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岳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断雪落
“从你们这一代开始改变,那么下一代的起点就会高上许多,以此往复,你们几代之后必定能改变自身的身份。”
.......
这个时代家族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否则也不会有崔家排在第一位的举动了。
舒安算是给这一些寻常平民子弟画了一个大饼,不过这一个方法十分有效,至少每一位平民子弟面色上都被舒安讲得激动了起来。
而对比起这一些寻常农家子弟而言,世家子弟就幸福得多了,不过经过书院一个多月时间。
这一些看起来细皮嫩肉的书生,足足黑了一圈,当然精神气质之上同样有了很大的变化。
之前看起来有一些文弱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有一些力度了,至少讲起话的来声音嘹亮了许多。
当然还有这一些勋贵子弟了,看起来的话有了一些书生的气质,虽然还不是很深,但至少已经有模有样了。
卢国公府
“公子,您回来了!”
看门的护卫见到自家公子归来面色之上露出了一张笑脸出声说道。
“嗯。”
程处亮点了点头道了一声,只不过似乎有一些心不在焉的模样往着府中走。
但是哪怕如此的话还是两位护卫吓了一跳,因为公子竟然回他们的话了。
要知晓之前公子连他们都不会看一眼,更不用说回他们的话语了,而且似乎这一次离开了一个月之后,公子似乎有了一些变化。
当程咬金朝议之后回到府中的时间,面色之上不由一愣,因为自己往常庭院之中那一个位置不是自己坐的么。
怎么现在多了一个人,仔细发现原来是自己送去了书院一个多月的儿子程处亮。
“这小子去书院没学什么本事,倒是胆子又大了不少,竟然连老子的位置都敢坐了。”
程咬金想到了这里之后怒由心生,看来要将这小子好好打一顿才能够胆子小一点,你老子还没有死。
只不过当程咬金靠近了之后,不由听到了一道呢喃的声音,于是停下了脚步。
“老师曾经讲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上兵伐心,中并伐谋,下兵伐战,那么该如何对付匈奴。”
.....
原来舒安留下的其中一个题目就是关于突厥的题目,大唐该如何对抗突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加上舒安这一位理论高手,让苏烈都自叹不如,更不用说这一些学生了。
而程处亮从书院回来了之后就开始思索起这一个问题来,显然是有一些心得在里面。
这一些勋贵子弟除了对算术感兴趣之外,还有便是这一门军事策论的课程了。
或许是因为出身的缘故,导致了这一些人对于策论军演等等都十分感兴趣。
当然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一样的帝王
?
因为太过于胖的缘故,青雀曾走不动道路,这不由让李世民有一些苦恼。
虽然宠爱这一位次子,但是算是戎马出身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自然是有一些不喜。
只不过这一位次子哪怕是稍微走动了,饭同样吃得更多了,依旧是没有改变,最后李世民就无可奈何了,任由如此了。
“见过父皇!”
李泰看见了大门之处的身影眼眸一动,随后上前一步行礼说道,哪怕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刚回来没有多久之后父皇就来了。
“青雀,不必多礼。”
李世民面色之上露出一丝温和说道,似乎比起之前的话,青雀似乎更加沉稳了一些。
要是以前见到自己的话,肯定会有不少紧张,而现在的话丝毫没一点慌张,一切都带着一丝从容不迫。
李世民不知晓的是李泰一开始同样会紧张,要知晓有时候课堂之上,还会让学生给学生上课。
这个时候才是最紧张的时候,要知晓很多学生觉得自己都没有学成,竟然要给其他人讲课。
只不过在王玄策要求之下,自然是硬着头皮上了,有人说话过程十分结巴,有人语序错乱。
但是王玄策都没有说什么,而是等待结束之后再点出这一些人的不足,每一个人都有这样几次的经历。
从一开始的紧张,到现在的沉稳,可以说李泰同样经历了一番特殊的训练。
现在哪怕是面对自己的父皇,李泰内心之中或许还有一丝紧张,但哪怕表面之上也不会表现出来。
当然方法的话自然是舒安这里传出的,毕竟不能够保证每一个人都不怕生,更多人面对陌生的人都会有一点拘谨。
而且若是在类似演讲说话的时候,同样会感到害怕,不是每一个都天生不怕生。
特别是这一个时代,这一些平民出身的学生,面对这一些世家勋贵子弟一位位面色之上都十分紧张。
“多谢父皇!”
“不知晓青雀在书院过得如何了。”
“青雀在书院都好,就是有一些想念父皇和母后。”
.......
父子两开始了一些交谈,李世民问李泰答,仿佛成为了一种默契。
对于李泰的言语李世民同样有着少许的感动,不过因为现在他是大唐的天子,所以将情绪都隐藏在自己的心底。
不过让李世民有一些无奈的地方便是没有问出太多的东西,因为自己这一位儿子似乎都在讲书院的其他同窗如何。
关于书院的内容倒是没有透露多少,这倒是让李世民内心有一点痒痒的,同时内心暗自下了决定。
等待青雀再去书院的时候,自己是否找一个时间去看看。
“你母后同样担忧你,等会记得去请安。”
李世民最后留下一句话语就离开了,身为帝王李世民并不是无情之人。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一句话用在李世民身上同样不合适,原因和简单,那就是李世民原本几口之家并非是注定帝王的人选。
若非是那一场变故的话,李世民同样登上这一个位置,所以李世民内心情绪同样十分丰富。
当然李世民十几岁就开始南征北战,自然对自己情绪把握得很好,在这一些小辈面前自然不可能流露出多余的情绪。
“是,父皇!”
李泰恭敬回了一声说道,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疑惑的神色,感觉自己父皇似乎有一些奇怪。
.......
书院的学生变化对于不熟悉的人而言自然是不在意,但是对于熟悉人的话,那么可以说是有了不少的关注。
&nb
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别
“玄奘法师选择了还俗,破出禅门。”
“这怎么可能,前几天还看玄奘法师还看到几位法师讲解佛理。”
“据说玄奘法师是为了西行取经,只不过度牒不允许,所以出此下策。”
......
关内大旱以及安玄公封半圣之尊过去了之后,长安再一次因为一件事情而沸腾。
此人正是唐玄奘了,若是唐玄奘不需要度牒的话,那么无论是去哪里自然不会受到限制。
舒安可没有去求李世民的想法,除了方法之外,他还说上了一句话,那就是若是心中有佛的话,何必在意这一身枷锁。
当然这是王玄策转达了唐玄奘,而这一位唐玄奘可不知晓这一句话出自一位道门之人口中。
正是这一句话促使了唐玄奘下定了决心,短短时间之中便做出了选择。
哪怕是舒安知晓了之后同样有一些感慨,这一位禅门的法师还真有魄力。
世界之上从来不缺少追寻真理的人,然而在这一个时代,对于唐玄奘而言,佛理就是真理。
所以为了自己内心之中的目标,毅然决然想要去天竺取经,对此舒安虽然看不惯禅门,但还是佩服唐玄奘这样的人。
为了一件事情,为了内心之中的信仰,在前路未知的情况之下没有丝毫的犹豫选择了西行。
不过舒安有一些苦笑的便是他又一次来到了长安城之外,因为这一次他要送走的又是一位弟子。
“老师,不必再送了。”
王玄策双眸流露出了一丝情绪出声道,虽然和自己老师接触没有多久的时间。
但他知晓这一位老师不是自己这辈子能够企及的,无论胸怀还是学识各个方面。
不过王玄策并没有灰心,因为他的目标就是不给老师丢脸,不要让外人知晓名闻天下,有着半尊圣贤之称的安玄公,竟然有一位没有成就的弟子。
成为自己老师的弟子,足以让整个天下人羡慕,但同样是一种压力。
这也是王玄策想要尽快出师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老师没有选错学生。
对于王玄策的心思,舒安虽然没有言语,但实际之上则是看在眼中。
“不必太要求自己,做好王玄策该做的事情就好。”
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王玄策该做什么事情,那就是光耀门楣,无论是做官也好,或者封爵也好。
这一些都是可以,事实之上就算是王玄策选择拒绝天竺之行的话舒安同样不在意。
若是年轻的时候收学生是因为看重这一些学生身份或者日后成就的话,那么现在的舒安倒是没有这一种想法。
因为无论权势还是钱财,现在的他已经不缺了,若是他想要的话,随时可以有一个王爵之位。
只不过比起王爵而言,舒安更喜欢还是圣贤的称呼,因为王爵可能过后就无人记得了,圣贤则是不一样。
哪怕是千年之后,他舒安的名字同样会被世人记住,身为穿越者而言,舒安经历过彷徨,迷茫,不知所措。
到现在算是功成名就了,不过仔细想一想的话,舒安似乎没有改变这个时代太多。
哪怕这一个时代没有自己似乎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至少大事件之上,舒安就没有改变过。
这自然是让舒安内心有一些不服气了,正好加上系统的任务,即是任务同样是他内心的想法。
现在的舒安已经不求这一位弟子有何成就,能够平安回来最为的重要。
“老师同样要多保重。”
王玄策点了点算是记住老师的话语,于此同时眼眸有一些通红出声道,随后和当初离开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担忧,际遇
?
原本按照正常计划好的时间话,那么正常情况是前三天就应该归来了。
这一次派出了十几支队伍,只有不到五支队伍回来了,而且基本上人员都不完整。
这不由让王喜担忧了起来,超过了时间还未归来,而且那么多队伍葬身草原,这一位守将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因为若是这一位国公嫡子陨落在草原的话,那么怕是他这一辈子都要待在这边关之地了。
哪怕日后在边关之战中取得什么功勋,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好位置,王喜面色之上不由耷拉着,早知晓上一次找一个理由将这一些人拦住了。
然而王喜这一副模样落在了周围士兵眼中则是有一些奇怪,当然并没有说一些什么,只是觉得自己首领有一点不正常。
“等等,什么声音!”
突然一道轻微震动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这不由让众多士兵面色之上带着一丝惊慌。
因为这轻微的震动声音让他们有一些不详的预感,特别是之前有过战争经验的老兵,此刻面色之上大变。
“不好!”
此时站在关隘之上的王喜同样面色难看惊呼道,这个有时候大批马匹靠近的话,那么除了异族之外没有其他人了。
而最有可能的便是草原之外的突厥了,想到了这里之后王喜也顾不上什么国公之子了。
因为若是关破的话,那么别说升迁了,就是性命都有一些不保了。
“嘭,嘭!”
“有敌来袭!”
“快关边关的城门!”
........
一道慌乱的声音响起,原本一个冬天的冷清让这一些士兵有一些松懈了,好在时间之上是足够了。
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震动的声音则是越来越靠近,同样声音已经让整个边关的士兵都察觉得到。
当看到边关的大门关上之后,王喜不由松了一口气,因为这至少证明了边关短暂时间之内没有危险。
只不过王喜很快就疑惑了起来,对于草原的情况王喜同样有一些了解,若是没有记错的话。
现在突厥应该不会南下才对,要知晓经过大雪的洗礼,这一些突厥都需要一阵时间恢复元气。
“难道因为劫掠草原的事情被发现了“
很快王喜脑海之中又出现了一道念头,只不过想到了这一种可能之后面色之上倒是有一些不自然。
虽然按照王喜的想法自然是不要触怒突厥为妙,当然他并不是主和派,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