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第二零三章 问询大凌河城
李亭与阿济格的战事,在义州引发震荡,近在咫尺的锦州感受跟地震就差不多了。
战事结束,锦州城内就得到了消息。
但是,得知消息,他们好长时间都没言语。
这场战事,太超乎他们的想象了。李亭的力量大到令人感觉害怕。清军白甲骑兵在他的鸟铳面前只有送死的份。大炮在他面前几乎等于靶子,白白挨打。
最后更是一举将阿济格的大军包围在锦州城东的紫荆山下,一举灭之。
贝勒阿济格战死,3万多大军全军覆没。
他们并没有喜笑颜开,李亭展现出来的实力,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是明朝人,现在只是一个商社头领,只是来此送粮,碰巧与清军大战一番。
尽管他们都还未跟李亭真正打过交道,他已经为关宁大军准备好了军粮,只待有机会送进城内。
可是,他这样的人,实在不好说,今天相处的话,一切无话可说。
若是那天惹到他,岂不是大祸临头
不管怎么样,有他在锦州附近,对于锦州,对于关宁线的防守,对于大明朝,都是意义重大。
自万历年间,后金崛起以来,明朝尤其是此地一直承受着他们的巨大压力。
今年以来,形势更是越发危急。从三月份开始,济尔哈朗带着大军在义州筑城,四周田地,实施军屯,更是剑指锦州。
锦州城处于朝不保夕的边缘,对于锦州城内军民,更是日夜不安。
现在有了李亭在锦州城外,就如一个绝大的盾牌一般,护卫着锦州城。
有他在,关宁线再无清军袭扰之困
“李亭之南洋商社兵,只怕比我关宁大军还要强。”
杏山总兵刘智周轻声说道。
这话虽让祖大寿难堪,不过他心里,却高兴的要跳起来。
以前,他的确小瞧了这个李亭,甚至还担心李亭的粮食能否运进锦州城内。可是,今天,李亭这一场大胜,彻底颠覆了他所有的想法。
但是,他也注意到一点,孔友德的红夷大炮并没有走到战场李亭就先行打了清军。如果他们有红夷大炮在,只怕李亭也未必能胜之。
此刻,他也不必多说这些。
无论如何,胜利就是胜利。李亭的商社之兵,战力也是足够凶悍。
尤其是跟白甲骑兵对战中,李亭强大的野战能力还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我们尽快让李亭运粮进城,我也见识一下这个年轻的豪杰。”
祖大寿发话道。
李亭也要见祖大寿,他有另外一事想请教祖大寿,那就是大凌河城之事。
战事一结束,李亭反复看着地图,要找一个适合的商贸基地。
他来此地,首要任务是要赚钱来的,有个合适的落脚点最好不过。
这个地方最好靠着大河,能行200石的船,最好是500石的船也能通行,必须能够直通大海,离锦州这一带又不能太远。
小凌河能通行的船只,还是有些达不到李亭的要求。
他在地图上看来看去,只有大凌河城合适。
大凌河城距离此地30里,紧靠大凌河,往南通达大海,往北通达走水路通达义州,各方面看来最是符合此条件。
当年祖大寿对抗清军,在大凌河城坚守一年多,对于此地再熟悉不过。
李亭问他,算是找对了人。
听吴三桂说,祖大寿邀请他进城,李亭自然十分乐意。
他组织船队,浩浩荡荡带着第一批送往锦州城的粮食来到锦州城外。
粮食交割之事,他交给顾炎武等人办理。
他带着高鹏跟随着吴三桂来到总兵府。
太阳高照,阳光。
祖大寿早就率领一众武将,盔明甲亮,威风凛凛站立在总兵府大门口,等候着李亭。
祖
第二零四章 祖大寿的警告
“为何不可”李亭反问道。
祖大寿脸色彻底冷下来,完全没有了刚才的亲热。这时的他,看起来才像他的真实身份,一个多年征战的将军。
庄严的脸上冷若冰霜,不带一丝温度。
“你朝外面看一下,你看看有多少将军”
祖大寿冷冷地说道。
李亭不解其意,还是站起身往大厅里看了一下,参将以上,至少有10多位。
“能称将军的大概有10多位。”
“是啊,10多位将军。”祖大寿长叹一声,突然声音严厉道,“你可知他们这些将军,都是经历无数生死才有的今天吗
哪一个没有打过无数的胜仗,经历无数生死险关才能做上将军”
说着话,他凝重地盯着李亭:“你虽刚打一胜仗,虽说此大胜仗,多年少有。但是在每个将军从军之路上,又何尝没有过”
李亭问道:“老将军何意”
“何意”祖大寿凛然道,“不要想着在大凌河修城。”
“你固然打了一场难见的大胜仗,但是要在大凌河修城,你就是找死。”
“哦”李亭好奇地看着祖大寿。
“从沈阳之地要进军中原,只有两条大路,一为从锦州宁远山海关等沿海一线,还有一条,就是沿着大凌河河谷,走大凌河城,走义州,走泰宁卫朝阳,走赤峰口一线。
这两线交汇于大凌河之地,若要在此筑城,等于卡住清军进军中原之路。
此地之要害,比你杀他们两个贝勒还要严重。
若此地不为他们控制,他们必发倾国之兵来攻打,到时候,只怕你难以承受啊”
李亭倒没想到这一点,怪不得当年大凌河战如此惨烈。
李亭淡然道:“我已杀死两个贝勒,歼灭清军三万多精锐,他们势必不能与我善罢甘休。在哪里打又有何不同呢”
“哼,你在锦州周围,跟在大凌河城自然不同。”祖大寿冷然道。
“你在锦州一带,清军打你,也是威胁锦州。我们自然能出兵救援。”
“若你在大凌河一带,只是一个商社,难道还指望我们来救援不成兵动不动,可是朝廷说了算啊。”
说到这里,祖大寿停了一停,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虽年轻,实在是有些本事。”
“你在南洋救助过人,在北京飞天之事也闹的沸沸扬扬。开银行,卖马车更是搅闹的京城人尽皆知。”
“一来锦州此地,又侥幸了几个胜仗。”
“年轻人当中,你的确乃是少见的俊杰。”
“你还知道我的一些事”李亭微微一笑。
祖大寿哈哈大笑:
“我乃军人,什么风吹草动,能瞒得过我”
“众人眼里,你是了不起的人,甚至有人将你那一点点的队伍能跟我关宁大军相提并论。”
“可是,你忘了一件事。”祖大寿眼光一凛,脸色冷然道:“孔友德的红夷大炮没有到战场,你就对阿济格突然发动攻击。你有炮火的优势,占了天大的便宜,才能有此胜仗。”
“若是清军红夷大炮在,只怕难说吧”
说到这里,祖大寿眼光中有些不屑,似乎他说明了李亭的胜利完全属于侥幸。
“难不成我还要等他红夷大炮到再打吗”李亭有些不满道。
“非也,我意思清军最强大的一面,你还未曾真正见识过。而我可是跟他们血战一辈子之人。”
“若清军发动最大的攻势,你怎么能有能力抵挡”
说到这里,祖大寿摇摇头接着说道,
“年轻人,你有如此本领,但是你还没有见识到真正的厉害,不要以为自己就天下无敌。那可是害了你自己。
你去大凌河城,只是自寻麻烦而已。”
说到这里,祖大寿就紧盯着李亭,似乎等着李亭自己听取他的意见。
李亭听完哈哈大笑起来:“祖老将军,你说的没错。我是有些能力,因为我有别人想不到的本领。”
第二零六章 孔友德的机会
济尔哈朗腾地站起,眼睛里喷出火来,死死的盯住孔友德,大厅之内,顿时凝重的氛围又重了三分。
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济尔哈朗作为努尔哈赤的侄子不是可以轻易得罪的。
他再次选择了孔友德作为发泄的对象。
豪格说他面对李亭不敢一战,济尔哈朗就针对孔友德发难道。
“孔友德,你说的红夷大炮走的如此之慢阿济格战死,你离战场还有四五十里,你该怎么解释”
孔友德也怒火万丈,他当时已经拼尽全力往渔村进发。红夷大炮的行军速度实在不是他想快就能快的。
他一天行军20多里,已经累的人吐血,马出汗,再加速,只怕人马都吃不消。
见济尔哈朗依旧不依不饶,孔友德有种拼了命也要跟他说明白的冲动,他在多尔衮面前,一定要竭尽全力展示他的忠诚。
孔友德此刻,站立在大厅之内,血红的眼睛瞪着济尔哈朗,站立在哪儿,正要分辨个清楚。
“好了!”
坐在大厅正中的多尔衮脸色阴沉,他愤愤的拍着桌子道:“我们大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们还要吵什么是非要我大清亡国才甘心吗李亭已经在大凌河筑城,正是我们心口扎上一把刀,你们还要如何”
见到多尔衮愤怒的脸色,所有人都喏喏的不敢多说一句,退到自己的位置上老实坐下。
没有人敢挑战多尔衮的权威,他是大清国第二号人物,如今吏部尚书,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
他的背后,又有着皇太极的坚强支撑。
所有人面对多尔衮的时候,都是心存畏惧。
多尔衮怎么也没想到李亭在大凌河筑城,更没想到他是如此迅速。
他刚刚派鳌拜去了沈阳,这边就传来李亭进驻大凌河城的消息。
该怎么办
一边给沈阳报信,一边他要做出反应,决不能让李亭在大凌河修城成功,这事实在事关大清的生死存亡问题。
谁能挡住李亭,白甲骑兵不行,弓箭手不行,水师更不必提,唯一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就是孔友德的红夷大炮之队。
“孔友德,你带3000兵,带着你的红夷大炮,速去大凌河城。不过,你要切记,一
第二零七章 石明雄之死
“警戒”
“准备战斗!”
孔友德紧急喊道,说着话,立马趴到草丛中打量着鸟铳的来路。
在他身后的运炮大队,立即忙碌起来。
在红夷大炮旁,骤然站一队人,手里拿着鸟铳,警惕的看着四周,防备着有人的偷袭。
还有人举起弓箭,拿起刀枪,背靠着红夷大炮的炮车,将炮车护的风雨不透。
在旁边有人吱吱扭扭声中,推出大将军炮,佛郎机大炮这类相对灵活的小炮,扫视着目标,有人已经抬过一筐子炮弹,随时准备装填。
但等下令,他们就能发射炮弹。
河岸之上的一切,密密的芦苇丛中的李亭和胡里旺正看个清清楚楚。
胡里旺一皱眉,神情忧郁起来。他作为李亭从太湖收服的水贼头目,水性极好,又在南洋之地经历颇多战事。对于各种大炮,也很是熟悉,看着清军缓缓的推着佛郎机大炮和大将军炮冲着河岸过来。
线膛枪用上米尼弹射速快,一分钟最快能发射六发。可佛郎机大炮作为子母炮,掌控熟练的话,一分钟也能发射3发左右,也算是极快的。
大将军炮和佛郎机大炮,跟李亭现在线膛枪的射程差不多,甚至更远,杀伤力极强。
再加上这两种炮都能发射散弹,李亭的队伍就完全没了优势。
“李总裁,该怎么办”胡里旺小声说着自己的担忧。
装备上处于劣势,当然不能采取以前那样碾压式打法。
但是依旧有战术可以打。
再说,对于李亭来说,这时候,没有必要跟他们硬拼。
再有两三天,老韩大哥从江南赶来,带着足够的炮弹还有他的半个兵工厂。
那时候,李亭再跟他们举行炮战。
李亭现在需要的只是时间,此刻只要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就算是胜利。
“敌打我走,敌走我打。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李亭将游击战的十六字箴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略微改了一改,刚好用于今天对付孔友德的炮队。
作为太湖多年的水贼,胡里旺多年跟官府缠斗,游击战的经验可谓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