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道:“哦!他在那里?”
这时德国领事己将李松晨请来和伊藤博文相见,并给他们作了引见,李松晨道:“伊藤先生,一路辛苦了。”
伊藤博文赶忙道:“那里,那里,在上海期间,还要麻烦李先生。”
李松晨微微一笑,道:“职责所在,理所应当。” 顿了一顿,又道:“伊藤先生,现在码头上集中了许多记者,希望伊藤先生能够回答记者问话,如果伊藤先生旅遥疲惫,现在还不想见记者,我就派人去转告这些记者,另外安排其他的时间再接受记者的采访。”
伊藤博文想了一想,道:“既然记者的都己经来了,总不好让他们空着手回去,见一见记者,回答几个问题,也没关系,不过要耽误李先生的时间啊。”
李松晨谈谈一笑,立刻命人安排,只见一队士兵过来,用绳索、栏杆速度的拉出了一个简易的会场,又在现场布置了两个音箱,李松晨拿出一个麦克风,递给伊藤博文,并教给他使用的方法,伊藤博文心里也暗暗称奇。
这时记者们都己经进来,在指定的地点站好,差不多有近百人,而且大部份都是外圄人。上海是近代中国新闻媒体最发达的地区,一来是各国均有自己发行的报纸,还有大量的中国前期媒体人在上海开办报纸,外国人办的报纸,清廷当然不敢动,而中国人办的报纸大多都是在租界里发行,清廷也是鞭长莫及。因此促成了上海的新闻传媒业的繁容,在华东**收回上海租界的时候,上海共计有各种报纸百余份。
虽然报纸的数量众多,不过由于租界对新闻的管制并不规范,因此质量却是良莠不齐,有先进,也有保守,有的对华东**友好,也有的十分敌视华东**,总体来说,报导较为严谨,运作较为规范的报纸并不多。而华东**收回了上海租界之后,制定新闻管理条例,规范新闻媒体的行为、工作,由其是对外资报纸,更是进行严格监管,因为穿越者们在旧时空里己经见惯了什么bbc、cnn的双重标准,以及对中国的歪曲和摸黑,因此更本不会相信西方媒体标榜的新闻公正、自由,对新闻媒体必须进行必要的监管。
结果这样一来,上海有不少报纸,由其是外资报纸只能纷纷停办,到现在上海的报纸只剩下20余种。不过报纸虽然停了,记者们却都还没有离开,相反,各国还都向上海增派记者,因为这里现在己是全球新闻热点集中的地区,而日本与华东**进行谈判,自然是目前最大的新闻事件了,因此有大量的记者赶到码头,想弄到第一手新闻。
在普茨茅斯谈判期间,俄国谈判团频频会见记者,接受各大报纸的采访,因此在整个谈判期间,俄国的形像在媒体中是最好的,而当时日本虽然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支持,但在口脾上却不如俄国。现在伊藤博文也想学学俄国,首先在媒体中为日本谈判团树立一为好的形像,才决定在码头就会见记者。
等记者都到齐之后,伊藤博文首先道:“欢迎各位记者先生前来,这次我们来到上海参加谈判,是为了消除日本与华东**之间的误会,并且让亚洲地区恢复和平。”
这时一名记者道:“伊藤先生,您是怎么看这次谈判的。”
伊藤博文道:“众所周知,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而且在文化上也有诸多的相通之外,并且在历史上,两国一向友好交往,而现在的世界仍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同为东亚国家,理应团结起来,携手面对全球的竞争。虽然在前段时间,我们日本和华东**之间因为一些误会,而发生了战争,但我相信,通过对话与沟通,误会可以消除,战争可以结束,化干戈为玉帛,结成友好邻邦。”
又有一名记者道:“听说这次谈判能够进行,是因为日本**接受了向华东**支付赔款的条件,请问是不是这样?那么这次日本打算支付多少赔款呢?”
伊藤博文皱了皱眉,道:“谈判尚未进行,一切都尚未有定局,怎么能够断定日本就一定会赔款呢?”
马上又有记者道:“那么这次谈判,日本是否打算向华东**支付赔款呢!或者是坚持不打算支付赔款?”
伊藤博文的额头有些冒汗,这个问题叫他怎么回答呢?没想到记者还真不好对付,心里也不禁后悔起来,早知是这个局面,就不该见什么记者,但现在己是骑虎难下,因此只能定了定神,硬着头皮答道:“在原则上,日本**是不会支付任何赔款的。” 说着,伊藤博文还偷偷的看了一眼李松晨,见他仍然神态自诺,似乎并没有在意伊藤博文的发言,才稍稍安心,接着道:“但如果是由于双方的误会引起,而且确定是日本方面由于无心之失,给中国造成了损失,进行必要的赔偿,我们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
原本伊藤博文以为这样就可以交待过去了,那知记者们可不放过他,立刻又有几名记者抢着问通:“那么这必要的赔偿,到底是多少,日本有没有一个俱体的数字,或者说是赔偿多少都是可以的?”
伊藤博文赶忙道:“当然不是,赔偿多少,应该……应该……”
这时小村寿太郎忽然过来,大声道:“我们认为赔偿数字,应该得到双方认可,而不应是某一方的强迫,而且公平合理,不应故意夸大。不过中国是礼仪之邦,君子之国,以诚信为本,因此我们相信华东**是不会故意讹诈日本的。”
记者们听了,也都笑了起来,小村寿太郎立刻道:“好了,今天的回答记者问话就到这里,祝各位好运。”
第七一七章 上海谈判(四)
伊藤博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小村君,多亏了你帮我解了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小村寿太郎道:“伊藤君,这些话都是宫本君教给我的,您应该感谢他才对。”
伊藤博文又看了宫本直拓一眼,道:“宫本君......”
宫本直拓道:“伊藤先生,这些都是小事情,不必客气,我们还是先安定下来,再协商对策。”
其实宫本直拓对伊藤博文制定的谈判计划并不怎么看好,因为他十分清楚,穿越者都是相当务实的人,再加上旧时空里的历史因素,因此无论是道徳绑架还是舆论绑架,都不可能让穿越者对日本作出让步,而且穿越穿者控制,引导舆论的能力要远远超出这个时代,伊藤博文的那点小套路,根本就没有用,这次谈判的最好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卑不亢,在谈判中可以软磨硬泡,能少一点是一点,没必要赔了钱又输掉尊严。
只是宫本直拓也知道,这些话对伊藤博文说了也没用,只有让他碰了壁才会知道,不过刚才看到伊藤博文被记者逼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帮伊藤博文解围。不过他的职务太底,不能在伊藤博文回答记者时插话,另外也怕引起李松晨的注意,因此才让小村寿太郎出面。
不过虽然小村寿太郎宣布回答记者结束,但记者们却都还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于是纷纷又将目标对向了李松晨,七嘴八舌向李松晨发问,询问华东**的谈判态度。
只见李松晨笑道:“各位记者,你们刚才己经从伊藤先生那里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我看今天的收获己经不少了,还是留一点给明天吧,这段时间相信各位一定都会大有收获的。”
不少记者听了,也都笑了起来,因此也就不再追问,纷纷离开。李松晨这才对伊藤博文道:“伊藤先生,我先送您到休息的地方,明天会正式举行一个欢迎宴会,也是双方的谈判代表见面。”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道:“好,一切让你们费心了。”
李松晨将伊藤博文一行安排好之后,立刻去向秦铮进行汇报,并且将伊藤博文回答记者的录音给秦铮完整的播放了一遍。
听完了录音之后,秦铮想了一想,道:“你听得出来伊藤博文的用意吗?”
李松晨道:“伊藤博文的态度非常歉恭,而且在回答记者问时,还给我们送上一顶礼仪之邦的高帽子,看来是打算用这种卑微,恭敬的态度,装出一付弱小的样子,好搏得我们的同情,或者是影响舆论,达到让我们作出让步的目地。”
秦铮点了点头,笑道:“说得不错,日本人是最善于伪装的,也善于隐忍,在局势不利的时候,他们可以作出最谦卑、最恭顺的样子来,让人放松警惕,不过他们想用这一点骗过我们,那可就太天真了。”
李松晨道:“不过伊藤博文再回答记者时,一再强调日本和我们之间的战争是由于误会产生,而并没有承认是日本侵略,这种死不认错的态度和旧时空里是完全一样的。我看我们大可以利用这一点,让日本难受,就是装也装不下去。”
秦铮呵呵笑道:“不错,这到是个办法。明天的欢迎宴会准备好了吗?这个可不能马虎,伊藤博文不是说我们是礼仪之邦吗?我们就要拿出礼仪之邦的气度来。”
李松晨道:“您放心吧,都己经准备好了。”
――――――――分割线―――――――――分割线――――――――
第二天,华东**和日本的谈判代表团在上海新区的商贸中心见面,美国、德国的驻青岛领事以调停人的身份作陪,其实就是给双方作一个介绍,然后就什厶事情都不用做了。
首先当然是给秦铮和伊藤博文进行引见,就在介绍完之后,伊藤博文立刻给秦铮深鞠了一躬,道:“秦议长,久闻大名,今天终于能够相见,实在是荣兴得很啊。”
秦铮欠了欠身,道:“伊藤先生太客气了,我们在中国也是久仰伊藤先生名字啊,由其是对伊藤先生主导明治维新,铲除旧弊,推行新政,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终于让日本完成了向现代文明国家的转变,很是敬佩啊。”
伊藤博文听了,赶忙又欠了欠身,道:“秦议长太过奖了,实在是愧不敢当,贵众从海外归国不过7年时间,却能够从无到有,建立起这样一个强大的政权,这次华东**能够取得远东战争的胜利,完全要归功于贵众的领导有方啊。请恕我直言,如今清国己是积重难返,苟延残喘而己,日后华东**就是取清国而代之,也是易如反掌的,相信未来的中国能够在贵众的领导下,富强起来。希望到了贵众统一中国的时候,中日两国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秦铮呵呵笑道:“伊藤先生也过奖了。”
伊藤博文又道:“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相通,自古以来都能友好相处,唐代的高僧鉴真、明代的学者朱舜水,都是中日友好的先驱者,在日本一直受到敬仰,我们这些后人理应继存这些先辈们的遗志,继续加强中日两国的友好。”
秦铮点了点头,道:“伊藤先生说的不错,可惜日本做的事情并不像是要加强中日两国的友好啊。”
伊藤博文赶忙道:“是,是,这些都是中日之间的误会造成,而我们这次来到上海,就是为了消除误会,并且加强双方的了解和互信,恢复双方之间的和平与友谊。”
秦铮又呵呵一笑,道:“很好,如果日本方面能够充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真心道歉,真心改过,当然可以恢复和平。”
伊藤博文的脸色变了变,他一直都是说双方之间有误会,但从来没有说日本有错,而秦铮一开口就将日本定义成错误的一方,显是超出了伊藤博文能够承受的范围,绝对不能承认日本有错的。不过现在并不是正式谈判,伊藤博文也不好和秦铮分辩,因此赶忙命令小村寿太郎将日本代表团的国书文件递交给秦铮,把话题给岔开了。
秦铮微微一笑,也没有说破,并且将自己的证明文件交给伊藤博文。然后又向伊藤博文介绍华东**谈判团的主要人员,而伊藤博文的态度仍然十分谦恭,对每个人都是先鞠躬,再握手。
介绍了数人之后,只见一人从人群中钻出,来到伊藤博文的面前,笑道:“秦议长,不用介绍了,我和伊藤先生是老相识了,只是不知伊藤先生是否还记得在下。”
伊藤博文怔了一怔,见此人确实有些面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因此僵在那里。
那人到也没有买关子,笑道:“伊藤先生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在下李经方,先生可想起来了。”
伊藤博文听了,这才想起来,此人就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在马关谈判期间,他是作为李鸿章的助手全程参与了整个谈判过程,只是当时伊藤博文眼里只有李鸿章,对李经方并没有重视,因此一时没有想到是他。
这时秦铮己笑道:“这为李经方先生,是我们这次谈判特意请来的顾问。”
李经方也笑道:“伊藤先生,下关一别,我们己有12年未见面了。”
伊藤博文的心理觉得相当尬尴,因为在马关谈判时,自己是处于强势的地位,对李鸿章、李经方都不是很客气,而现在双方易位,尽管李经方并不是对方的主要角色,但还是让伊藤博文有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之感。
其实华东**把李经方拉入谈判团中来,一方面确实是为了恶心伊藤博文,另一方面也是表示为李鸿章,也是为甲午战争出了一口气,甲午战败不仅仅是李鸿章个人的耻辱,也不仅仅是大清王朝的耻辱,而是整个中国,全体中国人的耻辱,而华东**的这次与日本的上海谈判,就是为整个中国,全体中国人出了这口恶气。另外李鸿章虽然死了,但仍然留下大量的旧部、后人,如盛宣怀、周馥、萨镇冰、李经方、张佩纶,甚致还包括袁世凯等人,都是有一定影响,华东**的这一举动,也是向这些人示好,将他们都吸引过来。
交换了公文、介绍了人员,今天的公事也就全部结束了,这时秦铮才邀请伊藤博文等人列席进餐,伊藤博文当然也不便拒绝,因此和小村寿太郎等几名主要人员赴宴,这种场合宫本直拓当然没有资格,和其他人先回去了。
入席之后,饭菜很快上来,居然是中日菜式的混搭,就连酒水都有日式的清酒。伊藤博文到是有些意外,还己为华东**是一番好意。
秦铮笑道:“我们怕伊藤先生吃不惯中国的饮食,因此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日本菜式。”
伊藤博文赶忙道:“秦议长太客气了。”
秦铮道:“这些日本菜式的原材料是特意从日本京都运来的,就连厨子也是从京都先斗町请来的大厨,不知这些菜式是否合伊藤先生的口味。”
而伊藤博文顿时脸色铁青起来,那还吃得进去,但又不好发作,只得免强吃了几口,就说自己吃饱了,然后起身告辞离开。
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
第二天,双方正式开始举行谈判。
虽然昨天的宴会不欢而散,但今天伊藤博文仍然是一付谦恭卑微的样子,说话之前必先欠身点头,而且满脸的小心谨慎,这也让秦铮暗暗佩服,日本人的隐忍功夫果然十分了得。
昨天伊藤博文回到住所之后,日本谈判团的随行人员对在餐宴上发生的事情都相当的恼火,认为华东**是故意羞辱日本,纷纷要求向华东**提出抗议,或者是请美国、德国为日本主持公道,有人甚致认为应该立刻终止和华东**的谈判。
其实昨天的宴会让伊藤博文也是相当的恼火,因为谁都知道,用从京都运来的食物及厨子招待日本谈判团,这分明就是有意的羞辱,不过伊藤博文马上想起在12年前,李鸿章到马关谈判时,自己在春帆楼设河豚宴招待李鸿章,曾对李鸿章说过威海的河豚很好吃的话,那时自己又何偿考虑过李鸿章的感受。只是当时的感觉当然是很爽,但现在自己换到了李鸿章的位置,伊藤博文才知道这种滋味是何等的难堪,或许这就叫做天道轮回吧。
不过伊藤博文毕竟是顾全大局的人,心里虽然恼怒,但也知道抗议是没有用的,而美国、德国也不会为日本出头,终止和华东**的谈判更是不可能,因为日本现在需要尽快停止战争,因此只能耐心的劝阻众人,并且还列举德川家康的例子,劝说众人,在这个时候谈判团必须要忍辱负重,完成谈判。而在伊藤博文的劝导之下,日本谈判团才算是免强忍下了这一口气,如期参加今天的谈判。
双方在谈判桌前落座之后,秦铮首先道:“这次谈判,日本方面有没有条约的草本?”
伊藤博文道:“我们没有准备条约的草本,不过可以用华东**的条约草本为基础,进行协商。” 因为这次谈判,日本己经做好了赔款的准备,自然不好制定条约草本,毕冕写多写少都不好,因此干脆就没有准备,直接用华东**的条约草本为基础谈判就行了,同时还可以隐藏自己的底牌。虽然华东**有可能会狮子大开口,但还是可以慢慢的讨价还价。
秦铮也没有在意,立刻将装着华东**拟定的条约草本的文件夹递给了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用双手接过了文件夹,打开看时,只见内容不多,一共只有4条,分别用中日文字写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