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面对军心的动摇,文瑞也没有办法,也只好顺应士兵们的意愿,撤军回城去,至于下一步怎么办,算不算是把事情闹了大,闹到朝廷非管不可的地步。
刘庆林确实沒有想到八旗驻军居然是这样虎头蛇尾,碰了个钉子就撤军了,而自己的合围之计也落了空,不过刘庆林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八旗驻军跑了,于是立刻下令各部队追击八旗驻军。结果人民军一阵猛追,果然赶上了八旗驻军,随后一阵掩杀,顿时将八旗驻军杀得大败,仅俘虏都抓了300余人。但毕竟没能够堵住围歼了八旗驻军。
不过尽管击退了八旗驻军,但土改委员会也不敢大意,万一八旗驻军再杀回来了怎么办虽然说八旗驻军没什么战斗力,但毕竟是人多势众,人民军合兵一处当然是不怕,但如果还向以前那样分散可就很难保全了,但各地土改的工作也不能停下来,要不然前面做的工作都全废了。
最后众人商议决定,土改工作仍然照常进行,但人民军要加强附近地区的警戒,而且各土改小组不在各村庄过夜,天晚之前必须赶回千沟庄,而且一但有风吹草动,就赶紧撤离,但有些路程实在太远,当天不可能赶回来的村庄,只能就先暂停了土改的工作,必竟土改小组,由其是穿越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尽管如此,土改工作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各种流言蜚语在附近的村庄中流传,说朝廷己经要出兵来剿灭海外华人,因此他们己经长不了,被他们抢去的土地都要被收回,而接受了海外华人分配土地的人都要被朝廷治罪等等,也弄得正在推行土改,还有己经完成了土改的村子人心惶惶,不仅怕刚刚分到手的土地得而复失,也害怕自己受牵连吃官司。
尽管各土改小组们都恢复了工作,并且再三宣称八旗驻军己经被人民军击败了,但仍然不能解除村民们心里的顾忌,毕竟以前土改小组都是住在各村里,而现在却是晚晚的才来,而早早的就走了,这样谁还敢相信土改小组说的话呢有些村民己经拒绝接受分给他们的土地,而少数胆小的村民甚致要把分给他们的土地退还掉。而且一些原来的地主也胆子大了起来,虽然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但在言语之间对土改小组颇为不客气,甚致还出现了一些恫吓的言语。而那些暂停了土改的村子,情况就更加遭糕了。
刘成平也不禁忧心匆匆,这样下去青州的土改就推行不下去了,但现在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各土改小组恢复工作就己经是很冒险了,如果让他们仍然留在各村庄里过夜,真要是出了事,
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乱(五)
听了两人的介绍情况之后,罗岳的心里己经有了几分底,又问起青州驻防满洲旗城的地理位置、城防等情况。
而这一点两名情报人员也己经打听清楚了,并且还画好了两份图纸,一份是从青州本城到满城的路途地图;一份是满城的详细图纸。
青州驻防满洲旗城建成于雍正十年,在青州城北约2.5公里左右的地方,因此本地人俗称满城为北城,而青州本城为南城。
满城大体呈一个长方形,南北900余米,东南750米,占地面积约7.5公顷,城内共有官衙57座,用房668间。宫殿1座,用房22间,庙宇21座,厅房2座。连同旗兵住房共4899间。城墙高3.5米,底宽3.3米,顶宽2.3米,城垛是用砖砌而成的,四周是人工挖的护城河与马道,宽度均约15米左右。
各城墙为均开有一座城门,东门名海晏门、南门名宁齐门、西门名泰安门、北门名拱辰门。都是由雍正钦定命名,并由名书法家书写石刻匾额镶嵌在城门上,4座城门外护城河上各有石桥一座,沟通进出。每座城门又分内外两门,有月城。
不过随着时推移,城中人口的增加己难以容纳,因此又在北城外的西南和东南两地,分出部份人口,主要是满人的眷属、包衣,另外还建立了一些佃户庄园和满人权贵的乡间别墅。另外在青州城南约60公里的沂山还建有青州驻防旗城的军马放牧场,放牧着千余匹军马。
原来清廷早期设立的八旗驻防军,多在旧城以內圈出地域,形成城中之城的格局,不过满汉民众杂居在一起,容易引起诸多纠纷,当然主要是由满人欺压汉人而引起,而在雍正朝以后兴建的驻防满城,基本就是在旧城之外另建的新城,一来是为了避免满汉的矛盾激化;二来是这时正是清廷的国力鼎隆的时候,也有充足的财力新建满城让八旗驻防军居住。
拿到这两份图纸,罗岳也完全放心了,于是谢过了两人,马上招集全团的主要将领,商议平定叛乱的战术。其实在罗岳的心里,早就想好了作战的计划。现在八旗驻军正在青州城中劫掠,如果直接出兵去救援青州城,八旗驻军可以据城防守,而自己没带火炮,只靠几门迫击炮想要攻破城墙也并不容易,而且由于自己的部队不多,不可能围困青州城,因此就算是攻破了青州城,八旗驻军还有很大的机会逃出城去,逃回北城去驻守,而自己接下来还要再费力去进攻北城,如此一来不仅劳神费力,而且耗废时日,还会造成不小的伤损。
罗岳打算釆用围魏救赵之计,先出兵去进攻北城,这样在青州城中掠劫抢虏的八旗驻军自然是非出城回救不可,虽然青州城和北城只有2.5公里的距离,而且沿途基本都是村庄乡镇,但只要将八旗驻军引到城外就好办了,自己在城外随便选个地点就可以围歼八旗驻军,那怕是野战也行,因为通过刘庆林的讲说,八旗驻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因此就算是不能全歼,但也必能将其歼灭大半,这样剩下的人逃回北城去也就不足为惧了。而且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平定青州的叛乱.
而等歼灭了八旗驻军,占据了北城以后,土改委员会面临的威胁就自然解除,各工作組也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那么在各村遇到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其他人听了,也都赞同罗岳的这个作战计划,众人又对照地图研究了一番,将罗岳的这个计划补充完整,最终决定由一营进佯攻满城,同时堵住八旗驻军回北城的头;二营在城外大道的两侧设伏,攻击八旗驻军;而三营负责截断八旗驻军的归路,三下合击,力图全歼或重创八旗驻军。罗岳团部的警卫连,还有骑兵连为总预备队。
而刘庆林听了,也希望能带一个连的部队参战。罗岳想了一想,也就同意了。因为只是要守卫千沟庄,有两个连的部队也就够了,而且自己还有一支骑兵连,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赶回来救授,而刘庆林在青州的时间长,对这一带的地理情况十分了解,有他们部队和自己在一起,在关建时候也会有用,于是罗岳将他们都一并编入了预备队中。
第二天一早,罗岳立刻带领一营,向青州北城发动进攻。
其实这时北城的周边己经建成许多大小村庄,见人民军杀过来了,满族的居民们顿时都着了慌,因为文瑞和乌勒畚将北城里的军队还有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带出去了,因此现在的北城几乎就是一座空城,全无抵抗之力。不过这时北城里的人都知道八旗驻军正在青州城里劫掠,昨天
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乱(六)
全歼了八旗驻军之后,罗岳立刻下令,带着俘虏向北城进军。刚才为了诱八旗驻军出来,进攻北城其实就是做个样子,其实并沒有真的攻城,但这一次就不同了,几门迫击炮架起来,先放几炮,接着又将俘虏推到阵前,要城里的守军开城投降。
果然几炮下来,立刻将守城的士气打掉了一大半,而俘虏们被押到阵前以后,城里守军的抵抗之心顿时彻底崩溃,协领吴延年下令,开城投降。人民军进驻青州北城,立刻接管了城防要务,并且城中其他的满族权贵、家属人等全部都限制行动。随后罗岳又派一个营进驻青州主城。
这时虽然八旗驻军离开了,但青州城里的秩序还沒有恢复,一来是还有不少地痞流氓在趁火打劫;二来人民军和八旗驻军的战斗就发生在城外,在城墙上就能看得见,因此城中的清廷地方官员和居民心里都是惶惶不安,甚致都不知道该希望谁获胜好,如果八旗驻军获胜了,他们再回青州城来掠劫怎么办;而海外华人的军队也同样靠不住,他们在城外就在强抢土地,打嬴了八旗驻军再进了青州城里,还不把青州城翻过来。
不过在人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青州城里毫无阻止,一来是城里还乱着,根本没有人阻挡人民军进城;二来是想防也防不住啊,在青州城里拆腾了好几天的八旗驻军被海外华人干净利落的就干掉了,青州城还怎么防止海外华人,因此人民军没有受到什么阻挡,就十分顺利的进入到青州城里。就这样青州南北两座城都被人民军控制,青州的叛乱也被全部平息下来。
捷报在黄昏的时候传回到青岛行政院。虽然华东政府也知道,平定这次叛乱的难度并不大,但只用了一天时间,而且一战就确定大局,能做到这一步,还是不容易,因此行政院对人民军的这一次进动十分满意。
但青州旗人的叛乱被平息下去,下一步就是善后的问题,其实这样的事情是迟早都会发生,毕竞穿越者要在山东地区取代清廷的统治、要在山东地区推行土地改革,重新建立新的社会秩序,那么和山东地方势力、地主权贵,包括旗人阶层的矛盾就不可调合,因此矛盾早晚都会激化爆发。
而如何处理这次事件的结果,对华东政府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俘虏的旗人怎么处理,还有青州驻防满洲旗城又怎么处理,毕竟在这个时代,旗人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穿越者来到这个时代快两年了,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另外就是又怎么向清廷交涉。这不仅关系到华东政府和清廷的关系,还有以后在山东地区的统治。
于是夏博海连夜招开行政院会议,并且还请秦铮参加,协商处理青州的问题,还有人和秦铮开玩笑:都怪你的女婿不好,这么快就把青州的叛乱给平定了,好歹多打一天,明天白天再发报告过来,也就不用连夜开会。
其实在华东政府里,夜晚办公、开会是经常的事情。因为穿越者们都不习惯早睡,而且绝大多数穿越者都没成家,这个时代的夜生活又实在太简单,联网打游戏几乎是最多的娱乐了,再要么就是看电影,k歌之类,而现在华东政府还是在创建初期,工作也很多,因此政府机关的穿越者在夜晚工作也就成了常有的事情,大多数行政人员在晚饭以后都会再工作2-3个小时再睡觉,有时也会将行政院会议放在晚上进行。
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讨论之后,行政院达成了对青州事件的处理决议,首先是将这一次事件的定性为是本土的守旧、落后势力,不甘心自己的权势、财产、土地、政治地位被华东政府剥夺,因此对华东政府的反叛和反攻倒算,企图推翻华东政府的统治,重新夺回自己欺压民众的权力,应予以坚决的打击,而对旗人的定性是视为普通的本土人,因此对他们的处理和以前对本土人的处理一样。
将这一次事件的性质确定下来,那么后面的处理方式也就好办了,领导指挥叛乱的首脑人物将被公开审判,处刑,以警告其他的势力,而参入过叛乱的兵丁、旗人及家属全部迁出满城,押送到武定府,在新建的东营农场里服刑,实际就是参加新农场的开荒垦殖工作。东营农场位于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形,土地肥沃,旧时空里,中国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农场,属济南军区管辖,因此兴建东营农场,也列入五年计划的內容,正好有这样一批免费劳动力,那能不加以用呢
而在青州北城剩下的人口,无论是权贵平民还是包衣,在政治上一率平等,并全部按照土地改革的原则,该收的收、该分的分,并且全部纳入到华东政府的行政体系中,另外由
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乱(七)
接到行政院和军委的命令之后,罗岳立刻下令,对俘虏的八旗驻军进行甄别。其实现在也没空来详细的审问那些人是领导指挥叛乱的首脑人物,只能按官职来算。按照清廷的编制,青州驻防八旗的最高官员为副都统,下设4个协领,每协领又辖4个佐领,而佐领下是防御、骁骑校、笔贴式等,共计有官员48名,另外士兵又分为领催,前锋,马甲,步甲,箭手,炮手等职。
当然现在青州驻防八旗的编制不全,协领就只有1个,实际的官员只有32人,其中有27人都参加过这一次战斗,在战斗中阵亡了9人,剩下的18人都被定为指挥叛乱的首脑人物,当然首当其冲是文瑞和乌勒畚,而协领吴延年由于是主动献城投降,因此逃过了这一劫。
除此之外,在这一战中被俘虏的八旗士兵,加上在千沟庄一战中被俘的,共计有2818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共计有1万2千余人,不过在旧空里的东营农场的规模极大,最终发展成为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总面积79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结构,虽然现在才是刚刚开始建设,但目标却是一样,因此一万多人还是能够消化得了的。
另外在这一战中,阵亡的八旗士兵还有约2100余人,他们的家属也不能留在本地,都将迁移到济南去另行安排,这样一去一来,要迁走的人员共计超过了两万人,占到北城全部人口的二成以上,这还是不算他们的包衣家奴,虽然大多数士兵都是普通家庭,但生活条件尚好的人家也有不少,包衣家奴多达6000余人。不过这也几乎是将城里旗人中的富户都一网打尽,虽然绝大多数的富户不会从军参战,但却打发自己的子弟,甚致是包衣参战,因此自然要算连带的责任。这样一来,等于是将青州的旗人彻底打散了。
八旗军在青州城里抢到的财物,以及被俘虏的八旗驻军将领、士兵的家产当然是全部都充了公,仅获得的白银就多达60余万两,另外还有大量的粮食物资,牲畜等等,可以说是收获巨大。
而罗岳击败了八旗驻军,攻占进驻青州北城和青州主城之后,青州土改委员会的工作立刻就恢复了正常,而且得知北城己被人民军攻破,一些地主乡绅重新复避的希望也彻底破灭,又一次老实了下来,再加上经过了土改委员会的大力宣传之后,老百姓们又恢复了对穿越者的信心,土改工作也终于又都重新走上正轨。
另外行政院决定成立青州地方政府,也让刘成平十分高兴,因为青州地区的最高领导人自然是他了。这一下子由乡长晋升成了市长,刘成平的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几天以后,行政院抽调的人员到达千沟村,于是刘成平等人在人民军的保护下,来到青州城里,正式挂牌宣告成立青州市地方政府,由刘成平担任市长,然后迅速的接管了青州城里的行政事务,并且按照成立的政府部门,分派工作。
这一切都在青州知府冯汝骙的眼皮底下进行,但冯汝骙也只能干瞪眼,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人民军进驻青州之后,迅速的完全控制了青州的局势,城里所有的官吏、帮会都禁若寒蝉一般,谁都没有说句话,因此冯汝骙的命令连知府衙门都出不了。
而冯汝骙的心情颇为复杂,因为人民军进驻青州城以后,以严厉的手段连续抓捕了近百名趁乱滋事抢劫的地痞无懒、帮会成员,迅速的恢复了青州城里的日常秩序,而且人民军的军纪严明,进入青州城以后,并没有搔扰、劫掠居民的行为,和八旗驻军完全不同,也让青州城里的居民们也松了一口气,对人民军也有了一些好感。
但冯汝骙的心里却颇不是滋味,八旗驻军在青州城里肆掠抢劫的时候,自己根本就是束手无策,就连八旗驻军离城了,青州城中的混乱却是依旧如故,但人民军进城来不到一个时辰,就把青州城內的局势稳定了下,尽管冯汝骙对海外华人没有什么好惑,但也不得不承认,海外华人确实有两下子,只可惜他们不能真正为朝廷效力。
就在这时,淸廷的调令终于发到了青州,调冯汝骙改任大名府知府,而冯汝骙也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可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于是立刻吩咐家人收拾金银细软行李用俱等物,即日启程。而穿越者也没有为难冯汝骙,放他离开了青州,随后立即占据了青州知府衙门,作为青州市地方政府的办公、居住地点。
而就在华东政府改变计划,成立青州市地方政府的时候,在远离千里之外的北京城
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乱(八)
四位军机大臣刚准备动身进宫的时候,只听门外有人高叫道:“李总管到。”只见门帘一挑,李莲英捧着一大摞折本,走进了军机处內。
见了众军机大臣,李莲英先将折本在桌子上一放,给众人一一见礼,道:“各位大人,太后偶感风寒,不能理事,也不能接见大臣,今天就要搬到颐和园去养病,特命奴才将这些折本交给军机处,太后还说朝廷时一应大事皆由军机处协同皇上处置,拿定主意之后交到颐和园,由太后用印。”
众人听了,也不禁都是一怔,但心里马上就明白了,那有这么巧的事情,太后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病了,这分明就是不想和那些旗人权贵去扯皮弄筋,才不得己装病,而把光绪给推到前台来当挡箭牌。当然恐怕也有在这个敏感时候抽身事外,让你们去胡闹,等你们闹得不可收拾的时候,太后再出面来收拾残局。当初戊戌变法的时候,太后就玩过这一招,现在又故技重施。
不过现在可比不得戊戌年,朝廷刚刚经历了风雨飘摇才稳定下来,实在是经不起再折腾了,而把皇帝给推到前台来,但几位军机大臣们还是不敢对他寄于太大的期望。皇帝虽然在庚子年间的表现还算可观,甚致比太后还强些,但毕竟有甲午年和戊戌年的冲动在前,因此这个时候万一皇帝又冲动起来,硬要和海外华人翻脸,就算太后再出面,恐怕也难以收拾了。而太后留了最后用印这道防线,估计也是怕皇帝又冲动了。
庆亲王道:“李总管,不知皇上是怎么说的”
李莲英道:“皇上说了,请各位大人把这些折子先看一看,”说着指了指那一摞折本,“明儿一早都到文华殿见驾计议,可别迟了。”说完李莲英告辞而去。
虽然没有人动那一摞折本,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些折本里写的什么内容,只是不知道慈禧到底是什么态度,尽管慈禧在这个时候装病,显然是不想和海外华人撕破脸,但老佛爷到底是什么心思,谁也不敢说自己就能猜得准,因此明天进宫去见光绪又该怎么说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