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拜见崇国公!”围观的人群皆都一阵欢呼。

    “吴老,这些人是杨公镇来的,宣传一个什么小龙湾海港,也不知是何买卖,下官正想将他们驱散!”童县尉赶紧抱拳说。

    “先不急,今日端午节,各行各业皆都在码头岸边热闹,又不曾聚众闹事,何必驱赶……”

    老者说话之时眼神落在了这副巨大的海港宣传图上,脸色略有些惊讶的端详许久,然后转头看着身边随同而来的一群官员和随从笑着说:“此画有些意思,与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颇有几分神韵,布局宏大层次分明,远景近物皆都比例合适,深谙界画布局,只可惜笔法生涩,又是以细布为底,墨迹有些沁散,不过远观仍不失为一副精巧之作!”

    “崇国公说的是极,创意精巧但笔力不足,上面这明州小龙湾海港几个字也颇有几分苏大学士的痕韵,可惜未曾习得精髓,浮于表象!”

    “袁通判说的自然也在理,但这幅图明显是匆忙画出来的,并未精雕细刻,而且这字也是一气呵成,并无添画痕迹,书者至少有十数年功底,且非宣纸书写,能达到这个境界已然不可小觑。”老者回头笑着说。

    “崇国公说得是,字画虽然有高下之分,但一切皆由心生,此画创意精巧,字也写的颇有章法神韵,定然不会是普通画工所为,算的上是一副不可多得的佳作,即便是悬于厅堂,也还入眼!”

    “是极是极!”

    一群官员儒生皆都点头附和。

    “这幅画是何人所作”老者从画上收回眼神,落在了赵颀和书生身上。

    “禀崇国公,此画是几位普通画匠临摹而成,字是学生所为!”青年书生赶紧拱手回答。

    “你是……”听书生自称学生,老者顿时有些摸不清底细。

    “广州举子陈纪,拜见崇国公!”年轻书生赶紧再次拱手。

    “原来还是一位州学举人,难怪难怪,你这字写的很好,不知师从何人”老者惊讶不已。

    “学生恩师赵时清,不知崇国公可有耳闻!”陈纪恭敬无比的回答。

    “赵时清……”老者捻须沉吟片刻之后眼神一亮,“莫非是魏王之后,号华癫先生者”

    “正是!”

    “哈哈,原来是故人学生,老夫与华癫先生虽未谋面,但却有过书信来往,七年前老夫当丞相之时,你恩师还辗转托人送老夫一封书信,谈及许多治国方略,让老夫受益颇多,可惜老夫丞相位置还没坐热乎就被赶出了朝堂,你恩师一番心血自然也付诸东流,那封信老夫一直还保留着,你这字也颇得华癫先生韵味,有苏大学士风骨,好,好,果真是名师出高徒!”老者畅快无比捻须称赞。

    “学生愧不敢当,此次本来与一位广州同学去京师参加春闱,可惜名落孙山,后来盘缠用尽流落海港,幸得赵兄挽留接济,我们才得以体面!”陈纪羞愧的把赵颀推出来做挡箭牌。




第106章 龙门吊和轨道车
    “这位小哥怕是……不曾读书吧!”看着赵颀一身普通的灰布短衣,黑皮消瘦的样子,老者有些惊异的问。

    “小子赵颀拜见崇国公,自小家贫,眼下还住在砖窑之中,的确不曾读过书!”赵颀不卑不吭的拱手行礼。

    “难得难得,虽然清贫但还能急公好义接济他人,实乃心善之辈,你们今日在此处摆出画布有何目的,竟然还引得如此多人聚众围观”老者捻须点头问。

    “禀崇国公,我们筹了一笔钱,在海港买下一块荒地,准备修建一座海港,这幅图便是我们经过实地丈量规划之后画出来的规划图,到时候若是修好,就与图上几乎一般无二,今日端午节人多热闹,我们特地来宣传让人知晓,希望有购买海港商产之人去我们海港考察投资!”赵颀神情自然的指着画布解释。

    老者一听就来了兴趣,大步走近画布前面参详比划一番说“按照界画比例,你们这海港差不多有三四里长吧,杨公镇海港我每年也要去数次,你们这海港在何处,怎么从未听说过还有一个小龙湾”

    “崇国公恕罪,这小龙湾是我你们自己取的名字,只为好听一些而已,其实那个地方叫大湾村,有一个渔民停靠渔船的小海湾,但水深平静,适合停靠大海船,于是我们便把四周的荒地买下来,投资准备修建一个新的海港。”

    “唔,这个打算不错,但按照你们这么大的规划,怕是要投入数十万贯银钱,这笔钱你们拿得出来”老者有些诧异的看着赵颀,眼神中明显充满了不信任感。

    “崇国公放心,我们已经开始修了,眼下正在平整场地准备木石建材,最多只需一年时间就能完成,到时候崇国公和州府诸位大人都可以去看看!”

    “只要钱财充足就好,眼下本官也知道杨公镇海港非常拥挤,虽然你们这个海港不算大,但若是修好,也能缓解一些海船停靠的压力,这是利国利民之举,本官非常的支持,若是修建之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府衙找我,对了,老夫还有一些疑问……”

    老者走到画布前面,用手指着上面的轨道四轮车和龙门吊。

    “劳烦小哥解释一下,这些又是何物为何老夫从未见过”

    “禀崇国公,这种轨道和秦朝时候的驰道木轨相似,主要是为了方便马车来往,小子设计制作了一种改良的四轮货车,这种车运行在这种轨道上,一次可以装载普通货车三四倍的货,而且还可以几节车厢挂在一起,牛马人畜都可以驱动,路轨和货车从码头直通仓库,这样可以大大加快货物的运输速度……”

    “码头上的这些方框叫做门吊,上下都安装有滑轨,可以前后左右移动一段距离,采用滑轮提纵技术,装卸大宗货物的时候,只需要将货物用木箱或者绳索捆扎好之后挂在滑轮挂钩上,通过推动门吊移动,拉扯绳索就能将货物方便快捷的往大船上装卸……”

    “嘶”

    听完赵颀的解释,不光老者瞪大眼珠瞅着龙门吊发呆,就连一群随同而来的官员全都目瞪口呆的猛吸凉气,甚至有人把胡子都扯下来几根。

    “这……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之举,吴大人,您觉得这能不能实现”有官员回过神来满脸惊疑的问。

    老者揪着胡须沉吟许久之后很肯定的点头说“行,为何不行,这路轨和马车自然没问题,当初秦始皇修建驰道,为了不让车轮陷入泥沙之中,的确修建过路轨,不过劳民伤财加上年久失修很容易毁坏,后来就被废弃了,这些史书上都有记录,不过这海港码头来回范围小,的确可以采用这种轨道车,只要把地基修的足够平整,运行起来会更加方便快捷,至于这种门吊……”

    “崇国公,这门吊应该也很容易能够实现,就像攻城的云车一样,即便是不用滑轨,只需要在两辆云车之间加一根横梁,就能前后移动,横梁上加装钢铁滑轮,利用绳索吊装的确不难!”旁边有个身穿绿色官袍的官员兴奋解释。

    “做起来的确不难,但想出来可不容易……”老者回头看着赵颀,神色凝重的问“这个方法是谁想出来的”

    “禀崇国公,是小子无意中想出来的”赵颀拱手。

    “不简单不简单!”老者捻须颔首,满脸感慨的不断点头,“这个方法很好,据老夫所知,每年这庆元府码头,因为上下搬运一些重货都有民夫失足落水,伤重不治者也不少,若是能够将所有的海河码头都装上这种门吊,以后这种事就会少很多,也会让许多家庭不至于陷入贫苦交困之中!”

    “崇国公说的是,家父就是在海港货船上搬货跌入海中淹死的,因此小子这次规划海港,就冥思苦想设计了这门吊装置,也是希望避免和减少这种惨剧发生,虽然只是一些普通民夫,但他们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全靠他们养活的家庭,当初若不是家父死的早,我们一家也不会穷到住窑洞的地步!”赵颀十分感慨的说。

    “好好,你能居清贫而不忘他人疾苦,真正是一位善人义士,虽然年幼,但却有聪慧多谋,实乃良才也,可惜……可惜你没有读书,不然老夫定然要推荐你出仕为官造福百姓!”老者遗憾的摇头。

    “多谢崇国公夸赞,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非一定要做官才能帮助天下百姓,崇国公明年再当丞相,若是能够将这些想法推广开来,小子其实也已经算是造福百姓了!”

    “哈哈,看不出来,一个未曾读书的乡野少年,竟然也还知道孟子的高论!”

    一群官员和随从全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谁都没有去细听赵颀后面那句话,唯独老者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

    他方才清楚的听见赵颀说他明年再当丞相。

    若是随便说说,绝对会说他日、以后、或者他年,而绝对不会说出明年这两个字。

    而方才和赵颀一番交流,他确信赵颀是一个思维敏锐之人,而且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山野少年,见到他们这么一个封公拜相的一品大员,不光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是不卑不亢谈吐自然,这也于理不合。

    莫非……

    老者猛然想起不久前从杨公镇传来的一个传说人物,心头微微一颤,看赵颀的颜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第107章 龙舟赛
    “当当当”

    伴随着一阵隐隐约约的钟声从东南方向传来。

    这是鄞州东南太白山麓华顶峰阿育王寺传来的课钟声。

    寺庙的僧众早课结束,时辰正是辰时末。

    而此时,一轮金色的朝阳,散发着无比热烈的光芒从东方大海上腾空而起,霎时间天晴地朗,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三江口波光粼粼的三条大河金光闪耀汇聚在一起,河岸码头上数十万民众瞬间也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而在这欢呼声中,码头上一字排开的数十面牛皮打鼓也被赤膊红巾的壮汉同时擂响,咚咚咚咚的声音震彻整个三江口,排列停靠在江面上的龙舟和商船上,也全都响起起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和号角声,一些渔舟画舫,也都从一些河巷码头驶出进入江面,准备跟着竞技的龙舟队加油助威,画舫上许多花枝招展的美貌女子,也都手持团扇半遮面目,对着数十条龙舟上那些体格精壮的水手欢呼喝彩抛媚眼,只惹得这些牲口们举起船桨发出一阵阵嗷呜嗷呜的狼嚎。

    在这种互动之下,河岸码头上的民众更是热情高涨,大量的粽子钱币手绢纷纷往龙船上丢,当然其中也少不得恶作剧的人丢石头牛粪,顿时各种起哄叫骂,入你老娘的亲切问候声此起彼伏。

    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三江口龙舟比赛,即将拉开序幕。

    “诸位同僚,时辰已到,先随本官去观看龙舟比赛,陈贤侄和赵大郎也莫要急着回去,稍后老夫还有话要问”

    老者说完带着一群官员幕僚转身去了码头,而围观画布展示的大量民众也都跟着一哄而散,就连开始来赶他们走的童县尉也带着十多个兵卒屁颠儿屁颠儿的跟着一群官员看龙舟比赛了。

    转瞬之间,桥头的空地上就只剩下了赵颀陈纪和大湾村的几个青年,因为一群花枝招展请来当促销的妓院小姐姐也全都结伴嘻嘻哈哈看龙舟比赛去了。

    “这里先别管了,把箱子锁好马拴好,我们也去看龙舟比赛。”赵颀无奈的摆摆手,一群人丢下展台挤上灵桥。

    龙舟比赛赵颀自然见过,但后市的龙舟比赛,更多的像是一种官方作秀,而且还是一种专业的体育竞技,普通老百姓参与的很少,观众也并不热闹。

    而眼下的龙舟比赛,才是真正的民间娱乐。

    整个三江交界的江面上清波荡漾,数十艘各式各样的龙舟一字排开,几乎占满了整个河面。

    而在这些龙舟后面,密密麻麻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渔船河船画舫商船都停在河岸两边,只等龙舟比赛开始,也跟着划上去凑热闹讨个彩头。

    龙舟比赛的距离并不远,从灵桥划到一里之外的龙王庙,算下来也就不到一千米,站在岸边基本上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数十艘龙舟从令旗落下的那一瞬间,便如同离弦之箭窜了出去。

    而数十万人聚集在甬江两岸助威喝彩,大鼓擂动,欢呼如潮,一下便将节日的气氛推上了最**。

    金光闪烁的江面上,数十艘龙舟如同蛟龙出渊一般争夺那一轮贴着江面浮现的朝阳。

    船头擂鼓的不仅有壮汉,竟然还有女子,因为其中还有几艘龙舟上全部都是女子,这些女子是青楼妓院组织的龙舟队伍,平日一个个看起来柔弱含羞,但等到了江面上,一个个也是东倒西歪,船桨舞的如同秋风落叶一般七零八落,嘻嘻哈哈的娇笑之中,龙舟也在江面上开始歪歪扭扭,甚至还会和别的龙舟撞在一起,顿时欢笑声、尖叫声、噗通落水声、求救声、擂鼓声、叫骂声混成一片。

    “哎呀,小哥哥快来救救奴家,奴不会游水”

    落水的女子在水中扑腾惊呼,看似惊慌实则带着几分勾搭,在水中浮浮沉沉,轻薄的裙裾湿透,湿身的诱惑瞬间引起江面上一阵色狼的鬼哭狼嚎。

    “哇哈哈哈哈,小娘子莫慌,哥哥外号混江龙,这就来救你”附近龙船上的汉子舍了船桨跳入水中。

    “混江龙算个屁,某浪里白条阮十二来也”

    龙舟队后面,一艘小渔舟上一个精壮的年轻汉子,赤膊短裤,手中一根竹竿舞的如同风车一般,看到抢先下水的汉子就要抓住落水的女子,顿时手中竹竿在船头一点,然后如同撑杆跳高一般整个人腾空而起,身体在空中连续两个前空翻另加720度转体,用一个极其夸张而且灵活的动作钻入水中。

    “噗通”

    水花四溅之中,等年轻汉子从水中钻出来的时候,已经出现在了落水女子的身边,一只手抢先将女子揽在怀中,然后竟然踩水如履平地一般往岸边而去,英雄救美的潇洒动作和出众的水性顿时惹得数十万围观百姓阵阵欢呼。

    如此场景在整个江面上层出不穷。

    怒吼、划桨、撞船、落水、震天的擂鼓声中,数十艘龙舟逐渐分出了先后。

    此时冲在最前面的是几艘最长最豪华的龙舟,上面插着酒庄、质库、茶行等商号的旗帜,上面的队员也全都是服装统一赤膊精壮的年轻汉子,手中的船桨随着船头的鼓声整齐划一的起伏,每一次船桨入水,龙舟似乎便会贴着水面往前窜出数丈,风驰电掣的速度和整齐的动作,粗壮的臂膀只看得人热血贲张。

    而在中间,则是各种不同大小商号行会的龙舟,各式各样的旗帜迎风猎猎,鼓声之中,同样船桨起伏不断,号子声此起彼伏,争先恐后之中动作明显不如先头部队的几艘龙舟划的整齐,但也都奋力向前。

    而在龙舟队伍的末尾,此时已经乱成一团,几艘女子龙舟已经几乎全部打横倾覆,江面上大鼓船桨四散飘落,莺莺燕燕数十名名女子在水中起伏惊呼,附近有几首龙船和尾随而来的渔舟画舫商船全都一拥而上,到处都是哥哥来了小娘子莫慌的吼声,噗通噗通各种矫健花哨的入水身影,争斗打闹之中争先恐后的救起一个个湿身的女子然后往船上或者往岸上游,整个江面热闹非凡,而围观的百姓更是哄笑不断。



第107章 龙舟赛
    “当当当”

    伴随着一阵隐隐约约的钟声从东南方向传来。

    这是鄞州东南太白山麓华顶峰阿育王寺传来的课钟声。

    寺庙的僧众早课结束,时辰正是辰时末。

    而此时,一轮金色的朝阳,散发着无比热烈的光芒从东方大海上腾空而起,霎时间天晴地朗,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三江口波光粼粼的三条大河金光闪耀汇聚在一起,河岸码头上数十万民众瞬间也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1...3738394041...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