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碍于红夷的军事实力与自己的经济利益,凡是发言的兄弟们的态度与观点都极为的一致,那就是红夷打不得,此战不能开。

    “大哥,太子不过是给你个镇海伯的虚衔,那些好处都是口空白话,算不得数。咱们与红夷的生意才是真金白银,每年均有巨额进项,咱家万不可与红夷交恶开战啊”

    郑芝凤还在苦口婆心地劝导自家大哥,太子让郑氏去打红夷,就等于实在借刀杀人了,明显是打算渔翁得利,真是过于荫损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郑芝龙便让仆人将宴席撤下,换上茶水,给众人醒酒,等到反对声逐渐消失之后,才淡然地说道“诸位兄弟之心意,为兄业已了然。对当今朝廷,我等乃是朝廷命官,镇守八闽之地,威慑东番之岛,守土御敌乃是本分,此为官话。对太子殿下,我这镇海伯与总兵之衔便是太子钦点,森儿也要赴京求学,乃是实际。对红夷之敌,前番擅自毁约,才有了料罗湾之战,今又在东番频频荼毒八闽移珉,着实可恶。对自家兄弟亲系,倭国白糖生意价值百万两银子,出口本土特产又价值不下此数额,往后翻倍亦不在话下,太子爷有言在先,郑氏若能为朝廷攻下东番,便可得金矿一座,自行开采,无须上税,黄金折现为三千万两银子,位于琼州,便于海运。如此一来,出兵东番之军费,已有着落,诸位还有何异议”

    由于镇海伯对于讨伐宝岛上的红夷还有些顾及,朝廷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给他报销军费开支,某太子便在最后时刻压上了“一头大象“。

    就是位于海楠西部的一座金矿,黄金储量不下百吨,郑芝龙最后能挖出来多少,那就要看本事和运气了。

    “大哥可知金矿之位置我等挖出来便可出兵”

    郑芝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还打算先把金子装进自己兜里,再提跟红夷开战的事情。

    “你可知当日晚宴之后,太子爷问了为兄三个问题,还说前两个为兄不敢作答,后一个却很容易作答”

    郑芝龙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起了在京城发生的一件事。

    “大哥直言无妨,愚弟洗耳恭听”

    郑芝龙不明白大哥的意思,只能耐着性子听着,看看小太子能说出什么花来。

    “太子爷先问咱家可有钱为兄的确不敢轻易作答,生怕说有钱被太子爷借去。太子爷又问咱家可无钱为兄还是不敢作答,咱家掌管东南沿海贸易多年,家财万贯,价值连城。太子爷最后问咱家可愿赚大钱为兄当然点头称是。”

    郑芝龙在海外混迹多年,没想到在东宫见到太子,居然被问得如履薄冰,真是让他胆战心惊了好一会儿。

    “这与金矿有何关系”

    郑芝龙听得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只能摘出来询问二者之间的瓜葛。

    “咱家不为朝廷打下东番,如何赚得金矿从而跟着太子爷赚大钱”

    这兄弟的脑子转得有些慢,估计是被三千万两银子给吸引住了,郑芝龙只能直接道明原由所在。

    “大哥,咱家为藩国向苦兀运人,为朝廷从倭国运兵,还要从南洋购买粮食与橡胶,做了如此多的差事,还不能指望有所回报”

    郑芝豹觉得自家干得够多的了,朝廷貌似什么都没出,拿座金矿来换也是情理之中,是里面否有三千万两银子都两说呢。

    “不论运人还是运兵,都是拿白糖生意换的。至于购买粮食与橡胶,朝廷也会支付现银。而那座金矿,我等若是不出兵东番,莫说三千万两银子,即使有六千万两银子,抑或是九千万两银子,又与我等何干”

    太子爷给了自己封赏,收了长子做门徒,还赐了名字,这算是在名望方面的赏赐。

    其次便是生意上的照顾,郑氏得到了白糖生意,朝廷还会加大商品的出口额度。

    最后便是军事上的帮助,有了海战与陆战的神兵利器,郑芝龙才不会惧怕红夷了。

    至于这座金矿,郑芝龙只能将信将疑,但太子爷在山栋开矿确有其事,而且开始大规模的移珉招工了,消息已经登报刊载,做不得假。

    若是找此类推的话,太子爷知道琼州的某个地方有金矿就顺理成章了,说不定岛上不止有一座金矿呢。

    总得来说,自家什么都没干,便得到了一堆好处。此时再伸手向太子爷索要银子,就有些不近人情了,连郑芝龙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大哥,金矿之事若是属实,我看可以干了这票”

    在郑芝鳌眼中,打红夷跟打其他海盗没啥区别,无非是对方战力高了一些而已,但自家用舰船与士卒堆也能堆死岛上那千八百个红夷了。

    自家没别的优势,就是人多,船也多

    红夷就算船坚炮利又如何

    还不是惧怕被郑家舰队围攻

    就算十艘船换一艘红夷战舰,十个兵换一个红夷,自家也是胜券在握的。

    郑芝龙的金矿加上郑芝鳌的这番话也让其他兄弟对于收拾红夷的态度有所松动,毕竟有一座价值三千万两银子的金矿在他们脑海里时刻飘荡

    “大哥,若是咱家打下东番,对太子爷和朝廷又有何好处”

    郑芝凤也不再坚持拒战,但还要问清楚才行,免得被朝廷利用了还浑然不觉。

    “东番沃野广袤,没有旱灾,皆为良田,这点我等皆知。打下之后,朝廷会让咱家派船运输大量移珉至此耕种,一年两收,加之从南洋运来的粮食,便可缓解北方饥荒。太子爷监国伊始,也需要建立威望,故而才会兴兵北伐,收复苦兀。南向则要击退红夷,占据东番。如此一来,太子爷便能深得珉心了,以全力抵御东虏入侵了。”

    某太子让郑芝龙打东番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耕地,有了几十万石的余粮,结合从大规模捕捞海产品,便可以养活几百万人,起码迁至山栋沿海的灾珉是绝对不会饿死了。

    若是打下东番,朝廷与郑氏均会得到不少好处,郑氏在占领热兰遮城之后,等于让红夷失去了这片区域唯一的据点,贸易航线也就戛然而止了。

    从今往后,东番以北都将是郑氏集团的天下,独自经营与倭国的贸易往来,仍旧可以获利不菲,只要经营得当,特别是将太子爷的诸多发明卖出去,并不会有伤筋动骨般的损失。

    借此机会收拾红夷也有郑芝龙的私心,当年已经与红夷长官纳茨达成一致,双方还签署了协议,然而其继任者普特曼斯并不承认,反而认为协议有损荷兰利益,单方面宣布无效。

    郑芝龙不得不与普特曼斯重新签署一份协议,更让郑芝龙恼火的是,在他消灭钟斌、李魁奇之时,普特曼斯认为郑芝龙刻意拒绝履行贸易协议,联合海盗刘香偷袭自己。

    这件事至今都让郑芝龙难以释怀,这次说是公报私仇也好,主动找茬也罢,总之不会让东番的红夷好过,连本带利都要讨回来才行

    “大哥,此话在理,我等也想为朝廷出力,为太子爷献礼,可红夷当真不好打啊”

    郑芝豹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困难就摆在众人面前,红夷真好打,也不至于让他们在东番建立城堡,霸占一方沃土了。

    当年在料罗湾,郑氏早已获悉的内幕消息,准备妥当,还部署了大量的纵火船,面对寥寥无几的红夷战舰,仍然打得极为吃力,让郑芝豹现在还心有余悸。

    “无妨,太子爷已经赐给为兄两大利器,列装之后,咱家战舰便可无惧红夷战舰了,陆战更是可以能杀得红夷丢盔卸甲,屁股尿流”

    某太子光是口头上的支持,郑芝龙是决计不会有所动作的,有了反舰导弹与迫击炮作为王牌,郑芝龙才真正决定与红夷开战。

    郑芝龙还打算亲眼看看太子爷口中所谓的“反舰导弹”,究竟能给红夷的大型战舰造成多大的杀伤




第409章:调兵遣将
    郑芝龙拥兵十余万,自家的兵力几乎相当于大明王师半数规模,等于三十位总兵官所辖兵马的总和,火铳上千门,精骑近万人,实力堪称天下第二。

    对于收拾盘踞在大员的千八百个荷兰红夷,郑芝龙对于陆战能够取胜,特别是一场压倒性的完胜,有着绝对的信心。

    唯一担心的便是海战,郑氏集团虽然战舰数量极多,是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数倍,但对方的武装商船在开战时也能投入战斗,战力毫不逊色于己方的战舰。

    郑芝龙认为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总部在得到大员守军的求救信息之后,至少会派出二十艘战舰以及四十艘武装商船前来解围。

    这使得己方就要调集至少两百五十至三百艘战舰,形成四到五倍的数量优势,方可抵挡得住红夷的强劲进攻。

    论单舰火力,大多数郑氏的战舰都逊于红夷的快艇,也就是能与武装商船一较高下而已,而对方的武装商船也非等闲之辈。

    在海战时,那些吨位庞大的武装商船其实就是火力弱化版的快艇,一旦形成编队结阵而来,己方极其难以聚而歼之,自家想要取得海战胜利绝非易事。

    众兄弟都对红夷的海战能力颇为忌惮,所以才迟迟不愿意与其为敌,更别说主动发动攻击了。

    不过郑氏跟红夷做生意是为了银子,如今打算收拾红夷也是为了银子。

    太子爷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红夷每年也就能出个几百万两银子而已,太子爷那边能出价三千万两之巨,这还不算白糖生意以及增加的贸易出口部分。

    熟轻熟重,一目了然,郑芝龙分得清楚。既然要赚钱,而且只能赚其中的一份,当然要赚多得多的那份。

    收拾红夷,包括陆战、海战、军械、弹药、粮饷,全部包括在内的话,郑芝龙认为用五百万两银子足以支应了。

    攻入热兰遮城的话,己方还能交货红夷囤积于此的钱财,也算是战争补偿了,要是能用俘虏让巴达维亚赎回去的话,还能再赚一笔。

    把打仗当成生意来做,郑芝龙也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此次战事将会决定郑氏今后的发展,故而才会小心谨慎得多。

    “大哥,啥子利器不若拿出来亮亮相”

    郑芝鳌对于大哥从京城带来的任何物件都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武器这方面,更是极对他的胃口,威力越大,他就越喜欢。

    大哥说有了此等利器,自家往后就不会惧怕红夷的战舰了,这说明这利器必定非同凡响,能够震慑敌胆。

    “这三日全军庆贺,而后再行让诸位亲眼观瞧一番”

    太子爷赏赐给了自己封赏,拿出来了巨大的生意利益,还有一座琼州金矿,这便让郑芝龙对赶走岛上的红夷大为起兴。

    最终让他痛下决心的便是这两款神兵利器,一海一陆,相得益彰,外形虽其貌不扬,可威力却是极其惊人的。

    “届时大哥莫要再吊我等胃口啊”

    郑芝鳌倒是想马上看到,可是由于太过高兴,两坛好酒下肚,已经喝地有些恍惚,身子都摇晃了,要是出远门还得让人搀扶,也就只能暂且忍住好奇心了。

    “大哥,这太子爷也懂得海战利器乎”

    郑芝豹不想郑芝鳌那般开怀畅饮,饮酒还算是有些节制,对于黄口之年的小太子能够制造出海战武器还有点不大相信。

    “你可看过前些天的报纸报纸上有太子牵头让朝廷成立科学院之事,这科学院便是利用西夷的学术,专门研发秘密武器的衙门。海战利器便是此衙门发明出来的,只须两三枚便可重创一艘大型战舰”

    这是郑芝龙的估计,由于没有投入过实战,具体威力他也不太清楚,只能凭借在京城时观看实弹打靶的情况来进行推测。

    但郑芝龙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业内人士,亲自指挥过多次大规模海战,对于武器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自然是心里有数的。

    这反舰导弹别的不说,起码要比铳炮的威力大很多,就算红夷战舰吨位庞大,板材厚实,恐怕也扛不住如此迅猛的雷霆一击。

    “嘶果真如此”

    听到两三枚便能让一艘红夷战舰失去战斗力,郑芝豹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连酒意都顿时消退了大半。

    太子爷当真能够创造出如此犀利之火器,还愿意给自家来使用的话,那往后在海上,郑氏战舰岂不是所向披靡了

    “我听太子爷说,科学院还在研发威力更为惊人的武器,也是反舰导弹,而且会装有什么仪,具体名字忘了,但这玩意会自动调节平衡,保持自身平稳地飞向目标,哪怕是红夷那种体积最大的战舰,叫甚子归国大船,也是在劫难逃”

    某太子带着郑芝龙参观过科学院,而且介绍了正在研发的最新式武器,当然还处于概念阶段,连模型都还在制造中。

    但是雏形已经有了,单枚导弹便重达上百斤之多,完全就是为了对付西夷的各种超大型战舰而研发的。

    看得郑芝龙都心痒不已,都想立刻仿制用以装备自家的战舰,不过也就是个想法而已,他麾下可没有类似的科研人才。

    郑氏收纳了不少的顶级工匠,用来制造火铳与战舰,但擅长西夷学术的顶尖学子是完全没有的。

    在科学院参观时看到的物件与听到的内容,绝大部分对他来说都是头一次接触,很多名词对郑芝龙而言都是个抽象的概念,莫说消化,连了解起来都很困难。

    郑氏擅长吃现成的,对原材料及半成品向来是不屑一顾的,与其花时间来研发,还不如倒卖来钱更快,所以某太子才将郑氏定性为军事贸易集团。

    对于自家的优劣势,郑芝龙也非常清楚,想要填补短板绝非易事,其他兄弟对此也不够重视,让他们上心更是对牛弹琴,这些家伙就关心自己能赚到多少银子而已。

    郑芝龙只想要独霸一方,控制八闽之地,也无意与朝廷对抗,既然太子爷愿意向自家高性能武器,那么郑氏便乐意为朝廷开疆拓土。

    红夷不好收拾,但在巨额红利的诱惑下,郑氏也不介意铤而走险。

    毕竟对自家而言,跟红夷合作是生意,如今收拾红夷,也是生意

    “原来如此,怪不得太子爷会让咱家对红夷动手”

    郑芝豹听得一知半解,可也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厉害之处,大哥见多识广,是不会用太子爷的玩具来诓骗自己,更不会轻易押上十余万将士的性命的。

    只要陆战与海战均有把握取胜,那这仗还真有的一打呢,只要太子爷真能兑现承诺,在战后拿出金矿的位置地图,用三千万两银子换数千红夷的狗命,这买卖倒是做得来。

    “大哥,那往后咱家还与不与红夷做生意了”

    看大哥胸有成竹的样子,郑芝凤知道这事已经定下了,自己反对多半也没有结果了,便问起了战后的事情。

    较于那座价值三千万两银子的金矿,自家与荷兰红夷的生意倒是进项不太多,每年只有几百万两银子而已,但好歹也是个稳进不赔的活计。

    这要是断了这条线,往后还得用白糖与其他贸易来弥补上缺口,在琼州挖矿估计一时半会也不会让自家收入陡增,就是个慢工罢了。
1...265266267268269...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