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年少者气盛,气盛者不可为大将军,只可为师率。且楚军之外,又有五万赵军,”郦且也插言了,他和斗于雉、淖狡是一个意思。“临武君昔年为赵国大将军,攻入秦国,虽未曾拔下蕞城,然亦全军而退,临武君与赵军将率相熟也。”
“临武君与赵军将率相熟,又懂兵法……”凑趣一样,鄂乐也出声了,丝毫没看到熊荆的脸越来不好看。
“楚军作战,不需兵法!”熊荆放下茶盏呛了他一句,诸臣听出他的不悦,一时不言。
等他放下茶杯,郦且才问道:“大王以为何人可为将”
“何人”熊荆看着他。“不需何人。寡人以为宁愿陈卜为将,亦不可庞暖为将。”
陈卜是陈师的师率,他之所以成为师率,不是他懂兵法会打仗,而是他上面的人都死了,他因为威望高资历深这才做了陈师之将。这样一个中人之姿的师率,显然不能统领二十万大军。
“大王说笑了。”郦且讪笑几下。
“寡人何曾说笑”熊荆脸上没有半点笑意。“庞暖此人虽是我楚国封君,然此人一言一行与三晋游士无异,以楚人身份却在赵国为将,功利之心甚于赵人。”
一个一见面就要自己如何如何的人,明面上是为自己考虑,实际一旦同意他的计策,执行之人却是他,很自然的,自己要拜他为令尹,对他而言富贵由此到手。日后事成,是他的功劳;事不成,他也没枉费此生,用别人的资源按自己的意思博了一回,好歹留下了名声。
“然此人确可为将,大王万不可因人废事。”郦且急道。“陈仓道有楚军、有赵军、有巴人、有越人、又有羌人,各军脾性优劣皆不相同,军中诸将无以帅之,如此臣方请以临武君为将。临武君当年帅诸国之师伐秦……”
“楚国之事本就是因人而设,非因事而设。”熊荆很不耐烦的挥手将他打断。“寡人以为庞暖不可信,其人心中只有功利,不见荣誉。将率师旅于其不过是一搏之资,成与不成之间,其人宁犯巨险而成其事,事成还好,若是败了又如何”
“然当年合纵攻秦不成,此人却全军而退。赵使更言临武君为秦弓惊鸟,素惧秦也。”熊荆的言语并非无法反驳,庞暖功利心再强,当年攻秦也是全军而退的。
“唉!”郦且说完叹息一声。同样的,熊荆也叹息了一声。
&nbs
第九章 生变
此战谁为陈仓道之将是军议的重点,一旦确定主将人选,后面都是小问题了。【】真正的战斗也许只有一场,那就是鸳鹜山之战。拿下鸳鹜山以后,疏通沔水的楚军将一直前进一百五十里,与成通率领的上邽道左翼夹击驻守散关的秦军。
军议的第二天,熊荆便与斗于雉等人一起前往南郑。羌人、巴人也在作战计划之中,整场战役如何准备、如何展开、如何控制,都要与对方详细商讨。熊荆有些担心大豪莳不会赴约,他如果借故不赴约,自己的准备就白费了。
夏季汉江水涨,经过浊流涌动的净滩,王舟一路向西行往南郑。而就在熊荆前往南郑的前几日,秦使顿弱正在枹罕以西、湟中的羌地。
“刖荧先生若能劝羌王与大秦相和,大王必有重赏。”羌人痛恨秦人,顿弱只能以刖荧的故友出现在羌地。“皆言荆人巫器无敌,然去岁襄城一战,亦不过偶尔。而我大将军王翦击平阴塞,大破齐国安平君三十万齐军,兵至临淄。今临淄以南,已尽我有。荆人惶恐,速速援之以救,驻留十万大军于穆陵关北。”
顿弱一边简述相告着天下的局势,一边对刖荧察言观色,以判断下面接下来该说什么。他见刖荧不动声色,只好道:“刖荧先生若为夏人,当知天下将归秦;先生若为羌人,也当为羌王计,今大王愿嫁公主入羌地,真欲与羌人言和也。”
“不见扶苏,何以言和又如何劝羌人与秦国相和”顿弱此行只带来了财货美人,没有送来长公子扶苏,刖荧就别样对待了,这有违上次双方的商议。
“秦国多有知彼司侯谍,长公子忽而不见,荆人必生疑窦,故不遣也。”顿弱道。“珊公主乃大王亲妹,人美也。嫁于羌王羌王便与大王有亲,岂不美哉我闻羌王欲娶荆王之妹,然不得,而我大秦愿嫁公主于羌王,相较之下,我大秦善而荆人苛,如何不能劝羌人与大秦相和”
顿弱一副我很有道理的模样,刖荧忽然很想抽他几鞭子。楚王不嫁公主给大豪,也劝说大豪不要嫁羌女入楚国,这不但没有让羌人生恨,反而让羌人觉得受了尊重。认为楚王是一个讲理的人,可亲之亦可敬之。
联姻的本意不是羌人全体部落的,而是大豪莳一个人的。楚国输出技术战术,赠予兵甲辎重,这不是对大豪莳一个部落,而是对大部分部落。原本凭借铜制兵戈占据优势的大豪莳虽然竭力控制,可当时大家都不懂冶铁,学会冶铁的各部落正使大豪慢慢失去这种优势,自己‘豪位’不稳,这才想通过联姻稳固自己的地位。
顿弱不了解羌人,以为大豪就是中原的大王,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忽然有些后悔与秦国接洽,秦国不派质子只嫁公主,显然没有什么盟和的诚意,只是临时的应付。
“秦使请回吧。”刖荧冷冰冰的道。“亦请将金玉锦绸美人带回。”
“先生这是何意”顿弱大讶。他猜到了刖者会不悦,可没想到他现在就翻脸。
“我有何意,使者当知。”刖荧道。“秦王不遣质子,羌人无可信之。”
“先生真欲使羌王与大秦为敌”顿弱脸色也变,他此行不是没有准备的。
“羌秦之间本乃世仇,使者何言与大秦为敌”刖荧冷笑。“临行之前,鄙人有一言相劝。”
以大秦的军威吓唬关东诸国是顿弱的拿手把戏,可这一次他发现刖者的笑容冷冽无比,恐吓之辞一时说不出口。“请先生教我。”他恢复刚才客客气气的模样,对着刖者一揖。
“昔年秦军逐我羌人,羌人不敌也,今日我有钜铁之刃、有盾战之术,五万勇士戮力同心,一旦东指,陇西、北地将不复秦有。望秦王三思。”刖荧发出的是警告,他担心顿弱身后跟着秦军,所以发出这样的警告。此时,羌秦之间尚未有大规模战事,只有一些零星冲突。
刖荧说话时顿弱使劲眨着眼睛,小小羌人也敢威胁大秦,这就是他想法,他身后确实跟着赵勇率领的五万秦军,战与不战取决于他这次谈判的结果和羌地本身的防备。刖者的警告表示他预料到了秦军会很快攻来,这不由让他有所忌讳。
“大王确有意与羌人盟和也。”顿弱不再眨眼睛了,“刖荧先生可否稍假些时日,待我返咸阳言于大王,必遣长公子入羌地为质。”
“何时”刖荧直接问时间。
“当在九月。”顿弱将时间推得很后。“羌地距咸阳一千五百余里,往返便需一月。长公子忽而不见,荆人必生疑窦,故需寻人假之,此又要一月不止……”
顿弱絮絮叨叨的解释,有些困难是确实存在的,有些则是应刖荧要求存在的,比如不能让荆人知晓羌秦言和。刖荧不想听他的劝告,只道:“越晚,事越难成。大军开拔而扶苏不至,无以和也。”
“敢问大军何时开拔”顿弱假装糊涂问道,刖荧冷眼瞪来,只能讪笑了之,随后告退。
“秦王不质其子”美酒在莳的喉咙里流淌,与楚人结盟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他能尝到羌地没有的美酒。另外还有美食、美服、美人,然而前两者张扬,美人更惹人主意,妻子也会不高兴,莳只能暂时忍下这种。
&nbs
第十章 神明
?
将入七月,各军都已在南郑集结,准备投入到最后的战役中去。熊荆请各军将率飨宴,莳没有不来的理由。夏日的下午虽然下了一场雨,天气依旧炎热,为此宴席没有设在南郑城内,而设在了南郑城外的汉水北岸。夜幕降下江风徐徐,繁星下水岸燎火点点,乐舞声中,这样的夜晚不醉也难。
临行前,刖荧交代过莳不要进郡守府,没想到熊荆南郑城都没让进,宴席就摆在城南水边,同时有那么多人就宴,楚王怎么可能杀了自己莳有些悬着的心放下了。
“今晚无事。”看着自己的亲信坎,莳笑道。“或许楚王真愿嫁出公主……”
“夏人多诈,大豪不能信。”坎是个实诚人,既然智者说了此行危险,他就相信此行危险。
“我自然不信。”莳闻言面容一凛,拍了拍腰间的剑。“无须的楚王还没生出杀我的胆子。”
很长一段时间,胡须都是男人的重要标志。无须的男人会被视为没有胆量,或者干脆视为太监或者孩子。那年楚王在秦军的追杀下逃到羌地避难,没有胡须的他竟然敢出阵挑战大豪,一时成为所有羌人勇士的笑柄。莳的话激起身边勇士的笑声,这种笑声让他很惬意,直到前去飨宴的路上,他脸上也还挂着一丝笑意。
“庄将军之讯未至也,若讯报为虚……”天已经黑了,斗于雉、成通还有淖信匆匆面见熊荆。最后一缕余辉落下前,南郑没有收到任何讯报——半个月前就派出近卫骑士前往羌地。斗于雉担心熊荆杀了大豪莳会激怒羌人。
“讯报岂能为虚”亚里士多德四世的侍从长嗟戈瓦拉是知彼司的侯谍,他的家乡在遥远的东地中海塞浦路斯岛。知彼司与他有过承诺,战争结束会用海舟送他回家乡,并协助他复仇。亚里士多德四世是秦国的白狄大人、长公子的太傅,他的讯报不可能为假。
“若为虚呢尚若此乃秦人反间之计,奈何”斗于雉不知情报的来历。阵战的前奏是斥骑战,斥骑战的前奏是侯谍战,这才是最惨烈的战场,双方都尽可能欺骗与反欺骗,无所不用其极。
“讯报不可能为假。”淖信隐约知道讯报的出处,相告了一句。
“是真是假,一试便知。”亲去羌地的庄去疾没有消息,熊荆已经不相等了。
“大王万不可鲁莽。”斗于雉看出熊荆眼里的杀意思,担心更甚。
“鲁莽”熊荆一手握剑一边看着他,腮帮子鼓鼓的。“已是七月,羌人却与秦人议和,若不早定羌地,九月我军何以为战”
时间已经很紧了。武关道方向虽能调动秦军,但不能支援陈仓道。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那二、三十万失去左趾的秦卒不但被征召,还正在关中某地演练战阵。没有羌人的协助,十五、六万楚军将面对四、五十万秦军,秦军还占据地利,散关之战未必有郦且说的那么轻松。
熊荆说的斗于雉无语,他正是因为羌人无比重要才来劝熊荆要慎重,而熊荆同样因为羌人重要才会行险早定羌地,双方顾虑的都是一样的,只是处置的办法不同。
“大王欲何为”站在一侧的成通感觉到了两人的异同,急急问了一句。
“大司命知晓。”熊荆平静了下来,这半个月的等待中,他也变得很是焦躁。
时入黄昏,汉水北岸的宴席早已坐满了军中将率。飨宴案席的摆放是以主席为最前,宾席按照赴宴者的身份在主席下方两侧排定座次,中间会空出一块长方形场地好让乐人伶人歌舞。但这一次细心的将率发现了不同:主席下的长方形场地变成了圆形,主席与宾席围绕着这个圆形场地布置,差别只是主席身后没有次席。
军礼不入国,但军礼中并没有这样的座次,一时间让楚赵两军将率有些生疑,他们坐在主席的西手,巴人、越人、羌人坐在主席的东手。虽是生疑,但座次是一件小事,大战前能由大王亲自劝饮,而后大杀秦人、攻入关中,将秦国搅个天翻地覆,这才是人生大事。
熊荆还未入席,汉水岸边便热闹起来,军人之间谈的自然是军事。汾陉塞之战的经验让楚赵两军将率悟出一些新的经验:比较确定的是交兵前以往是大奔,双方撞在一起厮杀。这是错误的,矛阵不需要大奔接敌,即便大奔也是冲矛式的,三排三排的前冲,这样就不会和秦人纠缠不休,导致没有冲阵的距离。
这个经验大家比较认同,但由这个经验推导出的一个结论便有很大分歧了。
三排三排的前冲,如果军阵纵深是十五排,那只能冲击五次。五次冲矛不能破阵怎么办按照操典,冲矛之后士卒要绕回军阵后方准备下一轮冲锋,然而战线上并没有空缺让冲完矛的士卒绕回军阵后方(战线是完整的),同时他们还将成为身后同袍冲矛的阻碍。
而如果不冲阵,像以往那样先大奔接敌,然后再后退列成冲矛阵型冲阵,这又很容易被敌人缠住。这方面郢师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被不要命的秦军老卒纠缠,根本无法后退列出冲
第十二章 认知
?
飨宴因为比武不欢而散,第二天一部分羌人就划着船回去了,但大多数人还是留了下来。秦人的威胁一度使得羌人放弃祖地西迁,之所以西迁那是因为武器和战术落后,打不过秦人。
要么置身事外、日后再被秦军驱逐;要么与楚军一起攻秦,得到强于秦人的技术和战术,为自己的族群争得生息之地,这期间没有别的选择。不但羌人没有选择,包括莳所在的部落也没有选择,他们只是回去了一小部分人,带着莳的尸体,剩下的人不得不留下——如果他们离开,日后必会被得到技术的其他部落踩在脚底。
羌人的选择让诸人大大松了一口气,第二天上午大司马府便发来了飞讯,秦使顿弱刚刚离开羌地,他带去了诸多珠玉锦帛美人,种种迹象表明,双方的盟约很快就将达成。
一切都有惊无险,然而斗于雉又一次提出了那个让熊荆不悦的问题:“大王,今羌人无首,臣请为上邽道之将。陈仓道请以成通为将,临武君辅之。”
“你要为上邽道之将”比武不过一刻多钟,熊荆却好像苦战了三、四天,虽然足足睡了一觉,第二天依旧觉得非常困倦。
“然也。”斗于雉很肯定的点头。“不然左路必乱。”
“你为左路,成通为中路”熊荆不但疲倦,思绪也显得迟钝,这时才想到斗于雉又提起了庞暖。他没力气像上一次那样坚决反对,道:“寡人只允成通为陈仓道之将,至于他任谁为裨将,寡人不必知晓……”
“禀大王,”淖信又进来了,他带来的消息比斗于雉的请求更刺激熊荆的神经。“据闻秦王已遣使前往匈奴,欲索会此前扣留之西来工匠。”
“当真!”熊荆大吃一惊。这段时间嗟戈瓦拉讯报不断,其中明确提到了硝石,提到了诸多来自地中海的工匠,这让他有了许多不好的联想。“决不能让秦人索回工匠!”
他忍不住喊了一句,可惜旁人毫无反应。匈奴方面的讯报是大畜牧商段泉用信鸽传来的,信鸽只能飞来郢都,不能飞回草原,中原之事必须辗转才能传到段泉手中。
“还有一事。”淖信深吸口气再道。“硫磺至也。”
“啊!!”这次不单是熊荆吃惊,斗于雉等人闻言也吃惊看着淖信。
“硫磺在何处!”熊荆伸手急问,这不小心牵动腹部的伤势,他闷哼了一声。
“在东胡。”淖信道。“知彼司已遣辽东之人前往东胡。”
粟特人虽然狡猾市侩,可既然收了楚国的银币,就只能遵守当初的承诺运来硫磺。比甘罗、蒙毅等人早大约半个月时间,商队便从索格底亚那出发了。此时王贲率军突袭击破燕代不久,代地之外的草原上有很多逃出来的赵人。商队知道不能南下,在近卫骑将鲁阳炎的催促下,一行人于是继续往东,进入东胡地界。
东胡在匈奴以东,燕长城之北。王廷的具体位置是在后世赤峰、林西、通辽之间。大兴安岭从东北缓缓而来,到了赤峰基本就断绝了,燕山山脉呈东西走向,其北麓也止于赤峰。
两条山脉相夹之下,很自然形成了一条贯通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低地走廊,西拉木伦河便流淌其间。不管古代现代,这都是一个战略要地,东胡虽然游牧,但王廷一直在在西拉木伦河附近,以辖制大兴安岭东西的各个部族。
楚国与东胡并无直接交往,自然也没有怨仇。商队进入东胡之地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秦人占据了赵燕之地,怎么把长城外的硫磺运回来才是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