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呼延赤金皱眉,“禁军将士多北方人,不通水性,走海路,是不是有些冒险了。”

    “确实有些冒险了。”杨延嗣沉吟道:“我所料不差的话,侯仁宝应该是接受了之前的教训,认识到了交趾地形对他不利。他觉得左路军沿海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所以料定交趾沿海的兵力部署并不多。

    所以,他打算乘船,沿海路西行,突袭交趾重郡,然后从交趾国土中间横插过去,直取交趾的都城华闾。”

    呼延赤金疑问,“郎君的意思是侯仁宝有可能取胜”

    杨延嗣笑着摇头,刮了一下呼延赤金鼻子,道:“那倒未必。他进军意图这么明显,我都能轻易看穿。黎桓又岂会看不穿”

    呼延赤金愕然,“这么说,侯仁宝会败”

    杨延嗣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他”

    杨延嗣摇头,“不必,回头等他们出发的时候,你把禁军中几位将领请过来,我交代他们一番。”

    呼延赤金拽了拽杨延嗣的头发,眉头紧皱,问道:“既然你不打算提醒侯仁宝,为什么又要招禁军中的将领”

    杨延嗣叹气道:“都是将门出身,我不想看着他们无辜枉死。提醒一下他们,该退的时候,领着人赶紧退。别傻愣愣的往前冲,去送命。”




第0257章 赤心杀贼
    是夜,杨延嗣回房洗漱了一番,换上了一身洁白长衫,心头火热的摸向了呼延赤金的房门。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是翻云覆雨时。

    “咚咚咚”

    呼延赤金房里亮着灯,杨延嗣上前屈指敲门。

    “吱呀”

    呼延赤金穿了一身青衣,打开了门,迎了杨延嗣进门。

    “哎呀”

    杨延嗣进门,双手顺势环抱住了呼延赤金腰肢,抱着她往床榻上走。

    三月不知肉滋味,杨延嗣确实有些饿了。

    二人扑倒在床上,杨延嗣想继续下一步动作,却被呼延赤金拦住了。

    呼延赤金伸出一根玉指,抵在杨延嗣唇边。

    “郎君且等等,我有话说。”

    杨延嗣见呼延赤金神色凝重,略微一愣,坐起身,干笑了两声。

    “呵呵,赤金妹妹有话但讲无妨。”

    呼延赤金也坐起身,低声说道:“我今晚招郎君过来,只是想给郎君看个东西。”

    “看什么”杨延嗣挑眉。

    呼延赤金俏脸微红,低着头,轻声说道:“郎君先把头转过去。”

    杨延嗣疑惑的转过头,背过身去。

    呼延赤金也同样背过了身,宽衣解带。

    半晌过后,呼延赤金声音有些颤抖道:“郎君可以转过身了。”

    杨延嗣转过身,对上了呼延赤金光滑的背脊。

    “这……”

    他目瞪口呆的盯着呼延赤金的背脊,心头欲火一下剿灭了。

    此前在汴京城外的破庙里,他虽和呼延赤金有一夕之欢,但是他并没有仔细观看过呼延赤金的背脊。

    如今坐在床前,油灯照亮了呼延赤金整个背脊,让他看了个清楚。

    呼延赤金光滑的背脊上,刻着四个龙眼大小的篆字。

    “赤心杀贼……”

    杨延嗣盯着四个赤红的大字,呢喃读出。

    一直以来,汴京城里盛传,呼延赞乃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一手提拔起来的,呼延赞对赵宋皇室忠心耿耿。

    为了表忠心,他在身上纹有‘赤心杀贼’四个字。

    甚至连他家中的妻子、儿子、女儿、仆役、曲部等等,身上都纹有这四个字。

    但是,传闻毕竟是传闻,并没有几个人真正见过。

    杨延嗣一度把这当成了笑话听。

    如今看到了呼延赤金背后的四个赤红大字以后,他终于明白了。

    关于呼延家的人身上都有纹身这件事,只怕是属实的。

    连自己最宝贝的女儿身上都有纹身,那么其他人自然不可能逃过。

    杨延嗣若有所思的抬手触碰这四个字。

    呼延赤金微微一颤,轻声问道:“郎君可知道,我给你看这四个字的用意”

    杨延嗣迟疑道:“嗯……猜到一些。”

    呼延赤金轻轻点头,“郎君能猜到我的用意就好。爹爹疼惜我,所以我身上只有一处纹身。但是在他自己和我的哥哥们身上,却纹满了这四个字。”

    “而且,在哥哥们耳后,还纹着两句话。”

    “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杨延嗣低声轻吟出了这两句话。

    呼延赤金有些吃惊,“郎君见过哥哥们的纹身”

    杨延嗣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事实上,呼延家兄弟身上的纹身,杨延嗣还真没有见过。

    他不可能闲着没事干,为了验证一则传言,就去扒人家衣服,或者去掀人家头发。

    杨延嗣之所以能吟出这两句话,全赖于呼延赤金背后的四个字。

    这四个字,让他想起了曾经看过了一些关于呼延赞的史料。

    其中对于呼延赞纹身的事情,着重提了一大段。

    其中就包括这两句话。

    见杨延嗣承认见过,呼延赤金也不再多解释。

    她轻声道:“郎君,从我的纹身,就能看出爹爹对皇室的一片忠心。我很怕,有一天,郎君和爹爹在战场上相见。”

    杨延嗣沉默了。

    从呼延赤金特意让他看自己背后的四个字的时候,杨延嗣就猜出了呼延赤金的用意。

    &nbs



第0258章 赵光义此人不知兵
    本朝太祖在读《宋史》的时候,对于赵光义的本事,就曾做过评价。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大概意思,赵光义此人不通兵法,根本不是契丹的对手。征讨契丹,屡战屡败,契丹一套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屡试不爽。偏偏,他完全没有警醒的意思。

    自赵光义后,宋朝对外,几乎一直都被压着打,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说文人误国,也有说皇帝羸弱的。

    然而,杨延嗣却觉得,其根本在赵光义身上。

    宋代后周而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

    而常年纷乱,导致了大量人口死在了战乱中。

    赵匡胤立国以后,又南征北战,打了许久,勉强平定了四方。

    这也导致了宋朝内部国库空虚,民间赤贫。

    赵光义上位后,却没有立马修养生熄的想法。

    他比赵匡胤疯狂,直接挥兵数十万,压向了辽国。

    数十万大军,加上征调的百万民夫。

    一日间,人吃马嚼所耗费的粮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而赵光义带着大军,在边境上,和辽人打了足足一年。

    这是怎么撑下来的

    国库空虚,唯有抽民血。

    打了败仗回朝以后,缓了一些日子,等百姓们刚缓过神。

    他又开始征辽国了。

    他在位二十一年,三次大规模征辽国。

    三次大败而归,彻底耗空了大宋的财力和物力。

    最重要的是,有五十万大军,被他葬送在了宋辽战场上了。

    可以说,大宋开国时期积攒的精锐,几乎都被他消耗光了。

    然后,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儿子,自己撒手人寰了。

    国库空虚,民间赤贫,军中精锐又消耗殆尽。

    拿什么再去跟人家打

    只能委屈求全的挨打。

    等到国力充实了的时候。

    文官们已经把持了朝政,军队也被勋贵们腐蚀的千疮百孔。

    文官们要求和,军队拉出去打不了。

    能怎办

    只能委屈求和,继续挨打。

    所以,归根结底,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赵光义瞎折腾的缘故。

    他若是不折腾,也许,大宋将会是另外一副景象。

    哪怕,他不乱指挥,少折腾一下。

    把指挥打仗的事宜,交给专业人士,也许燕云十六州,早就是大宋囊中之物了。

    志大才疏,偏偏又好大喜功。

    对于赵光义,杨延嗣心中真的生不出一丁点儿的服气和敬佩。

    此前在交趾撤军回程的路上,杨延嗣架空了侯仁宝,甚至暗中已经掌控了兵权。

    为何回到了营地以后,又任由侯仁宝和王诜两个人上蹿下跳的折腾呢

    原因无它,只因为回到营地后,有人从京中赶来,送给了他一封信。

    信件是曹彬寄给他的。

    信件中有两张纸,其中一张上面,提到了杨延嗣此前发回去弹劾侯仁宝的奏折,被留中不发。同时告诫杨延嗣,不要掺和侯仁宝的进军事宜。

    在另一张纸上,写着四个大字。

    也是曹彬告诫他不要插手侯仁宝进军事宜的原因。

    “将从中御。”

    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在外将领作战,没有任何自主权,所有的作战方式、作战方法、作战任务,都由皇帝说了算。

    敢情这一场讨伐交趾的进军路线,作战的方式方法,都是由赵光义在指挥。

    玩起遥控指挥了

    一个不知兵的皇帝,玩遥控指挥

    这是在开玩笑呢

    这比赵括的纸上谈兵还不靠谱吧

    几乎在拿到曹彬信件的那一刻起,杨延嗣就明白了。

    真正草菅人命的,并不是侯仁宝,而是背后遥控指挥的赵光义。

    有那么一瞬间,杨延嗣真有揭竿而起的冲动。

    将门碰上这么个‘英主’,不死人就奇怪了。

    杨延嗣可以断定,赵光义在朝的时候,坑死的将门,恐怕不止杨家一门。

    特么



第0259章 二郎入邕州
    “签上你的名字,盖上你的印信。”

    杨延嗣从桌上抽出了一张白纸,递到谢韬面前。

    谢韬接过白纸,有些发愣。

    转眼,他意识到了什么,握着白纸的手开始颤抖。

    连他的声音也跟着在颤抖,“大人……这是要让下官纳投名状”

    杨延嗣把笔墨摆放到了谢韬面前,直言不讳,“你可以这么认为。”

    谢韬提起笔,手哆嗦着,难以下笔。

    只要他在这纸上签上姓名,盖上印信,留白的地方就交给杨延嗣,任由杨延嗣书写。

    哪怕杨延嗣在这上面写上什么大逆不道之言,那都相当于出自他的手笔。

    这投名状,他要是签了,以后身家性命就真的掌控在杨延嗣手上了。

    谢韬有些犹豫,也有些彷徨。

    抬头看了一眼杨延嗣,见杨延嗣用戏谑的眼神盯着他,他浑身一颤。

    此前他一直在杨延嗣面前表忠心,现在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谢韬犹豫了一番,咬了咬牙。

    提笔在纸上挥毫,写下了姓名,又从怀中掏出印信,盖在了上面。

    然后把白纸一推,递给了杨延嗣,不再看一眼。

    “痛快!”

    杨延嗣赞叹了一句,收起了签有谢韬名字的白纸,“你且回去收拾行囊,过几日,有人回去找你,带你去交趾。”

    谢韬瞪眼,愕然,“大人要派下官入交趾”
1...9293949596...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