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妻管严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胶东小黄瓜
这是后话,此时暂且不提,此时的夜晚,杭州城还处于一片动乱之中,普通百姓都吓得闭门不出,任由大街上一片骚乱厮杀声,也没人敢出来瞧瞧,就算有人敲门也不敢开,一家人,一脸惶恐担忧的神色,抱在一起瑟瑟发抖,为即将到来的动乱发抖,为未知的明天而迷茫,为性命担忧与恐惧
祝彪就这样愣愣的站在衙门门口,看着一队一队人从面前走过,看到自己,都停下来,恭恭敬敬的给自己行礼,然后继续赶路,这次造反,有一部分是方腊的人,这些人自不必说,在方腊的示意下,见到祝彪那可是恭敬有礼,不敢有丝毫违背,而另一部分人,就是祝彪从难民营之中选出来的青壮,这些人对于祝彪,更是恭敬,所以,祝彪站在衙门门口这么久,却没人敢过来找麻烦
忽然间,一阵急促的跑步声传来,一人来到祝彪身边,小声的说道“三哥儿,徐相爷那边拦不住啊,他已经快来了,我这是赶紧过来给你送个信,要不,你躲躲”
原来,自从祝彪打定主意造反以后,为保徐处仁的平安,早早的在徐处仁的宅院门口安排了护卫,他也知道,这个倔老头,肯定会痛骂自己祸国殃民,自己去见他,怕是没有好果子吃!
事实跟祝彪的推测也差不多,当杭州城内出现厮杀喊叫之声之后,徐处仁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二话不说,直接披衣服就朝门外跑,他想通知官府,能够尽快的控制局面
但是,当徐处仁来到门口的时候,就怔住了,因为自己的门外,居然有一队人在保护自己的宅院,只要有不开眼的想要趁机捡便宜上门抢劫,直接砍死,丢在一边,方腊的人还有自己安排的人,早已经通知了,肯定不会有人过来找事,倒也保护的徐府一片平安
“你们是谁为何站在老夫门前速速报上名来!”徐处仁借着城内的火光,看到门外的一行人之后,紧皱眉头,立刻开口问道
“宰相老爷您就安心睡觉吧,绝对不会有人来找您麻烦,有不开眼的,兄弟们就解决了!”一人上前,恭恭敬敬的对着徐处仁说道
&nbs
第425章 因为一个女人
今晚的杭州城,可乱着呢,可不能任由这个倔脾气的老头瞎晃悠,万一真的遇到不开眼,直接把这老头给干掉了,他们到时候,该怎么跟三哥儿交代啊
没办法,大家只能妥协,带着徐处仁来知府衙门,找祝彪了,一人快走几步,先给祝彪来报信,别到时候弄个措手不及,最少,让三哥儿有个准备
如果让祝彪知道这些人所想,肯定会气的骂娘,人都被你们带过来了,我准备个屁啊,在怎么准备有什么用啊
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因为,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徐处仁已经气喘吁吁的出现在眼前了,只见这老头,衣衫凌乱,步履踉跄,看来这一路,因为心急火燎,走得有点匆忙,也不顾什么形象了
果然,当徐处仁见到祝彪之后,一个小跑来到祝彪面前,气息还没喘匀呢,就抓着祝彪的衣领,声嘶力竭的吼道“你做了什么你到底做了什么”
身边人,想要过来把这老头拉开,祝彪朝着他们摆了摆手,示意退下,等众人都退下,衙门门口,只剩下祝彪与徐处仁俩人的时候,祝彪这才拍了拍老徐那略带颤抖的双手,叹息一声,平静的说道“好了!你想问什么我都告诉你!”
徐处仁呼吸急促,一边拼命的呼吸,一边开口问道“今晚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做的”
“是!”祝彪言简意赅的回答道
“你.....”徐处仁双眼瞪大,本来一腔怒火想要发泄,听到祝彪干脆利索的承认,反而像是泄气的皮球一般,精神一下子萎靡了下去,紧抓着祝彪衣领的手也放开,哀叹一声“为何”
看到老徐的样子,祝彪也是无奈的叹息一声,这这个倔老头,真的是心怀家国天下,为国为民的好人,好官,自己做的事,对他影响肯定不少,看他如今的表现就能得知,一副受到打击的样子
“我如果说,是为了城外灾民不会无辜饿死,你是不是会好过一些”祝彪对着徐处仁开口说道
“就算是这样,也用不着如此行事,粮价虽然,总会有办法的!”徐处仁神情落寞的开口说道
“老徐,你这是自欺欺人,如果有办法,你还会罢相么”祝彪毫不留情的开口说道
“我....”徐处仁张口结舌,想要反驳,却说出话来,自己刚被罢相,江南粮价就疯涨,这就是朝中官员做给他看的,就是让他知道,跟众人作对没有好下场,就算是皇帝,也保不住你
“况且,我也没有那么高的情操,为了城外灾民这种话,就是说出来让你好过一些而已!”祝彪继续开口说道
“那...”徐处仁不解的看着祝彪,这下子他是真的糊涂了,既然不是为了城外灾民,那到底是为何
“西湖城边的刺杀,你别说你不知道,我老婆被杀了,我只不过是给她报仇而已”祝彪平静的说道
西湖边的刺杀,徐处仁当然知道,他虽然罢相了,可并不代表自己耳聋眼瞎了,蔡泽路上被人截杀,祝彪跟自己告别,要离开杭州城,他就告诉过祝彪,路上一定要小心,至于需要小心什么,明白人都知道,只不过,他不想挑明而已
只不过,他也没想到,这些人如此丧心病狂,居然在西湖边就迫不及待的动手了,听闻此事,徐处仁气的上门找杭州知府理论,哪知对方却直接闭门不见,本想劝慰祝彪几句,哪能想到,祝彪下手这么快,白天刺杀,晚上就动手了
但是,只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小妾,直接鼓动灾民暴动
第426章 方腊起义
夜色微凉,厮杀却仍旧在继续,火光冲天而起,伴随着各种喊叫声,让今夜的杭州城,躁动不已
此时,杭州知府衙门门口,两个人站立良久,一个年轻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二人默然无语,祝彪是不想说话,徐处仁是不知道说什么
徐处仁来的时候,那可是一腔怒气,恨不得见了祝彪以后,直接打死他才能罢休,鼓动灾民暴动,血洗杭州城,这无异于造反,对于他这种正统的儒家子弟来说,祝彪就是那个十恶不赦,祸国殃民的大罪人
但是,俩人不过是区区几句话,就把徐处仁噎住了,因为,祝彪的话没错,是朝廷的官员做事无法无天在先,蔡泽死得不明不白,祝彪西湖边又被刺杀
有句话说的好,你不仁我不义,你敢杀人,我就敢放火,自己这一边理亏在先,现在谈什么为国为民,天下为公之类的话,实在是有点晚了!
“老徐,等天亮以后,跟我回登州吧,这天下,这大宋也该亡了!”祝彪对着徐处仁说道
“你...哎!”徐处仁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最终化为一声叹息,他是没办法劝说祝彪了,况且,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灾民都进城了,难道还指望这些灾民,天亮以后,回到城外,继续过那种吃沙子的日子么
震动大宋半壁江山的方腊起义,在这一夜,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开始了!
————————————————————————————————————————————————————
汴京
此时的汴京城,人人一脸惶恐,满脸担忧的神色,本来繁华喧闹的汴京城,暗淡了许多,因为大家都知道,杭州反了,反了!
杭州灾民暴动,方腊趁势而起,短短几天之内,便已经打下平江府,镇江府,更是兵分四路,直取湖州,常州,严州,秀洲,可以说,此时的两浙西路,已经完全沦陷,江南东路也岌岌可危,江南各地的告急文书犹如纸片一般的飞入京城
此时赵佶的桌上,凌乱的摆放着几张奏折,地上,更是洒满了一地,殿内一片凌乱,而洒满一地的奏折,毫无例外,都是请求圣上挥兵南下平定叛乱的文书,此时的赵佶,满脸铁青,一言不发
门外的小太监,跪在门口瑟瑟发抖,刚才官家在殿内狠狠发了一通怒气,也不知道摔碎了多少东西,刚才有个不开眼的宦官,想要进去劝诫一下,被盛怒之下的官家直接杖毙了
这一夜,赵佶根本无法入睡,事情的严重性已经脱离了他的控制,继续下去,怕是要皇位不稳,自己要做大宋的亡国之君了,此时的赵佶,悔恨的要命,恨自己的愚蠢,恨自己的短视,从来没有这一刻,这么恨自己
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江南灾害有多严重,他清楚,他明白,江南各地官员有多贪婪,他也明白,也清楚,这一切,徐处仁给他的奏折上都有写明,只是,他没当回事,没有引起自己的注意
对于赵佶而言,饿死几个灾民算什么问题,粮价高点算什么问题,只要江南形势能够维持稳定,不会引起大的动荡,这都不算问题,贪点小财而已,只是,自己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这算怎么回事这是自己给自己狠狠来了一个耳光,造成这一切结果的最终原因,居然是自己,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堂堂皇帝陛下,自己怎么能错怎么会错错的不是自己,是手底下这些贪婪成性的文官,赵佶在悔恨交加了一阵之后,把黑锅全部甩给手底下这群官了
&n
第427章 朝会
现在已经不是考虑灾民为什么造反的问题了,他们需要考虑的是,皇帝陛下是什么态度,会不会一怒之下,来个秋后算账,把他们都给罢官去职!
好多人,上朝之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等着皇帝陛下的责罚,哪能想到,陛下一脸平静,没有丝毫愤怒的神情,这下子,众官员有点纳闷了,陛下的性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捉摸不透了
其实,他们完全想错了,赵佶之所以没有惩罚众人,并不是因为他大度,只是他心里明白,这个时候,可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问题如何解决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追究责任,谁来做事谁来想办法
等度过这个难关,平定叛乱以后,想要收拾这群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赵佶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虽然,他的聪明才智,没用对地方
说点闲话,无论在哪个行业能够做出成绩,名传于世的人,无论是美名还是骂名,客观来说,我们都得承认一个事实,这种人,很厉害,很牛逼,很有才能!普通人,想要在哪一个行业做到极致,真的很难,就算是贪官污吏,能够在政治斗争中一直站对位置,那本来就是一种能力与眼界
中国几千年历史,无论是文豪,皇帝或者是贪官污吏,每个朝代,每个时期,这种人太多太多了,但是能够在史上留名的又有几人,比如宋徽宗赵佶的书画造诣,还有他发明的瘦金体,无一不证明了他的才能,如果他不是一个皇帝,只是一个大文豪或者是闲散王爷,对他的评价肯定会客观许多
赵佶是很聪明,很有才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昏庸的皇帝会滋生权臣,被架空皇权,赵佶在位这么多年,虽有权势滔天之辈,却也只是小打小闹,只要赵佶一句话,任你多大的官,都得老老实实的告老还乡!
此时朝堂之上的赵佶,一脸平静,丝毫看不到愤怒的神色,跟昨晚判若两人,他现在需要手底下这些人给自己办事,只能暂时把怒气压住,等群臣见礼完毕之后,这才语气平淡的开口说道“众爱卿,江南等地爆发叛乱,告急文书都已经摆满朕的案头,现在该如何”
“陛下,想我大宋经历百年风雨,只不过是区区叛乱而已,陛下毋须担心,派人平定叛乱即可,人心向宋,只待皇宋天兵一到,贼寇立刻土崩瓦解!”一人率先出班,开口说道
这话说的多好听啊,听着就让人宽心不少,赵佶担忧之心也不由自主的松懈许多,对着这人点了点头,开口回应道“蔡太师之有理!”
刚才说这番话的,正是太师蔡京,蔡京用权倾朝野来形容,绝对不过分,此时朝中的宰相都是他的门生,听闻方腊借势造反的时候,也是被狠狠震了一下,只不过,此次事件,与蔡京无关
太师蔡京,其实已经有点半隐退的意思了,朝中政务,自由宰相打理,比如这一次的南下赈灾,自己又出钱,又出力,唯一做的有点不妥的地方,那就是替已经故去的上任杭州知府跟陛下求个情,把被贬广南路变成平级调动,至于江南粮价疯长,跟他可没什么关系!
而弹劾徐处仁,逼迫陛下罢相,更与他无关了,自己已经身居太师了,年龄也这么大了,在往上走一步,除了谋反,就没别的路子了,他又没有君临天下的心,况且,当今的陛下,可不是一个昏君,只是好玩而已,权利可是牢牢握在手中的,这种不明智的事,谁做谁是傻子!
可以说,这次粮价疯长,造成灾民暴动,方腊借势造反,跟蔡京没有一点关系,陛下就算是想要找人麻烦,也找不到自己头上,所以,此时此刻,蔡京的心情才是最轻松的!
眼见蔡太师都表态了,众官也是急忙一一出列,嘴里说着天
第428章 王黼
眼见高俅站在一边一不发,装路人甲的样子,完全没有站出来的意思,可把众官员急坏了
“陛下,军队之事,我等文官本就知之甚少,此事,还需高大人拿个主意!”没成想,高俅自己不愿意站出来,直接有人推他一把,直接把他推出来了
听到这话,高俅一脸怒容的朝着说话这人看去,刚才说话这人,居然是御史中丞李定,高俅记得,当初弹劾徐处仁的时候,他可是最积极,最热烈的,更是罗列了徐处仁的好几条罪证,哄抬粮价怕是也有他一份,此时甩黑锅甩的这么理直气壮,简直就是不要脸的典范
“说的是,大宋文武有别,陛下,臣乃文官,对于军队之事,实在是不敢发!”
“臣也是文官,怕语不当,耽误了平叛事宜,陛下,此事还是多询问一下高大人的意见比较好!”
“臣复议,”
“臣也复议!”
“.......”
接下来,差不多都是这样的话,总之,满朝的文官,现在是一个比一个谦虚,一个比一个谨慎,话里话外的意思都一个意思,我们是文官,打仗之类的话,我们不懂,陛下,你去找武将去吧!
高俅听着众人的话,气的牙痒痒的,恨不得直接上去抽这些人的大嘴巴子
文官不懂打仗,所以不敢多往常当监军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牛逼,个个都指点江山,犹如武圣在世,武将稍有点意见,就被扣上一个不听军令的大帽子,夺权更是一把好手,现在有麻烦了,都开始装不懂了是吧
一群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高俅自认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与这些人相比,高俅觉得,自己纯洁的就像是一个天使,如今被这群人给推上台,是想跑都跑不了!
“高爱卿,你看如何”赵佶开口问道
陛下都开口了,高俅这下子是想躲都躲不了,只能硬着头皮出列,躬身说道“陛下,此时京城,除了皇城禁军,已经无兵可用了,皇城禁军是肯定不能动的,如果重新招募新军,怕也是时间也不够,如今,只有从别处调兵了!”
“不可,万万不可!”高俅话音刚落,一人急忙站出班列,开口说道
大家看着这人,此人正是右相王黼,自从徐处仁左相被罢,蔡京隐退之后,王黼可说得上是朝中第一人,此时他站出来激烈反对,立刻就有不少附和声
“既然右相反对,那臣的提议就此作罢!”高俅眼见有人反对,内心非但不怒,反而大喜,你反对,那你说个主意吧,我本来就是被你们赶鸭子上架,现在有机会退下来,那还不赶紧的,高俅急忙退后几步,重新站入朝列,装作路人甲的样子,一不发
“.....”
“.....”
站在高俅身边的众人,一脸诧异的看着他,眼神之中流露的意思很明显,你怎么回来了你这就算完了你能不能敬业一点啊,你的提议有人反对,你总得有点表示吧,你这直接退回来算怎么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