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特摄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粉笔白
星辉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用来拍戏的机器人尽管少见,可他们也做过。
“硬件问题不大,主要是控制系统比较难做。毕竟在软件这一块,我们比不上国外巨头……”
“足够了!”
对于样机,孟浪很满意。
基本的“打戏”动作都能复原,而且机械臂很流畅灵活,用来拍戏绰绰有余。
问题主要是“行走”!
机器奥特曼,顾名思义就跟奥特曼长得差不多,靠直立双腿行走。
这可不是车轮或履带!
机器人的行走方式,最方便的始终是车轮或履带。机械腿的效果很差,毕竟缺少平衡感。
如果地面凹凸不平,或途中出现障碍物,机器艾斯每走两步就会摔倒一次。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将地面尽可能平整,提前规划好行进路线,避开有可能碰上的障碍物。
还有一个问题!
“走得太慢了……”
机器人的其他动作,包括挥拳、双手交叉、踢腿在内,反应速度都不慢。唯独“走路”这个动作,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速度格外迟缓。
“我有一个主意!”
围观机器人的马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想法。
“众所周知,为了体现出巨人行动的迟缓感,奥特曼的打戏普遍采用了后期慢放……”
“机器艾斯走得慢,我们可以让皮套演员配合他,省去后期慢放的步骤。”
有点道理嗷!
孟浪想了想,觉得可行。
他找来艾斯的皮套演员,嘱咐他动作尽可能“迟滞”,保持与机器人同步,现场拍了一段戏。
结果令人惊喜!
皮套演员与机器人动作同步后,比以往后期慢放的打戏还要再慢一点。加快速度后,就跟正常拍摄的画面一致了。
问题解决了!
机器艾斯的效果,出乎鹏达的想象。鹏达编剧们,甚至为机器艾斯杜撰出一个新的绝招。
双手弹出刀刃,左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右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加大功率后,机器艾斯的双手瞬间变成了切割机……
这可太秀了!
得益于机器艾斯的出色表现,拍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而在另一边,闫涛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哆啦a梦杀青了!
简直太不容易了,哆啦a梦的项目筹备工作,早于铠甲勇士。在最初的构想中,哆啦a梦是领袖之证的接档作。
没想到,耽搁到现在。
说起这件事,闫涛就气不打一处来。
因为作品的特殊性,本作采用的主演,都是年龄在十岁上下的小演员。这个岁数的小孩,可是调皮捣蛋的行家。
一点也不好管理。
作为导演的闫涛,语气稍微重一点,小孩们哭哭啼啼闹着要回家。语气轻一点,他们又不当回事。
真是太难了……
“我讨厌孩子!”
闫涛心有余悸道:“为了照顾好这群小祖宗,我这半年都没睡过一次好觉,白头发都有了……”
确实很憔悴!
孟浪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安慰道:“习惯就好,等你有了孩子,就不会这么说了。”
“我才不要孩子!”
闫涛已经被熊孩子吓破了胆,提到孩子就疯狂摇头:“不可能有孩子,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生孩子。”
后遗症这么大?
孟浪愕然失笑,他突然想问问闫涛,拍戏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算了,不揭伤疤了。
哆啦a梦的杀青,不代表闫涛工作结束了。后期制作,仍需要他坐镇监督。
“孟总,看看样片?”
“好!”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放映室,坐在真皮沙发上,一边喝着肥宅快乐水,一边欣赏闫涛带来的样片。
“记忆面包!”
哆啦a梦的故事,每一集都不一样。
由于间隔太久,孟浪也忘了原版的大多数故事。他能做的,只是提供一个大概思路,最后由鹏达编剧团进行故事填充。
这一集中,大雄面临考试,可他却光顾着玩,什么也没学。于是,他想到了小叮当。
“小叮当,帮帮我吧!”
面对大雄的求助,小叮当很生气,认为他平时不努力,就算考零分也是活该。
可它心肠又很软……
“那就用这个吧!”
小叮当从口袋中,摸出了一块面包,递给了着急上火的大雄。
“这是记忆面包,只要将它贴在书本上,就能复制书上的知识。然后再吃下去,就可以记住知识啦!”
“太好了!”
大雄拿到记忆面包,迫不及待地进行尝试。他将面包贴在“九九乘法表”上,吃下去果然记住了九九乘法表。
这下可好了!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大雄开始对课本进行面复制。结果不小心弄翻了水杯,打湿了语文课本。
“我得去找同学借书!”
大雄带上记忆面包,首先前往胖虎家。胖虎愿意借给他,可是胖虎的书很脏,上面还挂着一串鼻涕。
一想到面包粘上鼻涕,还得吃进肚子里,大雄赶紧换了人选。
最后确定了静香!
为了显摆自己的本事,在静香的刺激下,大雄拿出许多面包,复制了一本词典吃进肚子。
结果吃太撑,拉肚子了。
上完厕所的大雄,完忘记了自己吃进肚子里的知识。考试的结果,当然是零分。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很有教育意义。学习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脚踏实地。
作为一部子供向作品,这集样片呈现出的效果,完符合立意。而且“通俗易懂”的简单故事,更利于传播普及。
“可以试一试!”
孟浪沉吟道:“这部剧的主体收视人群,可以下探到3岁以上。如果能获得学龄前儿童的支持,那就算成功了。”
3岁以下就算了!
不到3岁的孩子,完不值得考虑。毕竟这个岁数,可能连周围的亲戚都没法认。
“我也是这么想的……”
闫涛点了点头道:“本作讲述的故事,对于这部分孩子而言,并不难理解。”
当然可以理解!
哆啦a梦的覆盖率,简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从这一点来看,野猪佩奇也比不过。
毕竟,野猪佩奇虽然厉害,可它主打低龄学前教育,很难吸引10岁以上儿童。
(iishu)是,,,,!
第401章 丈育少女
【】(iishu),
样片完成度挺高!
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道具场景的布置,以及胖嘟嘟的小叮当,都恰到好处。
真人剧怎么别扭了?
所谓的别扭,无非是一群“原著粉”的惺惺作态罢了。如果先出真人版,再出动画版,估计又有人说“动画版”改得真别扭。
闫涛可没看过原版……
在孟浪看来,只要改编恰当,所谓的漫画、动画、真人剧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先后顺序不同。
就以大家的穹妹为例,假如原版是一部真人电影,出品方为好莱坞巨头,导演摄影基本功扎实。题材不变,改一改故事脉络,没准就拿奥斯卡了……
你别不信!
学院那些糟老头子,就好这一口。
只要题材对上口味,公司舍得运作。导演摄影不掉链子,植入一些“讽刺人性”“探讨哲理”的主题,这还拿不到奖吗?
所以,没必要贬低谁。
哆啦a梦的故事,并不复杂。以现有的特效技术,实现那些神奇道具的效果,也是一件小事。
难点集中于小叮当!
这个角色,采用皮套扮演,会造成不可逆的真实感缺失。迫于无奈,只好用特效建模来实现。
花了很多钱!
样片中渲染出的小叮当,在喝水的时候,孟浪甚至能看到它的胡须颤动。
这个效果很棒!
虽说模型精细度比不上好莱坞大片级,可放到电视剧领域,这个特效已经很顶尖了,至少比花万骨的糖宝强得多。
经费全花这上面了!
哆啦a梦剧组,各种杂七杂八的支出加起来,只占总预算的30。剩余的70,全烧给小叮当与它的神奇道具了。
“对了,配乐怎么样?”
说到小叮当,孟浪顿时想起了那首统治童年的歌谣。
“每天过得都一样,偶尔会突发奇想,只要有了哆啦a梦,欢笑就无限延长……”
满满的回忆呀!
早期的霓虹动画作品,引入国内的很多。其中不乏经典国语配乐,比如说《哆啦a梦》与《聪明的一休》等等。
那是陈慧玲的声音。
关于这首歌,孟浪记得很清楚。那是在懵懂无知的年纪,放学走在路上,和同学们哼着歌,幻想自己也有竹蜻蜓,自由翱翔……
“还没做好呢!”
说到配乐,闫涛也是一脸忧郁。
鹏达鬼才成群,偏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五音不全。
只能求助外人了!
李天铭工作室,作为鹏达的御用音乐人,闫涛已经联系了他们。不出意外,将由他们为哆啦a梦制作配乐。
“这个不急,让我来!”
孟浪摸着下巴道:“别的先不说,如果是主题曲的话,我倒是想好了人选。”
“谁啊?”
“奇迹少女!”
说做就做,送走啰哩巴嗦的闫涛后,孟浪走进李天铭的工作室,打算再合作一次。
“孟总,您饶了我吧……”
又是熟悉的黑猪,又是熟悉的任务。光知道哼唧,连乐谱都看不懂的蠢驴。
就这,还好意思写歌?
您配吗?
如果时光能倒流,李天铭一定会远离这头黑猪,离得越远越好。就算给他再多钱,也不可能达成合作。
孟浪只有歌词,曲调全靠哼唧。就他那嗓子,哼出来的效果就跟母猪叫食差不多。
这也太折磨人了!
俗话说,压力就是动力。
面对孟浪“写不出曲谱你就回家种红薯”的和善眼神,李天铭咬着牙,强行对抗魔音。最终闭关多日后,拿出了合格的曲谱。
该找歌手了!
奇迹少女接到通知后,蹦蹦跳跳地来到录音室,在李天铭的监督下,对主题曲进行录制。
孟浪询问了她们的学业。
不出意料,丈育少女依旧是丈育。哪怕成了当红偶像,也改变不了她们挂科的事实。
读书没啥希望了。
还好孟浪机智,给她们提前准备了江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算过不了高考这关,也能安稳读个大学。
说起来,陶米也是丈育!
这丫头出道时的岁数,就跟奇迹少女们差不多。奇迹少女有个大善人老板,能好心送她们上学,陶米就不行了。
一直在影视圈奋斗,哪有功夫回学校念书?
虽然她也有自学……
可自学只能获得知识,没办法弥补缺失的“校园生活”。相较于同龄人,也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
“回头问问她吧。”
孟浪琢磨道,陶米岁数正好上大学。如果她有兴趣的话,孟浪倒是可以替她活动活动。
学知识是其次,多接触一下同龄人,感受一下校园生活的美好,免得老了后悔莫及。
记下这件事后,孟浪又看向录音棚里,青春洋溢的奇迹少女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