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岳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断雪落

    以一介白身,无论是陛下还是朝臣都十分恭敬,甚至敢于让陛下吃瘪。

    可以说苏大山今夜算是大开眼界,不过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书院之中。

    他想要成为像院长那样的人,哪怕只有一半的本事也就心满意足。

    可以说这一次他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并没有想要再去科举的心思。

    哪怕是舒安面色之上都有不少错愕的表情,似乎没有想到苏大山还是如此。

    不过想到了自己的举动之后,他想到了或许是苏大山看到自己如此,更加坚定了自己决心。

    面对这一点,哪怕是舒安也不由摇了摇头,要知晓他的成功可以说是不可复制。

    其中几十年的谋划可以说是缺一不可,这还是和自己穿越有不少关系。

    苏大山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想要达到他这一个地步可以说没有一点可能。

    舒安也并没有去劝阻什么,因为既然有了决定,那么自然应该是支持才对。

    或许日后还有不同道路也说不好,类似孔颖达这一位大儒还不是担任国子监祭酒。

    万事皆有可能,原本苏大山这一个名字在历史并不出名,虽然代表其可能不是那一些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

    但同样也有着未知的可能,所以舒安还是挺期待苏大山的未来。

    “老爷,房间已经准备好了。”

    而进入舒府之后,武顺早已经等待在一旁恭敬出声道。

    比起两年之前,少女已经初长成了,可惜的舒安并没有在意,只是点了点头。

    算起来的话,他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回来长安了,所以武顺在白天就先返回长安了。

    少女看向这一道离去老爷的身影眼眸深处不由闪过了一丝复杂。

    当初皇后娘娘交代的任务她到现在还没有半点头绪,这一位老爷真的如同圣贤那般。

    不过少女在内心默默想道,或许这样的话也算是不错。

    毕竟现在娘亲和妹妹生活可是很好,在舒府之中她同样过得十分舒心。

    没有以前府中的勾心斗角,也没有人会来欺负她,这已经让武顺十分满足了。

    尽管诸多人入睡了,但关于安玄公在这一场晚宴之上的表现,同样开始在长安之中传递。

    相信明天的长安会十分热闹,要知晓这两年可都没有安玄公太多消息,有着诸多人已经翘首以盼了。

    能够成为圣贤,舒安从来就不缺少崇拜者,甚至追随者也并非不是没有。




第五百三十一章 落幕,盐卤
    中秋宫廷晚宴虽然落幕,但宫中的这一位帝王兴致并不算有多高。

    原因的话很简单,那就是不仅仅丢了脸面,还有得到问题答案,同样没有让这一位帝王内心沉重。

    “或许这样子也不错。”

    看着丽质一脸高兴缠着自己的母后打闹,哪怕是李世民面色之上都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神色。

    不过亚父倒是和无垢说了海盐的事情,就算是李世民都重视了起来。

    毕竟无论在之前时候,还是现在,盐可是一件大事情,哪怕是李世民都清楚,这件事情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看来要去舒府一趟了。”

    李世民轻声呢喃道,话语之中丝毫没有因为被亚父打脸而有什么不满。

    显然被亚父打击不是一次两次了,相反的话,还是利益重要一些。

    至于脸面的话,或许以前李世民还会在意,但放下第一次之后,那么自然就会有第二次。

    翌日,没有出乎意料的,关于昨夜中秋宫廷晚宴的事情便传开。

    安玄公时隔两年的露面,风采依然让诸多人有一种想要膜拜的想法。

    “好凄美的诗词。”

    “若非知晓这题目是陛下特意准备的吧,还以为安玄公准备了很久。”

    “早就知晓,安玄公是文曲星下凡,现在的话更是证实了这一点。”

    长安之中又是一阵喧嚣,让人回想了这一位踏足圣贤之名的存在。

    若是以前的舒安,或许还会借题发挥一波,不过现在的话,舒安倒是没有这一个心思。

    该有的他全部都有了,现在也不差什么了,系统也没有新的任务。

    舒安同样不在意,他并不是靠系统走到今天的地步,更多还是因为后世的知识。

    系统的话,更多还算是给他一个惊喜吧,当然舒安还是有一些感谢系统的。

    因为若非系统的话,那么说不定他会成为纨绔子弟,留恋烟柳之地也说不定。

    人的是无穷的,特别是来到了这一个时代之后,哪怕是刚刚穿越而来的舒安身份都胜过当初天下九成的人。

    只要不在长安的话,换一处地方话,那么想要过上纸醉金迷的日子并不算难。

    就算是日后天下变换,自己躲入乡下深山之中,依然可以逃过一劫。

    可以说当初的舒安没有这样的想法可是要多亏了这一个系统。

    尽管系统限制了自己不少,但舒安倒是没有多少怨恨,虽然失去了不少,但也得到了不少。

    舒府之中许久没有了生气,直到舒安归来之后,好在每一天都有人在打理。

    但今天舒安倒是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兴趣的神色,因为李世民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这里。

    可以说这样的一幕已经是久违了,当然一旁恭候的苏大山,同样是第一次如此之近见到这一位帝王。

    激动心情自然是有的,不过苏大山还是勉强可以压制住,毕竟也不算是第一次了。

    当然苏大山也知晓,能够见到这一位陛下一面,至少混个眼熟,那么就是一场天大机缘事情。

    不管是他日后是否进入仕途,还是继续现在的身份都有重要的作用。

    世间谁都逃不过名利这两个字,就算是舒安也不例外,哪怕是现在隐退了。

    但若是失去之前积累的名望,哪怕是舒安都不可能接受的,至于苏大山的话,同样在积累属于自己的声望。

    比起刚刚来到长安的时候,苏大山可以说有了不少的声望,哪怕是在长安之中依然有着不小的名气。

    可惜的是这一点声望对于在这一位安玄公面前还是不够看。

    苏大山的心思此时舒安两人可不知晓,尽管和这一位帝王许久没有在这样场合之下叙旧。

    但两人就仿佛是一对朋友一般,可以说从各方面开始聊起。

    或许最了解的便是你的敌人,哪怕是两人算不上敌人,但在某一段时间中,两人还算是冤家吧。

    自然相互了解不算是少,特别是李世民,每一次和这一位亚父聊天都有不少收获。

    所以这一次的李世民可是特意到了朝议之后再来到舒府之中,其中还推迟了诸多事情。

    就是为了和这一位亚父研讨一番,似乎对他困难的问题到了亚父这里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不过话语终有尽头,那么同样要进入了正题了,李世民可是为了盐而来。

    要知晓因为战乱的影响,很多盐矿都被损毁了,加上诸多年没有开采,整个天下都十分缺盐。

    “我这里盐可是有一些不一样,可是从大海而来。”

    舒安眼眸似笑非笑出声道,事实之上海盐制造这件事情早在久远之前就有记载。

    甚至还要推迟到上古时期时候,但为何并没有普及同样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代盐都是需要煎炼,消耗大量的柴木和工夫。

    另外一方面便是官府收取盐税了,至于现在的这一个时期,算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吧。

    开皇三年的时候,杨坚开始改变律法,那就是私人也可贩盐,并且废除盐税。

    当初杨坚的考量他不清楚,但在这一个时代,盐确实是重要物品,盐税同样是一大头。

    种种原因之下导致了现在这一种局面,而且海盐若是处理不好还有毒,特别是这一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化学知识。

    没有统一规范的方法,那么制作出来的盐就更加有问题了。

    这同样导致了若是可以选择的话,一般都人可都不会选择海盐。

    重重原因之下,现在盐卤主要来源还是一些内陆盐湖之类,也被称为盐矿了。

    事实之上舒安也不懂得提纯的问题,但说来也巧,因为前世出身沿海的缘故,所以他倒是对于海盐有不少了解。

    知晓其步骤,至少这制造盐的技术可以说比现在领先个几百年还是没有问题。

    “海盐”

    李世民眼眸露出了一丝思绪轻声呢喃道,之前听到盐这一位帝王就迫不及待,可没有关注太多。

    不过身为帝王,对于盐卤的事情同样有过了解,也清楚海盐的弊利。

    等等,亚父不可能不知晓这一个问题。



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谋,一根刺
    “难道亚父改进了制盐工艺”

    李世民眼眸微微一眯出声说道,话语之中虽然疑惑,但却肯定。

    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感叹,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容易。

    明明他没有说一些什么,但是李世民很快就像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不错。”

    舒安幽幽出声道,对于这件事情没有隐瞒。

    盐这件事情他会参与其中,但同样和之前那般,他不想主导其中。

    原因很简单,这里面的利益不用多说了,单单是贯穿整个历史的盐税就可见了。

    听到了舒安肯定回答之后,李世民瞳眸一缩,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哪怕内心之中猜测,但终究没有得到确认,现在的话没有想到还真的如此。

    “尽管此制盐之法有一些粗糙,然而比起现在方法算是好上不少。”

    “最为关键的是,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舒安没有犹豫继续出声道,同样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方法。

    随着舒安的述说,李世民眼眸则是越来越明亮,甚至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喜悦的神色。

    “不知晓亚父如何打算”

    好在李世民没有忘记这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亚父手上。

    尽管亚父召集自己来此肯定会划分不少利益给他,但说不定亚父还联系其他家族也说不定。

    可以说如何让李世民不紧张,这其中的利润这一位帝王可是比谁都算得清楚。

    “世民应该应该盐税。”

    面对这一位着急的帝王,反倒是舒安不紧不慢轻声说道,话语之中似乎有一些牛马不相及。

    “盐税”

    李世民眼眸露出了一丝光芒轻声呢喃道,关于这两个字的含义他自然不会不懂。

    要知晓盐税可是起源在春秋战国齐国管仲主政时期,距离现在可是有诸多年历史。

    “世民不觉得现在租庸调制方法有不少弊端么,若是日后人口那该如何”

    舒安的话语继续幽幽响起,要知晓现在一直以来盐税作用并非是卖盐收税。

    而是向全天下收取税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一个时代统计人口并没有那么简单。

    哪怕是杨坚时候就开始强制统计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毕竟随便躲入深山老林,或者流动人口,这一些可都是没有办法计算的。

    而盐作为大宗商品,同样是每一个人日常不可缺少的东西,只要控制了盐的价格,就等于向全天下人收税。

    至于现在的租庸调制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

    特别是在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

    已经没有可耕种实行均田制,每一个男子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

    那么最后造成的结果不言而喻。

    尽管有人认为盐铁专营制度是古代最大的恶政。

    但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感叹一句,无盐税的话,那么就没有现在的华夏。

    舒安隐隐记得曾经看过关于盐税的记载,其中盐税在每一个朝代占领财政都不低于五分之二。

    甚至多时候有十之七八,这其中的盐税重要性可以说不用多说了。

    舒安也没有去劝说什么,反而是用寻常的话语,将租庸调制可能发展演变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那么大唐人口自然是越来越多,而相反耕地就越来越少。”

    随着舒安的述说,李世民面色同样开始渐渐严肃了起来。

    因为这件事情的确很有可能发生,哪怕是李世民也认真思考了起来。

    尽管现在人口并没有那么多,但李世民显然是有长眼目光的人。

    “亚父,这件事情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1...192193194195196...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