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娱是一种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将先生
但他最终还是鼓足了勇气,因为他觉得,哪怕再痛,也好过这样孤苦伶仃地活着。
然而,当他正准备跳楼的时候,女神突然降临了。
一个很漂亮的年轻女人,恰好从楼下经过,看到了他要跳楼。
漂亮女人喊了一句:你不会是想跳楼吧?活着多好啊,你可千万不要做这种傻事啊。
他站在窗台上,呆愣看着楼下的她。
她站在楼下,紧张地望着楼上的他。
过了一会儿,他便决定不跳楼了,他突然不想死了,因为他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上还有很美好的事物。
他一下子就爱上了她的美丽,她的纯洁,她那双盈盈如水的眼睛。
这天晚上,他便忍不住小区里打探她的消息,消息很快就打探到了。
因为她是一个有些名气的女歌手,确切的说,是女idol,是一个女子组合里的成员。
她叫陈诗儿,今年二十六岁,比都一求大整整十岁。
或许真是缘分吧,陈诗儿早就定居首尔了,但这座城市是她的家乡,她每年都会回家探望几次。
这天晚上陈诗儿恰好回家探望,撞见了都一求想跳楼自杀,出现后只喊了一句话,就把他解救。
第二天早晨,都一求没去上学,而是悄悄守在陈诗儿家的楼下,等着陈诗儿出来。
陈诗儿出来了,都一求却不敢见她,悄悄躲了起来。
他在暗处,看见她坐上了一辆保姆车。
他知道,她要回首尔去了。
于是这天下午,都一求便背上了行囊,离开了家乡城市,独自坐上了开往首尔的火车。
第1970章 诗儿画廊(下)
都一求早就想辍学了,早就想离家出走了,早就想远离让他很受伤的父母了,早就对家乡失望透顶了。
导火索早就有了,陈诗儿的出现,就像一团火焰点燃了这根导火索。
砰的一声爆炸,他便被炸出了家乡,炸去了首尔。
他再也不要回来了,他要去首尔闯荡。
只是都一求不知道的是,他的所谓闯荡,结果变成了一场艰难困苦的流浪。
他到了首尔,背着行囊,行囊里只有很少的一些钱,这些钱还是他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他才十六岁,除了画画,什么都不会,独自一人在首尔,无亲无故,生存显然成了严重的问题。
刚开始的几个月,他还能靠身上的一笔钱勉强支撑。
几个月后,他便身无分文了。
饿了两天一夜后,他终于不得不厚着脸皮,开始卖画为生了。
他来了麻浦区,来到了弘益大学附近的广场。
弘益大学是韩国优秀的前十名综合性大学,在艺术领域最为突出,尤其以美术设计专业最为著名,是韩国最顶级的艺术与设计院校,这两门专业在韩国均排名第一,甚至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弘大附近的广场和街头,有很多卖艺唱歌表演的,不少对娱乐圈抱有梦想或幻想的年轻男女,都会选择在这里卖艺唱歌表演,期待星探们发现自己,还有不少娱乐公司的练习生,出道前也会在这里卖艺积累人气。
这里还有一些卖画的人。
这晚,饿了两天两夜的都一求,成了这些人中的一员。
他拿出一些自己不是很喜欢的画作,在广场上贩卖,结果一晚过去,他一幅画都没卖出去。
第二天早晨,他又早早来到广场,拿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幅画作贩卖。
没办法,他已经两天两夜没吃饭了,已经饿得有点头晕眼花了。
一个上午过去,他依然没卖掉一幅画。
或许真是缘分吧,下午的时候,陈诗儿突然路过,发现了他。
原来,陈诗儿所在的组合,这天下午在这个广场上有一场表演。
陈诗儿发现都一求后,一眼便认出是几个月前那个在家乡要跳楼自杀的少年。
陈诗儿走到都一求面前,诧异地问:你怎么在这里?
他呆愣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说什么,心跳很快。
陈诗儿继续问:你怎么跑到首尔来卖画了?
他依然沉默不语,只是愣愣看着她。
陈诗儿尴尬一笑:既然你不想跟我说话,我就不问了,祝你多卖点画哦。
说完陈诗儿转身准备走开。
他突然喊了一声:你能买我一幅画吗?
他像是找到了救星,已经快三天两夜没吃饭了,他已经饿得快要晕倒了。
陈诗儿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着点头:好啊,只是我不懂欣赏画,你选一幅卖给我吧。
他嗯了一声,选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递到了她手里。
她问:多少钱?
他摇头:不知道。
她噗嗤一笑,掏出了钱包,掏出了三十多万韩元:我身上只带这么多现金,够吗?
三十多万韩元,相当于两千多人民币了。
也不算多,在这个弘大附近的广场,有的人一幅画可是卖上百万韩元的。
他怔怔点头,接过了他的钱,想到什么后,赶忙说:我我还想再送你一幅画。
她笑着说:好啊。
他说:你能坐一会儿吗,我要临时给你画。
她愣了一下:临时画?你是要画我吗?太好了,只是我只有半个小时时间了,待会儿要去表演。
他说:二十分钟就可以了。
于是,她坐在了他的椅子上,他蹲在了她的面前,一边望着她一边画着画。
二十分钟,一幅画就画完了,画的是她。
她接过画,看了一眼:这画的是我吗?我有这么漂亮吗?
他罕见地露出了一抹羞涩的微笑。
靠着她给的三十多万韩元,他活下来了。
算起来,她已经救他两次了。
不仅如此,她的这次出现,还给了他启示,他发现,自己的那些画过于先锋了,一般人接受不了,对一般人而言很诡异,所以才很难卖出去。
于是,第二天,他改换了路数,不再卖自己的画,而是专门给人画肖像画。
果然,这个路数很受欢迎,他开始挣钱了。
接下来一年,他每天白天都会在弘大附近给人画肖像画,而每天晚上,他都会在出租屋画一幅陈诗儿的肖像画,白天画的那些画,纯粹为了挣钱生存,唯有晚上画的陈诗儿的肖像画,才是他自己喜欢的,是他心灵的寄托。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是不可能拥有一段跟陈诗儿的爱情的,更不可能牵着她的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在他心目中,她就像是遥不可及的明星,是圣洁的女神,面对她,他自卑。
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她也不可能爱上他这样的男人。
所以,他想要依靠自己绘画的才能,将她定格在自己的画作中,一幅不够就两幅,十幅不够就一百幅
反正每晚他都要画一幅她的肖像画,如果不画,他的心就会很不安宁。
一年后,都一求便存了一笔不少的钱。
他在弘大附近租了一家小店铺,开了一家小画店。
九年后,他已经二十六岁,此时的他已经在首尔江南区拥有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画廊,而且成了韩国著名的青年画家,尤其以肖像画最为著名。
这家画廊的名字就叫诗儿画廊。
十来来,他再也没见过陈诗儿,不过他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她的消息。
他知道,她在二十八岁那年,她所在的组合解散了。
他知道,她在三十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人。
他知道,她在三十三岁那年,第一次传出了被家暴的新闻。
他知道,接下来几年,她时不时就传出被家暴。
他知道,她在三十五岁那年,也就是去年,她的丈夫以她的名义去贷款,害她欠下了一大笔债务,此事闹到了法院,虽然最终她胜诉了,但她还是背负了一笔债务。
他知道,她在三十五岁那年,跟丈夫离婚了。
他知道
第1971章 诗儿画廊(续上)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他已经二十六岁,从当初那个挨饿卖画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著名青年画家。
她更是已经三十六岁了,从当初那个青春可爱的女团idol,变成了一个结了婚生了孩子受了家暴背负债务离了婚的三十六岁女人。
世事变幻,但总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比如,都一求到现在都在坚持每晚画一幅她的肖像画。
比如,无论她变成了怎样,在他心目中,她一直都是他初见时那个美丽纯洁的女人。
他一直忘不了当初她让他不要跳楼时那双盈盈如水的眼睛。
这天,他被一个消息惊住了。
陈诗儿吞安眠药自杀,所幸被家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里抢救了过来。
自杀原因是,债务的压力和难以承受网络的舆论。
默默守望了十年的都一求,终于忍不住了。
这天晚上,都一求来到了陈诗儿所住的医院。
奈何,陈诗儿被保护了起来,都一求没能见到她。
都一求好不容易见到了陈诗儿的女经纪人,恳求女经纪人,将他的一张纸条交给陈诗儿。
纸条上写了一段话:我是十年前那个想要跳楼自杀被你救下的少年,也是十年前那个在弘大附近卖画的少年,你还记得我吗?我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有空的话请来诗儿画廊。对了,我叫都一求,画廊的地址是
都一求本以为陈诗儿早就忘记他了。
事实上,陈诗儿确实早就忘记他了。
她怎么可能还记得他呢?十年前她不过是无意中见了他两次,无意中救了他两次,一次他要跳楼自杀,被她救下,一次他挨饿卖画,被她买了一幅画救下。
这两次见面对都一求而言,刻骨铭心,魂牵梦萦。
但对陈诗儿而言,这只是两次不经意的见面罢了。
只是,当陈诗儿收到都一求的纸条,看到了纸条里的那段话,还是立刻就记起了他。
陈诗儿不好奇他有什么东西要送给她。
但她好奇那家名叫诗儿画廊的画廊,为什么叫诗儿画廊呢?她想可能跟她有关。
于是,几天后,陈诗儿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根据纸条上的地址,来到了位于江南区的诗儿画廊。
能在江南区这么昂贵的地段开一家画廊,哪怕是小画廊,都不简单了。
而且都一求开的诗儿画廊,规模可不小,占据了两个门面两层楼。
来到门口,望着眼前的画廊,陈诗儿竟有点紧张。
作为女歌手,她当然见过不少世面,当然不是紧张于这家画廊的规模。
让她紧张的,是画廊那醒目的招牌,是招牌上的诗儿两字。
虽然韩国有一些女孩叫诗儿,但用诗儿命名店铺还是很罕见的。
她不觉得这纯粹是个巧合,她更加觉得这家画廊的名字可能跟她有关了。
平复了一下心境,陈诗儿走进了店门。
店里有十几个客人,有人在欣赏画,有人在买画。
店里还有两个穿着制服的女店员。
陈诗儿找到一个女店员,问道:请问都一求先生在吗?
她以前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几天前通过纸条才知道的。
而且,这次来之前她在网上查了下他,得知他是个著名的青年画家,尤其以肖像画最著名。
她觉得他了不起,一个二十六岁的男人就能成为著名青年画家,何况她可是知道十年前的他是多么的落寞。
女店员打量了一眼陈诗儿,微笑着问:是我们老板让你来找他的吗?
都一求事先跟女店员打过招呼,这几天可能会有一个女人来找他。
陈诗儿点头:是的。
女店员说:我们老板在楼上的工作室里作画,我这就带你去见他。
于是,女店员带着陈诗儿上了二楼。
过了一会儿,女店员下了楼,跟另一个女店员议论起来。
竟然是陈诗儿,我们老板怎么会跟陈诗儿认识的?
不知道,我跟老板一起工作好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女人特意来找他。
二楼,一半是展览室,一半被改装成了都一求的工作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