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这个快六十岁的老家伙很聪明,也很懂得取舍,他宁肯什么职务都不要,只是单纯的帮助杨靖这个boss监控整个恶龙基金,然后时不时的为杨靖做一些补缺查漏的事情。
对于迈克.阿勒的这种选择,说实在的,杨靖真心非常欣赏。在现在这年代,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如此懂得进退取舍的人真的是很难得。
有迈克.阿勒为自己尽心尽力的监控整个恶龙基金,杨靖真的是很放心。如果他能够坚持这么做下去,杨靖真的是不介意过几年再给这个老家伙一些股份的。
当然,人无完人,迈克.阿勒别的方面都好,唯独在大战略方面的眼光还是有些欠缺。比如说刚才所商讨的有关于矿业布局的事情,迈克.阿勒就暴露出了他的短板。
当然,这也与目前全球矿业波澜诡异有着很大的关系,别说迈克.阿勒了,就算是把洛克菲勒家族的当家人找来,他恐怕也分析不出来当前全球矿业的情况。
杨靖要不是来自于未来,他更是白瞎。
不过正如迈克.阿勒所说的那样,目前全球的矿业公司,尤其是那些大型矿业公司都在积极的进行“瘦身”行动,伴随着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其实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陷入到了一个瓶颈之中。而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最基础物资之一的各大矿业公司,受到下游经济迟滞的巨大影响也是必然之中的事情。
现在各大矿业公司都在积极的瘦身,这一点其实做的非常正确。在经济紧缩的情况下,放弃大部分副业,而保留主业,同时努力的壮大主业,才是这些矿业公司应该做的事情。谁要是敢反着做,必然会被残酷的市场淘汰的。
发生在1984年的“石油七姐妹”之一的海湾石油公司被兼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赫赫有名的石油七姐妹之一,海湾石油公司当年在梅隆家族的控制下,那真的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威风不可一世。可就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梅隆家族没有看清楚一个矿业公司应该如何应对目前的经济情况,不仅不采取积极的瘦身行动,反而大举借贷增加一些没用的副业,结果导致了海湾石油公司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最终梅隆家族不得不将自家老祖宗一手创立的海湾石油公司卖给别人。
海湾石油公司的被兼并,也给其他矿业公司敲响了警钟,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号来的大型矿业公司都在积极的进行瘦身,甩开那些没有的包袱,精装前行,以保证主业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这种做法在现代这个年代是很正确的,但这种做法并不是长久的。
正如迈克.阿勒所说的,目前全球经济都陷入到停滞阶段,而作为全球经济最基本的原材料提供商的矿业公司,是受影响最大的。如果全球的经济一直这么停滞下去,那么这些矿业公司距离破产、倒闭也就不远了。错非这个星球上再次出现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才能解决目前这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事实也是如此,世界各大矿业公司在经过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期这将近十五年的瘦身之后,最终实在是瘦不下去了,然后就开始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并购热潮。
因为那些大矿业公司都看出来随着华夏的崛起,一个新兴的庞大市场正在迅速形成,而要想在这个新兴的庞大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在依靠单打独斗显然是不行的,这就需要这些矿业公司扩大自己的规模,迅速“增肥”之后才有那个能力和体力来抢占这个新兴的庞大市场。
于是乎,在九十年代末和新世纪初,全球矿业公司的并购热潮一浪接一浪,通过不断的兼并融合,先后出现了诸如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样的巨无霸矿业公司。
也就是说,促成世界各大矿业公司进行大兼并、大融合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华夏市场的崛起。只是现在的华夏市场还很弱小,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未来的华夏市场将会是多么的庞大。
但杨靖知道啊,正是因为杨靖知道未来的华夏市场有多么的恐怖,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布局。日后那些没事就通过提高矿石出口价格卡华夏脖子的各大矿业公司,现在就洗干净了脖子,等着老子去宠幸你们吧!
不过,现在距离矿业公司大兼并、大融合的时间点还远点,从现在算起,到矿业公司大兼并大融合时期,最起码还得有七八年的时间,现在动手显然不合时宜,可这并不能阻挡杨靖提前布局。
毕竟要想掌控那些大矿业公司的股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针对那些以后被大矿业公司并购的小矿业公司下手啊。一旦自己手里掌控着足够多的小矿业公司的股份,那么当日后大兼并大融合热潮来临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凭借着这些小矿业公司的股份,占据那些大矿业公司更多的股份,再加上从市场以及
第七零二章 姜是老的辣
“咦,你小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要在美国待两三个月的时间吗”看到儿子忽然回家,杨妈自然是最高兴的了,杨爸虽然没怎么说话,但杨靖也看得出来自己的老爸也很高兴。
“那边的事情办的比较顺利,所以就提前回来了。”
“回来就好,饿了吧想吃什么妈这就给你去做去。”贴着一脸面膜的老妈连面膜也不揭,一边说一边就走进了厨房。
“吃面呗,我想吃您做的面了。”俗话说得好,滚蛋饺子回家面,刚回家,杨靖就是不说,估计杨妈也会给他做面的。
听到儿子的要求,杨妈开始忙活了起来,“那以后还出去不”老妈一边忙活一边问道。
“好香......”杨靖夸张的呲哄了一下鼻子,“如果没有什么有必要的事情,我打算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不出去了。”
“嗯,这还差不多,从家里稳一稳,别没事就往外面跑......”杨妈一边说着,一边往碗里滴了一点香油,一股比刚才更香的味道立刻就冒了出来。“多从家陪陪格格,人家大老远的跟着你跑到燕京读博士,你三天两头的把格格扔在燕京像话吗媳妇是要用来哄的,像你这样的,连哄媳妇都不会,人家格格到时候不理你了,看你上哪儿去哭。”
杨靖嘿嘿的抓了几下头皮,没敢接老妈这话茬,只能转移话题说道:“妈,嘛时候能好啊,我这肚子已经抗议了。”
“活该,谁让你这个点儿回来,早回来两个小时能死啊”杨妈没好气的刺了儿子一句。
杨靖讪讪而笑,这都晚上九点多了,马上就要到睡觉的点了,他这个点忽然回来,正在做面膜的老妈心里当然有气了。
不过有气归有气,该做的杨妈还是很利索的就做好了,几分钟之后,一大海碗倒炝锅的清汤鸡蛋面就做好了。
杨妈做的这种倒炝锅的清汤鸡蛋面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倒炝锅,通常的倒炝锅是在汤品做好了之后,然后再把葱花用油炝锅,最后再把葱花倒入汤品,也是需要过一遍油的。
可是杨妈做的这种倒炝锅的清汤鸡蛋面却是不用过油的,水开了之后把面下锅,里面荷包俩鸡蛋在煮面的同时,在准备盛面的大碗中放入葱花和香菜,里面放一点味达美酱油,点一点醋和香油,等锅里的面煮好之后,连汤带面的直接就放入那个大碗。
热汤一冲葱花和香菜,那种香味儿顿时就全出来了。
面是白的,面汤中微微带有一些酱油的颜色,上面飘着嫩绿的葱花和香菜以及淡淡的香油油花,端的是色香味俱全。
杨妈这一手倒炝锅的清汤鸡蛋面是她小时候和杨靖外婆学的,而杨靖从小就跟着外婆和外公长大的,小时候自然没少吃这种倒炝锅的清汤鸡蛋面,所以现在杨靖最喜欢吃的面就是老妈或者外婆亲手做的这种倒炝锅的清汤鸡蛋面。
这种面虽然做起来很容易,但里面包含的全都是浓浓的亲情,每次吃这种面,杨靖总是觉得吃不够。
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吃着这一大碗面,杨妈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对于杨妈和杨爸来讲,儿子挣多少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的、身体健康的在一起......
第二天上午,杨靖一家三口就去了外公家,到了外公家的时候,外婆依旧在摸摸索索的做着针线活儿。在给外婆调理身体之前,外婆已经几乎做不了针线活了,可是当杨靖给外婆调理完身体之后,外婆又可以重新拿起针线做活了。
外婆这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爱好,没事的时候就是做一些针线活儿。就像外公家的被子、褥子、枕头等东西,都是外婆当年一针一线做起来的。杨靖表姊妹四个,除了最小的小表妹李依诺没赶上之外,杨靖、还有大表姐和大表妹,小时候穿的棉衣棉裤都是外婆给做出来的。
看到外孙子回来了,外婆乐呵呵的放下了针线,她老人家现在眼睛也好了,做针线的时候甚至都不用戴老花镜。
“小靖啊,什么时候回来的”外婆慈祥的微笑着问道。
“昨天晚上九点多到的家。姥姥,您身体还好吧没事别光在屋里坐着,出去多转转,晒晒太阳,和别的老太太显摆显摆您这身体啊。您瞧瞧您这身体,八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利索的和六十岁一样,这种好事儿您要是不和您那几个老姊妹显摆显摆,那不是有点锦衣夜行的感觉吗”
外婆被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轻轻的拍打了外孙子的肩膀两下,“你这小子啊,这是让姥姥出丑啊都八十多的人了,还显摆什么啊。”
“姥姥,这您就不对了。您现在的身体虽然是八十多岁了,可您应该保持十八岁的心态才对,这样等二十年后,我们才能给您和我姥爷一块做一百岁的寿诞啊。”
“哈哈,你这小家伙倒是会说。一百岁......行!到时候姥姥和姥爷就等着你给我们过一百岁呢。”
把外婆逗开心了,一家人都跟着高兴,杨靖问道:
第七零三章 铁哥们
游子归家的高兴在老李家和老杨家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毕竟这些年杨靖不是上大学就是在英国留学读书,哪怕是毕业后回国,他同样是东窜西颠的不着家。所以,不管是外婆外公还是杨爸杨妈,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中午在外婆家吃了一顿团圆饭,就算是给杨靖接风了。
下午杨靖就没有再陪外公外婆,而是跟老舅来到了一家茶馆,爷儿俩商讨了一下有关于买下国棉厂自己做的事情。
自从年前老舅想要把国棉厂买下来自己做之后,这几个月老舅一直在忙活这件事。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大型的国营企业,虽然现在已经濒临倒闭的局面,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想完全把这家厂子买下来自己来做,这里面的事情还非常多的。
不过老舅是一个很有韧性也非常执着的人,既然认准了要干这件事,那么他就会投入所有的精力去做这件事。
经过这几个月的忙活,这件事已经有了很大的眉目,最起码老舅在咨询了很多老同学之后,他的这些老同学都对他想要买下国棉厂自己做还是持赞同意见的,尤其是那好几个之前一直在国棉厂做保全工的同学,更是非常支持老舅自己来做这家厂子。
所以老舅对于这件事就更上心了。
只不过要想真正的把这件事完全确定下来,这几个月的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老舅必须要制定一个相当严谨的计划之后,才会真正的动手操作购买国棉厂的这件事。
这次爷儿俩凑一块喝茶聊天,主要就是老舅给杨靖说一下这段日子他跑这件事的一些成果。
对于老舅,杨靖自然是百分之百的支持,只要老舅愿意去做这件事,那么自己这个当外甥的,说什么也要让老舅把这件事做成。哪怕就是用钱使劲砸,也得把这件事砸成了。
相比于老舅的魄力,远在闵省的二堂哥杨楠可就差远了。
原本过年的时候杨靖给杨楠提及的那件事,杨楠在考虑了很久之后还是婉拒了,这让杨靖多少有点失望。不过人各有志,或许二哥就是不愿意改行呢。
只不过二哥的这个选择,让杨靖真的是有点无奈了。在自己完全接手恶龙基金之前,是真的无法给二哥帮什么忙了。不过一旦恶龙基金完全的接手之后,帮助二哥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件事还得等一段时间才成。
至于大哥杨涛那里,事情倒是很顺利,现在大哥杨涛已经成为了杨书记身边的大秘了,而且杨书记很满意。
这就够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有些事强求也强求不来的。
和老舅从茶馆出来的时候,杨靖意外的碰到了两个高中时期的好哥们。这几年杨靖的模样没怎么变,可是那俩好哥们变化可是不少,身材最起码粗了一圈。
这俩好哥们都是杨靖高中时期的同班同学,一个叫王哲,另外一个叫刘成。王哲当初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和杨靖住在一个楼上,两人初中在一个学校,高中又是在一个班,所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每天上下学杨靖几乎都是和王哲一块走的。
王哲他爸和杨爸一样,都是水电十三局的职工,不过后来十三局总部搬到了津门,身为局办公室主任的王爸自然要跟着去津门,于是王哲一家人就搬到了津门。
至于刘成,则是班里的体育委员,为人很大方,在班里的人缘很不错,高二分文理科之后,刘成和王哲以及杨靖一样,都选择了理科,于是三个人在分班后继续在同一个班。
不过刘成在高二之后就成为了杨靖的同桌,一直到大学毕业。
可以说,他们俩是杨靖在高中时期关系最好的同学了,也是最铁的哥们。
只是高中毕业后,王哲去了蜀都读大学,而刘成则去了泉城读大学,杨靖则去了金陵,当时关系最好的三个好哥们,立刻就天各一方,只有在过年或者放暑假的时候,哥儿仨还有其他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才会凑到一块聚一聚。
但杨靖大学毕业后去了伦敦,这一走就是两年,回国后又一直东窜西颠的,所以他和刘成王哲他们已经有三年多没联系了。
这次忽然碰到一起,三个人自然是欢喜异常。
“我说杨子,你小子到底是咋回事从英国留学回不来也就算了,怎么回来了也不和哥儿几个联系一下莫非你小子把哥儿几个给忘了”
“是啊,年前还想联系你,结果给你打手机,竟然提示是空号,哥儿几个还以为你被拐到索马里当海盗去了呢!”
一见面,杨靖的胸脯和肩膀自然是遭了秧,胸口被王哲锤,肩膀被刘成拍。一番捶打下来,杨靖就觉得自己的肩膀和胸口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这俩家伙,纯粹就是在报复。
“哎呦喂,两位哥哥,实在是对不住了啊。我以前的手机号早在去英国留学的时候就停了,回国后又办了一个新的号码,可是你们的号码都存在老手机上了,老手机让我妈不知道给扔哪儿去了,等我想找你们的号码呢,结果一个都找不到了,所以也一直没有联系上你们。这事儿我兄弟我做的不对,一会儿我做东,咱们哥儿几个聚一聚怎么样”
老舅在旁边看到这一切,笑呵呵的说道:“小靖,你和你的同学聊吧,我先回去
第七零四章 求字
对于杨靖提出来的这个说法,王哲和刘成自然是高举双手欢迎。
本身今天刘成就是请假出来开车拉着王哲到处跑的,结果事儿没办成,刘成也是有点失望。毕竟老哥们没有把事儿办好,他身为陪同,而且还是天衢的地头蛇,他也觉得自己的脸上不好看。
不过这也真的是没办法,王哲是来求字的,不是来采购的,人家大师不愿意给他写字,别说王哲和刘成了,就算是王哲他们那个领导亲自来了恐怕也是一点辙都没有。
不过能够偶遇到好几年没见的杨靖,他们俩的心情顿时就好转了过来。
杨靖抬手看了看腕表说道:“现在才下午四点,咱们晚上六点吃饭,还有俩小时,不行咱们就找个地方坐坐喝点茶,聊聊天然后到点在去饭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