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第四二零章 蓝鲸号
杨靖和格格的订婚仪式定在了阴历的五月初八,阳历的六月二十一日这一天,这一天同样是夏至节气。
杨靖和格格在丽江、大理浪了一个星期,回到春城之后,就和格格的母亲方茵一块乘坐飞机飞回了金陵。
格格的父亲白正强在经过了那一天的调理之后,现在整个人都重新焕发了青春,年轻二十岁绝对不是瞎说的,现在五十岁的白正强,在精力上比那些三十岁左右的小年轻还要旺盛。至于身体更是没的说,这让一些熟悉这位市长大人的工作人员都啧啧称奇。
不过白正强是暂时无法和他们三个一起返回金陵,他要到二十号那天晚上乘坐晚上的航班返回金陵。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一把手,他实在是太忙了。
订婚仪式确定是在金陵举办,所以杨靖在把方茵和格格这母女俩送到金陵之后,就乘坐高铁返回了天衢。他要到过完端午小长假之后,再陪同父母一块来到金陵。
订婚不同于结婚,而且格格父母也已经确定了订婚不大办,所以只是两家最亲近的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在吃饭的过程中把各种该走的程序走一下,就算是完成了订婚仪式。
所以这一天订婚的时候,来的人除了杨靖和格格这两位主角之外,其他的人并不多,只有双方的父母以及格格的阿婆还有方茹和刘振涛。本来杨靖的外公外婆也想跟着过来呢,但考虑到他们的岁数实在是太大了,金陵的天气又热,怕他们老两口受不了,就没让他们跟来。
格格的舅舅方进在外地担任一把手,他两口子也没有时间回来。
不过这只是订婚,不是结婚,他们来不来的也无所谓了。
两家子九口人在一家私人会所吃的订婚宴,格格的母亲就是这家高档私人会所幕后的老板。自家老板的女儿订婚,会所自然施展了十八般的武艺,各个方面都安排的极为周到。
订婚的彩礼钱并不多,杨爸杨妈给了白家一百万零一块钱,意思就是格格是一个百万挑一的好姑娘、好儿媳。
其实钱不钱的对于两家来讲都不算什么了,方茵是百创投资的老总,身家几百亿,家里绝对不差钱。杨靖虽然刚起步,可他现在的身家要是换成国币的话,也达到了上百亿。
而且杨靖订婚的时候送给格格的那一套首饰,别说常人了,就算是方茵这个当丈母娘的看了都心动不已。
超过二十克拉的粉钻钻戒+无色大钻项链+克什米尔蓝宝石项链+鸽血红红宝石胸针,光是这四样首饰加起来的价值就好几个亿。最关键的是,这么极品的宝石,你就是有钱都买不到啊!
这样的女婿,说个毫不夸张的话,绝对是打着灯笼难寻。
对此,不管是方茵还是白正强,都很满意。
未来的泰山泰水都满意了,订婚这件事就算是没有什么障碍了。再加上私人会所做的饭菜确实精致可口,一顿订婚宴就这么顺顺利利的通过了。
从今天起,杨靖就是白玉格格的未婚夫,白玉格格就是杨靖的未婚妻!
要真是说起来,两个人从五年前能够走到现在,也真是不容易。中间经历了种种的不如意,但最终终于是走到了一起,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虽然现在两人之间还差着最后那一道手续没走,可到了这种地步,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两个人再次分开了。
至于未来的道路,就是两个人携手共进,共同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无论是杨爸杨妈,还是白爸白妈,都对小两口非常满意。至于格格的阿婆,更是乐得老脸都开了花。杨靖的本领这位睿智的老人可全都了解,她老人家当然明白自己的外孙女跟着这么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人绝对是一种幸福。
只要孩子幸福,那就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订婚之后,杨靖和格格就商量着去美国。现在已经是六月底了,是时候展开去北极地区探寻一下那张海盗遗留的航海图上到底藏着什么东西了。另外,这个季节也是去寻找俄国末代沙皇宝藏的好时期。
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北极地区,一年之中也就是只有那么两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去,过了这个时间窗口,要想再去那种地方就真的不合适了。
别说冬季了,就算是秋季的北极,也是足以要人命的——北极和南极一样,没有四季之分,只暖季和寒季之分,北半球秋季的时候,北极就已经进入到可以要人命的寒季了。
去这两个地方,是杨靖和格格早就商量好的事情了。对于这种传说中的寻宝行动,格格也是非常感兴趣。估计这世界上除了傻子之外,没有人不会对这种寻宝行动无动于衷。
正好两个人刚刚订完婚,用杨靖的话来讲,那就一块来个订婚蜜月旅行呗。
两个人都订婚了,格格手上都戴上了硕大的粉钻钻戒,因此对于小两口要出去旅行的事情,双方父母倒是没有阻拦,也没有特意叮嘱什么,就算是万一搞出了人命,大不了奉子结婚呗,反正两个人之间的名义已经定下来了。
就这样,杨靖和格格在订婚之后的第三天,就从沪海登上了前往旧金山的航班。
这趟航班是从沪海国际机场直飞美国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的航班,晚上九点多上飞机,在飞机的头等舱睡上一大觉,凌晨六点左右抵达波士顿,下飞机之后甚至连时差都不用倒。
当然,这一趟飞过去之后,两个人的生命中又会多一天......
之所以没有在旧金山停留而是直飞波士顿,就是因为林丹租赁的那艘船母港在波士顿。
要想去北极地区寻宝,就必须要寻找一艘足够给力的船只才可以。上
第四二一章 雪中送炭
杨靖和格格到来之后,那个私营极地科考组织的负责人大卫.帕特尔和这艘蓝鲸号的船长安德烈.米拉基诺夫立刻就现身港口,和杨靖这个大金主进行了会晤。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像英格拉姆这样的私营极地科考组织有很多。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和华夏不一样,在华夏,南极、北极的科考活动,往往都是国家的力量。但在这些发达国家,绝大部分的科考活动都是私营的,这些私营的科考组织以接受政府部门、各大院校甚至是其他私人组织的委托来盈利,当然,他们在完成别人委托的同时,也可以展开自己的科考任务,把一些成果卖给一些感兴趣的人或者组织。
在上世纪,极地科考还是一个非常冷门的行业,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但随着人们对于两极的越来越重视,这个行业的竞争是越来越厉害。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了众多私营极地科考组织,这就让这个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一种极为残酷的境界。
就好像英格拉姆,是一个立足于北美的私营极地科考组织,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北美各大院校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但可惜的是,这家已经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私营极地科考组织,在越来越多的后辈携带大量资金出现在这个行业之后,它的竞争力就变得越来越薄弱。
为此,当时英格拉姆的合伙人们在十多年前耗资1.4亿美元,打造了这艘格拉汉姆蓝鲸号,试图依托这艘在当时最为先进的极地科考船来摆脱窘境。
当蓝鲸号下水的时候,确实是在业内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轰动,英格拉姆也凭借着先进的蓝鲸号得到了不少的订单。但可惜的是,极地科考能否出成果,并不是仅仅依靠着先进的极地科考船,更多的还要看科考人员的能力。
很显然,在这方面,英格拉姆并不比其他那些顶级极地科考组织强,相反,在某些方面他们还处在弱势。
就这样,英格拉姆虽然增添了一艘极为先进的蓝鲸号,但实际业务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还因为蓝鲸号那巨大的维护资金,让英格拉姆愈发的困难。要不是英格拉姆背后的大股东也算是一个有钱人,还能咬牙坚持,说不定这个挺出名的极地科考组织就会彻底散伙了。
去年的冬天,英格拉姆接到了一份来自于美国能源部的委托,委托他们在南极对几种矿产的分部做一个详细的调查。这个任务能源部仅仅给出了358万美元的预算资金,但这个任务却要持续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几乎横跨了南极的整个暖季。
任务并不复杂,但这么长时间的时间跨度,给的钱只有这么一点儿,英格拉姆接下这个单子最多也就是保证能不赔钱。不过即便是这样,英格拉姆也只能捏着鼻子接下这个单子。
没办法,你不接,有的是人在后面排着队接这个单子呢。
幸好在这个任务出发之前,英格拉姆又接到了一份委托,那就是为位于罗斯冰架沿岸的美国极地科考站迈克欧多站运送一批补给物资。
这个额外的任务让这趟南极之行多少有了一些盈利,但天算不如人算,就在蓝鲸号刚刚给迈克欧多站运送完补给,然后准备开始进行矿产资源调查的时候,蓝鲸号很不幸的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
强大的寒流让罗斯冰架的海冰迅速的扩大并增厚,最终竟然硬生生的把蓝鲸号困在了罗斯冰架之中,进退不得。而最严重的的是,蓝鲸号在试图强行破冰离开罗斯海域的时候,右舷船体竟然受损,虽然船体并没有破裂,可要想再之行强行破冰的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不仅如此,被困在罗斯冰架之中的蓝鲸号不得不向外发出了求救信号,一艘来自于德国的南极科考船最终耗费了十二天的救出了蓝鲸号。
虽然被救出,可算上被困的时间,蓝鲸号在罗斯海足足耽搁了二十多天,而且船体受损,需要回港修理。这下子连美国能源部交待的任务都无法了。
没办法,在经过美国能源部的同意之后,英格拉姆只得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另外一艘来自美国的极地科考船。然后蓝鲸号拖着受损的船体以很缓慢的速度回到了波士顿。
这趟南极之行不仅没有完成美国能源部委托的任务,还让蓝鲸号的船体受了伤,当然,人家德国人救你也不是白救的,为了把蓝鲸号救出罗斯冰架,英格拉姆付给了德国人高达145万美元的报酬;至于没有完成能源部的委托,英格拉姆还需要支付给能源部高达八十万美元的违约金......
可以说,去年的南极之行就是一场灾难,用华夏的一句老俗语来讲,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原本期待着能够赚取一笔资金的英格拉姆,在那次南极之行中,一共倒贴进去了高达四百多万美元的费用,再算上后来修船的费用,
第四二二章 补给
在安德烈.米拉基诺夫的带领下,一行人登上了这艘巨大的万吨极地科考船上。
在下面看这艘船,就觉得这艘船已经够大的了,可是当真的登上了这艘船,他们这才意识到这艘船要远远比看到的更大。
这是一艘科考船,而且是极地科考破冰船,所以船上有很多个头巨大的工具,比如说那两架具有二百吨吊力的吊车。
看到杨靖和格格都在关注那两个平放下来的吊车,安德烈.米拉基诺夫解释道:“这两具吊具是我们船上最大的设备,也是起重能力最强的设备。有这两具吊具在,很多沉重的科考设备就可以轻松的装船、下船。同时这两具吊具也具有破冰能力,在特殊情况下,这两具吊具可以延伸其吊臂至船头之前,然后用钢制的破冰锤协助船体来共同破冰,是极地科考船上必不可少的装备。”
与他的口音一样,这位刚刚当上蓝鲸号船长的大汉是一个俄罗斯移民,在移民之前,他就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造船厂工作,拥有非常丰富的造船经验,当然,对于船只的了解也远比一般的船长或者轮机长更厉害。
这艘船的布局是船头船尾有船舱,中间部位是甲板的那种布局,这两具巨大的吊具就安装在船体中间的甲板上。在这两具吊具中间的甲板上,则安放着六个集装箱。
“这些集装箱在进入到极地海域之后,就会成为天然的冰箱,一些补给物资可以直接放在这些集装箱中,为下面的船舱节省出大量的空间。”
安德烈.米拉基诺夫一边解说,一边领头向着船头位置的舱室走去。
不同于普通远洋货轮的甲板舱位于船体的后面,这种极地科考船拥有两座甲板舱,在船体前方甲板的上面,是五层高的甲板舱,最顶层的舱室就是驾驶舱,这里也是全船最高的位置,平时船长和驾驶员都是在这里驾驶这艘远洋巨轮的。
在驾驶舱的下面,就是一些实验室以及科考人员居住的舱室,一些主要的船员也会在船头的甲板舱居住。
在船尾也有甲板舱,这个甲板舱只有三层高,里面主要是操舵室、直升机停放舱以及轮机工的居住舱室,当然,在船尾甲板舱的下方,就是整艘船的心脏——发动机。
至于船尾甲板舱的更后面,也就是直升机停放舱的外面,则是一个直升机停机坪。
蓝鲸号上配备有一架奥古斯塔aw109轻型直升机,这是一款极为成熟的直升机,在经过适当的改造之后,即便是在南极都能航行。
在甲板舱之下,就是货仓了。巨大的货仓可以携带海量的物资。因为极地科考船不仅仅担负着极地科考的任务,往往还担负着为极地科考站运送补给物资的任务,所以极地科考船的排水量往往都不小,这样出动一次就可以为极地科考站带去足够的补给物资。
不过当杨靖他们进入到货仓的时候,货舱中除了一些诸如雪地摩托也雪地车之类的装备之外,其他存放补给的位置都是空空如也。
“林先生,我们无法确定这次去北极海域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您需要什么样的物资装备,所以就没有进行补给。当然,如果您能够确定您需要的补给物资以及额外的装备的话,我们可以在两天之内完成这次出航所需要的补给物资。从淡水到食物、药品再到您需要的额外的装备,我们都可以在两天之内补给完成。”
听到安德烈的解释,杨靖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人家安德烈船长说的已经很明白了,一个是咱不知道您需要什么补给以及携带什么样的额外装备,所以无法进行补给。二来就是,您是租船的,按照租赁协议,这补给还有油料什么的,都得您来出钱啊。您要是不给钱,咱怎么给您补给呢
杨靖点了点头,扭头对林丹说道:“今天你和安德烈船长商量一下,看看需要什么补给物资,嗯,我指的是普通的补给物资。我们要去极地海域还有北极地区的陆地,一些普通的补给物资安德烈船长最清楚。至于特殊的补给物资,你和克里斯他们商量着来吧。”
林丹点头表示明白。普通补给物资很简单,无非就是淡水、油料、食物、药品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能够满足日常所用和展开科考时所用的的物资都属于普通物资。至于特殊物资,那就更不用说了,枪支弹药、一些高精端的军用品,这都属于特殊补给物资。
安德烈船长用不上这些特殊物资,但克里斯他们肯定是能用得上。
他们这次去北极地区不是单纯的游玩,他们是要去寻宝的,鬼知道会遇到什么突发事件,所以必要的枪支弹药还是必须要准备的。
不过这些东西都不用杨靖操心,克里斯他们才是行家,他们需要什么东西,杨靖只需要掏钱就ok了。
在船上转悠了一圈,不管是杨靖还是格格都非常满意。这艘船虽然不如那些大富豪花费巨资打造的超级游艇那么奢华,但也相当不错了,比起一般的远洋货轮要舒服多了,即便是不能和最顶级的邮轮相比,但也绝对差不到哪儿去。
下了船,杨靖问安德烈:“蓝鲸号可以容纳多少人”
对于这个,安德烈船长非常明白,“正常的情况下,蓝鲸号需要二十四名船员就足够了,这是一艘很现代化的远洋极地科考船,所以只需
第四二三章 狂欢
7月2日,在杨靖和格格抵达波士顿的第四天,他们俩终于是再次登上了英格拉姆蓝鲸号,开始了筹划已久的寻宝行动。
经过三天的补给,此时的蓝鲸号货舱中已经堆积了大量补给,凡是安德烈船长还有林丹能够想到的,他们全都补充了,至于克里斯他们需要的那些特殊补给,自然由他们自己去捣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