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四海散人
”夫君乃是天下英才,杀伐都在谈笑间,如今提到郭嘉的名字却如此的郑重。可见这个人让你很忌惮。“
她对诸葛亮十分的了解。
这位夫君才华横溢眼高于顶,天底下罕有看得起的人,郭嘉能让他如此的慎重,足见此人的厉害。
何止是忌惮!
诸葛亮苦笑道:”如果说,我们之间交手三场,我只胜了一场,你是不是就能够理解了。“
什么
听到这里,黄月亮忍不住愣住了。
交手三场
什么时候的事情
黄月英只知道郭嘉布局荆襄,被夫君给挫败了。
这一场算是诸葛亮胜了。
难道二人之间还有其他的交手
诸葛亮忽然眯起了眼睛。
二人之间的第一次交手,其实是在南阳。
洛阳兵变,黑水败退,撤退到南阳休养生息。
恰逢郭嘉去南阳搞风雨,双方在南阳商品地产上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那个时候是诸葛亮第一次面对郭嘉。
心高气傲的诸葛亮想在商场上打败郭嘉。
很可惜,那一次他败了,败得很惨,将黑水大半的家底都输掉了。
也就是那一次,诸葛亮对郭嘉记忆犹新。
那可是他的第一败。
第二次交手就是在襄阳了。
郭嘉忽然出手,唆使蔡瑁毒死刘表,割据了半个襄樊,襄阳四姓变成了一姓,其余三姓都落荒而逃。
经过多年的潜伏,黑水已经扎根襄樊了,郭嘉这一手险些就把黑水赶尽杀绝。
接下来,诸葛亮庞统等人联手试图反击,都被郭嘉一一击破。就连他们所支持的孙权也弄得身败名裂。
这一次也是他们输了。
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战,云集了卧龙凤雏之力,还有水镜先生冒死一击,这才除掉了蔡瑁,重新夺回了襄樊。
说是胜了,其实也是惨胜,为此水镜先生死了,江夏也丢了。
黑水上下谁也不认为是自己胜了。
原本襄樊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硬生生的被郭嘉拿去了,他们拼死拿回来,也只是残碎的一半。
这能说是胜了吗
如今这个人又把手伸进了益州,只是调了几个花枪,就拿下了半个益州,怎能不让让诸葛亮吃惊。
益州可是他志在必得之地,立足襄樊,占据益州,他们黑水才有争霸天下的资本。
他自然是不能坐视益州落到郭嘉的手中的。
所以明知道刘璋不是一个可靠的伙伴,他也要帮刘璋抵挡郭嘉。
夫君!
见到诸葛亮这般,黄月英有些不忍。
”水镜先生曾经说过,万事皆有缘法,黑水传承二百年,也该到了结束的时候了。只要心中有法,兵家传承就不会绝。他老人家早已经看开了,几位师兄也看开了,各奔前程去了。为什么你还要执迷不悟呢“
我……
诸葛亮征了征。
&
第1245章 迁都
“终于又回来了!”
看着高耸的长安城,郭嘉满意的点了点头。
留下张任和法正守西广郡后,他第一时间回到了长安。
属下拜见主公!
贾诩等人立即迎了出来。
这段时间,长安在贾诩的治理下,已经初步恢复了生机。
贾诩是个能臣,治理民政也是一把好手。
长安是贾诩发迹的起点,也是他一生的污点。
若不是贾诩,李傕郭汜等人也不可能打下长安城,也正因为如此,这座千年古城又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
经过李傕郭汜之乱,百姓们死的死逃得逃,整个长安周边都空了。
贾诩也因为如此成为了天下有名的毒士。
可以这么说,贾诩对不起关中的百姓,所以他此番回来也是来赎罪的。
“文和辛苦了!”
郭嘉伸手扶起了贾诩,笑道:“看样子,长安恢复的不错。”
“都是大家努力,同僚支持的结果。”
贾诩也笑了笑。
在他不遗余力的治理下,周边大量的百姓涌入,长安渐渐恢复了生机。
这样多亏了并州刺史荀攸和冀州刺史徐庶的大力支持。
要不是他们在后面不遗余力的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手给人手,长安城也不可能短时间重建起来。
眼下的长安已经初步拥有了十万多的人口。
这些人口的涌入给贾诩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兵员补充。
还是那句话,要想在一个地方立足,就必须依靠当地的百姓。
没有百姓的城池就是一座死城。
贾诩现在成为了长安城的最高长官,官署就设在董卓以前的太师府。
从周边涌入长安的百姓中也有不少读书人,毕竟关中也曾经是士族云集之地,贾诩从他们中挑选了一些人才,充实了长安官署的基层。
这些人久经战乱,对家乡还是大有感情的,所以也工作也十分的卖力。
整个长安进入了良性的发展。
不错!
看到这一切之后,郭嘉满意的点了点头,原本他并没有打算让贾诩来长安主事。因为贾诩是大将军府的长史,负责大将军府的一切事物,这可是一个重要的职务,没有了他大将军府就运转不开了。
最初郭嘉心中的人选是满宠。
满宠也是郭嘉最初的班底,前些年一直驻守在太行山,监视太行山群盗,拥有独当一面的经验。
让他驻守长安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贾诩强烈的要求来长安的,说是自己欠长安百姓的,所以要回来赎罪。
思来想去,郭嘉也觉得有道理,就准了贾诩过来。
这个贾诩也没有让他失望,短短的半年时间,就把长安以及三辅的地方经营的有声有色。
“听闻主公巧施妙计,一举拿下了半个益州,实在是属下叹为观止。”
贾诩由衷的说道。
当初这位爷只身前往益州的时候,遭到了所有手下的反对。
贾诩也觉得身为云州之主,郭嘉理应身居高位,不可冒险进入他地。
再说以云州的实力,郭嘉根本就用不着冒险。
但是无论大家怎么说,都没有打消这位爷积极性,他还是来到了益州。
接下来几番风雨过后,这位爷凭借吸纳了益州军的四万降兵居然就占据了半个益州,还拿下了剑阁这个战略要点。
不费一兵一卒就打败了十万西凉军,拿下了半座益州,贾诩心中极为佩服。
反正他是不可能的。
当然,大将军的身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郭嘉亲至,张任等人也不可能死心踏地的投靠云州。
毕竟大将军亲至跟派一个使者去,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从这一点上来看,冒险还是值得的。
呵呵!
郭嘉只是微微一笑。
拿下益州也是有些偶然的成分在里面,他原本的目的只是想拿下长安截断西凉军的退路。
只是马超和刘璋实在是太不争气,郭嘉一番手段就把他们打的溃不成军。
凭借张任的四万降卒就能打下剑阁,郭嘉自己也没有想到。
第1246章 阻力
其实打下长安的时候,郭嘉就有了迁都的念头。
云州虽然稳固,但毕竟太靠北了,在这个是运输不方便的时代,位置太过偏远是一个硬伤。
从云州北部到冀州邺县,步军辎重正常行军,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
就算是轻装前进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张辽率领一万军队从并州出发经长安到汉中再到葭萌关,足足走了三个多月。
眼下郭嘉已经占据了半个益州,万一发生什么变故,能用上的只有张辽驻扎在阳平关的一万人而已。
若是从云州并州调兵,等他们赶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郭嘉才有了迁都的念头。
长安是大汉的首都处于中原大地的中心,周边群山林立,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而且四通八达,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所需的位置。
如果能够把云州的中心迁到长安,更利于郭嘉接下来的战略。
立足北方已经成为了过去,接下来郭嘉的目标是全国,凉州、益州、豫州、荆州以及青徐都在他人的控制下,想要将这些地方收归旗下,需要漫长的时间。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北方的重心迁到长安这个地理优越的地方。
“主公万万不可!”
贾诩抱拳道:“长安虽然地势险要,四个关卡易守难攻。但却是四战之地。若是真的将云州的中心迁到这里,必然会遭到周边诸侯的觊觎。届时他们若是联合起来打破长安,我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他是不赞同迁都的,至少不是这个时候迁都。
贾诩的担心也有道理。
这长安刚刚拿下,周边都是敌对势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开战了。
这个时候开战也就罢了,空城一座,丢了也没什么。
若是把全副家当迁过来就有些麻烦了。
万一被打破了,这些年的努力可就全白费了。
对于贾诩的担忧,郭嘉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文和,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北方也日渐稳定,人口也是越来越多,云州原本就土地贫瘠,要承载这么多的人口,压力非常大。据戏忠的统计,每年都要从冀州运来大量的粮食,给当地的后勤保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郭嘉斯条慢理道:“再说,北方游牧被消灭殆尽,云州边贸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凭借云州的制造业,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人口。现在还没有什么,再过几年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吃不上饭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也给云州的稳定埋下了隐患。所以还是早做打算的为好。”
这些年来,得益于郭嘉优厚的政策和云州安定的环境,周边流民大量的涌入。尤其是最近几年,云州的人口出现了爆炸似的增长。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云州已经成为了北四州的中心,各地的人才纷纷涌入,给当地的承受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据统计,黄巾之乱前,大汉拥有人口六千余万,到三国鼎立的时代迅速降至八百万。
当然八百万有些夸张,这其中还有些黑户隐藏的人口没有被统计到的地方。
但可以得出战乱对人口的破坏力。
郭嘉的横空出世,让云州成为了一快安稳的太平乐土,引得周边百姓纷纷来投,从侧面上减少了人口的损失。
迄今为止,北方四州总计人口一千余万,其中仅仅云州就有三四百万。
云州原本只是冀州北部的一部分荒凉之地,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土地粮食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人多了资源相对不够,就会引发混乱。
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流。
关中久经战乱,早就人去楼空,适时的填补一些人口,正好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平白无故的让他们迁移,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汉人乡土观念很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离开故土的。
逼得紧了说不得会引发混乱,到时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迁都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只要把大将军府迁
第1247章 立储
经过贾诩的提醒,郭嘉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想要迁都,就要把云州的达官贵人都搬到长安,这些人在云州是如鱼得水,又怎会到长安来重新开始
来到长安重新开始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特权。
剥夺他们的特权不亚于一场革命。
自古革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闹不好要死人的。
想到这里,郭嘉就有些头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