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渔人传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家之煮

    “怪事?什么怪事?”

    “你这家伙心真宽,你对南江集团的做法,真的不介意吗?”

    面对赵鹏林的询问,庄海洋也很直接的道:“叔,你知道的,我这人不擅长搞什么阴谋诡计。最重要的是,我有一帮战友需要照顾,人家若大集团,我算什么呢?”

    “也是!有时候,做人还是需要有一点自知之明。可有时候,也需要展露一些锋芒。至少我相信,你小子以后大有可为。南江集团,早晚会为轻视你付出代价的。”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能带着战友一起赚钱,不招惹那么多是非,我就很知足了。叔,你之前说的怪事,难不成跟南江集团有关系?”

    随着赵鹏林说出发生在南江集团投资海滨度假村的怪事,庄海洋也佯装惊讶道:“真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这怎么可能?那查出来,是什么原因吗?”

    “要是能查出来,那就不叫怪事了。虽然现在南江集团,已经重新补种了花草树木。可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他们这个度假村基本废了,根本没游客愿意入住。

    最近他们一直在做营销,推出不少针对游客的优惠措施。结果你猜怎么着,越是这样游客越觉得有问题。南江集团投资的这个度假村,怕是真的没救了。”

    “挺好!俗话说的好,人贱自有天收。坏事做多了,早晚都会遭报应的!”

    对于庄海洋诅咒式的吐槽,赵鹏林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在他看来,庄海洋这种反应就对了。要是真对南江集团没任何怨言,那庄海洋也显得太没用了。

    可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根本就是庄海洋一手导演的。甚至南江集团股票被重创的事,他也从网上有关注过。只不过,这些事他从未对别人说过而已。

    即便那些战友,也绝对想不到这事,会跟庄海洋有关系。可对庄海洋而言,这只是他报复南江集团的开始。真正令南江集团绝望的事,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

    如果南江集团的主体产业不是海岛度假村,或许庄海洋想报复也会无从下手。根据之前赵鹏林提供的资料,他已然知晓南江集团在国内跟国外投资的产业。

    等吃完饭,赵鹏林也询问道:“现在新船到位,你打算何时打捞沉船?”

    “具体时间,我现在也没确定。虽然有发现沉船,可船上究竟有没有东西,我也没多大把握。等有消息,我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这种事,还是低调行事为好。”

    “不错!虽说你已经取得合法打捞沉船的资格,可真要大肆宣扬这种事,也是很受忌讳的。关于打捞沉船的事,你也不必知会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嗯!谢谢叔,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相信你!”

    因为陈兴旺的关系,赵鹏林跟庄海洋也算一见如故。那怕两人没任何血缘关系,可赵鹏林对庄海洋的维护,如今本岛有点权势的人物,大多都知晓此事。

    拜访过赵鹏林,隔天便领到了上面批复的打渔证。看到证件,庄海洋也适时道:“采购物资,准备出海!这一次,咱们争取多捞点海货回来。”

    “好哦!以咱们新船的水舱还有冷冻舱容量,确实能装更多的海货。新船新气象,相信这趟出海,应该不会令我们失望。那潜水装备,有必要准备吗?”

    “暂时不必!先出海打几趟渔,让别人觉得咱们还是打渔的。真要出海打捞沉船,我会随时通知。反正是自己的船,准备好物资,啥时想出海都行。”

    “嗯,那就听你的!”

    陪着庄海洋过来领证的王言明,其实也很好奇,庄海洋之前经常下海潜泳,究竟有没有发现沉船。如果有,又会在什么地方。而沉船上,又究竟会有什么呢?

    打捞沉船除了能赚钱之外,更能满足打捞者的猎奇跟冒险之心。花费如此高昂成本,特意定制了一条两用船。光用来打渔的话,想赚回成本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可要是能打捞到沉船,无论船员的分成收入,还是庄海洋最终能得到的财富,相信都能迅速赚回投入的成本。对这些战友而言,他们自然希望庄海洋财富越多越好。

    老板赚的多,拿提成跟分成的员工,自然也能赚更多。若非这事,都交由庄海洋做决定,只怕很多战友都会嚷嚷着,立刻开船出海打捞有可能沉在某处的沉船呢!

    驾驶着真正属于庄海洋的新船,做为船长的王言明也很满意道:“圣杰,新船的驾驶环境,比租赁的渔船舒服多了。这样高档的渔船,还真不多见了。”

    “有几个渔老大,会跟海洋这样舍得投入跟享受呢!还别说,开这船确实稳多了。”

    “嗯!排水吨位大,船航行时就越稳。那帮家伙,这趟出海应该不会抱怨,晚上睡觉挤的慌了。现在一人一个舱室,各项生活设施也很高级,出海更轻松了。”

    跟王言明两人一样,对新船极其满意的其它战友,没事甚至可以到新船的餐厅看电影。在餐厅旁边,甚至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酒柜,闲时还能小酌两杯。

    同样待遇升级的还有庄海洋的船长室,除了能休息的更舒服,甚至还能在这里办公。而且船长室还有一个保险柜,能够存放一些贵重物品。

    乘风破浪抵达捕渔的海域,庄海洋选择的捕渔方式,跟以前其实没太多区别。唯一有所不同的,便是新船的起吊设备,要比之前的渔船更先进。

    而且起吊吨位也更重,能够确保拖网打到再多渔货,也不至于拉不上来。相应的,新船还配备有一个速冻舱。一些稀有的海鲜,也能迅速进行冷冻保鲜。

    看着第一天的收获,跟以往没任何的区别,很多战友都觉得很放松。用这些战友的话说,要是每次开新船出海捕渔,真的是种享受,丝毫感觉不到打渔的辛苦。

    以往只能下两次拖网,再多水舱就有可能装不下的情况,这次也得到相应改善。出海总共五天,庄海洋下了五次蟹笼跟四次拖网,才将整条船货舱给填满。

    望着吃水线明显下沉的新船,王言明也笑着道:“咱们这趟回去,估计那些渔贩又会高兴惨了。这么多渔货,足够他们挑了。这次,应该不会嫌渔获太多吧?”

    “对这些搞批发的渔贩而言,再多货他们也吃的下。何况,咱们捕捞的渔获,根本就不愁卖。他们收的越多,其实能赚到的钱越多。有钱,他们会不赚吗?”

    “也是哦!只是有点可惜,这次似乎没什么好货啊!”

    面对王言明的感叹,庄海洋却笑着道:“不错了!单单这次出海捕捞的苏眉跟青衣,相信能卖出的价格就不低。要想更好的渔获,唯有走更远的地方才行。”

    “以咱们船的续航能力,在海上待上十天半个月,应该也没问题吧?”

    “确实!不过,你应该清楚,真要走出咱们海军或海事巡防的范围,遇到危险跟麻烦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尤其去靠近其它国家领海的海域,情况会更加的复杂。”

    对很多国外的渔业人员而言,近年来华夏渔民捕渔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跟延伸。有些渔民,甚至会闯入别国的经济海域实施捕捞作业。

    这样做的后果,自然会受到这些国家渔政部门的责难。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庄海洋觉得还是在本国海域附近转转最好。真有事,也能及时获得支援。

    若是将来有机会,庄海洋也不介意去其它海域转转。只不过,这种事偶尔为之可以,真要经常去的话,早晚都会被人盯上。那样后果,可能会难以预测。

    不能因为赚钱,而有意忽视潜藏的危险。近年来,周边各国与华夏渔民的纷争,不时会付诸于网络。至少庄海洋不希望,有天会成为这种事件的主角人物。

    加上这些战友的身份,其实也显得有些敏感。真要被人堵在海上强行扣押,到时想自救或营救,只怕也会有些困难。不给国家添麻烦,也是庄海洋所希望能做到的!




第二四八章 舍得之道
    跟庄海洋打过交道的渔贩,大多都知晓庄海洋换了艘新船。之前租赁的渔船,剩下的租期免费转让给曾经的船老大周洋。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看来也是有情义的表现。

    只是让渔贩们意外的是,以往出海三四天便归来的庄海洋,这次却明显推迟了回港的时间。正当他们觉得,会不会算错时间,又或者庄海洋跑更远的地方时,电话终于响了。

    看到熟悉的手机号码,每个渔贩都显得高兴,迅速推掉手上的事立刻赶往码头。尤其当他们得知,这次带回的货,比以前更多时,这些渔贩都知道又能赚一笔了。

    相比镇上其它的渔老大,大多都喜欢跑去本岛出售渔获。唯有庄海洋,始终没换个交易地点。无论大船还是小船,打来的渔获都放在镇上卖。

    用庄海洋的话说,反正卖谁都是卖,为何不多照顾一下熟人的生意呢?

    即便回来的时间比以前更早,可庄海洋还是把一些战友,提前让其在南山岛下船。剩下的战友,则跟着他前往小镇交易,而后再开船直接返回。

    有了这艘吨位更大的打捞船,庄海洋也不用担心夜航风浪太大。加上新船停靠码头,夜间又无人照看,难保再发生前次被人安装窃听器的事。

    直接把船开回渔村码头,别人想打新船的主意,也要花费更多心思。只要庄海洋在岛上,夜间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很难逃过庄海洋的精神力监控。

    等到新船入港靠岸,等候在码头的渔贩们,也很意外的道:“这船看上去好大啊!”

    “是啊!这船的吨位,应该比之前那船更大,那能装的渔获应该也更多吧!”

    “难怪这次出海时间比以前长,看来要想装满船舱,果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这不正好吗?只要庄小哥的渔获标准不减,货再多咱也吃的下。”

    “说的也是,我巴不得庄小哥往后换条万吨级的大船呢!”

    “万吨级的大船捕渔,捕鲸鱼吗?”

    就在渔贩们评论着庄海洋的崭新大船时,看着将缆绳扔过来的庄海洋,岸上的渔贩赶忙帮忙,把缆绳系在船桩上。等渔船彻底停稳,众渔贩纷纷上前打招呼。

    笑着道:“庄小哥,恭喜啊!这下,你也算咱们镇上,数一数二的船老大了。”

    “托各位的福!这往后,还要各位老板多多照顾生意才是啊!”

    “看你这话说的,明明是你照顾我们生意才是啊!这次,有什么好货吗?”

    “苏眉行不行?石斑行不行?实在不行,那再来点青衣,行不行?”

    面对庄海洋不断说出的稀罕海鲜,渔贩们顿时大笑道:“行,这样的好货,再多都行!”

    随着渔贩被邀请上船看货,望着明显大一圈的氧气水舱,这些渔贩也显得格外高兴。从这些水舱的面积跟容量,便能知晓这次他们需要准备的收购资金会更多。

    可相应的,他们采购渔获花的资金越多,等转手把收购的海鲜卖掉,相信赚回的钱也会更多。凭借庄海洋提供的海鲜,这些渔贩都有自己稳定可信赖的供应货。

    用那些供应商的话说,只要每次提供的海鲜品质都能保持,再多的话他们也吃的下。不愁卖的海鲜,赚钱也就理所当然。即便庄海洋赚不少,可人家是一手供货商嘛!

    相比之下,陈兴旺父子也清楚,随着庄海洋能够提供的优质海鲜越来越多,他们渔鲜楼能吃下的优质海鲜,也很难提升太多。那渔贩分到的份额,自然也会越多。

    好在他们都清楚,这些渔贩收购到这样少有的海鲜,都会第一时间送出去。在小镇这边,其它主营海鲜的酒楼,想威胁到渔鲜楼的经营,想必还是差点火候。

    看货、议价、卖货、称重再到最后转帐交易,所有程序都忙而不乱的继续着。令陈兴旺父子意外的是,等最后一批渔获卖完,庄海洋却重新回船。

    看到这一幕,陈兴旺也询问道:“海洋,你晚上还回去?”

    “嗯!现在有大船,晚上风浪再大一点也不怕。而且新船速度不慢,赶回去再吃个宵夜,而后差不多可以休息。要是来镇上,到时开快艇也更方便些。”

    并不清楚之前那艘租赁的渔船,被人偷偷安装过窃听器的陈家父子,也没过多挽留。事实上,这个时间点酒楼早就歇业,想招待庄海洋还得陈兴旺亲自下厨才行。

    既然庄海洋决定回渔村休息,那他们直接在码头送行。至于他们挑回酒楼的渔货,到时只要把钱转到庄海洋的渔业公司帐户就行。这种钱,陈兴旺也从不拖欠。

    跟其它渔贩,想买什么渔贩,还需跟庄海洋商量。他看中什么海鲜,庄海洋都会让他优秀挑选。这次出海抓到不少龙虾,也让陈兴旺一次全部拿下。

    除了明天需要陈重,转交给老姐的一些海鲜外,其它挑选的海鲜总金额也不少。用陈兴旺的话说,庄海洋现在也是渔鲜楼最大的海鲜供应商。

    相比跟其它渔贩采购,陈兴旺花费的采购成本更低,买到的海鲜质量却更高。节约了成本不说,还提高了食材的品质,让酒楼跟同行相比,拥有更大竞争力。

    打扫干净甲板,庄海洋也适时道:“班长,准备回家吧!”

    “好!”

    解开缆绳的新船,在码头清空渔货之后,很快便消失在码头附近。除了赵鹏林听闻此事,觉得庄海洋变得更谨慎之余,其它人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只不过,关于庄海洋的新船,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实渔贩们也看的不是很仔细。除了水舱区域外,打捞船的休息舱,庄海洋都不会让渔贩们进去看。

    有关打捞船不便让外人知晓的地方,他还是会禁止非本船人员入内。而他的船长室,更是船上最保密的地方。除了庄海洋,船上战友都无法进入。

    当新船启航回返时,早前下船的朱军红等人,也接到战友打来的电话。平时晚上没什么事的周红杰,也开始准备烧烤炉,临时客串一下烧烤摊的老板。

    如果让镇上那位烧烤摊老板知道,庄海洋这位大主顾,往后不再经常光顾他的夜宵摊,估计也会很伤心吧!可对庄海洋而言,未来他交易渔获,依旧会保持这种风格。

    跟其它渔船回港,大多选择白天交易所不同,庄海洋几乎每次都是夜间交易。而码头这边,一到晚上便没什么普通人。唯有参与交易的人,知道具体的交易情况。

    少一些人知道内幕,自然少一些闲言碎语。闷声发大财,也是老祖宗留下的诫言。无论庄海洋还是身边的战友,其实他们都不太喜欢,让太多人知晓他们的具体收入。

    回渔村的路上,庄海洋也拿着战友记录的帐本,开始统计这次出海的渔获总收入。看到新船首次出海,赚回近三百万的总收入,庄海洋也很满意。

    自言自语道:“虽然在海上待的时间长了一些,可渔获的总金额,还是得到很大的提升。每次都有这样的收获,这帮家伙能拿到的提成,应该会更满意了。”

    以三百万的收入计算,战友能分到的提成便有六十万。分到每人手中,也至少有三万多。这样下来,每次战友的收入,比以前也多出不少。

    做为船老大,除了所应交纳的税收,庄海洋最终能赚得的收入自然也不低。即便新船造价不便宜,可单靠打渔的收入,庄海洋也有信心半年回本。

    更何况,新船真正的作用,是用来打捞海底沉船。想到前次发现的外籍古沉船,庄海洋想了想道:“再出海几次,等别人习惯把新船当成渔船,再去打捞那艘沉船吧!”
1...126127128129130...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