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他只知道,他完成了狗子和葛二蛋的临终嘱托。
天渐渐的黑了。
缓过神的小兵们,突然开始哭了起来。
没有了叔伯们的照应,他们在这满是尸体的战场上,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
悲伤涌上来心头,他们除了哭,还是哭。
“娃娃们,别哭……”
王行拄着旗杆,跌跌撞撞的爬到了小兵们身边,声音沙哑的安慰着。
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想哭。
可是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不能再哭了。
老卒们死绝了,可是还有这些孩子们在。
这些孩子们还需要人带着,还需要人照看他们长大,还需要有人将忠义山的忠义传下去。
“王爷爷……”
有小兵看到了王行,哭诉着一头扎进王行的怀里。
接二连三的有小兵扎进了王行怀里,失声痛哭。
王行就这么直愣愣的站在那儿,一边安慰着他们,一边陪着他们流泪。
等到小兵们哭够了。
王行低声的道:“娃娃们,去把你们叔伯们的尸体都搬到城里去,别让野狼给叼走了……”
小兵们抹着眼泪点点头。
他们在城头上点了一堆巨大的篝火,照亮了半个好水川要塞。
小兵们三五个凑在一起,点着火把,收敛着城墙上的尸体。
城墙上的尸体并没有多少,大多尸体都在城墙下。
等到收敛完了城墙上的尸体以后。
王行让娃娃们歇息了一下,然后去城墙外收敛尸体。
渐渐的天亮了。
疲惫的娃娃们靠着墙边睡了过去。
王行独自一个人端着一个装满水的木盆,细细的为那些被抬到了好水川要塞演武场上的将士们的尸体擦拭着。
“你们这群不该死的都死了,老夫这个该死的,却还活在现在。你们让老夫以后怎么活下去……”
王行一边碎碎念着,一边在帮老兄弟们擦拭身体。
“轰隆隆……”
轰鸣的马蹄声响起。
王行听闻以后先是一愣,耳听到了那熟悉的步调声,他明白了什么。
当即,王行将被惊醒的小兵们聚拢在一起,让他们跟着自己在演武场上列队。
城外。
快马疾驰的两天两夜的杨五,越接近好水川要塞,心越冷。
好水川要塞里很安静,听不到任何的声音。
但是那厚重的血腥味,却瞒不过杨五的鼻子。
他可以肯定,敌人奇袭了好水川要塞,好水川要塞经历了一场大战。
战果如何,尚未可知。
只是瞧着那静悄悄的好水川要塞,谁都能猜出来,战果肯定不太乐观。
今晚一更!让我哭会儿!
快三十的老男人,自己被自己写的东西感动哭了!
扛不住!扛不住!
每次写到那些单纯的孩子,我都想到《少年杨家将》里杨七死的那一幕!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怀揣着这世界所有的美好,最终却惨死在敌人手里!
他热爱一切,对谁都那么友好,可是为了保家卫国,
第0826章 破庙相逢
丰碑杨门第0826章破庙相逢夏风送爽。
吹拂着复兴关外的绿油油的青草,一尺高的青草长的格外茂盛。
马儿撒着欢,在草地上大肆咀嚼。
它们却不知道,它们能吃到这么肥美的青草,是因为青草下,埋葬了近百万的骨骸。
杨七押送着头颅到了复兴关外,并没有急着入关。
而是站在关外,遥望着忠义山,思绪万千。
数千将士们就在杨七身后静静的站着。
少顷。
关内得到了消息的人迎了出来。
彭湃一马当先,身后跟着上万人。
到了杨七面前以后,彭湃单膝跪地,沉声道:“臣彭湃,参见陛下。”
“臣等参见陛下……”
“……”
呼啦啦一群人施礼,场面十分壮观。
杨七却没有看的意思。
他突然抬手,指着忠义山前山脚下,平静的道:“这里应该立一块碑,上面刻上所有战死的将士们的名字。要让我燕国以后的后辈,时刻谨记。他们能过上安定的日子,是谁给的。以后燕国继任者上任之前、官员和将军上任之前,都应该过来看看。”
杨七的话平静淡然,但是每一个字都毋庸置疑。
一众复兴关属官闻言,对视了一眼,皆躬身道:“诺……”
“入关!”
交代了碑文的一些事宜以后,杨七大踏步的向复兴关内走去。
他身后的将士们押送着人头,跟随在杨七身后。
那些个前来迎接杨七的人,只能居于末尾。
入了复兴关以后。
杨七并没有在关城内停留,而是直奔忠义山下灵棚。
帮忠魂们守灵的人很多,除却了一些忠魂的家眷们,还有许多自发而来的百姓。
杨七到了以后。
百姓们自动让开了一条大道,躬身站在大道两旁,向杨七施礼。
王行举着他那破旧的旗杆,腰杆挺的笔直的站在灵棚前。
灵棚里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骨灰坛。
灵棚另一侧,是一座占地面积五十亩的忠义祠。
“属下王行,率复兴老卒,十万零五百二十三人,恭迎陛下。”
王行感觉到杨七快到近前的时候,就高声呐喊。
杨七一脸肃穆,沉声道:“尔等十万零五百二十三人,皆是我大燕忠勇,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对得起朕的嘱托,对得起百姓们的信任。
尔等皆可称之为忠义。
是忠义,岂能无血祭奠”
一车车的人头,送到了灵棚前。
看着那些明显带有辽军特征的人头,守灵的人愤恨之余,又觉得多了几分解气。
一颗颗辽军的人头,被整齐的拜访在了灵棚前,堆成了一个又一个锥形堆。
杨七踏前一步,招手道:“拿香来!”
王行闻言,脸色大变,“陛下,使不得……”
杨七强硬的拒绝了其他人的阻拦,道:“没有什么使不得的。”
彭湃点燃了三支长香,送到杨七面前。
杨七手持三支长香,高举过头顶,作揖过后,郑重的对那一排排的骨灰坛说道:“自我燕国建立的那一日起,就不曾有负忠魂。
尔等为国战死,尔等的家眷,自有朝廷奉养。
尔等的血仇,我也会亲手讨回来。
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是一部分贼人的头颅,后面还有连连不断的送过来。
尔等可以安歇了。”
没有慷慨激扬的宣言,也没有悲愤的誓词。
有的只是一句句平淡的话。
但是这每一句平淡的话,都代表着杨七的决心。
长香插进了香炉里。
杨七转过身,对躬身而立的百姓们道:“此番大战,贼**乱我燕国,却未得逞。港城、东晟府、古北口、榆关,四方入侵的贼人,已经被我燕军击溃。
自此之后,我燕国百姓,再无战火之苦。
此番大战,之所以能够取胜,全赖我燕国将士肯拼命。
所以我希望诸位以后对燕国的将士们的遗孀,能多一分敬意。
在燕国,最大的不是我。
而是忠烈。”
“草民谨遵陛下教诲。”
杨七看着百姓们,又道:“夏日酷暑,尔等聚在这里,一片感念忠魂的心思,相信已故的将士们都能感受到。
但是我希望尔等尽早归家。
大战起时,燕国内乱频起,更有贼人趁机作乱。
糟蹋了不少良田和房屋。
如今大战已毕。
尔等应该尽快归家,去修建房屋,耕种良田。
待到来年丰收之日。
尔等挑着家里的收获,再来此地。
告诉已故的忠烈。
相信,他们会为你们感到高兴的。”
百姓们闻言,感念杨七的心意,纷纷点头。
然后在各地官员们带领下,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等到日落的时候。
忠义山上就剩下了杨七一行,以及一些忠烈遗孀。
杨七提着一坛子老酒,陪着王行坐在了忠义祠堂一角。
闷了一口酒。
杨七顺手把酒坛子递给王行。
王行也没有客气,更不拘礼数,他抱着酒坛子就闷了一口。
王行跟着杨七的时间不长,可是他却了解杨七的秉性,杨七并不是那种拘泥于俗礼的人。
在外人面前,杨七为君,王行自然得摆正自己的位置。
私底下的时候,二人就没那么多顾及。
二人你一口,我一口的闷着酒。
等到脸颊开始泛红的时候,杨七才开口道:“你老了……”
王行咧嘴惨笑了一声,“是老了,牙掉的只剩下四颗了,可是就是死不了。娃娃们都死了,老头子却死不了。你说说,老天是不是瞎眼了”
抬头看了一眼天。
杨七幽幽道:“老天既然让你活着,大概就有让你活下去的理由吧。”
“什么理由让老头子看着所有兄弟在我眼前死去,就是理由狗屁理由!”
王行满肚子的怨言,他只恨天,恨天不收他。
杨七长叹了一口气,问道:“说说吧,你们还有什么要求”
王行一愣,摇头道:“那些活下来的孩子们能进复兴武院,就是最大的要求了。那也是老兄弟们的意思。除此之外,咱们没有别的要求。”
杨七叹气道:“太轻了……”
王行憋着嘴摇头,“老兄弟们再次踏上战场,为的是燕国,为的是还陛下您召之必回的承诺。这不是买卖,没办法衡量。”
杨七点头,沉声道:“我明白了……”
风。
荡起了忠义山上的青松。
似乎在附和王行的话。
杨七和王行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的吹着风。
看着夕阳落下。
明月探出半个脑袋,显得有些苍白。
即便它在天穹上挂了半个时辰了,依然不能降下光华。
因为炎阳的余威,还没有散尽。
炭山上。
杨延琪和杨排风,恨不得将天上的月亮砸下去,再把太阳逮住,拴在天上。
一入夜。
炭山一片黑暗。
荒草林立的破庙里,仅有那野狼绿油油的目光在发亮。
胆大的杨延琪,此刻有些发窘。
她躲在杨排风身后,腿肚子打着哆嗦。
杨排风暗咽着唾沫,手里紧紧的握着烧火棍,为自己壮胆。
狼在破庙外徘徊。
似乎在跟杨排风二人打消耗战。
猜你喜欢