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岳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断雪落
在李世民出声之后,这一位代表各个卫率的将领才退去,不过这件事情并不代表就这样结束。
还要看看陛下如何处理,若是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话,那么他们就算是抛下脸面也要争取一番。
在众多将领走之后,李世民面色之上倒是有一些难看了,这件事情的话没有想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是有后悔药可以吃的话,那么李世民当初说什么也不能答应程咬金的请求,只不过为时已晚。
“陛下,这件事情调查清楚了。”
不知晓什么时候,李君羡出现在李世民身边面色之上有一些诡异出声道。
要知晓程咬金的举动可是给了李世民很大的疑惑,毕竟关于士卒伙食这一个问题早不提出来晚不提出来为何偏偏是这一个时候。
因为时间算是过去了不久,在利益
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静
舒府
按照往常的时候,舒安这一个时候到而了悠闲的时候,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咸鱼了。
当然他的年龄的话用咸鱼来形容并不能算妥当,反倒是养生更为契合一些。
后世的时候虽然有着不少延迟退休的例子,但实际之上很多人五六十岁都已经退休了。
而现在舒安就是处于这一种状态之中,至于书院算是一个例外,舒安准备在这一届弟子传授完之后,就开始放手书院的事情。
毕竟这一届可是不少农家弟子,这一些人突出者倒是可以去科考。
至于成绩一般者就留在书院之中沉淀一两年再说。
这一些农家子弟起步还是太晚了,哪怕是舒安给李世民建议科举的改制,也不见得这一些弟子能够占据多少便宜。
正是这样的缘故,不如多沉淀两三年的时间,毕竟这一些人的年龄并不算高。
薛仁贵只有一个,做好自己便足够了,对于这一些子弟他并没有要求太多。
没有例外,回到长安的平阳公主同样准时出现在了舒府。
两人倒是下起了一盘象棋,象棋起源于秦汉时期,这一个时代象棋早已经普及,虽然没有围棋影响力,但也算不错了。
当然两种棋类舒安倒是都会一些,毕竟琴棋书画,作为这一个时代的标配,自然都会涉略一点,不过今天下的是象棋。
然而这一盘象棋并没有走完,因为李世民似乎有一些风风火火的赶来,可是让舒安和平阳两人面色之上都不由一愣。
至于李世民看到自己这一位亲妹妹面色之上同样愣住了,原本想要质问的语气,现在一下子又缩了回去。
当然内心之中对于舒安可是有一些咬牙切齿,自己亲妹妹的事情他自然清楚。
虽然平阳每天来拜访自己老师,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少问题。
毕竟师徒两人之间多年没有见了,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在李世民的眼中可就不一样,只可惜观音婢最近因为肚子不小的缘故,所以还没有和平阳细说这件事情。
现场的气氛倒是有一些尴尬了,好在舒安率先反应了过来。
“世民,坐!”
“来福,去多拿份冰饮过来。”
舒安眼眸闪烁出声道,对于这一位帝王在私下之中他同样没有多客气,反而是如同对待普通人一般。
至于这大热天的话,舒安虽然苍老,但偶尔还是喝一些冰饮,不过次数的话倒是不多。
当然对于现在不过二十多岁的李世民以及平阳而言,冰饮才是最合适的。
更不用说是这一个时代了,来福在听到了老爷的话语就快速离开了,仿佛生怕慢一步一般。
因为自家老爷对于这一位陛下没有敬畏,可不代表他也是如此。
他仅仅是一位小小管家而已,还想要多活两年时间。
所以来福可是很有自知之明,而另外一边的话李世民可是没有丝毫的客气。
仿佛舒府是自己家一般,直接拉过一张了靠椅坐下。
倒是平阳眉头微微一皱,不过舒安面色之上倒是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才是真正的李世民。
现在也就表面城府而已,看上去似乎比起之前成熟许多,不过在舒安面前还是有一些稚嫩。
毕竟岁月阅历这一点之上,李世民注定是比不过舒安的。
正是这样的缘故,舒安对于这于这样的李世民并不陌生,当然他面色之上同样有一些明悟。
李世民为何有一些怒气冲冲而来,肯定是因为之前程咬金的事情了。
想到了这里之后舒安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李世民坐下了之后仍然一言不发,目光放在了眼前这一局象棋之上。
目前属于自己妹妹那一边的红方象棋之上露出了一丝败势。
只不过另外一方黑色象棋似乎不在意局势一般,仿佛温水煮青蛙一般。
当然李世民同样看出了更多,那就是这一位亚父的棋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境界。
看似随心所欲的布局,李世民则是看出了这一些布局之后隐藏的杀机。
自己这一位妹妹虽然在辽东之中读了不少的军事之书,有着几年的征战经历,但象棋之上却还是输了亚父知晓几筹。
“世民想必是为了士卒伙食而来吧。”
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出声道,一边出声一边还随意移动了棋盘之上的卒棋。
事实之上,在不久之前他已经收到了消息,有着诸多将领进入宫中。
至于为了什么事情的话,舒安自然心中有数了,还不是因为不平这两个字。
当然这也是李世民失算的缘故,没有想到随口答应程咬金的事情,现在竟然造成这样的后果。
“不知晓亚父有什么见解。”
此时李世民倒是有一些憋屈出声道,若非是自己妹妹在此的话,他一定要质问这一位老家伙。
要不是你在其中的作用的话,那么朕怎么会因为这一件事情而烦恼。
看着李世民面色之上压抑的表情,舒安面色之上笑意更浓了。
他自然不会认为李世民查不出自己,百骑在长安之中的掌控力还是十分强劲的。
当然就算知道了,李世民又能如何,所以舒安自然是有恃无恐。
自己这一位二哥和老师面色之上的表情同样被李秀宁看在眼中。
这两人似乎有一些事情她不知晓,不过士卒伙食又是怎么回事,一时间李秀宁面色之上有着不少的疑惑。
“不知晓世民对于士卒如何看待”
舒安面色之上笑容收敛了不少出声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严肃。
李世民面色之上一愣,似乎亚父许久没有和自己如此说话过。
但是哪怕是李世民知晓,每一次亚父的话语都让他有着不少的领悟。
所以面对这一个问题,李世民则是仔细开始思索了起来。
一时间气氛则是陷入了诡异的静寂气氛之中,李秀宁原本思索棋盘之上的局势,同样思绪也停止了。
面对这一个问题她同样思索了起来,因为她知晓这一位老师不会无故问出这一个问题。
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时代
“世民是否有一些看不起这一些士卒”
“或许表面之上认同,但内心之中实际还是轻视。”
时间过了不知晓多久,李世民依然没有给出答案,不过舒安的声音缓缓响起,话语之中不紧不慢,仿佛是说一个事实而已。
舒安面色之上不由有一些感慨,大唐因为府兵制度原因,大部分士卒都是冬季农闲的时候参加训练。
能够保持全年训练的士卒仅仅是一部分,当然这一些人待遇会好上不少,不过也仅此而已。
而且府兵制度的话看似招募,实际之上是强制征兵,不过这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连年的战争,青壮已经不多了,不强制的话基本上招募不到士卒,当然不愿从军也和军队待遇有着不少关系。
这一个时代可没有后世的那般体恤,要知晓若是有功劳的话,大部分还是那一些军官拿去,剩下一小部分才是士卒等人。
李世民之前也不是有多富裕之人,所以赏赐同样可想而知。
若是阵亡了那更是不用说了,若是战败的话那么死了甚至尸骨未存,胜了的话或许还好说一点,会给这一些阵亡士兵之家几斗米。
不过这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哪怕李世民表现出多爱护士兵,但在舒安眼中更多像是一个口号而已,而口号的话可是不能当做饭吃。
话音落下了之后,李世民面色之上则是更为慎重了,至于另外一边的李秀宁面色之上同样露出了一丝思索。
事实之上除了对自己娘子军有着不少的平等之外,哪怕是李秀宁内心也不由不感慨自己对于那一些普通士兵做不到平等对待。
想到了这里之后,李秀宁不由默默感叹,或许这就是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差距吧。
李世民同样没有好到哪里去,内心十分不平静,似乎自己有一些如同亚父所说。
舒安轻捻了一口茶水,虽然是夏天的时节,不过他算是过了那一个年少的年纪,对于冰饮倒不算喜欢。
放下了手中茶杯之后,舒安的声音继续响起。
“如何稳定一个天下,在我看来的话,士卒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全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穷,但唯独不能穷了这一些士卒。”
“异族的威胁需要士卒,稳定整个天下需要士卒。”
“假如你李世民能够得到整个士卒的拥戴,那么无论如何内乱,始终能够坐稳钓鱼台。”
“但若是士卒离心的话”
舒安的每一句话语仿佛是对于这一位帝王内心拷问的话语。
最后的话语舒安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后果的想必李世民都能够理解。
事实之上施政的方法有着多种多样,舒安所说便是以武立国的方式,这同样是他的想法。
舒安并不是临时起意,这件事情算是意外,但是这一番话他迟早要对李世民说。
后世某位伟人可是曾经说过类似军权不可丢的话语,而今天他同样警醒李世民。
事实之上他这一番话不仅仅对李世民造成不少的影响,同样对于李秀宁造成不少冲击。
不过看着自己老师说得这一位二哥哑口无言的样子,一双美眸泛起了不少涟漪。
若是之前的话舒安还不屑对李世民说这一些,现在的话倒是差不多。
毕竟李世民手中算是有一些资本了,至少这个时期的钱财,在历史之上至少也要等到贞观五六年的时候。
可以说这一步足足省去了李世民三四年的时间,这自然是让舒安对于李世民有着更大的期望。
“难道亚父不怕兴师动众、勤兵黩武么”
许久之后李世民面色之上有一些复杂出声道,事实之上自古以来的话注重一侧的话确实容易引起很多的麻烦。
然而亚父的话语确实让这一位帝王内心之中很踌躇,因为似乎自己亚父所说没有错。
哪怕是李世民都有着不少的意动,若是整个天下的士卒都知晓他这一位帝王,都念着他的好,那么他还要畏惧什么。
一旁李秀宁眉头则是微微一皱,似乎感觉自己老师话语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过一时间并没有太多的头绪。
面对李世民的这一个问题舒安面色之上不由微微一笑,不同于其他的朝代,在他看来,唐朝才是最为开放的一个朝代。
或许是因为李世民血脉之中有胡人血统的缘故,所以骨子之中有着一种冒险的精神,就是不会去畏惧的缘故。
“世民可知晓天下有多大异族之外的地方又是何处”
舒安面色之上不由出声说道,他自然知晓穷兵黔武的弊端,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以战养战。
这一个世界实在是太大了,大唐不过是处于一偶而已,若是可以的话他希望李世民能够走出去。
一方面为后世留下更宽广的基业,另外一方面就是给大唐更多的基础,或许能够多撑几年王朝的宿命。
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舒安现在要做的便是激发李世民的野心。
历史之上的李世民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
但是这实在这一种方法实在太慢了,就算是在舒安的养生帮助之下,李世民比上历史多活二十年时间,然而还是不够。
特别是那个时候大唐将星调零,哪怕是有着一些武将脱颖而出,但也不过是只手之数。
可能因为李世民文治的原因压制了不少名将的发掘。
总而言之的话那个时候的大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了。
而现在的话便是最好的时代,那一些跟随李世民东征北战的沙场名将仍在。
加上他对于后世这一些将星发掘,类似薛仁贵,王玄策这一些人成长起来的话,可以说这是大唐最有机会的一次。
面对舒安这一个新的问题,李世民在此沉默了,因为他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一个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