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这丫头在大学里干的最轰动的一件事就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把分院院长给怼得说不出话来......
格格给杨靖也提起过很多次,说在她们寝室,贺蕊才是扛把子。寝室谁受委屈了,必然是这丫头站出来为寝室的姊妹找回面子。
这一点,杨靖是深有体会。
当年因为丈母娘的缘故,杨靖咬着牙疏远了格格,结果那段日子差点没被这丫头给骂成狗。那段日子,杨靖见了这丫头就躲着走。没办法,本身这事儿就是杨靖自己做的亏心,他总不能因为贺蕊给格格出气而和一个女孩子较真吧
那真的会让人笑话死的。
不过这丫头有一点好处就是,只要她明白了事情的对错,她就绝对不会再计较那件事。
就好像现在,她知道了杨靖和闺蜜和好如初,甚至都订婚了,她自然也就不会再特意的针对杨靖了。
“我说你们俩困不困要是困的话,上我屋里休息一下,现在距离吃早饭的时间还早着呢。”
格格摇头说道:“我们可不困,在船上睡了七个小时了。”说着,格格抬头看着依旧在天边晃悠的太阳,苦恼的晃了晃脑袋,“这鬼地方真是折腾人,只要睡醒了就甭想再睡个回笼觉。”
贺蕊撇了撇嘴,“慢慢来,别着急,等你习惯了就好了。不过等你习惯了这里的太阳之后,等你回国之后又得适应有月亮和黑天的日子,那才叫难受呢。”
说着,贺蕊用手瞧瞧的戳了戳格格的腰,低声问道:“你和杨靖睡一块去了”
格格脸上一红,偷偷的看了看正在四处观赏的杨靖,微微的“嗯”了一声,随即又小声的解释道:“我们都订婚了啊......”
贺蕊脸上露出了一副嫌弃的表情,“你这丫头,彻底堕落了啊......”
格格不依不饶,顿时间,两个闺蜜又折腾到一块去了。
杨靖则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
这里和南边不远处的朗伊尔城差不多,海边陆地上的冰雪已经完全消融了,北极苔原在努力的绽放着绿色;黑顶红嘴白身子的北极燕鸥正在忙着给刚刚孵化不久的雏鸟喂食;白颊黑雁成群结队游弋在湖中;而金眶鸻则安安静静地卧在苔藓地毯中孵蛋,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嘈杂的鸣叫;在远处,北极熊的身影若隐若现,它们正在忙着补充体内的脂肪,以对抗即将到来的残酷冬季;在更远处,还有更雄伟的冰川深入到了康斯峡湾中,隐约间甚至还能听到断裂的冰川坠入大海时产生的巨大的声浪......
哪怕是在北极圈内,在这个温暖的夏季,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
据说,北半球有六分之一的鸟类在北极区域繁衍后代,这里也不知道有多少种候鸟。
本来杨靖以为在阿勒特没有了永久性居住人口之外,这里就是目前人类最北端的永久性定居点,那么这里一定会很荒凉的,毕竟他可是亲眼看到了阿勒特的荒凉和孤寂。
但走在码头上,杨靖才发现自己错的有些离谱。
在码头的周围,竟然停靠着大量的游艇和摩托艇,峡湾中也有不少的私人游艇在穿梭,甚至还有很多人开着海钓艇在这里垂钓。
那边姊妹俩打闹够了,贺蕊似乎是看出了杨靖的震惊,就笑着解释道:“可别小看这里,这里虽然常住人口很少,但每年的夏季,这里都能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还有来自于挪威本土的人来这里度假,夏季的新奥勒松还是非常热闹的。”
“我怎么觉得这里比南边的朗伊尔城还热闹呢。”杨靖感慨道。
走出了码头没多远,杨靖和格格就看到了一个指示牌,凑近了观看,这才知道这是新奥勒松的介绍牌。这个牌子是用挪威文、英文和德文三种文字写的,介绍了新奥勒松的大体情况。
从这里向营区看去,三四十幢建筑物零零散散的分散在营区中,和之前在努克、朗伊尔城见到的建筑物一样,这里的建筑物都粉刷着五颜六色的颜色。
营区内没有水泥和柏油公路,这里全都是砾石路,因为砂石路不滑,冬天行走安全。附近不时有挖土机等大型机械从身边驶过,还有穿短裤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奔驰。虽是冰天雪地,许多西方人并不介意,他们随遇而安,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
格格裹着羽绒服看的啧啧称奇,一旁的贺蕊则不屑的说道:“这群老外也是脑子有毛病,你说他们冷呢还是热呢你要说冷吧,他们穿着短裤。可你要说他们热吧,他们上身又套着羽绒服,简直就是不可理喻。有本事你们光着腚在这里跑两圈,老娘保证给你们鼓掌!”
彪悍的女汉子不需要解释,对于女汉子这种程度的吐槽,杨靖和格格只能是报以微笑。
在距离这个指示牌的不远处,一个废弃的火车头拉着五节歪歪扭扭的车厢引起了杨靖和格格的注意。
“这是王湾公司剩下的纪念品。”格格领着二人凑近了那半列废弃的
第四五五章 凶悍的鸟儿
杨靖也没有想到贺蕊对这种鸟会有这么过激的反应,不过还没等他询问具体的原因,眼前出现的一幕就让杨靖和格格彻底闭上了嘴。
确切的说,眼前的这一幕是两出戏。
第一出戏是一个大冷天傻比呵呵的穿着一条短裤,上身捂着一件厚兜帽衫的骑单车的年轻人。这家伙估计是没有看到正在路边苔原上喂幼鸟的北极燕鸥,结果就这么直接冲了过去,虽然没有压到北极燕鸥,但却是把好几只北极燕鸥给惊了起来。
然后这几只被惊起来来的也不知道是鸟爸爸还是鸟妈妈的成鸟,立刻就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了一圈之后,立刻就认定了罪魁祸首,然后在杨靖和格格的注视下,这几只鸟就好像二战时期德国人制造的那种著名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一样,脑袋冲下,双翼展开保持平衡,对着那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的脑袋就冲了下去。
“我靠,那个家伙的脑浆子会不会被这些鸟儿啄出来”格格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竟然罕见的爆出了粗口。
这几只北欧燕鸥好歹也是身长接近半米的鸟了,这么俯冲下来,不管是力量还是速度,都是那个年轻人所无法抵挡的。仅仅两只鸟儿,就让那个年轻人狠狠地从车子上摔了下来,可即便是如此,那些鸟儿依然没有放弃对这个年轻人的攻击。
几只鸟儿灵巧的围着这个倒在地上的年轻人“狂轰乱炸”,啄的那个年轻人鬼哭狼嚎。幸亏那家伙穿着一件挺厚实的兜帽衫,他把兜帽往脑袋上一套,双手护住面部,一边在地上翻滚,一边大声的求救。
格格他们是距离这个年轻人最近的人,贺蕊最先动手。之间她从地上捡起了几块石头,迅速的跑到那个年轻人的跟前,把那些石头扔了出去,然后嘴里大声的吆喝着吓唬那些鸟儿。
一看这个,杨靖和格格也跟着冲了上去,杨靖更是直接脱下了身上的羽绒服,挥舞着冲向了那些北极燕鸥。
或许是杨靖他们的加入让北极燕鸥感到了害怕,这几只鸟在空中转了两个圈,就飞走了。
那个年轻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嘴里不断的骂着“谢特”、“爱死后”、“法克”之类英语国骂,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
站起来之后杨靖这才惊恐的发现,这个小伙子已经是血流满面了。
此时,从远处跑过来的人也看到了小伙子的这个情况,其中一个像是医生的人立刻跑到了这个小伙子的跟前,从随身携带的医疗箱中拿出了酒精棉球之类的东西,开始给这个小伙子止血。
贺蕊带着格格和杨靖悄悄地离开了现场,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下知道这些家伙的厉害了吧”
格格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杨靖指着一个方向说道:“这些鸟儿的胆子还真大,攻击落单的行人也就罢了,怎么它们还敢攻击北极熊”
格格和贺蕊顺着杨靖所指的方向看过去,格格就看到了今天的第二出戏。
这出戏的主角依然是北极燕鸥,但另外一位主角就不是人类了,而是这片土地的统治者北极熊。
虽然离得有点远,但今天天气晴好,杨靖和格格都不是近视眼,所以能看到那边的那出戏。
只见七八只北极燕鸥起起伏伏的,还时不时的发出一阵鸣叫声,对着一头抱着脑袋悠然自得在地上啃食某种东西的北极熊展开了不要命的进攻。
格格一见这情形,真的是震惊了,“这帮家伙真的是不要命了,连北极熊都敢啄”
贺蕊在一旁冷笑道:“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那头北极熊肯定是饿极了,又恰好寻找到了北极燕鸥的窝,于是这头北极熊就把那些北极燕鸥的老窝给掀了,吃掉了北极燕鸥窝里还没有孵化的鸟蛋。这些北极燕鸥肯定不干了,所以它们才会对北极熊大打出手的。”
“那这头北极熊会不会抓住北极燕鸥”格格担心的问道。
贺蕊摇了摇头,“放心吧,北极熊是不会吃亏的,不过那些燕鸥肯定是吃大亏了,但北极熊想要抓住那些北极燕鸥还是不太可能的。北极熊皮厚肉糙的,根本就不怕北极燕鸥的攻击。等那些北极燕鸥发泄完了,自然就会离开北极熊的。这种情形我这几个月以来见得多了。”
虽然知道贺蕊说的没错,不过还是被北极燕鸥这种不怕死的行为给震了一下。
这些家伙看起来挺漂亮的,但还就真如贺蕊所说的那样,悍不畏死,真不是什么好鸟。
三人继续向前慢慢走着,贺蕊指着峡湾中漂浮的一些水鸟说道:“看到那些白颊黑雁了吗相比于北极燕鸥,我更喜欢这些鸟儿。”
“这就是白颊黑雁”尽管隔得有些远,可格格还是举目望去。
“嗯,这就是斯瓦尔巴特夏季最常见的鸭科黑雁,这种鸟儿属冷水性海洋鸟类,比北极燕鸥的脾气温和多了,也挺漂亮,多是成群结队地行动。它们倒不畏惧人类,也不挑食,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叶、茎等为食,也吃根和植物种子,冬季有时还吃麦苗等农作物的幼苗。迁徙时常集成大群,白天飞翔,傍晚降落到湖泊等水域休息和觅食,唯一的缺点是常常发出高叫声,挺嘈杂的。”
第四五六章 理解万岁
黄河站是华夏在北极圈之内设立的唯一一个极地科考站,也是华夏继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不过要说起黄河站来,还就真颇有一番曲折。
事实上,黄河站之所以能够在斯瓦尔巴特群岛的新奥勒松建设起来,必须要感谢国内的高登义教授。
其实,斯瓦尔巴特群岛这个名字在1991年之前对于华夏人还是非常陌生的,或者说,华夏人把这个华夏原本也应该拥有主权的地方遗忘了整整六十六年的时间。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发现了斯瓦尔巴特群岛,这个拥有着众多鲸鱼和海象的群岛就开始进入到世人的视线。
到了1858年,芬兰人在这个群岛上发现了大量的煤矿资源以及其他矿产资源,这个群岛立刻就引起了欧洲许多国家的觊觎。众多欧洲国家的人开始进入到这个群岛,挪威人、俄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瑞典人、丹麦人,等等等等。但人口数量最多的还是俄国人和挪威人。
这些人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先是捕猎鲸鱼、海象、海豹,然后慢慢的开始挖掘岛上的矿产资源,并逐渐的形成了一个个的移民城镇。包括朗伊尔城、巴伦支堡、斯韦阿格呂瓦、新奥勒松以及前苏联建造的、到现在已经完全撤空的死寂小城普拉米登,都是那些欧洲移民当初在斯瓦尔巴特群岛上建立起来的居住地。
若从人口数量及实际行政管辖的角度来看,挪威和俄国所占的分量似乎更重一些。但是挪威毕竟国力有限,俄国当时又正处于革命与内战时期,无暇西顾。这对于不愿意放弃斯瓦尔巴群岛利益的欧美列强来说无疑是个最好的历史时机。于是各国急忙展开穿梭外交,你来我往,讨价还价,运用许多的“主义”与“原则”,经过无数个回合,终于达成了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条件。
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即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华夏、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条约的协约国。
该条约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也就是是说,作为该条约的缔约国,华夏在1925年就已经在欧洲取得了一块飞地,华夏人完全有权力随意进出斯瓦尔巴特群岛,同时也有权力在那里修建自己的前哨基地。
但可惜的是,这个条约被遗忘了。新华夏建国之后,并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个对华夏极为有利的条约。
一直到了1991年,高登义教授应邀去挪威进行极地科考行动,并在挪威卑尔根大学的y?叶新教授赠送的《北极指南》中看到了《斯瓦尔巴条约》的英文版。
后来,当高登义教授把《斯瓦尔巴条约》带回国之后,华夏这才知道自己的国家竟然在北欧还拥有这么一块飞地。最终,华夏凭借着这份条约,于2004年在新奥勒松建立起了黄河站。
也就是眼前这座原本由王湾公司的矿工居住的宿舍楼改建而成的极地科考站。
这座楼是新奥勒松少有的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起来的建筑物,这座楼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建造起来之后是给王湾公司的矿工们当宿舍用的。后来华夏和王湾公司签署了租赁协议,才把这幢楼改建成为了黄河站。
所以这幢楼并没有什么气派的大门,如果不是门前面蹲着两座汉白玉的狮子,杨靖和格格真的是很难相信这就是黄河站的大门——大门仅仅是一扇单门,和普通居民家中的门没啥区别。
在贺蕊的带领下,杨靖和格格刚要推门而入,大门就被打开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打着哈欠皱着眉头走了出来。
贺蕊看到这个年轻人就问道:“赵斌,你这副表情的,莫不是又被李站长给尅了”
赵斌无奈的双手一摊说道:“贺姐,你就别调.戏俺了......唉贺姐,这两位是国内来的游客”
“嗯,我的大学同学,正好路过这里,就过来参观一下。”
“欢迎你们来到黄河站。”小伙子只是客气了一下,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然后就对贺蕊说道:“贺姐,我就失陪了,我得赶紧把这份资料送到山上的实验室去对比一下,要不李站长又该尅我了。”说着,小伙子客气的对杨靖和格格摆了摆手,就匆匆的走了出去。
格格纳闷的说道:“这伙计似乎不太欢迎我们啊我们好歹也是从国内来的吧,在这么远的地方见面,这伙计怎么一点都不激动”
贺蕊笑道:“哈哈,吃瘪了吧四丫头,我给你说啊,不是赵斌不欢迎你们,也不是他见了国内老乡不激动,主要是自从入夏以来,每天都有来自国内的游客来到这里,最多的时候我们黄河站一天要接待三波来自于国内的游客,我们现在早就对国内来客麻木了。”
杨靖
第四五七章 海上闹剧
早饭贺蕊是跟着杨靖和格格一起在蓝鲸号上吃的,当贺蕊吃着油条、小笼包,喝着稠糊糊的豆浆时,都感动的快落下泪来了。
用这丫头的话来讲,老娘已经快四个月没吃过油条豆浆和小笼包了......
蓝鲸号上原本配备有三名厨师,不过这三名厨师都是做西餐的,在波士顿,林丹又找了一名中餐大厨,以一个月两万美子的薪水把这位四十多岁的中餐大厨给请到了船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