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在城内,襄阳知府王承曾总算见到了自己的下属——谷城县令阮之钿,急忙询问起这些天来发生的事情。
“说来惭愧,总兵陈洪范不战而逃,下官和林侍御、张佥事只得与其副将马廷宝、徐起祚一并御敌,然而贼军势大,我等寡不敌众,而后马廷宝、徐起祚相继投敌,我等便沦为……唉!”
阮之钿本想舍生取义,可是贼军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捆得跟个粽子似的,等到进山之后才被解开。
由于自己的家眷也被贼军押解随行,阮之钿见到全家如此悲惨,不忍抛弃他们单独自尽,便只得灰头土脸的跟着贼军翻山越岭了。
曾经与阮之钿同为监下囚的巡按御史林铭球见状,便好言劝慰道“明府不必自责,我等已然竭尽全力,留得有用之身,便是要告知太守来龙去脉,之后便可为朝廷尽忠了!”
林铭球让人拿来一张地图,将自己所能记住的贼军进兵路线都画了出来,阮之钿也努力回忆这段经历,做了一些的补充,算是将贼军这些天的做所作为都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襄阳知府王承曾看着地图上的路径,皱着眉头地评述“原来如此,张逆倒是狡猾非常,若非有尔等在贼军之中卧薪尝胆,我等守军还蒙在鼓里,如此一来,速将此图派水师战舰送给洪少保,定可对其有所帮助!三位一路辛苦,无须妄自菲薄,只是形势所迫。在下不才,定会向洪少保说明实情,向朝廷为三位解释原委。”
王承曾是不会片面的相信三个人的一面之词的,但有一个佐证,那便是总兵唐通,唐通所部可是刚刚在山里全军覆没,而姜名武是在半路上遇到唐通的。
根据地图上林铭球标注的贼军进兵路线,以及三个人的口述,与唐通之前的遭遇有惊人的重合,这说明唐通所言多半是真的,他们三人的陈述也有很大的可取之处。
如若洪少保挥军回援,将在谷城那边的所见所闻填补进来的话,那便可以将整件事的发展脉路充实起来,可以直接证实五个人的证词了。
张逆就在城外,五个人也没必要联手作假,尤其是通过换俘得来的三位文官,其家眷能够在谷城全城百姓皆被贼军屠戮的情况下得以保全确系疑点。
可贼军一时半会还攻不进襄阳城,只是派遣三位文官细作入城的话,并不能起到任何军事作用。
尤其是熊文灿被洪承畴枭首之后,襄阳知府王承曾可是在本地最高的长官,直接听命于湖广巡抚方孔炤。
张献忠若是觉得自己派来的三个细作能够在言语上影响到王承曾,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是一厢情愿,要么王承曾是个没有主见的废物。
王承曾能力不敢说有多强,可是之前还与上司方孔炤一道上书朝廷,要对张献忠所部采取雷霆手段,可见王承曾也认为张献忠是诈降,不可不防。
对于被贼军俘虏过的官员所的言辞,即使他们都是自己的下属,王承曾也是不敢轻易完全相信的,他们的陈述内容多半只能作为自己的参考依据。
只能在了解了大致情况之后,再派人先将他们安置在城内的一处宅院里,好生看管起来,等到洪少保或者方孔炤到来,再行处置。
对待这些人,王承曾可不想对待姜名武与唐通,因为这两位总兵虽然叩城之时也很狼狈,可好歹没有被贼军俘虏,至少王承曾是没看到那般情景。
虽然开始王承曾与杨世恩对二人对很是怀疑,但很快随着王尚礼带着他的冒牌官军人马自投罗网,便直接证明了二人的身份。
可以说是王尚礼用己部的千余马卒洗清了姜名武与唐通身上的污点,没有王尚礼所部,王承曾与杨世恩是无法放心大胆启用这两位总兵来守城的。
通过对姜名武所部人马的暗中观察,杨世恩发现其士卒虽然疲惫不堪,恨不得进城之后便倒头大睡。
可是装备的各种军械,包括火铳、弓箭、长刀俱在,士卒身上也没有拼杀过的伤痕,全然不像是战败被俘之后的模样。
既然印信、军械加之贼军这三样都能证明其身份,王承曾与杨世恩便不会对两位总兵继续加以怀疑了。
而且通过审讯王尚礼,他们也提前获悉了贼军将会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来偷袭襄阳,之后守军便将计就计,一举聚歼了刘进忠所部人马。
换回来的官员倒是可以为王承曾与杨世恩答疑解惑了,可是二人还有一个疑问。
既然张逆翻山越岭前来偷袭襄阳,可如今襄阳城固若金汤,他派人渡江,这是虚晃一qiang,还是真有此打算呢
渡江去进攻樊城,能否攻克倒是其次,这数万贼兵没有足够的船只,仅凭数十艘小舟,加之官军水师毫发无损,可以随时出动拦截,贼军又如何能够顺利渡江
若按谷城官员所言,张献忠进兵路线如此诡异,能瞒过才学过人的洪少保,怎能在襄阳城下初受挫败,便变得愚钝不堪了
这是匪夷所思的!
王承曾与杨世恩是想不出其中的奥妙所在的。
但不管怎样,襄阳城是必须得守住的,城外的张逆所部能拖多久便拖多久。
洪少保最好能赶在张逆意识到此城无法攻破,转进他地之前便将此股贼军聚歼在襄阳城外。
否则张逆这数万人马去往何地,都将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晚除不如早除,王承曾与杨世恩都在望眼欲穿地盼着洪少保的大军尽快回师……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345章:猛攻襄阳
在凌晨夜袭失败之后,张献忠便下令炮击襄阳城,叫城内守军不得安宁,无法休息,好为天亮之后大军攻城做好准备。≤八≤八≤读≤书,o
可守军丝毫没有示弱之意,遭到炮击便开始予以猛烈还击,由于义军在羊祜山上没有工事,非但没有取得辉煌战果,反而损失惨重。
各型火铳被守军摧毁不下二十门之多,士卒更是死伤超过五百人,要不是八大王运气上佳,便在炮战中“香消玉损”了。
换俘是换俘,攻城是攻城,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张献忠是想砍了这些俘虏来提振士气的,不过既然能够换回王尚礼等人,那就顺水推舟好了。
丢掉谷城之后,这些官吏即使回到襄阳城内,被朝廷闻讯也要被下狱治罪,那便无需自己动手了,采用借刀杀人这招也不错嘛!
“启禀大帅,末将未能完成军令,委实汗颜,还望大帅能给末将一千士卒,遣末将率部攻打襄阳城!”
前番王尚礼被守军来了个瓮中捉鳖,他可真是羞愧至极,现在又被八大王用谷城俘虏换回本阵,若不能立下战功,那便是个十足的废柴了。
“你部皆为马卒,岂能用来攻城额在给你战马千匹,命你与王定国一道在城北十里出设防,用以抵御官军来袭,若是再生差池,提头来见!”
王尚礼所部都是精骑,虽然没了战马,可也不能用来攻城,正好俘获了唐通所部的马匹,索性都调拨给他使用好了。
在襄阳城北实施渡江任务的王定国麾下都是步卒,若是从谷城南下的官军皆为马卒,他们很难抵挡官军的冲杀。
张献忠思索一番,便给王定国派去了两千步卒,加上王尚礼的部曲,有三千多步卒,一千左右的马卒,总计四千余人。
命其砍倒树木,设置路障,再挖条壕沟,用以抵挡官军精骑的冲杀,不然北部防线一垮,便要危及大军本阵了。
见王尚礼领命走远,张文秀才低声问“父帅,此人会不会……”
他怀疑王尚礼被朝廷收买,才会折戟襄阳城,直接导致八大王亲手策划的里应外合之计付之东流。
张献忠一摆手,捋着长须笑道“尚礼追随额征战多年,额还是信得过滴!若是被俘便要砍了,额这大军亦剩不下几个娃哩!”
对于四个养子与手下的几位大将,八大王对他们都是信任有加,根据就在于死在他们手里的官兵不计其数,百姓另算,起事之后又杀了不少,洪承畴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当务之急是如何赶在洪贼大军南下之前,尽快攻破襄阳城,这才是头等大事。
张献忠让王尚礼与王定国在万山与汉水之间的狭窄走廊设防,就是为了给大军留有一定的预警时间。
襄阳城以南是羊祜山与岘山,这两座山合起来呈海马状,而襄阳城就坐落在这只“海马”的后脑勺上。
“今日额大军主攻城南与城东,拉开阵势,不计伤亡,务必尽力拼杀!文秀主攻城南,化龙主攻城东,你二人各领四千士卒,不得有误!”
只有襄阳城东南的位置与汉水呈“几”字湾,留有一大片地势平坦的土地,面积不下六七个襄阳城,可供大军安营扎寨,顺势列阵,张献忠便选择在此对“猎物”发动总攻。
襄阳城西侧倒是还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攻城,但考虑到西侧可能出现的官军援军,张献忠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八←八←读←书,2↘3o
若是王尚礼与王定国抵挡不住南下官军的冲杀,令其冲到攻城部曲身后,那岂不等于腹背受敌了
本着攻守有道的原则,八大王认为只要获悉官军来援的消息,便让大军主力直接从岘山小道南下宜城。
否则一旦被洪贼大军截断退路,大军本身又没有舟船用以渡过汉水,届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张献忠命四子张可望率两千人马驻扎在岘山,一来用以见识岘山以南的情况,二来也是要确保退路畅通无阻,张可望可在山上养伤,想来那里多半也不会有甚么战事。
“今额大军破城在即,两位将军一身武艺,定可大显身手,使额大军如虎添翼!”
八大王唤来马廷宝与徐起祚这两位降将,就是要让他们麾下的人马作为炮灰,用来消耗城头的火力,等到推进到护城河边,再让义军主力强行渡过护城河,不然留着他们何用。
“是!末将遵令!”
在山里杀了唐通的数千士卒,事到如今,这两位降将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只能跟随这位八大王取得富贵了,行与不行皆在今日了。
为了得以顺利攻城,夜里吃过大亏的义军也打造了众多器械,譬如木盾、楯车、云梯、竹筏,将所能用到的物件几乎都准备妥当了,简陋倒是简陋了些,但能用就行了。
既然夜里来软的不行,那就给守军来硬的好了,任你襄阳城再固若磐石,今日义军也要一战而下,血洗此城。
在白沙洲起事时,八大王原有三万两千兵马,攻占谷城损失数百,击退罗岱付出代价相同,在山中伏击唐通所部又折损了近千,随后夜袭襄阳受挫,直接伤毙三千。
刨去长子张可望与次子张定国分兵带走的六千人马,以及先前与城内守军炮战和王定国渡江折损的兵力。八大王现有兵力两万,另有三千左右的谷城降卒。
其中,四千余人被部署在城西用以防御可能南下的洪贼大军,张能奇率两千人马在岘山监视。
张文秀与张化龙各领四千士卒负责进攻襄阳城,余下五千精兵皆在羊祜山上候命,由八大王亲自指挥。
前番夜袭不成,因不谙此城守备情况,加之入夜放铳易伤己方士卒,如今天光大亮,便没那么顾忌了。
进入辰时,义军便在城南与城西两处平坦之地拉开阵势,旌旗竖起数百面,迎风招展,战鼓齐鸣,犹如战马奔腾。
两位降将的士卒被部署在了战阵的最前列,马廷宝追随张文秀,负责进攻城东,徐起祚跟着张化龙,合力夺取城南。
由于城东是三向地势最为平坦之处,义军在此也就没有之前的困扰了。
要是从羊祜山上往下推楯车,要么被石头卡住,要么便失去控制,自行冲到护城河里。
“弟兄们!给额上!杀入城内,银子、女人尽可取之!”
自从在谷城投了义军,又杀了唐通麾下的士卒之后,所有处于一线战斗位置的把总们也都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要么像义军一样往前冲,要么被义军的督战队给砍了。
他们不敢回头死磕由张文秀亲兵所组成的督战队,就只能带着一群手下,推着笨拙的楯车,顶着从城头袭来的铳弹,冒死发动进攻。
要想在城里逍遥快活,就必须先行攻破眼前这座高大巍峨的城池,守军的铳炮是第一道防线,护城河是第二道,城下才是第三道。
“三百步!”
“调整角度!”
“预备……放!”
守军在城外三个方向都钉下了极多的桩子,就是方便用千里镜来目测敌我距离的,每隔五十步便是一排桩子,打仗时非常好用,至少对于丁亮所辖的迫击炮部队来说是这样。
杨世恩见到城东与城南的贼军极多,便意识到今日贼军要实施钳形攻势了,立刻让丁亮将迫击炮营的主力——两个连,调往姜名武那里,给他留下一个连压阵就行了。
城南不比城东,羊祜山就占据了半边的空间,余下一半才是平地。而城东全是平地,若是贼军用大量楯车冲阵的话,没有足够的火力,根本就挡不住对方的强势推进。
坑位都是早已挖好的,丁亮的部下过来直接将大铁桶半埋在坑里就行了,两个连拥有二十四门迫击炮,如果算上备用炮就是四十八门,齐射过去可是能轰得地动山摇。
用两个时辰赶制出来的zhayao包可是有了用武之地,既然贼军大队人马杀过来了,守军也没说的,用轻重武器热情招呼便是了。
“轰轰轰轰……”
从观测到发射,再算上空中的飞行时间,贼军的前锋步卒已经冲过了桩子,二十四个从天而降的zhayao包正好落到楯车身后,也就是步卒所在的位置。
瞬间爆起一横排的火球,体积比前面的楯车还要巨大,霎时的直径能有丈余,轻易将个贼军士卒一口吞噬掉。
“啊……”
周围的没被火球殃及的同伴也没有好过,距离炸点不远的家伙多半被横飞的碎片击中,当场倒地,疼得还是打滚哀嚎。
虽然校尉们身披札甲,不少人还内衬锁字甲,从躯干、四肢到两肋均有保护,可谓是防御严密,头上还戴有棱状条纹的钵胄盔,可毫无遮挡的面部却是最大的死穴。
被baozha产生的碎片击中面部便会当场丧失战力,因为碎片不是别的,都是丁亮精心挑选出来的好物件——铁钉!
由于从京城带来的铁珠已经打光了,在本地又来不及打造足够多的铁珠,丁亮只能按照所学来就地取材,这也使得迫击炮弹的威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改用铁钉作为弹片之后,炮弹的杀伤便有贯穿伤害升级到了穿刺伤害,虽然是不规则飞行,但只要一部分锥形的铁钉能够打中目标,那就足以穿破人体皮肤了。
一个zhayao包通常会捆绑三百枚约有一个食指关节长的纤细铁钉,不论是落在地上baozha,还是在目标头顶的半空中baozha,杀伤威力都是极其惊人的。
与传统的泛红夷大炮的铳弹不同,老式弹丸多半采用贯穿式攻击,着力强调一点突破,只能针对大型目标实施打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