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连夜追敌,一炮打破寨墙,涌入寨中,生生的把那些贼寇吓的根本没人敢动手,然后,全部就乖乖投降了。朱绍敏听着,满眼都是崇敬之色。

    在她听来,就像是她所知道的猛将张飞喝断当阳桥一般。

    张飞率二十骑兵,立于当阳长坂桥,大声断喝,对面曹兵,无一人敢上前一战。

    尤其李亭穿上官袍,威风凛凛,更是显得一股英武之气。

    只是,他更像那个赵云,因为李亭没胡子,而张飞却是满脸的胡子。

    想到这里,她突然上前一步,趴到李亭车前,压低声音道:“你是赵云一般勇将。”

    她说话之际,




第二五四章 小郡主的问题
    话一直说到四更天,王夫人少了恐惧,多了倦意和对未来无尽的担忧,在仆妇的搀扶下上车休息,李亭也回到自己车上休息。

    第二天,天刚刚亮,李亭就早早起身,安排郑云九跟史可法等50人先行进总兵府,先将紧急事务安排起来。

    现在已经完全在河南境内,李亭要求郑云九等人全部换上军装,这对其他人也是一种震慑,也好排除一些无谓的麻烦。

    他们走后,李亭不知道夫人何时打算动身,也不催问,随便吃点东西,就在马车上想宗室之事。

    虽说恩威并举,那些宗室平日里不把官府放在眼里,他一个总兵,宗室不会看重,更不会害怕,李亭又该从何处下手呢

    想来想去,一时并无好的切入机会。

    就在这时,耳边响起沙沙的脚步声。

    他扭头一看,正是李映春头戴乌纱帽,穿着五品的官服,还带着一个青衣少年走快步从露水深重的草地走过来。

    此时的李亭已经和昨日不同,他已经穿上绯红色的官袍,头戴乌纱帽。补子之上绣着一头金狮。

    正是一品武官之官袍。

    马上要进开封,进总兵府,当然要穿正式一些。

    李映春走近,先是一愣,然后赶紧施礼道:“总兵大人,夫人已经起身,想问一下李总兵何时可以启程。”

    虽四更睡,天一亮就急着走,看来王夫人确是吓坏了。

    “哦,我随时可以走。”李亭微微一笑道。

    “李……李总兵,你再等我们……一个时辰,好吗要不半个时辰”

    银铃般的女声带着怯意从青衣少年嘴里发出,李亭这才看过来,这少年有些面熟。

    白嫩的脸颊,犹如瓷娃娃般,长长的睫毛下,两只黑水晶般的大眼睛正有些怯意地看过来。

    青衣长袍显出高挑的个头,公子巾下黑亮的头发扎起。

    乍看去,以为少年郎,稍稍一看,还是昨天的小郡主朱绍敏。

    李亭心中苦笑,女眷多就是这样,虽起身,但要动身,还有很长的时间。

    “放心!我等你们一起走!”李亭笑着一挥手道。

    朱绍敏点点头,怯意稍减,眼角眉梢露出淡淡的笑意。

    “总兵大人,郡主有些担心,非要亲自过来问个清楚。”李映春有些尴尬地解释道。

    “无妨!郡主还有什么事要问吗”李亭笑着看着郡主问道。

    “那个昨天……昨天的贼寇,可……”

    “全部投降了。现在他们再也不会来了,你们大可放心。”李亭用力的一挥手道。

    郡主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点点头笑道:“那就太好了。”

    “李总兵,那你们是怎么打的啊听母亲说,你们三更天就回来,我原来还……还不信呢,嘻嘻。”

    这是比小孩还善变的脸,转眼间就是一个明丽的少女,一双大眼好奇地瞪着李亭,似乎要听他的战斗故事。

    李映春摇头苦笑,显然已经习惯。

    李亭倒也没什么,大致讲了一遍,昨天如何将袁时中等人收服。

    从昨天开始,朱绍敏见识过李亭的厉害之后,虽惊惧不已,但心底还是崇拜莫名。

    连夜追敌,一炮打破寨墙,涌入寨中,生生的把那些贼寇吓的根本没人敢动手,然后,全部就乖乖投降了。朱绍敏听着,满眼都是崇敬之色。

    在她听来,就像是她所知道的猛将张飞喝断当阳桥一般。

    张飞率二十骑兵,立于当阳长坂桥,大声断喝,对面曹兵,无一人敢上前一战。

    尤其李亭穿上官袍,威风凛凛,更是显得一股英武之气。

    只是,他更像那个赵云,因为李亭没胡子,而张飞却是满脸的胡子。

    想到这里,她突然上前一步,趴到李亭车前,压低声音道:“你是赵云一般勇将。”

    她说话之际,



第二五五章 封丘北城门
    车队大概在早上9点出发,车马喧腾,浩浩荡荡往南而行。

    一路之上,小郡主不时在马车里掀开珠帘,向外张望,却只见到大树向后疾驰而去。

    看了一阵,不见李亭他们车队,不免有些失落,黯然一叹,抱肩坐在马车之上。

    王夫人也是心急不已,不过李亭队伍只要在后面,她却心安了许多,一心想着未来之事,心事重重,低头沉思。

    李亭车队是在前面,控制着速度,不要将王府车队甩开太远,时而放慢速度等等他们过来。

    眼看正午时分,骄阳烈日,眼前封丘县城在官道前露出面容。

    李亭挥手,将车队放缓,等待着王府车队跟上,一起进这封丘城。

    ……

    而此时,封丘县城北门,封丘知县带领一众当地要员躬身站立官道一侧的草棚内,正焦急的等待着。

    这两天,上京给刘太妃祝寿的各个王府之人回来,唯恐接待不周,刚刚战战兢兢中送走福王世子一行人。周王府又到,哪里敢丝毫大意,急急来到在北门做好迎接之事。

    “听说新上任的总兵李亭大人刚好和王夫人的车队一起过来。”

    草棚之下,几个官员闭目养神,一旁的几个读书名流却小声议论着。

    一个白须飘飘的老者,手摇着扇子开口道。

    “邸报上所说李亭在关外大杀鞑子之事可是真的”一个青衣年轻人疑惑的问道。

    “邸报之事,岂可尽信战损者,十倍之,战胜者,十之一也。”白须老者摆出过来人的模样教训道,

    “就是说,你看到朝廷发的战报,不利之事,比如战死者多少,上面多少乘十当是实际之战死者;战胜之战报,比如歼敌之数,上面有多少,除以十当是实际歼敌之数。”

    众人恍然大悟,看来那个李亭也未必如传说中那样厉害了。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典史扭过头来,一脸严肃道:“邸报乃是朝廷明发之文,岂有乱说之理”

    一众士绅见典史发怒,没敢接话。

    不过彼此互相看了一眼,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他们终究还是不信的。

    “邸报之事,你们不信也就罢了。你们可知道袁时中上万贼寇,已然全部投降了。”典史一脸神秘的说道。

    “什么袁时中,全部投降”

    所有士绅名流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袁时中你说的可是滑县瓦岗寨那个袁时中吗”老者有些迷惑的问道。

    “不错,正是滑县的袁时中。我们周边之地,不就袁时中对大家最有威胁吗”典史凛然道。

    袁时中!

    听到这里,在场众人,无不心中一惊。

    这是在封丘,距离滑县不到百里之地。袁时中自从一起事,这些县城的官员也好,士绅名流也好,无不战战兢兢。

    鞑子虽可恶,可是谁也没见过,李亭杀再多的鞑子,在他们看来,都是朝廷的一种说辞。

    可袁时中不同,那就是悬在这些人头顶的一把钢刀,谁知道那一天会掉落下来。

    几个士绅楞在那里,老者诧异的看着典史道:“他调集重兵,我们封丘这里,竟一点风声都没有”

    “莫说你们,我和知县老爷,县丞也是刚刚得知。他哪里调集重兵李亭从北京过来,只有百余随从。刚好路上遇到那些贼寇。一顿暴打,先将贼寇打跑,然后又连夜追至瓦岗寨,连夜破寨,一战而定。

    从交战到袁时中带着所有贼寇投降,据说总共也不到半天时间。官军一人未死,贼寇尽皆覆灭矣!”

    典史看着这群士绅,一脸欣喜的讲着。

    这些人闻言,全部瞪大眼睛,目瞪口呆。百余随从,打上万贼寇,不到半天,一战而定,这……这是何等的厉害!

    所有士绅心中惊叹:李亭一来,从此,这贼寇再也难嚣张了。

    典史接着笑道:“李亭不光是护卫周王王府一行人,其实他今天一早就派人往开封而去。连城都没进,绕城而过,直奔黄河渡口而去。”

    “那岂不是和福王世子的车队会一起到渡口”那



第二五五章 封丘北城门
    车队大概在早上9点出发,车马喧腾,浩浩荡荡往南而行。

    一路之上,小郡主不时在马车里掀开珠帘,向外张望,却只见到大树向后疾驰而去。

    看了一阵,不见李亭他们车队,不免有些失落,黯然一叹,抱肩坐在马车之上。

    王夫人也是心急不已,不过李亭队伍只要在后面,她却心安了许多,一心想着未来之事,心事重重,低头沉思。

    李亭车队是在前面,控制着速度,不要将王府车队甩开太远,时而放慢速度等等他们过来。

    眼看正午时分,骄阳烈日,眼前封丘县城在官道前露出面容。

    李亭挥手,将车队放缓,等待着王府车队跟上,一起进这封丘城。

    ……

    而此时,封丘县城北门,封丘知县带领一众当地要员躬身站立官道一侧的草棚内,正焦急的等待着。

    这两天,上京给刘太妃祝寿的各个王府之人回来,唯恐接待不周,刚刚战战兢兢中送走福王世子一行人。周王府又到,哪里敢丝毫大意,急急来到在北门做好迎接之事。

    “听说新上任的总兵李亭大人刚好和王夫人的车队一起过来。”

    草棚之下,几个官员闭目养神,一旁的几个读书名流却小声议论着。

    一个白须飘飘的老者,手摇着扇子开口道。

    “邸报上所说李亭在关外大杀鞑子之事可是真的”一个青衣年轻人疑惑的问道。

    “邸报之事,岂可尽信战损者,十倍之,战胜者,十之一也。”白须老者摆出过来人的模样教训道,

    “就是说,你看到朝廷发的战报,不利之事,比如战死者多少,上面多少乘十当是实际之战死者;战胜之战报,比如歼敌之数,上面有多少,除以十当是实际歼敌之数。”

    众人恍然大悟,看来那个李亭也未必如传说中那样厉害了。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典史扭过头来,一脸严肃道:“邸报乃是朝廷明发之文,岂有乱说之理”

    一众士绅见典史发怒,没敢接话。

    不过彼此互相看了一眼,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他们终究还是不信的。

    “邸报之事,你们不信也就罢了。你们可知道袁时中上万贼寇,已然全部投降了。”典史一脸神秘的说道。

    “什么袁时中,全部投降”

    所有士绅名流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袁时中你说的可是滑县瓦岗寨那个袁时中吗”老者有些迷惑的问道。

    “不错,正是滑县的袁时中。我们周边之地,不就袁时中对大家最有威胁吗”典史凛然道。

    袁时中!

    听到这里,在场众人,无不心中一惊。

    这是在封丘,距离滑县不到百里之地。袁时中自从一起事,这些县城的官员也好,士绅名流也好,无不战战兢兢。

    鞑子虽可恶,可是谁也没见过,李亭杀再多的鞑子,在他们看来,都是朝廷的一种说辞。

    可袁时中不同,那就是悬在这些人头顶的一把钢刀,谁知道那一天会掉落下来。

    几个士绅楞在那里,老者诧异的看着典史道:“他调集重兵,我们封丘这里,竟一点风声都没有”

    “莫说你们,我和知县老爷,县丞也是刚刚得知。他哪里调集重兵李亭从北京过来,只有百余随从。刚好路上遇到那些贼寇。一顿暴打,先将贼寇打跑,然后又连夜追至瓦岗寨,连夜破寨,一战而定。

    从交战到袁时中带着所有贼寇投降,据说总共也不到半天时间。官军一人未死,贼寇尽皆覆灭矣!”

    典史看着这群士绅,一脸欣喜的讲着。

    这些人闻言,全部瞪大眼睛,目瞪口呆。百余随从,打上万贼寇,不到半天,一战而定,这……这是何等的厉害!

    所有士绅心中惊叹:李亭一来,从此,这贼寇再也难嚣张了。

    典史接着笑道:“李亭不光是护卫周王王府一行人,其实他今天一早就派人往开封而去。连城都没进,绕城而过,直奔黄河渡口而去。”

    “那岂不是和福王世子的车队会一起到渡口”那
1...8788899091...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