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到了屋里,其他人都退下了,这个院子随即被严密保护起来。
中年人坐在首位,王奋和另一个穿在绸缎绣花的中年人坐下下首,龚绣则坐在王奋的下首。
龚绣心里觉着不妙,抬眼打量着众人,小心的问:“七爷,三公子,闻兄,结果如何”
七爷自然是王奋的七叔王泽,闻兄名伉,闻伉,冀州名士,曾经出任兖州长史,后与当时的兖州刺史政见不合,遂挂冠而去,在士林中名望颇高。
闻伉轻轻叹口气,他是随王泽到帝都的,王家老祖宗对王奋在帝都迟迟没有取得进展很是不满,这次绕过王奋布下这个必杀阵,可没想到柳寒如此强悍。
这声叹息让龚绣明白了,他心里先是有点失落,随即却轻松起来。
王奋到帝都后采取了几次行动后,感到这样与柳寒斗下去不妥,开始转变思路,建议与柳寒谈判,以拿到黄河以北的水运为底线,可这个方案报上去后,被老祖宗否定,老祖宗坚持要彭城以北的所有水运,坚持要打垮柳寒,王奋没有办法,只能采取拖延之策,可这有惹怒老祖宗,这才有了王泽帝都之行。今天的失败,证明王奋之前的策略是对的。
龚绣小心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叹口气说:“柳寒如此难缠,这样打下去,对咱们真的有利吗”
对策略之争,王泽到帝都后,龚绣便与闻伉讨论过,闻伉对王家的实力很有信心,瞧不起草莽出身的柳寒,认为柳寒就算修为颇高,但比起王许两家的深厚实力来说,不过蚍蜉撼树。
依旧没人回答,王奋心里与他的神情比起来要轻松多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过,他知道,老祖宗既然绕过他,今天出手的不是他的人,就算全死了,也是削弱了七叔王泽的实力。
不过,他也意识到危机,老祖宗既然绕过他,那说明,老祖宗对他不满,而且对他产生怀疑,这是个莫大的隐患。
龚绣见没人回答,有点明白了,也没再开口。
房间里,四人沉默的喝茶,一杯茶喝道无味,才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黄参和曾生推门进来,先冲王泽施礼,然后才说:“我们在林子里找到觉明大师的尸身,没有发现渔夫前辈的踪影。”
“觉明大师的后背中剑,”曾生又补充道:“应该是受到突然袭击,被人突然袭击,从背后刺中。还有,伤口有掩饰。”
柳林安静下来后,王泽心里感到不安,便让俩人去探查一下,俩人还没下楼,柳寒便出了柳林。
王泽眉头微皱,略感惊讶。王奋这才知道出手的居然是觉明和渔夫,心中不由震惊,年青人很少知道这俩人,可在十多年前,这俩人名头之大,名声之隆,可以说仅在六大大宗师之下,这十多年,渔夫隐居在冀州污水溪,觉明隐居在青州琅琊郡巨峰山观潮宫。
“柳寒用的是刀,”王泽神色平静,思索着缓缓的说道:“如此说来,还有一个人。”
黄参和曾生也没等王泽开口便径直坐下,然后黄参冲王泽点点头:“七爷说得不错,我们也是这样判断的。”
“这人是谁居然能偷袭觉明大师”王泽象是自言自语又象在询问。
黄参和曾生俩人都没回答,现在已经被破坏,完全看不出此人出手之前的痕迹,不过,以觉明大师的修为,此人能偷袭他,而且一招致命,修为至少已经跨过那道门槛。
房间里再度陷入沉默,几人几乎同时想到船队,这边已经惨败,就算船队那边获胜,依旧可以说打个平手,到时即便要谈判,手上也多枚筹码。
可希望很快便没了,没过多久,又有人快步进来,将一支竹筒交给王奋,王奋取出密信,脸色惨然,然后交给王泽,王泽接过来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话:“萧雨抵浚仪,水师护送,我败,昙重伤。”
“完了,全完了。”王奋喃喃自语,不住摇头,黄参曾生神情肃然,俩人再无刚到帝都时的张狂,这次出手的,无论赤发红魔昙貉,还是渔夫觉明,在江湖声名上,还是在修为上,都高出他们一截,可以这样的实力,还有种种设计,城外有青云五行阵,船队还有何东埋伏,可结果是如此令人失望。
赤发红魔重伤,其他人呢何东呢密信上既然没说,可能全死了。
良久,王泽叹道:“回报老祖宗吧,告诉所有人,最近这段时间,不许出府。”
“好!一把好刀!”
内卫的院子里,一道惊喜的叫声打破了院子的平静,让刚踏入院子的穆公公愣了下,随即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能让这个院子的主人如此失态,定然是个惊人的好消息。
穆公公摆手,身边的小太监停下来,他一个人走到门口,房间里只有林公公一个人,案几上并排摆着两张密告,林公公满脸喜色的盯着密告,很是失态的拍手叫好。
“什么事这样高兴”穆公公含笑开口。
林公公抬头看见,立刻站起来,恭敬的说:“老祖宗来了,儿子过于兴奋,没有留意,还请.....”
“得了,”穆公公笑眯眯的进来,坐到案几边:“别请罪了,我还不知道你,别拘着,坐吧,我看看,都是啥事,让你这样兴奋。”
说着穆公公拿过密告,林公公在边上解释说:“这是刚收到的,王家那位这次可是赔上血本了,柳寒,嘿嘿,真是一把好刀,干爹高明!”
第四百四十章 蓬柱回京
笔下文学【 】,,更新快,免费阅读!
柳林一战后,帝都忽然变得平静了,除了塞外草原上的烽火,整个大晋似乎平静下来了,现在已经是春末夏初,每年到这个时候,总有几个地方报水灾,可今年风调雨顺,老天爷似乎对大晋开恩了。网??
皇帝登基后,连续推行了三大举措,陈国清查土地,扬州盐税革新,度支曹追债,现在全部完成,随着漕粮入库,春税收入库,朝廷的府库又变得较为充实,朝野上下都盯着皇帝,想知道皇帝对塞外大漠的战火如何处置。
可皇帝依旧沉默着,至治二年六月底,一队士兵护着辆马车回到帝都,马车在馆驿停下,蓬柱和一个中年人下车,馆驿官员很快迎上去,蓬柱吩咐了几句便拉着中年人向舍内行去。
站在馆舍门口,蓬柱望着屋里,轻轻叹口气,说道:“景略兄,七年以前,我们也是住在这个房间吧。”
景略看着四周又抬头看看雄壮的帝都,高大的城墙,城门楼上飘扬的旗帜,同样叹口气:“时移势易,令人难料。”
“景略兄,振作点,现在不同以往了,皇上经常念叨你,”蓬柱说着叹口气:“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埋怨皇上当年没保下你的妻儿,这事,你不能怪皇上,皇上是向先帝保了你的,可惜,...”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景略平静的说道:“我哪敢怪皇上,现在太子已经登基,你也快入尚书台了,朝廷有你们,还担心什么呢”
“景略兄,皇上虽然登基了,可下面还是一帮门阀士族,尚书台,哼!”蓬柱轻蔑叹口气,拉着景略进入屋内。
馆舍很宽大,是个小四合院,随队士兵迅布防,蓬柱微微摇头,叫过军官,让士兵们好好休息。
“这都到帝都了,不会有什么事,让大家好好休息,明天咱们入城。”蓬柱说道。
没成想那军官却不同意:“大人,卑职奉命护卫大人,大人没入朝,卑职的使命便没有完成,即便在帝都,贼子若铤而走险,卑职必须保证大人的安全。”
蓬柱苦笑下,叹口气:“随你吧。”
“你看看,”蓬柱扭头对景略说:“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景略兄,我知道你想悠游江湖,可现在还不到时候。”
景略面无表情,馆驿的仆役送来茶水,守在门口的一个青衣汉子接过茶水端进来,却没有直接拿到蓬柱和景略面前,而是端到一边,拿银针试了试,才送到两人面前。
仆役看到这一切,心里很不高兴,出了院子,便向长官抱怨,长官没有理会,长官眼尖,早已看出那辆马车不太对,车身上有不少刀痕箭眼。
景略没有反驳,他从凉州回江南,在路上遇见返京的蓬柱,被蓬柱拉到帝都来了,说实话,他是不想到帝都的,可又却不下老友的面子。
“仲贤,我现在虽然被赦免,可依旧有罪,你想的恐怕不行。”景略无奈的说道。
“这话你已经说过数次了,”蓬柱笑道,显得信心十足:“这个案子一定要翻过来,也一定能翻过来。”
景略苦笑下,八年前的案子,那是先帝亲自定的,当年掀起这个案子的还在朝内,要想翻过来,岂是那么容易的。
可蓬柱却很有信心,大声说:“不但你的案子要翻过来,当年昭阳谋逆案也要翻过来,廓清宇内,还清平世界。”
景略微微皱眉,蓬柱气势很盛,此次陈国之行,让他感慨良多,门阀士族之富庶,流民之凄凉,触目惊心!
“当年,你张猛张景略何等豪气,无论在书院还是在朝堂,斗门阀,战豪门,何等畅快,今日,明君在朝,反倒畏畏脚,传出去,岂不令天下人笑话!”
中年人就是张猛,当年一场莫名其妙的贪腐案徇私案,被泰定帝重处,与妻儿一块配凉州,妻儿在凉州身亡,独剩下他一人,他能活下来,还是侥天之幸。
蓬柱深知张猛,生怕他不愿重入朝廷,这才一再劝解,试图解开他的心结。
新君登基,可用之人甚少,这与当年的两个案子有直接关系,这两个案子将当时还是太子的得力部属几乎一扫而空,主要属官几乎全部被杀,这张猛还是侥幸得了配充军。
说了会话,俩人才分别去休息,蓬柱并不担心张猛会走,他既然跟着自己到帝都了,那自然不会就这样走了,这传出去会引起天下人笑话。
蓬柱请求觐见的奏疏报到宫里,皇帝立刻下旨,让蓬柱在第二天入宫见驾。
按照大晋律,钦差回朝,必须住在城外的驿站,没有见驾之前是不能回家,只有见驾后,使命才算结束,钦差才能回家。
第二天,蓬柱在虎贲卫的护卫下进宫,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他。
“起来,起来。”皇帝走下来,高兴且满意的打量他,比起几个月前,蓬柱黑了瘦了,可精神却十分饱满:“嗯,黑了,瘦了,辛苦了。”
“嘿嘿,”蓬柱笑了笑:“倒不辛苦,这次清查陈国土地,安置了大约二十六万难民,这回来的路上,臣就在想,若是在冀州清查,至少能安置一百万。”
皇帝点点头,冲黄公公说:“给蓬卿搬个凳子来。”
黄公公很快搬来张圆凳,蓬柱还是一点不客气的就坐下来了。
“这次你办得很好,哼,那些老家伙总想看咱们君臣的笑话,哼,句誕顾玮在扬州也干得很好,延平郡王在度支曹也干得不错,哼哼,这三件大事作好了,朕就要让天下人看看,朕如何收拾这江山。”皇帝很高兴也很自信。
自从蓬柱走了后,他在朝内孤立无援,原本指望左辰,可这老夫子做什么都古板,在治国上更加保守。
可
第四百四十二章 升官了
笔下文学【 】,,更新快,免费阅读!
黄公公一直没开口,在边上默默的听着,心里对张猛非常欣赏,这人比蓬柱强多了,他的案子不能翻,许多人还靠那份功劳当着官,昭阳的案子更不能翻,那会牵扯更多人,恐怕连藩王都要牵扯进来,而且,内卫也跑不掉。天籁小『说www.『2
蓬柱和张猛已经告退,皇帝没有立刻处理奏疏,而是站在屋子中间,望着窗外,眉头紧皱。
“皇上。”黄公公小心的过去,将案几上的奏疏整理了下,将已经处理了的奏疏抱起来,到门给小黄门,让他快送到中书监。
做完这一切后,皇帝依旧望着窗外的阳光,黄公公有些纳闷,小心的问道:“皇上。”
皇帝回过头来,回到案几边坐下,黄公公过来将茶换下,同时将蓬柱和张猛的茶端下去交给小太监。
“你还记得那个柳寒吗”皇帝问道。
黄公公摇摇头:“这名字好像听说过,只是,记不起来了,老奴记性不好。”
黄公公确实记不起来了,这名字有几分熟悉,皇帝静静的看着他,黄公公愁眉苦脸的想着,皇帝笑了下:“好像老穆说过。”
黄公公想起来点:“是不是接手漕运的那个人”
皇帝点点头,黄公公笑道:“刚才听张猛说这人居然控制了西域二十几个国,啧啧,这人还算有几分本事。”
“朕想的可不是这个,”皇帝思索着说:“这人在西域有这么大势力,居然说放弃就放弃了,嗯,传老穆。”
黄公公答应下来,转身就要去传旨,皇帝在他身后又补充道:“还有,林中。”
林中便是掌控内卫的林公公。
没有多久,穆公公先到,皇帝让他在边上候着,等林中来了一块说话,穆公公退到一边,就象往常那样,神情平静。
林公公很快也到了,他同样神情平静,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可实际上,什么都知道了。
“把你们找来是想问问漕运的事。”皇帝看着俩人说道。
穆公公没有开口,林公公答道:“目前一切顺利,第一批漕粮已经到帝都,正在运第二批。”
“有没有麻烦”皇帝又问。
“有一点,”林公公答道:“已经排除了。”
“王家”
林公公点点头:“是,皇上,不过,柳寒很得力,王家这次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
“王家,王家,”皇帝念叨了两遍:“哼,迟早要把这颗毒瘤拔掉。”
林公公和穆公公都没开口,皇帝停下又说:“刚才朕召见了张猛张景略,听他说了奇事,这柳寒,在西域可是个人物,控制了整个西域,二十多个小国被他控制了。”
穆公公和林公公面露惊奇,显然俩人都是第一次知道这事,皇帝接着说:“在西域,没有他办不到的事,让朕纳闷的是,他在西域如此成功,为何要抛下西域的产业回到我大晋,他回来究竟是为什么”
林公公苦笑着摇头:“奴婢问过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想回家了,他没有隐瞒他在西域的生意很大,可奴婢也没想到他的生意会这么大。”
“他现在作什么”皇帝问道。
“表面上的身份是禁军队正,实际上是内卫玉牌客卿。”林公公答道:“奴婢本想过段时间,将他调入虎贲卫,江风的修为低了点,而且人也不够灵活。”
“虎贲卫统领,”皇帝略微沉凝后摇头:“虎贲卫必须忠诚,江风修为低点没什么,宫里还有供奉,这个人到帝都的目的还不清楚,虎贲卫位置关键,这人先不动。”
“是,陛下。”林公公低头领命,穆公公神色平静,皇帝又对他说:“当年张猛因为贪腐一案,全家被配凉州,边塞苦寒,一家人去,一个人回来,妻儿老小,尽皆丧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