以及后勤保障,如果没有足够的军费,我们根本就无力对大肚王国动武!”
即使对福尔摩沙岛上最为强大的大肚王国动动武,为了保护大员的安全,扬森也不可能让守军倾巢出动,最多出动一半兵力而已,这点兵力是绝对无法撼动敌方根基的。
“我们不是可以命令向我们效忠的村社调集兵力么就像在四年之前,我们出兵不足五百人去征讨麻豆社,而新港社却有两千土兵前来助战,最后我们轻而易举地便将三千户夷为平地!以此类推,这样组织上万土著士兵根本不成问题,并不需要我们自行承担军费!”
勃尔格可是不想养活两千名好吃懒做的土兵,在他看来,养十个土兵还不如养一个荷兰士兵,那些土兵根本就是廉价的消耗品,根本不值得在他们身上投资。
经过那场战役,现在新港社、麻豆社、萧垄社、目加溜湾社这四个实力较强的村社已经成接受己方的統治,成为了大员的忠实簇拥。
如果要进攻大肚王国的话,这四个村社加上台江周边的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村社,都会按照自己的命令来出兵助战,召集到上万免费的土兵就完全不成问题了。
“我需要的是我能够直接指挥的土兵,而不是那些只会打顺风仗的仆从士兵。我要按照荷军的标准去训练他们,使他们比那些土著社的士兵的战力强得多。要知道,如果我们与大肚王国激战正酣,而郑一官突然对我们的基地发动偷袭,那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我是指我们在这片区域再也没有立足之地!想要保卫热兰遮城堡,守军必须达到千人才行!”
作为在荷兰军队里正式服役,并接受过系统军事培训的高级军官,扬森对于攻守两方面的知识与经验都十分丰富,不然就不会被巴达维亚总部委派到大员来镇守一方了。
他认为己方应该时刻提防郑一官那个根本就不打算遵守双方业已达成的协议的家伙,对郑一官来说,如果有人开价更高,他完全可以率领他的海盗集团,兴兵来犯。
热兰遮城堡虽然非常牢靠,但必须驻扎足够的兵力才行,没有足够多的士兵,也就无法做到固守了。
“这座城堡坚不可摧,完全按照我们本土的棱堡样式建造,即使郑一官来了,也根本不可能做到这点,文森特,你不要过于担忧了!”
勃尔格根本就不相信郑一官会胆大妄为到率军来犯,更不相信他的军队可以在短时间内攻克热兰遮城堡,只要荷军在得报之后迅速回援,便足以击退来犯之敌了。
“约翰,你也知道这座城堡的致命弱点并不在于城堡本身,而在于我们背后山顶的乌特勒支堡!那是一座小堡垒,并不十分坚固,这使得我的士兵根本不足以在那里固守足够长的时间。只要敌军快速攻陷那里,就可以在山顶建立炮兵阵地,对我们所在的城堡实施全天候且不间断的炮击。约翰,如果一直不睡觉的话,我只能保证我的士兵可以坚守这里一周而已!”
这座棱堡与本土的棱堡最大的不同不是城堡的模样与结构,而是附近的地理特征。
本土都是平原,没有什么高山,而热兰遮城堡是建在一座山脚下的。
只要敌军能够攻上山顶,那么热兰遮城堡的防御优势便荡然无存了。
或许内城由于拥有夯土基地,利用高度优势还能暂时自保一段时间。
然而外城是完全没有地基的,敌军的火炮在山顶能够随心所欲地实施炮击。
最可怕的是,热兰遮城堡与乌特勒支堡的距离仅仅有几百米!
一旦乌特勒支堡失手,对热兰遮城堡里的守军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
“……文森特,你说过你的士兵可以以一当十!而且,城堡里的火炮会支援山顶的乌特勒支堡!这里几乎每个月都会迎来一次无比强大的风暴侵袭,郑一官的军队根本就无法长时间的围攻我们!再说,还可以调集周边的土著村社进行支援,我们根本就不会失败!”
除了兵力有限之外,勃尔格认为己方占尽了优势,更何况郑一官是不可能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风暴天气下继续围攻热兰遮城堡的。
那种风暴可是连房屋都会被摧毁的,人员与牲畜暴露在户外,只有死路一条,这是通过实际情况得来的经验之谈,勃尔格绝对不相信郑一官会这么做。
“约翰,我只有一千名士兵,以一当十也就相当于一万郑军士兵而已。郑一官带来两万士兵的话,那我们除了固守,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你不要指望那些土著村社了,在我们都自身难保时,他们根本就不会施以援手的,心里巴不得脱离我们的控制呢!所以我才说要自行训练两千名土兵,直接受命于我,方可确保在对大肚王国用兵时,这里不会失手。”
扬森认为郑一官的实力与东印度总公司不相上下,而大员仅仅相当于一家分公司而已,实力远远无法与郑一官相抗衡。
那些表面上归附于己方的土著村社随时可能根据战局的恶化而发动反叛行动,倒向郑一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勃尔格这样的文职官员总是一厢情愿地将目标与幻想结合到一起,很多时候都脱离的现实情况,一旦长此以往的话,便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风暴倒是时有发生,而且威力无穷,可万一郑一官的军队在两个风暴之间攻陷了热兰遮城堡,那勃尔格将希望寄托在风暴上来进行防御又有何用
“……好吧,我会认真考虑这项建议!”
虽然两个人的职务不同,但出发点却大致一样,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要确保热兰遮城堡以及大员镇的安全。
勃尔格也明白扬森所言并非胡搅蛮缠,而是一种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才会退一步,算是接受下来。
“约翰,这并非是出于我的私心,土著军队并不在总部的编制里,我即使回去述职,也不可能带走他们!”
见到对方妥协了,扬森也进行了一番解释,很识趣的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弄得大家都不高兴也没什么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